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本報專訪引爆島內「武統」議題 媒體建議蔡英文向大陸表達善意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臺灣前「國防部副部長」林中斌日前接受《環球時報》獨家專訪(參見1月17日第7版《聽臺灣前「副防長」坦誠談「武統」》),在島內引發熱烈反響。幾乎島內主要媒體都轉載了文章主要內容,一些政論節目也以此為主題展開討論。臺灣《中國時報》18日稱,大陸啟動大國崛起頂層設計,「面對敵強我弱,臺灣優勢盡失」,林中斌的警語很具分量,蔡英文當局宜早確認臺灣定位,否則臺灣只能走向邊緣化。
《中國時報》18日在頭版頭條以「林中斌:兩岸和平統一的可能絕對存在」為題,刊出《環球時報》專訪的主要內容。該報的關注點放在林中斌所說的「解放軍不見血的點穴戰能讓臺灣指揮系統癱瘓,臺灣非常難抵擋」,「和平統一可能性絕對存在,只是時候未到」。《旺報》18日稱,林中斌曾任臺灣「國安會」諮詢委員、「國防部副部長」和陸委會副主委,是臺灣知名的國際戰略學者,也是解放軍研究專家,曾準確預測1996年臺海危機和多次美國大選結果。對於民進黨執政後的兩岸關係,他曾表示,如蔡英文不修正或調整兩岸政策說法,北京可能會採取「雪崩式斷交」。文中特別注意到林先生對於美國是否介入臺海衝突的預測。
親綠媒體則對林中斌採訪中提到的「內應說」十分感興趣。自由電子報稱,林的身份特殊,算是「中共通」,無黨籍學者,曾在美國深造教學研究近30年,1986年為前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喬治敦大學教授珍妮·柯派翠克的助理,1987年至1995年任美國企業公共政策研究所專任學者兼亞洲部副主任,「堪稱學驗俱豐,資歷完整的政學兩棲人物,且遊走兩岸,信息靈通」,「細閱內容,則有語重心長,提醒警告小英政府意味濃厚」,重點在於林中斌一語道出島內「內應」「耕耘已久,布點已成」。文章說,蔡英文當局全面逐年提高資訊安全及信息預算,但現在不要說尚未建立「網軍」,連「資通安全管理法草案」都尚未完成,「足見林中斌教授的中共『點穴戰』說法,不是危言聳聽!顯然,小英當局應針對林中斌教授的逆耳忠言,反省檢討,全面整頓國安(包括人事、制度、法令等),加強內部的保密防諜工作」。
《環球時報》對林中斌先生的專訪,也引爆島內「武統」議題的持續發酵。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系特聘講座教授陳一新分析稱,川普以為「臺灣是大陸的痛腳」就拼命踩,一旦挑釁過頭,大陸就會將「武力統一臺灣」搬上檯面。他說,大陸不會被「柔性臺獨」矇騙,所以開始對臺灣「非邦交國」發揮影響力。《旺報》18日認為,民進黨和大陸今年至少還有三個重要時間點可互相釋出善意,就看能否把握時機,創造融冰的機會。第一個時間點是農曆春節,這是中國人一整年中最重視的節日,兩岸領導人依例都會發表談話,如果蔡英文能通過這次機會向對岸的大陸民眾表達新春祝福,絕對有助於緩解兩岸敵對氛圍。二是春節過後大陸即將舉行中共中央對臺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大陸領導人的講話值得關注。最後一個是大陸3月舉行的全國人大和政協會議。
《中國時報》稱,林中斌認為「中美國力黃金交叉關鍵時刻已到來。事實也如此」,大陸國際手腕及軟硬體實力的精進有目共睹。以軍事來說,空域、電戰或網戰,大陸高科技人員及解放軍早投入發展。2009年,林中斌在倫敦智庫演說中就表示,大陸或許不需要戰爭就可掌握東亞,解放軍已可打一場「癱瘓戰」,而非「殲滅戰」。文章說,「未來是和是戰?林中斌認為大陸有能量,也有很多方法,對未來樂觀以待」。不過臺灣仍應把握機會釋放善意,回歸「九二共識」最惠而不費,「拿破崙說,他得勝的原因是知道何時當綿羊,何時當獅子。有為者亦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