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國的概念不言而喻,多數以歐洲一些大國境內的公國為主。但非洲卻有一個面積達3萬平方公裡的國中國,人口還超過了220萬之多,這個國家雖然坐擁無數鑽石資源卻窮的叮噹響,也正因為窮,此國仍多次拒絕臺灣援助和拉攏才更顯難得。
賴索托,這是一個絕大部分中國人都沒聽說過的國家:位於非洲東南部高海拔地帶,3萬平方公裡的國土被南非四面包圍,因此也被稱為全球最大的國中國。1966年從英國獨立出來後,賴索托迎來了數十年動蕩不安的政權交替,有關臺灣援助拉攏賴索托被拒的事兒,就發生在這個時代。
上個世紀90年代,賴索托以及南非等國先後與中國建交,處在政權交替期的賴索托內閣成員隨即收到臺灣送來的紅包,老首相莫赫勒將所有紅包上交政府納入國庫後,又轉而邀請新首相前往臺灣訪問,條件是追加300-500萬美元的援助款,但新首相卻直接回覆:邀請訪問必須得到中國大使館批准,臺灣作為中國一個省需要提供相應手續。
當今看來,這筆錢不算很大數額,但90年代的賴索托卻因為百廢待興而迫切需要這些援助。更難得的是,在中國並未對賴索托進行大額援助的1998年,賴索托卻先後多次拒絕臺灣援助,其中已知拒絕的就有500萬馬洛蒂一次,7輛公交車一次,價值200萬美元的藥物以及種子援助各一次......各種口頭許諾的,估計就更多了。
如今的賴索托依舊被聯合國列為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關鍵因素是整個國土均處在1400米海拔的山地上,可種植作物不多的前提下, 連公路的修建成本都比其他地方要高很多,直接導致旅遊業也發展的並不那麼好,遊客量每年只保持在30萬人次左右;再加上四面被南非包圍,經濟高度依賴南非,而近些年南非經濟呈斷崖式滑坡也直接導致賴索托舉步維艱。
賴索托是個純進口國,除了越來越少的鑽石出口外,幾乎所有與工業有關的商品都需要進口。在白人紛紛離開南非的時候,首先受影響的卻是賴索托的鑽石出口渠道,而此時的印度人和臺灣人則開始薅羊毛,將原本就便宜的鑽石價格一壓再壓,同時又將各類商品價格不停漲價。
這個時候中國人出現了,尤其是福建福清的第一批經商者,在普遍商品都是翻一倍甚至三倍價格出售的賴索托市場,他們卻反其道將利潤控制在30-40%之間,短時間內就收穫了大量好評,市場佔有率飆升至目前的62%。隨後又申請了「抱團取暖」式的華人商會,賴索托華人從此被當成「最值得信賴的朋友」,如今合作領域更是擴大到治安,貿易以及醫療領域。
從工業的零基礎到目前涵蓋製衣紡織,農牧採礦以及畜牧等多方位發展,中國商人在其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賴索托幾乎每個大城市都有唐人街或聚集中國商品的街道,價廉物美的中國商品在賴索托的地位幾乎「無人可敵」,連本國高級階層都以用中國製造為榮,對中國人的好感也在日益增多。
早在1997年至今,中國對賴索托的醫療人員援助以超過了120人,其中被賴索托人傳為「神醫」的武漢徐福祿醫生,用針灸和艾灸治好了賴索托數千患者,上到賴索托首相家屬和高官政要,下到買不起藥的貧民,幾乎整個國家都被徐福祿醫生折服,首相更直接將徐醫生推薦給南非政府官員,對中醫的知名度和美譽度起到了關鍵作用。
中國自古以來都奉行「友好互助」,再加上賴索托此前對臺灣援助的斷然拒絕更表明了立場,相信中國不會虧待真正的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