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當晚,B站舉辦「2019最美的夜」跨年晚會,在一眾衛視的跨年晚會中脫穎而出,股價兩日暴漲超18%。
以下是專訪內容:
「B站用戶好像真的是,天生正能量」
晚會執行總導演 馬楠
1、B站是什麼時候找到你們,溝通想法的?
今年10月,接到B站的需求,開始策劃全網第一臺跨年晚會。
坦白講,一開始的時候,我們也摸不著脈絡,所以第一次提案被pass了。再次提出用交響樂來打底做一場跨年晚會的創意時,雙方一拍即合。然後,我們基本沒再睡好過,就是死磕。
2、你們給B站提出的核心創意,是「以交響樂為核心的音樂會」?怎麼用一句話去描述這個創意?
我們希望音樂可視化,好音樂要聽得見,也要看得到。
當時是有很多擔心的,年輕人會以怎樣的心情看一場交響音樂會?甚至,會不會睡著?
3、後來是怎麼說服自己說服別人的?
首先我們堅信,它是個好東西,換個角度看其實也很B站。其次是落地難度。幸運的是,B站認可我們的創意,為他們的魄力點讚。
在策划過程中,夠不夠B站也是重要的標準,包括「最後的夜」這個聽起來很不「晚會」的名字,和星繁、月升、日落這三大並不傳統的篇章概念。
但是它很B站,有內味兒。
4、你們當時希望傳遞的,是一種怎樣的氣質?
我們希望它有新年音樂會的氛圍,但沒想把它往大盛典方向靠。
音樂會,奠定了它的氣質,是很儒雅的,滿載情懷的。
5、為什麼是音樂這個單一形式?
首先,我們不具備超級流量陣容這樣的砝碼,但換個角度,我們的每一位嘉賓,都是站內的流量擔當。
我們看完站內的數據分析,才提出的這個創意的想法,簡單來說,就是「讓音樂可視化」,而在這其中,交響樂既獵奇,又足夠包容。
6、為B站做這樣一臺晚會,對你們來說主要挑戰在哪裡?
首先是對站內超級up主的了解不夠深,比如v叔到底因為什麼梗而火?中國隊奪冠後,英雄聯盟玩家最想看到什麼?這些都是基於b站的數據和我們的調研。
然後是經典IP節目的創意。比如《哈利波特》《魔獸世界》《權力遊戲》等世界級經典符號,如何在我們的舞臺上展現?既要讓資深玩家汗毛豎起,又要有創新,而不是一味的展示,都很容易頭禿。
再就是技術上的難度。為了讓舞臺更視覺化,宮導提出了在影棚錄製的建議,一是為了更聚氣,更適合音樂會的聲場條件。其次是比體育場館錄製多一些可以實現的舞臺特效。
7、我印象挺深的,周深唱日語版《千與千尋》,不知道你們是先選的周深,還是先選的歌曲?
排名不分先後,因為站內火爆的歌手和內容高度吻合的雙重考量下,周深無疑是頭號選擇。
包括很多表演嘉賓,都來自於站內熱追的內容。
8、你們其實還有一些比較中國風的,宣傳正能量價值觀的東西,是為了平衡嗎?
我們確實發現,B站很多up主就是喜歡國風音樂,我們也被他們感染到。
B站用戶好像真的是,天生正能量。我覺得這是這一代年輕人最了不起的地方,他們熱血,向上,中二。
尤其泡B站的人,都是高燃選手,沒啥時間頹廢。
9、其實大家對B站是有一些不夠了解的地方的。
我覺得是。你看大家對《鋼鐵洪流》這麼感冒,我們也有意外,但你只要去看了,你就知道為什麼了。
印象很深,昨天晚上我做後期素材整理,半夜3點還有7萬人一起在回看晚會。然後彈幕上寫著他們在報到,哪個大學來報到,1號來報到,5號來報到。
我覺得我們不太會做這樣的事情,就很可愛很中二。挺感動的,莫名很多人跟你一起做一件事,這是他們的凝聚力。
10、是不是做完這期節目,對你自己本身也有一些理念上的改變或衝擊?
首先我肯定是比較敬佩這些年輕人。
導演組裡很多是B站資深用戶,跟我介紹站內某一個節目的時候,她會舉起小拳頭,好像喊口號一樣的燃。 就是這種動作都會讓你覺得熱血,上頭。B站無論哪個區,都有這樣的小孩。
所以做完節目對他們其實是挺敬佩的。他們對自己喜歡的東西很堅持,別人愛喜歡不喜歡。我們做自己可能是說服自己,他們是真的喜歡。包括正能量,也是很由內而外的表達。
11、我覺得你們這個節目做的,其實還蠻有文化的。
首先它是B站的晚會,他們有很多自己可以用的砝碼。
這些在我們以前看來是缺點,每個區和每個區的人互相勾連不大,無法融合破圈,但放在舞臺上,反倒挺有感覺的。
12、想到一個詞「守正出奇」,感覺還挺適合它們的。最後一個問題,這個晚會跟你們設想的初衷有一致嗎?還是說有不一樣的地方?
肯定有不一樣。
我們一開始是希望能更交響樂化的,但這個過程中,我們在越來越了解b站用戶的同時,想法和創意都會隨之改變。
肯定也是經歷了萬水千山,最後才呈現出這樣一個結果。
「可能我們更多是,打了一種情懷的東西。」
晚會音樂總監 趙兆
1、最早您是怎麼被B站說服,來參加這次晚會的?
導演組發出邀請之後,我第一反應是非常驚喜的。
我們做過各種類型的節目。但說實話,能做一場這樣的交響音樂會,有這樣的經典IP包括一些藝人的加入,再加上交響樂可視化的概念,對我來說,是可遇不可求的。
當然,也比較有挑戰,但這本身就是一件很開心的事。
2、挑戰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電聲樂隊加上大合唱,加起來100多人。把這麼多樂手和音樂人湊在這個舞臺上,本身就很不容易。包括現場的收音、擴聲、兼聽,沒有一個環節不是挑戰。
從編配、寫譜,到demo,排練、演出,這整個龐大的系統,對職業音樂人來說,也都是不多見的。我印象中可能有過比較大的一次,應該是崔健老師在工體的一次演出。
3、你們和導演組花了多長時間磨合?
兩三個月前就開始磨合了。時間非常緊湊。
剛開始的很多創意,真的是天馬行空。星球大戰,卡路裡,碟中諜,甚至我們想到漫威。因為我們想找到大家最有共鳴的IP,通過龐大的交響樂隊和舞美燈光,一起呈現出來,給大家一個極致的享受。
但往往會卡在一些版權問題上,比如星球大戰的帝國進行曲等等。所以有時候只能做一些妥協,但我們儘量去做到最好。
大家現在看到11分鐘,很長,但這是精華版。 三個層次,第一層,十面埋伏和滄海一聲笑這種類型,讓大家感受到國風的魅力;第二層,我們通過世界音樂,一些經典的神曲IP,來做一些演繹;最後,再回到教父這樣的經典,達到整個音樂會的高潮。
4、你們希望展現的,我理解其實是一種經典跟現代的結合,再用交響樂可視化的形式表現出來?
像魔獸世界,權力的遊戲,可能也做過這種類型的演出,更多會是一個交響樂的狀態。
但我想說的是,這些在國內做,可能真的沒辦法做到那麼極致。我們之前還停留在交響樂,大家只是聆聽的狀態;但這次,我們配合了視頻、燈光、舞蹈、電聲,要比純粹的古典交響樂豐富立體很多。
5、之前預想過會火嗎?
過去大家認為有各種流量明星在就會不錯。但我覺得,經典IP同樣有著巨大的力量。
可能我們更多是打了一種,情懷的東西。當你聽起哈利波特,聽起魔獸世界,那些經典音樂的時候,你的心理狀態是不一樣的。
說實話,作為一個音樂人,我自己是很嗨的。可我跟導演組溝通過,我其實也一直在猶豫,這能行嗎?你想在舞臺上火的,吳亦凡肯定沒問題,對吧?但是交響樂,沒有對白、沒有歌、沒有詞,能撐得住嗎?11分鐘。這是我一直在擔心的事情。
但是我真的沒想到,最後大家還能喜歡。我們都覺得這是特別好的一件事,而且能弘揚中國文化,對於音樂人來說,也是一種揚眉吐氣的感覺。
6、揚眉吐氣,怎麼理解這句話?
我覺得我們可以站在跨年舞臺上能被大家喜歡,這已經揚眉吐氣了。
交響樂在當下可能不是主流音樂,但曾經在歐洲可是流行音樂。我們最早學習音樂可能也都是從古典音樂開始的,如今和流行音樂,民族音樂等等結合一起,還能讓當下年輕人找到共鳴,感受到它的力量,這是很美好的事。
尤其像我們自己,就經常會被一些音樂擊中。它是一種人心裡的東西,你只要把它展現出來了,就沒辦法去控制它。你也無法用語言,邏輯或者其他任何一種框架來框住它。它是跨國界,跨感情的。
我覺得如果能通過這個節目,把大家對音樂的喜愛、把這種熱潮帶起來,可能會是更有意義的事情。
7、通過這次合作,你對B站又多了哪些了解?
B站上有音樂組,有意思的鬼畜視頻,還有些up主教學類的視頻等等,我覺得他們對音樂,藝術和任何一件事情都是願意動腦筋,發揮創意,做學習研究的,用戶整體素質感覺挺高的。
8、一個朋友認為,B站晚會這個時間火,和時代趨勢有關。大家現在更追求個性化,所謂的主流也不是主流了。你怎麼看?
我覺得個性化的東西是肯定會存在的,無論音樂還是其他藝術,它的分支都會越來越細。
有人喜歡交響樂,有人喜歡爵士樂,年輕人都是越來越聰明,聽的東西越來越多的。我覺得確實是,如果一味的去餵他們一樣東西吃,他們也會覺得乏味,對吧?他們還是想找到最屬於自己的那個點。
我覺得這是一個過程。像我們的交響樂形式,也只是其中一步而已,並不是說未來它一定能做成什麼樣,但我覺得有一票觀眾能喜歡,能抓住這一票觀眾,讓大家有更多興趣來聽這樣的音樂,為了這個音樂來學琴或者練習,我覺得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事。
B站在今天,已經是主流?
用戶A:
「我覺得B站算一個起步,因為它沒有辦大型晚會的經驗,而其他四大其實都有很多經驗,且投入成本更大。所以B站是『錄播+修音』的模式,對屏幕前的觀眾更友好,但缺點是和平時看視頻沒什麼區別了。
幾大衛視是直播的,湖南臺的投入最大一些,從舞臺視覺到音樂效果都相對好一些,江蘇臺是直通的全開麥真唱,雖然很多歌手車禍了,但越來越多人會喜歡這種真實的感覺。浙江臺、東方臺和北京臺的場面和咖位不夠大,撐不太起來,只是一般水平。這樣比起來,B站反而從整體效果上不輸給這些衛視。
平心而論,B站在大晚會上剛開始起步,因為現在的技術條件比多年前提升了不少,所以讓B站起步就可以夠得較高。但未來要真的做直播,還要融入B站的文化,會有更多挑戰。」
用戶B:
「從表演者來看,B站與其他衛視最大的區別就是,表演者都是B站的up主和藝人,或者是跟B站有很多淵源的人,他們不都是大眾所知的流量明星卻都是在B站各個版塊出彩的人,表演的節目也是非常明確是針對廣大B站用戶的,能勾起很多美好的回憶激起很多共鳴,而且很多節目都帶有正能量,點讚!」
某大V:
「我們經常把新潮和主流混淆了,B站在今天不是新潮而是主流。原因是之前一群玩遊戲、看動漫的人,逐漸獲得了這個社會的話語權。反而四大電視臺不斷地在追求所謂的潮流,流量明星。
現在,B站的粉絲有一個特點,中老年人在追時尚,而年輕人在懷舊。以魔獸世界為代表的遊戲文化,正在成為主流,這就像2000年前後,金庸小說成為主流文化。
在之前,金庸小說一直是邊緣文化,那個時候看武俠小說叫不好好學習。而現在,金庸成為宣揚傳統文化一個很重要的標籤,在華人文化圈是神一般的存在。歸根結底,就是從小看金庸武俠的一群人長大了。而今天,擁有話語權的是玩魔獸長大的一群人。」
行業觀察者:
「我認為這個時代已經不存在所謂的大眾文化了。也很難用單純流量的標準去判斷那個標準。
即便是抖音上最火的歌,快手上最火的視頻,全中國也有80%以上的人沒看過,因為這個國家太大了。
這就是一個現實情況。你只要抓住你核心用戶的體驗就可以,我覺得這是B站晚會給大家最基本的一個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