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熱議「武統」 媒體勸蔡英文春節時釋放善意

2020-12-13 中國臺灣網

  原標題:本報專訪引爆島內「武統」議題 媒體建議蔡英文向大陸表達善意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臺灣前「國防部副部長」林中斌日前接受《環球時報》獨家專訪(參見1月17日第7版《聽臺灣前「副防長」坦誠談「武統」》),在島內引發熱烈反響。幾乎島內主要媒體都轉載了文章主要內容,一些政論節目也以此為主題展開討論。臺灣《中國時報》18日稱,大陸啟動大國崛起頂層設計,「面對敵強我弱,臺灣優勢盡失」,林中斌的警語很具分量,蔡英文當局宜早確認臺灣定位,否則臺灣只能走向邊緣化。

  《中國時報》18日在頭版頭條以「林中斌:兩岸和平統一的可能絕對存在」為題,刊出《環球時報》專訪的主要內容。該報的關注點放在林中斌所說的「解放軍不見血的點穴戰能讓臺灣指揮系統癱瘓,臺灣非常難抵擋」,「和平統一可能性絕對存在,只是時候未到」。《旺報》18日稱,林中斌曾任臺灣「國安會」諮詢委員、「國防部副部長」和陸委會副主委,是臺灣知名的國際戰略學者,也是解放軍研究專家,曾準確預測1996年臺海危機和多次美國大選結果。對於民進黨執政後的兩岸關係,他曾表示,如蔡英文不修正或調整兩岸政策說法,北京可能會採取「雪崩式斷交」。文中特別注意到林先生對於美國是否介入臺海衝突的預測。

  親綠媒體則對林中斌採訪中提到的「內應說」十分感興趣。自由電子報稱,林的身份特殊,算是「中共通」,無黨籍學者,曾在美國深造教學研究近30年,1986年為前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喬治敦大學教授珍妮·柯派翠克的助理,1987年至1995年任美國企業公共政策研究所專任學者兼亞洲部副主任,「堪稱學驗俱豐,資歷完整的政學兩棲人物,且遊走兩岸,信息靈通」,「細閱內容,則有語重心長,提醒警告小英政府意味濃厚」,重點在於林中斌一語道出島內「內應」「耕耘已久,布點已成」。文章說,蔡英文當局全面逐年提高資訊安全及信息預算,但現在不要說尚未建立「網軍」,連「資通安全管理法草案」都尚未完成,「足見林中斌教授的中共『點穴戰』說法,不是危言聳聽!顯然,小英當局應針對林中斌教授的逆耳忠言,反省檢討,全面整頓國安(包括人事、制度、法令等),加強內部的保密防諜工作」。

  《環球時報》對林中斌先生的專訪,也引爆島內「武統」議題的持續發酵。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系特聘講座教授陳一新分析稱,川普以為「臺灣是大陸的痛腳」就拼命踩,一旦挑釁過頭,大陸就會將「武力統一臺灣」搬上檯面。他說,大陸不會被「柔性臺獨」矇騙,所以開始對臺灣「非邦交國」發揮影響力。《旺報》18日認為,民進黨和大陸今年至少還有三個重要時間點可互相釋出善意,就看能否把握時機,創造融冰的機會。第一個時間點是農曆春節,這是中國人一整年中最重視的節日,兩岸領導人依例都會發表談話,如果蔡英文能通過這次機會向對岸的大陸民眾表達新春祝福,絕對有助於緩解兩岸敵對氛圍。二是春節過後大陸即將舉行中共中央對臺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大陸領導人的講話值得關注。最後一個是大陸3月舉行的全國人大和政協會議。

  《中國時報》稱,林中斌認為「中美國力黃金交叉關鍵時刻已到來。事實也如此」,大陸國際手腕及軟硬體實力的精進有目共睹。以軍事來說,空域、電戰或網戰,大陸高科技人員及解放軍早投入發展。2009年,林中斌在倫敦智庫演說中就表示,大陸或許不需要戰爭就可掌握東亞,解放軍已可打一場「癱瘓戰」,而非「殲滅戰」。文章說,「未來是和是戰?林中斌認為大陸有能量,也有很多方法,對未來樂觀以待」。不過臺灣仍應把握機會釋放善意,回歸「九二共識」最惠而不費,「拿破崙說,他得勝的原因是知道何時當綿羊,何時當獅子。有為者亦若是」。

相關焦點

  • 臺媒:蔡英文放棄研製射程可及京滬飛彈 釋放善意
    綜合臺媒報導,臺灣軍方權威消息稱,從李登輝到陳水扁政府時代積極研發,射程可覆蓋京滬的中程地對地飛彈,蔡英文政府決定不造了,臺媒稱此舉是對大陸釋出善意的信號。蔡英文政府表示,臺灣沒有核武器,就算幾枚飛彈能打到北京,同樣改變不了戰局,因此將軍事戰略調整為防禦為主。
  • 有臺灣民眾期待「武統」,這才是對蔡英文最大的嘲諷!
    由於近期兩岸關係的緊張,臺灣島內關於「武統」的言論也頻頻出現。近日有臺媒稱,如果兩岸發生戰爭,大陸將「武統」臺灣,戰爭時間將不會太長,甚至是「以戰逼和」,隨後臺灣就能享受到大陸發展的紅利。「閃電武統」只是大陸「武統」臺灣的一種在時間上最少的方式,比如說「點穴戰」,利用封鎖、電磁脈衝或者網絡戰的方式,在兩三天的時間裡,利用這種不見硝煙不見血的方式,讓臺灣當局感受到來自解放軍的巨大壓力。
  • 蔡英文的連任,成了「武統」的導火索?臺媒:關鍵看這點
    隨著蔡英文的連任,大陸網民關於「武統」的聲浪也越來越高,而且大部分聲音是來自年輕網民的,一時之間大陸網友關於是否會用戰爭方式解決臺灣問題成了網上熱議的話題。當代中國年輕人是「自然統」,他們殷切的希望能夠看到祖國統一的那一天。但是蔡英文狂打「反中牌」,讓網友覺得用「和平」手段解決問題大概率是不可能的,所以才會開始熱議「武統」問題。
  • 蔡英文公然分裂中國,叫囂大陸不敢武統!大陸連續釋放四大信號!
    武統、武統、武統......,武統臺灣,從來都是大陸中央政府的選項之一,但一直都是最後不得已的選項。所以,武統在過去很少被官方提及,因為兩岸一直都有和平統一的希望,大陸一直在努力。似乎是對武統駐美公使武統臺灣言論進一步確認。3、此外,12月12日中國空軍發言人還首次使用「繞島巡航」也許可以更加進一步理解為武力統一的步伐正在加快。
  • 海協會會長回應蔡英文:大陸對臺灣一直都在釋放善意
    大陸海協會會長陳德銘(圖片來源:「中時電子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亦超】針對臺灣地區領導人當選人蔡英文日前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希望大陸再給一點善意」。正在海南博鰲出席亞洲論壇的大陸海協會長陳德銘23日回應稱,近期大陸方面一直對臺灣持續釋放善意,包括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兩會時的重要講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政府工作報告,以及國家「十三五規劃」涉及臺灣的部分,不過目前尚未得到臺灣新「執政」團隊的回應。但他也特別強調,這些善意,都必須要以認同「九二共識」為前提。
  • 評論:臺灣要「武統」還是「和統」?
    原標題:評論:臺灣要「武統」還是「和統」?  美國紐約大學終身教授,馬英九的老師熊玠,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說:「大陸需要轉變對臺思路,不能盲目讓利,切不能讓民進黨認為自己可以通過反大陸,得到更多好處」,又說:「大陸應問臺灣:你們到底要武統還是和統?」
  • 蔡英文棄彈以示「以武拒統」不可行性? 學者:非癥結所在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軍方權威消息指出,從李登輝到陳水扁時代都在積極研發能打到北京、上海的中程地對地飛彈,但蔡英文當局決定不做了,被認為以此對大陸釋出「善意」。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兩岸交流與區域發展研究所副所長包承柯指出,此舉雖表明蔡當局已體認到「以武拒統」的不可行性,但對大陸而言,兩岸關係要改善的癥結仍在「九二共識」。
  • 呂秀蓮喊話蔡英文:「武統」逼近了,快與大陸和好吧
    海外網1月24日電 近日,臺灣地區前副領導人呂秀蓮表示,「臺灣跟大陸關係好像結冰了,問題很大」。她稱,戰爭的腳步已經愈來愈逼近了,「如何在有尊嚴、互惠互利的情況下,來改善臺灣與大陸的關係,當然是蔡英文當仁不讓的責任」,而島內全體民眾也有責任來促成臺灣跟大陸的和平友善。
  • 蔡英文放棄研製能打到京滬的飛彈 臺媒:釋放善意
    綜合臺媒報導,臺灣軍方權威消息稱,從李登輝到陳水扁政府時代積極研發,射程可覆蓋京滬的中程地對地飛彈,蔡英文政府決定不做了,臺媒稱此舉是對大陸釋出善意的信號。蔡英文政府表示,臺灣沒有核武器,就算幾枚飛彈能打到北京,同樣改變不了戰局,因此將軍事戰略調整為防禦為主。
  • 蔡英文妄言大陸不會「武統」 美智庫這樣打臉
    原標題:蔡英文妄言大陸不會「武統」遭打臉!美智庫曝解放軍已列出14個攻臺登陸點日前,蔡英文在年終記者會上直言自己相信大陸不會對臺灣動武。而美國的一些智庫學者卻直接「打臉」蔡英文,稱大陸早已做好攻臺計劃,列出了時間表,甚至還稱解放軍已經選擇了14個登陸的地點。對此,有專家分析稱,大陸在對臺軍事方面一直做著詳盡準備。
  • 港媒:蔡當局執迷「臺灣牌」 大陸對臺「武統」在路上
    中評社28日發文表示,蔡當局不理會警告,執迷「臺灣牌」,繼續對兩岸關係「拆房毀田」,其結果必是逼使大陸採取更多、更大反制動作。事實上,大陸對臺「武統」的準備已經在路上,為勢所逼,不得不然。海外網3月28日電「臺灣旅行法」主要推手、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羅伊斯近日訪臺,27日與蔡英文會面。近期美國又對中國大陸大打「臺灣牌」,蔡當局則進一步強化所謂「聯美抗陸」政策,無視各方警告。日前有「綠委」預測,美國打「臺灣牌」,未來要發生大事,對此,中評社28日發文表示,蔡當局不理會警告,執迷「臺灣牌」,繼續對兩岸關係「拆房毀田」,其結果必是逼使大陸採取更多、更大反制動作。
  • 2020年要武統臺灣?專家:不獨」就沒有「武統」一說
    據「美國之音」報導,該智庫1日發布的一份報告分析解放軍2020年前後攻打臺灣的假想情況時認為,由於大陸持續進行軍事投入,並且在訓練和準備方面取得進步,臺海雙方的勝算天平正向大陸一方傾斜。因此,美國及其盟友必須加大軍事投入。針對蘭德公司的報告,有島內網民為蔡英文「劃下重點」,一語道破美國的小心思:「美國及其盟友需要增加投資……翻譯一下就是,小英,該交保護費了!」
  • 蔡英文連任後,為何「武統」呼聲越來越高?國臺辦作出回應
    奇蹟中國編輯:十二自從蔡英文連任的消息在網絡上瘋傳之後,臺灣媒體發現大陸網絡上出現了要求武力統一臺灣的聲音。臺灣媒體和臺灣部分民眾對此非常敏感,急於確定大陸方面是否有想要武力統一臺灣的跡象。近日在國臺辦舉行的記者發布會上,國臺辦的新聞發言人回答了相關問題。其實臺灣媒體對於大陸網路上的各種言論一直都非常關注,不過媒體也有自身立場,部分媒體在報導的時候會做選擇性報導。這些報導也給臺灣民眾帶來了一定的困擾。兩岸民眾的很多誤解都是因媒體的選擇性報導產生的。
  • 這幾天台灣熱議的人物只有一個:講真話的馬英九
    近日這句話成為兩岸熱議焦點,在島內更是引發綠營不分大綠小綠,一致炮轟馬英九。 臺媒熱議:馬英九又成代罪羔羊 臺灣《聯合報》在報導中認為,馬英九的發言,應是提醒臺灣要警惕大陸「武統」臺灣的決心與步驟,他引用的數據源已散見各方,所謂的「首戰即終戰」也一直是大陸「武統」臺灣的方案,非馬之獨創。
  • 臺媒:「WHA邀請函」是大陸向臺灣釋放善意
    臺媒:「WHA邀請函」是大陸向臺灣釋放善意 2016-05-07 22:14:147日指出,臺灣方面獲邀參加世界衛生大會(WHA)是大陸向臺灣釋放善意;屆時能否順利參加,還看臺灣當局候任領導人蔡英文是否承認「九二共識」。
  • 如何理解蔡英文當局「釋放善意」
    與此同時,島內相關輿論相當配合,將蔡英文擔任會長的「中華文化總會」舉辦首次活動以媽祖為主題、臺當局今年推動參與聯合國依舊低調不請「友邦」提案、臺教育部門拋出延攬包括大陸學者在內境外頂尖學者的「玉山計劃」等相關新聞,往蔡英文當局兩岸政策「釋放善意」上進行解讀。
  • 「武統」呼聲達到頂峰!蔡英文放棄「和統」機遇,一條路走到黑
    她的這種行為讓更多的人看清楚了她的真實面目,同時也參與到抵制她的隊伍當中去,她現在的所作所為必然會為自己帶來惡果,現在在大陸,網友呼籲「武統」的聲音是越來越高。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蔡英文的囂張舉動並不會影響這種關係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已經是全世界範圍內所承認的事實,然而蔡英文然還在聽解自己的權利去推行「臺獨」主張,這樣做是會嚴重阻礙臺灣地區的發展的,同時也會破壞兩岸的正常關係。
  • 大陸「武統」言論持續發酵,新黨青年軍:蔡英文應主動釋善意
    對此,蘇恆表示,近幾個月來,常聽到不少人吹噓臺灣防疫工作做得很好,但實際並非如此。「雙標防疫」政策讓歐美旅客可以自由地出入臺灣,導致島內確診人數從十幾例增長到現在400多例,甚至到了有些城市需演練封城的地步。蔡英文在防疫上不斷討好歐美,受苦的卻是臺灣普通民眾。
  • 蔡英文叫囂「以武拒統」
    島內日益猖獗、形形色色的「臺獨」分裂活動,導致「武統」臺灣的聲音越來越多。蔡英文日前在與媒體進行年終茶敘時說,「相信大陸方面不會對臺灣動武」。但臺灣媒體21日報導稱,蔡英文近日在綠媒一檔節目上表示,「沒有人會排除這個可能性。」23日臺防務部門更是應聲鬧騰,聲稱「要自立自強,要安排月底臺軍『三軍』操練」。
  • 此時「武統」臺灣?這篇說透了
    中國臺灣網4月15日發表評論《說透了!「武統」臺灣什麼時候開始?解放軍專家權威解讀》,全文如下:當前,新冠疫情導致國際局勢及臺海局勢發生深刻變化。因民進黨當局種種冷血作為,在網絡上激起強烈民憤,「武統」聲音再次水漲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