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嗶哩嗶哩彈幕網(以下簡稱B站)早已不是小眾的狂歡。
B站跨年晚會、大咖專家入駐、周深翻唱B站UP原創歌曲……越來越多的熱搜都指出一個所有品牌都必須認識到的事實——B站已經成了新生代流量最大的聚集地之一。
當這群在網際網路氛圍中成長起來的Z世代們逐漸成為主流消費者後,如何討好他們自然也就成了品牌們的必修課。
「大人,時代變了」
提起B站,就不得不說鬼畜文化。
鬼畜文化就是創作者們通過調音等方式,將原本的內容進行再創作甚至惡搞。你可以在這裡看到小米的領航人雷軍唱起了英文歌,也可以看到一群知名人物被換臉演起了電影。
深層次上來說,鬼畜文化是網際網路群體對傳統的顛覆和權威的惡搞,既然要惡搞權威,許多品牌的正經廣告自然也難逃此劫,諸如小罐茶、8848手機、旺仔等知名品牌更是座上常客。
在上一代人的傳統觀念中,廣告代表了一種高級的生活美學,電視中的廣告永遠展現出光鮮美好的一面,西裝革履的成功人士們和精緻女性們一遍又一遍地複述著「外國進口」、「高端奢華」、「精緻生活」之類高大上的用詞,仿佛買了這件商品就能步入上流社會。
但Z時代們顯然不吃這套,成長於網際網路時代的他們擁有更大的眼界和更為自主的思想,更加追求個性化和新事物,國潮的興起就是最好的證據。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發現,曾經的營銷辦法已經無法滿足B站的Z世代們對廣告營銷的需求,廣告主們需要用新的辦法來吸引年輕消費者們的關注,B站上流行的一句梗剛好也完美解釋了這一現象。
「大人,時代變了」。
敢玩還要玩得起
想要明白用戶的需求,就要先了解用戶的心理。
Z世代們極度厭惡品牌廣告說教般的花言巧語,這會讓他們想起過年時「瞎操心「的長輩們,更喜歡品牌放下架子,真誠待人。
在這一點上,一眾大牌們早就玩出了花。
春節後由於疫情原因,大量學校通過釘釘對學生進行網課教育,飽受網課之苦的學生們將怒火宣洩在了釘釘之上,一口氣在app商店刷了幾萬條差評,各種鬼畜惡搞視頻更是在B站獲得大量點讚。
面對這樣的情況,釘釘沒有選擇嚴肅地發表鄭重申明,而是選擇「打不過就加入」,和Z世代們一起惡搞,發布了一系列鬼畜或惡搞作品,既提高了用戶好感又收穫了大量流量。
不過在鬼畜這行上,小米才是真正的元老,當小米公司發現自家創始人雷軍的一場英語發布會被B站惡搞成歌曲後,毫不猶豫也加入了鬼畜老闆的狂歡中,從此雷總就成了鬼畜圈的常青樹,小米也順理成章成了B站用戶最喜歡的手機品牌,在b站做了幾次營銷直播均獲得了大量關注。
除此以外,支付寶、騰訊、電信……這些在外面嚴肅正經的「大佬們」在B站都被打回了原型,成為了各色各樣的逗比,用年輕人熟悉的語言和情景,進行著趣味和效率並存的品牌輸出。
營銷如何討好B站用戶?
對於僅有階段性傳播需求的企業來說,開心果網絡的營銷團隊建議,選擇與自己品牌所在領域相關的UP主深度合作是最快的突破口。
比如一加手機,去年邀請小羅伯特唐尼代言,並打造了「鋼鐵俠」版本的聯名款,希望在年輕群體中擴散一波知名度。它們選擇了B站知名美漫漫畫UP主「努力的Lorre」進行了一次深度合作,這是對品牌的效益增強是最高也最具備性價比的。
而在營銷過程中,開心果網絡的營銷團隊為品牌主們列出了三個必須牢記的傳播要點。
1.真誠放得開。這就是前面提到的不要端著架子,很多品牌還保留著電視廣告時代必須「高大上」的理念,對於某些商品來說的確還有保留的必要,但對大部分商家來說,企圖教育用戶給用戶打上身份化標籤只會得不償失,只有保持和用戶平等的溝通,才能收到Z世代們的歡迎。
2.必須要緊跟潮流,獲得認同感。開心果網絡的專家認為,當代年輕人更青睞基於認可的內容營銷,「用戶認可你的內容,就願意玩你的梗,甚至為你創造新的梗」,通過B站高知青年群體的共同創作將影響力擴散,不僅解決了流量觸達圈層的問題,還能牢牢佔領年輕人的心智。
3.要創新不要套路。B站以內容為導向,實際上是比較反感各種營銷技巧,若是在內容中稍微帶有硬性營銷信息,很可能就會引起反感。也正是因此,B站推廣更多的是用於品牌形象曝光,通常在品牌關鍵節點前(如發布會、新品上市),進行引爆造勢用。
當然,不管是B站營銷也好還是時下熱門的直播營銷也好,營銷的最終目的不僅僅只是為了流量,也是為了打造更好的品牌形象,如何在網際網路時代滿足日益需求更高的年輕消費者,已經是現階段所有企業都要認真思考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