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水是生命之源,人體內一旦缺水的話,就會對身體造成影響,一般建議每天需要喝1500毫升的水,才能夠維持體內的平衡,如果說身體已經發出口渴的信號,提醒你需要補充水分,這說明身體已經嚴重缺水,已經影響體內排出新陳代謝,那麼老年人應該是多喝水還是少喝水好呢?
人老之後,需要多喝水還是少喝水?可能和你想的不同,一起了解
一、老年人是否需要多喝水呢?
根據專家研究表示,隨著年齡越來越大之後,身體內需要更多的水分來維持體溫調節,因為老年人在調節體溫和散熱這兩個功能上面遠遠不如年輕人,這樣的話就需要補充更多的水分。並且年齡越大,大腦發出信號的時候,身體不會及時接受到,所以說需要多喝水。
二、老年人為什麼要多喝水呢?
當上了一定的歲數之後,腎臟器官功能開始衰退,這樣也會導致尿液開始增多,需要維持體內的水分平衡,就需要喝更多的水,雖然說不少老年人的運動量不大,也不會出現汗流浹背的現象,但是卻往往比年輕人要更容易缺水,並且建議老年人不要有憋尿的習慣,否則會對腎臟造成更大的負擔,而且尿液裡面都是有害物質,長期憋尿可能會損害身體內其他的器官。
三、一天中,哪個時間段喝水比較好?
1、早晨起來之後
早晨起床之後的這個時間,身體內也是急需補水的,因為經過一晚上的睡眠之後,身體內的新陳代謝和毒素隨著體內流出,這樣的話已經消耗了大量的水分,所以說需要及時補水,可以喝一杯溫開水或者是蜂蜜水,還能夠起到養胃的功效。
2、晚上睡覺前
因為睡眠的這段時間是比較長的,會消耗體內大量水分,這樣的話在晚上睡覺之前也要做好補水的工作,可以在睡覺前30分鐘喝一杯溫開水,或者是熱牛奶,這樣的話還能夠有助於睡眠,對身體也是很有幫助的。
3、兩餐之間
剛吃完飯之後,身體內的腸胃功能也是運轉的最快的時間段,如果說這段時間不及時補水,可能就會讓身體代謝緩慢,所以說要在這個時間段內補充水分,不單單只是喝水,可以吃一點水分較多的水果,都是能夠補充體內所需的水分。
4、吃飯後
有的人喜歡吃比較鹹的東西,這樣的話更加要補充水分,一般在吃飯後30分鐘左右,就可以喝一杯水來維持體內的水分平衡,這樣的話還能夠幫助腸胃蠕動和消化,老年人需要注意,喝水的時候要慢一點,不要太著急了,否則可能會對腸胃造成負擔,也不要喝一些糖分高的碳酸飲料,這對身體沒有好處,也達不到解渴的作用。
水對人體是非常重要的,體內充足的水分可以讓身體更加健康,所以說要在平時的生活中養成愛喝水的習慣,也要在正確的時間段內進行飲水,這樣的話會讓身體變得更加年輕態,也會讓身體感覺到更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