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澎湖就能擋下「武統」?美國人給臺灣灌迷魂湯

2020-12-18 華夏經緯網

 

    作者 袁周 華夏經緯特約軍事評論人

   近期,有一位名叫戴維·艾克斯的美國軍事記者,在Forbes雜誌撰文指出,解放軍進攻臺灣有許多路徑,但時間優勢都不站在中國大陸那邊,如果穩穩守住澎湖,就可能終結「中共的武統意圖」。

   他的論據是:

    一是解放軍正在籌劃攻佔澎湖的方案。今年臺灣地區選舉結束不久後,解放軍曾經不小心在媒體上洩漏了攻佔澎湖的軍事戰略圖以及清晰的入侵路線。

    二是解放軍攻臺必須先奪取澎湖。因為臺灣在澎湖列島部署了雄風二型反艦飛彈和天弓三型防空飛彈,如果不摧毀島上駐軍繞過澎湖,那麼,大陸的登島艦隊兩側將會受到飛彈的攻擊。

   三是臺軍守住澎湖,能夠給臺灣本島創造時間部署後備部隊,也能夠給美國2-3個航空母艦打擊群機動部署爭取時間。

    這位記者對澎湖列島的地位作用認識還是比較到位的。澎湖列島大小64個島嶼,處在臺灣海峽的咽喉,距離福建晉江140公裡,距臺灣嘉義45公裡,只要拿下澎湖,臺灣門戶大開,無險可守。當年,施琅大軍在澎湖殲滅鄭克塽集團主力後,兵不血刃拿下本島,可以說武統從澎湖開始,和統在本島結束。

   但是,現代戰爭與康熙時期的海戰相差太大,澎湖雖然重要,但攻佔澎湖並非就是解決臺灣問題的必經途徑,澎湖在戰略上是個要地,在防守上是塊死地。

   澎湖地勢平緩,平均海拔才17米,基本是沙洲和低丘,也沒有高大的樹木,毫無地形掩護可言。此外,澎湖全島都在解放軍陸軍遠程火箭炮的覆蓋範圍,一旦開戰,所謂「雄二」、「天三」陣地根本就沒有生存的空間。所以,澎湖雖說是兩岸博弈的棋眼,但在軍事地理上卻是臺灣的罩門。

   另外,攻臺必須先奪取澎湖嗎? 300多年前的海戰可能需要,但信息化、高科技作戰手段的發展使得解決臺灣問題的路徑選擇更多。解放軍繞島巡航常態化,表明可以從任何一個方位對「臺獨」勢力開展打擊。在解放軍掌握制空、制海、制電磁權的條件下,解決臺灣問題根本不是問題,只有成本大小的問題。

  由是觀之,所謂守住澎湖就能守住臺灣就是個偽命題。

   不過,我們倒是要思考一下,蔡英文連任以後,一些美國媒體和綠營機構為什麼一再鼓吹 「大陸不敢打、攻不下臺灣」這樣的論調呢?

   美國一些政客聲稱大陸可能在臺海製造「武統」的「既成事實」,但鼓吹大陸「無力犯臺」的聲音又浮出水面?這自相矛盾的觀點裡面有什麼玄機呢?

   這些話的目標對象不同,話術自然不同,鼓吹大陸「無力犯臺」主要是講給臺灣軍民聽的。以Forbes為例,除了這篇守住澎湖就能擋下「武統」的言論,這個雜誌6月初還刊載了一篇火爆文章,聲稱「解放軍兩棲戰鬥經驗極少,再加上臺灣數十年的戰備,解放軍沒有足夠的意志力和戰鬥力實施登島作戰」。

   一些親臺智庫和專家也接連助勢,鼓吹「大陸不敢真打」「美軍可能駐紮臺灣」等等,這些聲音被美軍機在臺海方向頻繁的活動所放大,經過島內媒體和網絡的大量轉載傳播,致使島內產生了「大陸是紙老虎「的幻象。綠營機構「臺灣民主基金會」6月22日炮製了一項針對「武力犯臺」的民調,有約54.6%的人表示「不害怕武統」,雖有水份,但也反映了「臺獨無害論」「美國救臺論」「大陸光說不練論」在島內的盛行。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兩岸開火,美國是否會協防臺灣?

中印邊界衝突的啟示:反「獨」促統鬥爭的灰色地帶

 

 

 

 

 

責任編輯:黃楊

相關焦點

  • 「臺北法案」是美國給臺灣灌的迷魂湯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馬曉葉):美國會眾議院近日通過所謂「臺北法案」,以期望助臺拓展所謂「國際空間」。民進黨當局立即表示「感謝」美國的支持。但是究其實質,這不過是美國給臺灣灌的一劑迷魂湯而已。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科研室副主任張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之際,美國大打「臺灣牌」,這是美國「以臺制華」的最新動作,是美國幹涉中國內政的醜惡行徑,其本質是要維護美國的世界霸權。張華說,以法律形式要求美國政府協助臺灣擴大所謂的「國際空間」,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 美國又灌臺灣「迷魂湯」
    臺灣問題事關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牽動著14億中國人民的民族感情,在維護國家核心利益的問題上,我們不會有絲毫含糊,任何外部勢力打「臺灣牌」的企圖都將徒勞。我們也再一次正告民進黨當局不要被美國灌了「迷魂湯」,挾洋自重,孤注一擲,必將引火燒身。
  • 澎湖有6萬大軍?美國「軍事專家」支招鬧笑話
    該文章極力渲染所謂「武統」的難度,稱澎湖有「6萬駐軍」,「在任何場景中,時間都不站在大陸一邊」,還說什麼「如果未能佔領澎湖,大陸『武統』的構想可能要中斷較長時間。」然而,這篇充斥低級錯誤的文章就連臺媒都看不下去了。
  • 美國已自顧不暇,現在正是「武統」臺灣的好時機!
    不關注時事,你將會被這個世界拋棄,點擊標題下藍字「全球博弈」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時事解讀。大陸對臺灣一直崇尚和平統一,儘量避免「武統」的結局,希望能不流血來維護國家主權。但是近年來民進黨當局的種種做法,卻讓兩岸關係越發緊張,「武統」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 有臺灣民眾期待「武統」,這才是對蔡英文最大的嘲諷!
    由於近期兩岸關係的緊張,臺灣島內關於「武統」的言論也頻頻出現。近日有臺媒稱,如果兩岸發生戰爭,大陸將「武統」臺灣,戰爭時間將不會太長,甚至是「以戰逼和」,隨後臺灣就能享受到大陸發展的紅利。臺灣關於「武統」有何論調?無論是國際上還是在臺灣島內,隨著蔡當局「緩獨」的步子走遠甚至有些人想要「急獨」,大陸「武統」的可能性正在上升。
  • 評論:臺灣要「武統」還是「和統」?
    原標題:評論:臺灣要「武統」還是「和統」?  美國紐約大學終身教授,馬英九的老師熊玠,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說:「大陸需要轉變對臺思路,不能盲目讓利,切不能讓民進黨認為自己可以通過反大陸,得到更多好處」,又說:「大陸應問臺灣:你們到底要武統還是和統?」
  • 「武統」臺灣話題很熱,會發生嗎?
    平臺是官方的,作者是軍方的,熟悉操作流程的人都知道,像身份這麼特殊的作者,內容這麼敏感的文章,沒有一定層級授權,根本不可能在官媒堂而皇之發出來。以上是背景。  這篇文章不長,但信息量巨大,有必要給大家好好解讀一下。  第一、回應了近期網友「武統」臺灣的強烈訴求。
  • 此時「武統」臺灣?這篇說透了
    對於這一輿論變化,火箭軍退休研究員、中國核戰略專家楊承軍日前在媒體發文,詳細論述關於「武統」的諸多細節問題。包括,對臺海區域局勢發展的判斷、統一的必然性、對臺鬥爭的思考和建議、「武統」的6項觸發條件、「武統」的準備以及戰後治理等問題。楊承軍指出,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在實現國家統一的戰略進程中光明磊落、理直氣壯。
  • 2020年要武統臺灣?專家:不獨」就沒有「武統」一說
    據「美國之音」報導,該智庫1日發布的一份報告分析解放軍2020年前後攻打臺灣的假想情況時認為,由於大陸持續進行軍事投入,並且在訓練和準備方面取得進步,臺海雙方的勝算天平正向大陸一方傾斜。因此,美國及其盟友必須加大軍事投入。針對蘭德公司的報告,有島內網民為蔡英文「劃下重點」,一語道破美國的小心思:「美國及其盟友需要增加投資……翻譯一下就是,小英,該交保護費了!」
  • 鼓吹大陸攻臺,解放軍很難拿下澎湖?美「專家」給臺灣支了個招
    為了給「臺獨」勢力撐腰打氣,美國所謂的「專家」在鼓吹大陸攻臺時給臺灣支了一招。據環球時報7月14日報導,被一些臺媒稱為美國「軍事專家」的艾克斯在《福布斯》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文章,聲稱解放軍要想拿下臺灣,澎湖將是重要關鍵點,但他又強調澎湖防衛堅固不易攻取,臺軍堅持的每一小時都有助於臺灣動員後備軍以及美軍馳援,時間並不站在解放軍這邊。
  • AIT主席承認美航母停靠臺灣或讓大陸發動「武統」
    有聽眾請他解釋一下所謂的「與臺灣交往法」下的臺海現狀,美若派驅逐艦去澎湖或臺灣其它地方,按照中方解讀,是否會打破現狀?莫健表示,美方採取行動當然不能按照中方的解讀。他開玩笑道,如果用中方的定義,那美國就只好把關島給中國,自己退到夏威夷。話鋒一轉,莫健稱,當美國對臺做每件事情時,需要透過代價與利益的稜鏡來檢視。
  • 「武統」臺灣什麼時候開始?解放軍專家權威解讀
    編輯:晨星由於今年突發的新冠疫情的影響,導致國際局勢變得更加撲朔迷離,而我國大陸和臺灣的兩岸關係也發生了一定變化,而且由於民進黨當局對大陸所採取的種種錯誤行為,引起了許多民眾的憤慨,很大一部分激進的網民更是提出「武統
  • 港媒:蔡當局執迷「臺灣牌」 大陸對臺「武統」在路上
    中評社28日發文表示,蔡當局不理會警告,執迷「臺灣牌」,繼續對兩岸關係「拆房毀田」,其結果必是逼使大陸採取更多、更大反制動作。事實上,大陸對臺「武統」的準備已經在路上,為勢所逼,不得不然。海外網3月28日電「臺灣旅行法」主要推手、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羅伊斯近日訪臺,27日與蔡英文會面。近期美國又對中國大陸大打「臺灣牌」,蔡當局則進一步強化所謂「聯美抗陸」政策,無視各方警告。日前有「綠委」預測,美國打「臺灣牌」,未來要發生大事,對此,中評社28日發文表示,蔡當局不理會警告,執迷「臺灣牌」,繼續對兩岸關係「拆房毀田」,其結果必是逼使大陸採取更多、更大反制動作。
  • 蔡英文閱艦「以武拒統」?不不,這是船……
    基隆艦蔡英文所登的「基隆」艦是一艘美國售臺的「基德」級驅逐艦,也是臺灣現有排水量最大的作戰艦隻,建造於1978年,今年已服役40年。臺防務部門宣稱,蔡英文此次主要是對臺軍要港防衛與快速應變能力進行考察。
  • 何時「武統」臺灣?解放軍專家做出解釋:6大觸發條件
    民進黨當局的所作所為太「騷」,對中國大陸和美國完全是兩副面孔,對自己的同胞冷血之極,叫囂著一片口罩也不會給中國大陸,卻諂媚地向美國每周送上10萬片口罩,這一無恥行徑,引發網上 「武統」聲音。楊承軍解讀「武統」時間:6大觸發條件解放軍專家楊承軍對關於什麼時候「武統」臺灣,做了詳細的解說。
  • 澎湖有6萬大軍?解放軍不易攻取?「美軍事專家」給臺支招出洋相
    大喊「狼來了」還不夠,這兩天多家綠媒刊載「美國軍事專家」艾克斯在《福布斯》雜誌的文章,認為解放軍拿下臺灣有許多路徑,但時間優勢都不站在大陸這邊,「如果穩穩守住澎湖,那長時間內就可能終結『武統意圖』。」不過,就是這篇「自嗨文」,鬧出了大笑話。
  • 美國還在給臺灣下「迷幻藥」
    鬱慕明坦言,臺灣社會一再掩耳盜鈴,就像裝睡的人叫不醒,但現實就是現實,臺灣必定會為「親美抗中」付出代價。他表示自己已經做好了被動接受「武統」的心理準備。      大陸「武統」可能性小?別聽美國官員瞎判斷了  一些前美國官員、智庫專家近期常提及「武統」話題,有理性的,有片面帶偏見的,不少人撇開「臺獨」尋釁、外力介入等因素,不問其因,難測其果,顯然是誤判了。   美國前國防部官員唐安竹的觀點,就屬於這一類。
  • 臺灣熱議「武統」 媒體勸蔡英文春節時釋放善意
    原標題:本報專訪引爆島內「武統」議題 媒體建議蔡英文向大陸表達善意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臺灣前「國防部副部長」林中斌日前接受《環球時報》獨家專訪(參見1月17日第7版《聽臺灣前「副防長」坦誠談「武統」》),在島內引發熱烈反響。幾乎島內主要媒體都轉載了文章主要內容,一些政論節目也以此為主題展開討論。
  • 澎湖罕見大規模軍事移動引發民眾恐慌,臺軍方稱例行性訓練
    臺灣有綠媒報導,澎湖街頭今日清晨5時出現大規模軍事移動,引發民眾恐慌。但澎湖「防衛指揮部」對此聲稱,只是分別實施甲車、炮兵及戰車戰術機動、戰力保存及指揮所轉移等課目,為例行性訓練。
  • 若真「武統」臺灣,戰情會如何?真相是:大陸根本不用過岸就能贏
    臺灣包袱鋪,引火自焚走絕路!我是冷眼看「冷蔡」的大侃子。前不久,美國又宣布一筆總額為22億美元(約合新臺幣685億新臺幣)的對臺軍售案,這讓以蔡英文為首的民進黨當局欣喜若狂,他們自覺「美國爸爸」的這次支持,為他們在對抗大陸,特別是「以武拒統」上,提供了更強的砝碼。殊不知,民進黨當局的自嗨正把他們引向極度危險的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