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14地約談,滴滴,程維、柳青終於道歉。將不再以規模和增長作為公司發展的衡量尺度;優化緊急求助會採取三方連線撥打110的方式,確保第一時間將相關信息給到警方;順風車業務模式重新評估,在用戶認可之前無限期下線;與公安部門深入共建用戶安全保護機制。
「對不起,我們辜負了大家」。
8月28日晚間,在「8.24」溫州女孩遇害四天後,滴滴出行創始人兼CEO程維與滴滴出行總裁柳青終於道歉了,「在逝去的生命面前,我們沒有任何藉口,再次向所有人鄭重道歉」。
程維和柳青表示,過去幾天,內心再一次陷入了無比的沉痛和煎熬。僅僅三個多月,在平臺進行安全整改的過程中,悲劇再一次發生,作為公司的創始人和總裁,非常悲痛和自責。儘管在逝去的生命面前,一切的言語都蒼白無力,還是要鄭重地向受害者,向受害者家屬,向所有人道歉。
「我們知道,歸根結底是我們的好勝心蓋過了初心。在短短幾年裡,我們靠著激進的業務策略和資本的力量一路狂奔,來證明自己。但是今天,在逝去的生命面前,這一切虛名都失去了意義」。
程維和柳青表示,在這悲傷的時刻,唯一能做的,就是帶領團隊去面對痛苦,承擔責任,深刻反思背後的原因和管理問題,落實整改行動。
用戶認可前順風車無限期下線
在程維和柳青的道歉信中,披露了四點整改措施:
1. 滴滴不再以規模和增長作為公司發展的衡量尺度,而是以安全作為核心的考核指標,組織和資源全力向安全和客服體系傾斜;
2. 安全產品整體功能升級,優化緊急求助、行程分享等功能。對於人身安全的客服投訴問題,我們會採取三方連線撥打110的方式,確保第一時間將相關信息給到警方;
3. 順風車業務模式重新評估,在安全保護措施沒有獲得用戶認可之前,無限期下線;
4. 與公安部門深入共建用戶安全保護機制,高效響應各地公安部門的依法調證需求,並且啟動測試已開發完成的警方自助查詢系統。
「雖然安全工作永無止境,雖然我們很難完全杜絕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平臺做出不法之事,但我們會盡最大的努力,去守護平臺上的乘客和司機,讓網約車行業的犯罪率持續降低,配合警方將所有犯罪分子繩之以法」。程維和柳青說。
一路狂奔好勝心蓋過初心
六年前,滴滴成立,正式出發。
程維和柳青認為可以用科技的力量讓出行更美好,但是2018年5月至今的三個多月裡的兩起悲劇讓他們「意識到自己是缺乏敬畏之心」,
「因為我們的無知自大,造成了無法挽回的傷害。我們知道,歸根結底是我們的好勝心蓋過了初心。在短短幾年裡,我們靠著激進的業務策略和資本的力量一路狂奔,來證明自己。」程維和柳青說。
從2012年創辦至今6年,2018年初,滴滴已完成了16輪融資,累計資本超200億美元,擁有100多家投資者。在資本的力量之下,滴滴合併了Uber,僅在2017年一年內,就融資95億美元。滴滴一家成為全世界範圍內融資額最大的未上市公司,並擁有強大的現金流。
在資本的推動下,滴滴的兩位80後掌門人,CEO程維和總裁柳青身價暴漲。目前,35歲的程維以165億財富排在胡潤富豪榜189位,滴滴的天使輪投資者王剛,也因滴滴獲資本青睞估值飆升而身家增長至60億。
僅僅6年,估值超過600億美元的滴滴就成長為「獨角獸巨頭」。滴滴的速度之快,被程維形容為,每天都像坐在飛速行駛的車上,輪子都要飛出去了,還要不停踩油門。
近日,滴滴出行創始人兼CEO程維接受吳曉波頻道《十年二十人》節目採訪時表示,過去幾年做得最對的事情,是「時刻保持危機感」和「不斷歸零」。對於當年與Uber的競爭,他認為,「中國網際網路從來沒有輸過」。
然而,這一次滴滴雖然戰勝了Uber,但未在國內贏得「安全」戰。
在逝去的生命面前,這一切虛名都失去了意義。
為此,很多滴滴員工開始動搖,懷疑自己是否真的在做正確的事,全公司開始深刻檢視甚至質疑公司價值觀是不是正確的。大家陷入了自我審視、自我懷疑、自我否定的情緒中。
「這事兒挺遺憾的,畢竟順風車是真正的共享經濟,」一位滴滴員工對新京報獨角鯨表示。
8月26日中午,新京報記者來到了位於北京上地的滴滴全國總部大樓,從樓外可以看到,在兩座頗具設計感的小型辦公內無人上班,只是偶爾有幾人從大門出入。
「實際上並不平靜,高管們周六連夜開會,對滴滴順風車業務進行了緊急處理。8月26日上午11時宣布的處理結果,免去黃潔莉滴滴順風車事業部總經理和黃金紅的客服副總裁職務,一下處理兩個VP是滴滴成立以來最嚴重的處罰了」。一位不願具名的滴滴內部人士告訴新京報獨角鯨。
記者在滴滴總部B座二樓看到,辦公室內依然亮著燈,並且傳出了開會討論順風車的聲音。
「我覺得樹大招風吧,」一位男性員工稱,一味責怪平臺是不公平的,此前也被爆出乘客在計程車上遇害,順風車是共享的概念,不像營運車輛裝有攝像,平臺收集用戶信息確保雙方信息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依然難以阻擋人性之惡。
「兩位高管被免職了,能解決什麼問題?誰知道司機會在車上做什麼?」另一位員工稱,目前提供順風車服務的平臺不多,滴滴順風車業務量比較大,出現問題的概率也大。
也有員工認為滴滴內部流程應該優化,尤其是平臺和警方之間的辦案流程。
下線順風車之外,平臺如何保證安全?
8月27日,滴滴稱將其順風車業務全國範圍內下線,重新評估其業務模式,何時在上線時間待定。當日晚間,嘀嗒悄悄下線夜間(23:00-5:00)順風車業務,此前一天高德宣布下線順風車業務。
對於順風車安全事件頻出,用戶陳丹(化名)表示,「搭順風車有時覺得害怕,因為頻繁出事,所以會給家人朋友發消息定位。一般遠程的不打滴滴,都是短程才打。」用戶林梅(化名)說,順風車便宜,但有利有弊。「很多人說希望把順風車取消,我覺得可以加強一點對司機之類的身份驗證,提高一些安全係數。」順風車車主劉先生則說,「全國那麼多人,難免有一兩個瘋子。如果順風車永久下線,我也無所謂。」
空姐事件後,今年5月15日,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蔡團結表示,各地要加強對平臺公司推出的順風車業務進行監督檢查,督促企業合法合規開展業務,嚴厲查處以私人小客車合乘之名行非法營運之實的違法行為,防止好經念歪,保障各方合法權益。平臺公司要按照相關規定,切實履行運輸服務責任,加強信息審核,確保合乘安全。
目前,順風車惡性案件頻發,監管加強將是必然。浙江暫停滴滴順風車業務只是開始,其他省份以及交通部都已跟進。如今滴滴下線順風車業務,問題是否能夠得到徹底解決尚待驗證。
滴滴作為大型出行平臺,佔據共享出行市場主要份額,單靠企業自身能力必然難以應付。是否需要引入治安力量將出行安全真正做好,如何兼顧共享出行的安全與效率是監管部門與企業要解答的問題。
各類案件頻發,司機與企業利益分配值得重視
溫州順風車事件之後,滴滴備受矚目,各地都傳出滴滴司機的各類案件。近日,有用戶乘坐滴滴專車時,遇上交警設卡檢查,司機未停車衝卡後被警方攔下。8月28日凌晨,滴滴方面對此回應稱,該事件系專車司機有多條違章記錄未處理,司機擔心被交警扣車,因此未按交警指示停車仍繼續前行。目前,司機車輛已被交警扣留,由於違反道路交通法規,司機現已被平臺封禁。
此外,上海一滴滴快車司機添加用戶微信要五星好評並發送「騷擾」消息。8月27日,滴滴回應稱,經過調查該乘客的投訴,目前已經將涉事司機帳號封禁。
據海澱法院公告,滴滴順風車事件案件頗多。2015年發生1起滴滴順風車司機將乘客毆打致輕傷的案例,2016年發生1起順風車司機劫殺女乘客,這兩年期間共發生3起順風車司機強姦、猥褻案件。2017年發生1起滴滴代駕司機打人,2起滴滴代駕司機偷盜等案件。
有業內人士認為,此前網約車平臺競爭,高補貼高收入吸引大批青壯年勞動力加入滴滴平臺服務。如今,走向正軌的滴滴平臺必然不會一味地讓利。平均25%的快車、專車佣金也令網約車司機不滿,存在一批「一邊開滴滴,一邊罵滴滴」的司機。
新京報獨角鯨了解到,事實上網約車司機的收入水平在當地還不錯。但是,正如福建省運管部門提到的,除加強監管外,網約車平臺處理好司機與企業的利益分配問題,有助於降低安全風險。
分析:3日14地約談滴滴
8月26日,滴滴宣布從8月27日零時起在全國範圍內下線順風車業務。於此同時,交通部與各地運管部門分別約談滴滴公司。據新京報獨角鯨科技記者不完全統計,截止8月28日,北京、天津、南京、廣州、深圳、武漢、海口、貴陽、重慶、蘇州、蘭州等14地參與約談。此外,浙江、廣東、福建等省級運管部門也對滴滴提出相關整改要求。
新京報獨角鯨科技梳理發現,各地運管部門約談的重點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網約車平臺要保證平臺、車輛、人員具備合法營運資質;清除平臺上所有不合規車輛與人員;將營運數據完整、實時接入政府監管平臺。同時在不得低價競爭、維護正常市場秩序等方面提出要求。
除此以外,貴陽市運管要求網約車平臺公司儘快落實車載「一鍵報警」裝置。福建省運管部門要求滴滴公司正確處理司企關係,統籌駕駛員和企業的利益,及時回應駕駛員訴求消除不穩定因素。深圳則要求滴滴9月底前完成整改,否則撤銷滴滴經營許可證、下架App。
實時接入政府監管平臺
8月28日,廣東省交通廳副廳長王富民透露,「滴滴不僅在廣東,在全國也拒絕將數據接入政府部門監管,不肯提供詳盡的駕駛人員和運營車輛數據,因此無法進行有針對性的執法,只能靠原始的圍堵來執法。」
據業內人士介紹,不少城市都要求網約車司機是當地戶口,但為提高平臺滲透率,增加平臺司機的活躍度,包括滴滴在內的不少網約車平臺都存在一些非本地籍貫的司機。這成為網約車平臺不願接入政府監管平臺的一大原因。
實際運行中,出行領域具有特殊性,司乘人員具有不確定性。此次溫州順風車事件,將網約車平臺安全問題再次擺上檯面。因此,廣州、東莞、重慶、蘭州、天津、福建等地運管部門明確要求滴滴等網約車平臺,「依法依規接入網絡數據信息,提交申請材料。要確保營運數據完整、實時接入政府監管平臺。」廣州市則要求「將相關數據接入廣州市政府監管平臺,並保證數據實時、全量、真實。」
清除平臺不合規車輛與人員
網約車平臺出現不合規車輛與人員問題由來已久。今年3月美團打車在上海上線後,全國各地展開嚴打黑車的執法活動。
針對今年5月的空姐順風車案,滴滴方面公布自查進展稱,接單帳號歸屬於嫌疑人父親,且正常通過滴滴順風車註冊時的三證驗真、犯罪背景篩查和接首單前須進行人臉識別等安全措施。嫌疑人系違規借用其父順風車帳號接單。
隨後,滴滴在實現「人車一致」方面加大整改力度。今年6月1日,快車上線人車不符評價機制,主動邀請乘客評價司機和車輛是否與軟體顯示信息一致,並聯繫前後多個訂單的乘客進行核實,人車不符一經確認立即封禁。部分城市上線每天出車前司機人臉識別功能,目前尚未做到多種車型全量上線。
此前,新京報獨角鯨在一些社群平臺發現,有一些提供網約車帳號洗白快速通過審核等業務的中介,可以幫助如非「京人京車」成功在北京市從事網約車服務。但是,一段時間以來,各地嚴打黑車,加之溫州順風車事件,不少中介已暫停接單。
此次密集約談,深圳、貴陽、海口、天津、南京、福建、深圳等地都對「人車一致」提出相關要求。天津市要求,「立即停止接入不合規車輛、人員,並清除平臺上所有不合規車輛、人員;禁止向無許可資質車輛、人員派單。」南京市要求網約車平臺,「清退平臺上所有不具備合法營運資質的車輛和不具備從業資格的駕駛員,確保線上線下提供服務的車輛和駕駛員一致。」
不得低價運營擾亂市場秩序
「低價競爭」言猶在耳。自2012年起,網約車平臺如雨後春筍般競爭激烈,為培養用戶習慣,當時的滴滴與快的進行燒錢補貼,隨後滴滴合併快的,繼續與優步中國進行補貼競爭,直至合併優步中國。
目前,滴滴佔據國內網約車市場主要份額。根據極光大數據顯示,2018年1月至8月20日,滴滴出行網約車App滲透率14.95%,嘀嗒1.58%位列第二,神州專車、首汽約車、美團打車分別為1.31%、0.3%、0.21%。
今年3月,美團將其在南京試行的打車業務推廣全國。在進入上海時打出「一元錢出發」、「低價出發」等宣傳海報,當時上海市運管部門就此約談了美團打車負責人。
此次,深圳、南京、天津、福建等地都要求滴滴等網約車平臺不得低價競爭,南京市提到,「切實維護正常市場秩序,不損害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深圳市表示,「在深圳不得妨礙市場公平競爭,以低於成本的價格運營擾亂正常市場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