廣東2019年普通中小學招生通氣會透露:小學入學年齡保持不變!
金羊網-新快報 作者:王娟 2019-04-03
製圖:廖木興
民辦學校在審批地招生不得少於50%港澳居民隨遷子女讀書將一視同仁
「廣東一年級學生入學年齡放寬到當年12月31日了?」假的!
民辦中小學招生今年將有大變化?持港澳居民居住證的港澳人士隨遷子女可按規入讀義務教育學校?這都是真的!
昨日,廣東省2019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通氣會在廣州舉行。新快報記者從會上獲悉,廣東省教育廳將把規範民辦教育招生工作作為今年的重中之重。明確民辦義務教育學校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且面向審批地的招生計劃不得少於本校招生計劃的50%,不得以面試、面談、人機對話、簡歷材料等任何形式為依據選擇生源。
此外,要確保2020年前取消義務教育學校體育、藝術、科技、外語學科類等各類特長生招生。
■新快報 記者王娟 通訊員粵教宣
變化
如民校報名人數超計劃,將電腦隨機派位
面試、面談、「掐尖」選生源……近年來,一些重點大城市的義務教育學校自行組織或與社會培訓機構聯合組織以選拔生源為目的的各類考試,或採用社會培訓機構自行組織的各類考試結果,或提前組織招生,變相「掐尖」選生源、或以各類競賽證書,學科競賽成績、考級證明等作為招生依據的行為時有發生。
「規範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問題,是我們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對此,廣東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將下大力氣進一步規範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管理,要求各地按照「誰審批、誰負責」的原則,將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明確區域內招生計劃和區域外招生計劃以及錄取方式,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不得以面試、面談、人機對話、簡歷材料等任何形式為依據選擇生源。
其中,民辦中小學校應當主要在審批機關管轄的區域範圍內,按照核定的招生計劃招生,無寄宿條件的民辦學校不得跨區域招生,有寄宿條件的民辦學校原則上面向審批地招生,面向審批地的招生計劃不得少於本校招生計劃的50%,跨區域招生的招生計劃及錄取方式由各地級以上市教育行政部門確定。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民辦學校,堅決支持各地市、縣(市、區)教育局採取電腦隨機派位方式進行招生。
港澳居民隨遷子女可入讀義務教育學校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加強學習建設,擴大學位供給,要研究賦予在珠三角九市工作生活並符合條件的港澳居民子女與內地居民同等接受義務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的權利。
為此,廣東省教育廳表示將積極採取有效措施,克服困難,推動來粵工作的港澳人士隨遷子女平等享有接受學前教育、義務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的權利。
一方面,省教育廳進一步完善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入學政策。要求各地根據教育部辦公廳的通知要求,科學制定2019年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入學政策,對港澳居民子女在灣區內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就讀實行「歡迎就讀,一視同仁,就近入學」政策。持有港澳居民居住證的港澳人士隨遷子女,可按當地制定的隨遷子女入學政策入讀義務教育學校。各地級以上市教育行政部門結合實際,落實屬地管理責任,按照「一市一策」原則,儘快制定或完善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港澳居民居住證持有人在居住地接受義務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的相關政策。
此外,各地要貫徹落實《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增加幼兒園中小學學位和優質教育資源供給的意見》精神,按照已編制的中小學校建設專項規劃,加快規劃學校建設,切實增加中小學校學位供給,滿足隨遷子女的入學需求。
不變
一年級招生對象仍為8月31日年滿六周歲適齡兒童
「2019年小學入學年齡有新調整,入學年齡可以放寬至當年12月31日前?」日前,不少廣東媽媽們都被朋友圈這樣一條消息「震驚」了。
對此,省教育廳稱:這是一條虛假消息!教育部和廣東省均沒有對小學入學年齡提出新的要求。廣東省小學一年級招生的對象為當年8月31日年滿六周歲的適齡兒童。
為何廣東省仍然沿用之前的政策呢?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主要是基於四方面考慮。
首先,從兒童智力發展情況角度考慮,年滿6周歲入學符合兒童生長發育的規律,符合我國經濟發展要求,是經過廣大教育工作者實踐研究論證後確定的,得到絕大部分家長和社會的認同和接受。
其次,從學位需求的角度考慮,廣東是人口大省和流動人口流入大省,義務教育隨遷子女在校學生人數為461.76萬人,數量位居全國首位,並且集中分布在珠三角地區的城市。隨著新型城鎮化發展加快推進、人口生育政策調整、戶籍制度改革以及人口流動和適齡人口規模結構改變,學齡人口進入了新的上升期,適齡學生入學需求明顯增加。據統計,2018學年全省義務教育階段小學在校學生為988萬人,較上一年度增加了約47萬人,小學一年級招生數較上一年增加約15萬人。預計2019年全省義務教育階段在校學生仍將大幅增長,招生人數將較2018年增加16萬人以上,小學在校學生將淨增加50萬人左右!因此,廣東省目前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學位需求壓力。
而從學位供給的角度考慮,廣東省城鎮基礎教育資源供給仍面臨較大的壓力。2017年12月,省政府專門制定出臺了增加中小學校學位和優質教育資源供給的意見,各地也編制了未來5年中小學校建設專項規劃,正在加緊推進學校建設工作,但徹底緩解城鎮中小學學位壓力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從實際操作的角度考慮,設定小學入學年齡界限,最終體現的還是一個具體的時間點,無論設於何時,總會有人在時間點之外。
因此,綜合考慮之下,廣東省目前還不具備適當放開小學入學年齡的條件,仍然維持現有政策不變。不過,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省教育廳今後將從實際出發並結合廣東省學位需求和供給的情況,本著適應兒童、青少年身心發展規律、有利於社會穩定、有利於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等原則,積極穩妥地進行探索,科學合理確定小學入學年齡界限及酌情考慮實施彈性入學的具體辦法。
優質高中「指標到校」不低於50%
在招生計劃方面,要求進一步規範普通高中招生行為並加強監管,所有學校(含民辦高中)要嚴格按照規定的招生範圍、招生計劃、招生時間、招生方式進行統一招生,嚴禁違規爭搶生源、跨區域招生和擅自提前組織招生,嚴禁普通高中學校招收「掛讀生」、擇校生和變相招收「借讀生」。
自主招生方面,規定公辦學校自主招生比例不得超過學校年度招生計劃的10%。招生學校須提前主動公開經主管部門備案的自主招生方案;在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結束後,按照經備案的招生方案根據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等開展自主招生,並主動公開自主招生的各環節和錄取結果。
在「指標到校」方面,要求每所優質普通高中學校要安排不低於50%的招生名額,按初中學校在校生數,直接分配到區域內各初中學校(含民辦),並向薄弱初中、農村初中傾斜。指標到校招生採用單獨批次、單獨錄取的招生辦法,原則上不得設「限制性」分數線。完善並落實本地區進城務工和港澳人員隨遷子女參加中考的相關政策。
此外,還要求規範執行國家規定的特殊群體等加分政策。
2020年前取消義務教育學校各類特長生招生
教育部辦公廳日前下發了關於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提出要逐步壓縮義務教育學校特長生招生規模,直至2020年前取消各類特長生招生。
廣東省教育廳表示,將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國家的要求,推動各地嚴格按照已制定的壓縮特長生招生規模的工作方案和分年度實施計劃,確保2020年前取消義務教育學校體育、藝術、科技、外語學科類等各類特長生招生。
編輯: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