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鋅金融 唐潮
面對北京第一場冬雪,滴滴創始人程維或是兩種心境。
八年前,創業正陷入絕境的程維望著北京紛紛揚揚的雪,與後臺不斷增長的打車訂單,眼睛放出亮光,心中的壓抑也略有釋懷。
八年後,滴滴已成長為新型網際網路帝國TMD中的一極。但程維的焦慮卻愈加嚴重,他開始憂心滴滴的估值與未來。
BAT中,百度已經掉隊。TMD中,滴滴估值也似乎在掉隊。
公開數據顯示,目前,拼多多市值為1794億美元,字節跳動整體估值在2000億美元左右,美團市值更是高達2100億美元。
對比之下,網傳滴滴僅600億美元的估值已遠遠落後於同時代的字節跳動、美團。
儘管日前有《財新》等多家媒體報導,滴滴正謀求港股IPO與800億美元的估值。但隨後,滴滴官方迅速予以否認,並稱「IPO不是滴滴當前最優先的事項」。
這不禁令人猜想,未來的滴滴戰車是否會駛上百度的老路,逐漸被位於頭部的美團、字節跳動、拼多多們拉開距離?
2020年11月,西伯利亞的寒流再次來襲,北京大雪紛飛。但此時,程維的腦海中或許已忘卻曾經的記憶,而是多了一分惆悵與落寞。
出行行業的少年,還是惡龍,這是擺在程維面前的兩個難以擺脫的標籤。
時間回到2016年。彼時,滴滴擊敗Uber,登頂中國網約車賽道。
數據顯示,當年的滴滴至少佔據了90%以上的市場份額,其二級市場估值也高達700至800億美元。
同是這一年,交通部門出臺史上最嚴網約車新規。程維順勢擁抱監管,他在烏鎮閉門會議上高呼,「(安全)就是責任,我也沒有什麼好說的。今天你承擔了這樣一件事情,你要保證大家安全,如果你做不到,你就應該死掉。」
當時的程維或許怎麼也沒想到,兩年後,他的話竟會一語成畿。
2018年,相繼發生的鄭州、樂清兩起滴滴順風車殺人案震動全國,民意沸騰。而作為網約車平臺方,滴滴傲慢且錯誤的做法更是直接將自己推到了監管與輿論的懸崖之邊。
一時間,舉國討伐,程維與滴滴被無數國人指責為「資本惡龍」。
隨後,在監管層要求下,滴滴無限期下架「現金牛」順風車業務。公開數據顯示,2017年,滴滴順風車GMV為200億元左右,營收約為20億元,淨利潤約為9億元。同時期,滴滴淨利潤僅為10億元,順風車業務幾乎佔據滴滴淨利潤的90%。
對此,程維自責又迷茫,他在內部暫停了一切KPI,宣布「不再以規模和增長作為公司發展的衡量尺度」。
此後,為迎合監管要求,滴滴全公司開始「all in安全」。
滴滴轉向最直接的代價是,公司2018年全年業績虧損高達109億元,2019年滴滴安全專項經費投入也高達20億元。
除此之外,對滴滴而言更為致命的是,嘀嗒、哈囉、首汽約車、曹操出行等競爭對手們開始趁勢而上,猛攻滴滴的大本營。以哈囉為例,今年初,哈囉順風車宣布2019年訂單量已達到8000萬單。
網際網路出行賽道戰火再起。
程維頓時壓力倍增,但卻無可奈何。儘管2019年6月,調整後的滴滴宣布在全國300城開通順風車業務,但市場已物是人非。
一方面,滴滴四輪出行板塊的盈利核心——順風車業務在市場體量縮減,行業競爭加劇,以及運營成本持續攀升的大背景下,短時間內已難有起色。
嘀嗒出行IPO招股書顯示,2019年,按順風車搭乘次數計算,嘀嗒以66.5%的市場份額位列國內第一。同時期,公司A(該公司大概率指滴滴)的市場份額僅為25.1%。
此外,據晚點LatePost報導,目前順風車全市場訂單僅為100萬單左右,較之前下降了50%以上。
另一方面,滴滴進軍兩輪出行賽道,相繼發布青桔單車、電動車,並在網約車領域組建青菜拼車、花小豬等部門,開始打造新的業務增長極。
但目前,各項新業務中僅有青桔單車發展較快,其市場份額已位居行業第一。值得注意的是,官方並未披露其盈利的數據。
據此來看,滴滴要實現正向的經營現金流,依然艱難。
為講述一個更性感的資本故事,程維不得不帶領滴滴再次狼性擴張。
9月7日,隨著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資入股,「打車界拼多多」花小豬正式被編入滴滴陣營。
實際上,花小豬本就與滴滴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花小豬目前的總經理為孫樞,而孫樞在2019年去職前,曾是滴滴副總裁、網約車區域總經理。
據晚點LatePost報導,孫樞被調離原職後並未離開滴滴,而是受命負責一個全新的打車項目,內部代號為「霸王花」。
如今,霸王花已絢麗綻放。在連續數月的猛烈進攻下,花小豬已憑藉「百億補貼+社交裂變」玩法進駐了全國一百多個城市,且同時覆蓋高線與下沉市場。
滴滴為何要給自己孵化一個「敵人」?
答案很簡單,為了獲取增量用戶與新出行場景,繼續講述高增長的故事。
目前,中國整體網約車滲透率僅為3%。但與此同時,一二線城市網約車的滲透率已分別達到40.1%與17.3%。
這意味著,中國高線城市的增長很快將觸碰到天花板,而三四五線等低線城市,未來必將成為網約車平臺爭奪市場份額的主戰場。
另外,據極光大數據發布的研究報告,滴滴出行近70%的用戶來自於一線城市。滴滴要想繼續股權融資或IPO,必須獲取新用戶,並盤活存量用戶。
因此,滴滴早在今年年初就提出了「0188」戰略,即未來三年內實現0重大安全事故,每天服務超過一億單,國內全出行滲透率超過8%,全球服務用戶MAU超8億。
而目前,滴滴全球日訂單約為6000萬,MAU約為4億。據此計算,未來三年內,滴滴旗下各業務規模至少要實現一倍以上的增長。
為達成目標,今年以來,滴滴圍繞出行賽道四面出擊。
滴滴不僅將「滴滴拼車」正式升級更名為主打年輕用戶群體的「青菜拼車」,還重啟快的品牌,發布「快的新出租」業務,投入1億元專項補貼。
此外,滴滴還深度布局青桔單車電動車、無人駕駛、上遊造車等領域。值得注意的是,作為滴滴兩輪出行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初,青桔單車獲得了聯想系君聯資本領投的10億美元。這是共享單車泡沫破滅後的第一起大額投資。
青桔不負眾望,今年10月23日,青桔單車的訂單量一度達到2300萬。同期,美團與哈囉的訂單總量分別為1700萬單和1900萬單。
但並不意味著「狼性」滴滴將再度大殺四方。滴滴掀起的新戰役與搏殺正被監管層與各地監管部門所警惕,以花小豬為例:
7月13日,天津市道路運輸局與交通運輸行政執法總隊約談「花小豬」。
8月6日,由於未取得深圳網約車經營許可證,涉嫌非法營運,深圳市全面叫停花小豬。
11月20日,青島市交通運輸局、市委網信辦、市公安局等7部門聯合約談滴滴,要求滴滴就花小豬的安全問題進行全面整改......
顯然,程維想在下一階段講述的新資本故事,必然要先過監管這一關。
程維:「你為什麼要搞打車?」
王興:「我就是試試。」
程維:「爾要戰,便戰。」
三年前,王興橫向擴張,進入滴滴的網約車出行主陣地。程維不服輸,也迅速組建外賣部門,反手將戰火燒到美團的家門口。
但雙方的戰事並未持續。滴滴由於安全事故加巨額虧損,決意韜光養晦裁撤外賣業務,而程維也暫時失去了與王興爭鬥的籌碼。
三年後,社區團購賽道的爆紅,讓程維看到了回擊王興的絕佳機遇。6月,滴滴上線社區團購平臺「橙心優選」,並在成都試運營。11月,程維滴滴全員會上表態,對橙心優選「投入不設上限,全力拿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領銜這場戰事的是此前Uber大戰中的關鍵人物:滴滴高級副總裁陳汀,他被委任為橙心優選CEO,直接向程維匯報。此外,還有滴滴CTO賴春波。
在外界看來,從縱向的出行到橫向的社區團購,滴滴的跨界似乎有點大。
對此,橙心優選總裁劉自成在接受虎嗅採訪時認為,「滴滴還需要更多元的能力與新的增長曲線,這是最核心的原因。」
事實上,滴滴早就想深度布局本地生活領域,最大化變現手中的用戶流量。打開滴滴APP能夠發現,目前滴滴平臺已上線金融、搬家貨運、跑腿、購車與車服務等多個網約車出行之外的服務入口。
在懂財帝看來,滴滴商業版圖縱橫擴張的背後,是程維對滴滴估值的擔憂。
早在2019年5月,Uber遞交的IPO招股書顯示,當時滴滴的估值約為516億美元。這一數值相較於2017年的700至800億美元的估值,折價已超過20%。
眼見手中的股權價值縮水,投資者們意欲退出。前騰訊、京東戰略分析師李成東此前接受騰訊科技採訪時也提到,滴滴的部分早期投資股東和後面的股東都急於出售滴滴的股份。
因此為穩定投資者,繼續爭取資本支持,今年以來滴滴開始釋放好消息。5月,柳青表示,滴滴目前的核心業務已實現盈利。
這一消息最終的效果如何,我們不得而知。但客觀對比,滴滴已被字節跳動、美團,甚至後起之秀拼多多遠遠甩在身後。
在用戶規模上,滴滴目前的MAU剛超過4億,拼多多月活為6.43億,而字節跳動旗下僅抖音的月活就為4.77億,其全公司月活更是達到15億。
對比估值,滴滴僅為600億美元。而截至12月4日股市收盤,拼多多市值為1794億美元,字節跳動整體估值在2000億美元左右,美團市值更是高達1.7萬億港元,約合2193億美元。
除此之外,放眼資本市場,滴滴如果僅以共享出行的標籤上市,將很難獲得資本市場的認可。Uber就是前車之鑑。
公開數據顯示,Uber的發行價為45美元,但上市當天就大跌7.62%。儘管目前,其股價已回升至54.86美元,市值為967.6億美元,但中間長時間的股價低迷仍讓投資者心有餘悸。
回到公司本身來看,不可否認的是,滴滴仍是中國共享出行賽道的王者,它依舊是行業龍頭。
懂財帝做出判斷的依據在於創始人程維與滴滴的公司基因。
程維,早年在阿里的花名是「常遇春」。元末明初,朱元璋帳下大將常遇春擅長單騎突入敵營,至剛至猛、勇不可當,率十萬眾橫行天下。
程維正是如此。他率領的滴滴戰車不僅狼性十足,還善於變革進化。程維曾說,「滴滴沒有單一維度的核心能力,滴滴真正的能力是進化力。」
如今,在中國,與出行相關的市場規模正澎湃生長,已達到萬億級別。但對程維來說,他的商業版圖並不止於此,他意欲打造一個以出行為核心的全球商業生態帝國。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富有野心的故事。但對投資者們而言,這個故事卻過於空洞,他們最想要的是IPO上市與實現盈利。
因此,多方壓力之下,留給程維與滴滴的時間已經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