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性格的孩子就一定要改變嗎?

2020-08-28 Leo李老師

內向與外向

經常有家長提到內向和外向這兩個話題,在許多的家長們看來,性格偏外向的孩子比較受歡迎,因為他們積極、陽光、敢於表達自己,活潑愛動,愛打招呼,總之佔據了所有用來形容好的詞語。反觀內向的孩子就顯得不是太受歡迎,很多內向的孩子很容易就被定義為不愛說話,不愛動,不愛和別人交流和交往等,其實這樣的形容對於內向的孩子並不是足夠公平的。

那孩子到底有沒有內向和外向的區別呢?蘭尼博士經過多年的研究發現,內向和外向確實是真實存在的,並不是我們想像出來的,因為他確實的是在影響到了孩子的一些行為表現,但是兩種性格誰好誰壞,這個我們是不能夠給出一個確切的評判的,因為不管是外向還是內向,都有其獨特的地方,也都有能夠給我們的孩子帶來積極影響的一些地方,所以,他們兩個沒有好壞,只是我們應該怎麼去看待這個問題而已。

內向就一定不好嗎?

許多孩子被「判定」為內向的孩子的家長認為這個性格對孩子以後將來的發展是不好的,都想著怎麼去改變孩子的這種性格,怎麼能夠讓孩子從不愛說話變得愛說話,怎麼讓孩子從不愛打招呼到愛打招呼,於是不斷的去和家人、老師去溝通和交流,去詢問該怎辦?我相信得到的答案應該類似如下:鼓勵孩子多說話,讓孩子多跟愛說話的小朋友一起玩。

當然這些答案是沒有問題的,只是我覺得我們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內向孩子優勢的發揮。樊登讀書會的樊登老師,別人都認為他是一個外向的人,他善於交談、願意分享等,但是在他本人的書中他卻認為自己是一個內向的人,每個人最了解的肯定是自己,所以樊登老師對自己的定義為內向的人是不無道理的,那為什麼在我們很多人的眼裡看來的樊登老師是外向的呢?因為他將自己內向性格的優勢充分的發揮了出來。

那說到底,內向性格到底有哪些優勢呢?著有《內在孩子的潛在優勢》這本書的蘭妮博士經過多年的研究和分析,他覺得內向的人有以下的優勢:擁有豐富的內心生活,懂得停下來生活,熱愛學習,善於創造性思維,謙虛謹慎,容易形成健康的習慣,珍惜友誼等。那這些優勢呢是需要我們成人去觀察和發現,但是這個並不能夠代表說這些優勢只有內向的孩子有,外向的人身上也是有一定的行為表現的。

因為外向的孩子看起來更容易適應社會,更容易與環境等建立感情,所以外向的孩子我們可以看到很容易適應一個新環境,尤其是對於剛入園的孩子來說,同樣的面對分離焦慮,外向的孩子可能會表現的很好,基本幾天就能夠適應幼兒園的生活,但是對於內向的孩子來說就不一樣了,內向的孩子可能需要很久,兩周三周,甚至有的都需要一個月。

給內向的孩子創造表現其優勢的機會

孩子之間的差別真的很大,所以,對於內向的孩子,我們應該給孩子創造一些展現他優勢的機會,為他們的成長提供我們能夠達到的幫助。

第一、親密的親子關係的建立

我們都知道,我們改掉一個習慣很難,而且我們也很難接受別人強迫我們去做一些事情,所以,我覺得孩子應該也是一樣的,孩子也不喜歡別人強迫他們去做一些事情,所以,我們不要去強迫孩子做他們不願意做的事情,不要強迫孩子去跟自己自己不熟悉的人一起去玩,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去做,但是不能強迫孩子去做,因為這個看似在幫助孩子建立自信的過程確實在損害孩子的自信。

同時,這種做法也不利於我們親子關係的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可以帶來的不僅僅是孩子對於父母的依賴與愛,更重要的一點是能夠帶來源源不斷的信任感,那這種信任感覺會讓孩子覺得他所在的地方是安全的,是能夠給他們帶來足夠安全的,即使不是父母的陪伴之下,只要父母覺得是安全的,孩子都會很快對於對方產生信任。

親密關係關係到孩子的性格


第二、找到孩子的特點,給予符合孩子特點的活動

我們知道每個孩子的性格及能力都是有差異的,同樣的,帶來的就是每個孩子對於一些事情的處理也就不一樣了。我們不能夠按照同一個標準去對所有的小朋友來去要求,就一句老話說的那個樣子:術業有專攻,孩子不同的性格就決定了適合他做的事情也就不同,內向的孩子可能喜歡做一些安靜些的活動,外向的孩子可能就適合做一些比較活躍的活動,所以,我們要找到孩子的特點,給予符合其性格的活動。

我們可以帶著孩子一起討論和發現,孩子喜歡做什麼事情,願意做什麼事情,那我們就要根據孩子的喜歡來給孩子去提供相應的活動,將孩子的特長發揮到極致要比去要求孩子不斷的改變自己的短處要有效的多。

內向的孩子也有自己的興趣愛好


第三、靈活的親子關係的建立

為什麼要說靈活的親子關係呢?因為在建立親子關係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內向的孩子會特別的容易對父母產生依賴,這樣也就導致孩子不願意去和其它的小朋友去交流和交往,隨時隨地的需要父母的陪伴,所以,作為成人,我們不應該僅僅是孩子的陪伴者,還應該是孩子的支持者、引導者,甚至於有些時候,我們還應該做觀察者,有的時候,適當的防守,給孩子一些「耐寒」的機會,對於孩子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靈活的親子關係會讓孩子有不同的感覺,讓孩子能夠感受到來自於不同 陪伴下的父母的愛,這樣他們再面對陌生或者未知的東西的時候,就能夠比較好的去面對,而不是只是依賴與父母的身後了。

對於內向孩子,支持和陪伴同樣重要


第四、少講道理,多做示範

內向的孩子本身心思就重,內心活動比較豐富,比較喜歡去思慮一些事情,所以,當我們跟內向的孩子說一些事情的時候,他的內心活動是比較豐富的,是會做比較多的思考的,當我們跟孩子做過多的道理的時候,孩子就會容易想的比較多,由於內向的孩子不願意表達,所以就會導致孩子將自己的一些想法等放在心裡,久而久之就會影響到孩子的情緒。

所以,作為成人,我們應該多做給孩子看,因為我們知道,內向的孩子觀察能力特別的強,他們會很清楚的發現我們成人所做的事情的一些細節,並且記在心裡,會在需要的時候以他自己的形式表現出來。

內向的孩子需要我們的陪伴

結語

其實,還是像在文章開頭的時候說的那樣,性格是內向還是外向,並沒有好壞之分,只是特點不一樣,給孩子帶來的專長不一樣,所以,作為成人,我們應該做的是想辦法如何將內向的孩子優勢發揮到最佳,而不是去改變我們的孩子。

另外,作為內向的孩子,在犯錯誤的時候不要過多的批評,指出錯誤、給出正確的答案即可,因為內向孩子強烈的羞恥感會讓孩子特別的在意自己所犯的錯誤。理解孩子的行為,理解孩子的性格,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我們會發現,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閃光點。

相關焦點

  • 性格內向又懦弱的人要如何去改變?
    雖然大家常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但是,性格還是可以改變的,那麼如何才能改變內向懦弱的性格呢?我認為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努力,長期堅持下去,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一定會收到效果的。在改變內向懦弱的性格之前,我們要認識到內向懦弱的根源是什麼呢?根據我的學習和體會,我認為,內向懦弱的背後是我們對自我的不信任,也就是不夠自信。
  • 內向性格的孩子需要改變嗎?大多數父母都錯了
    20歲的英國少女娜塔莎·阿布拉哈特,從小性格內向,不愛說話,如果讓她和別人說話,她便會臉紅、冒汗、呼吸急促。父母聽過醫生的諮詢後,發現孩子患有嚴重焦慮症和社交恐慌症。於是他們開始嘗試給她更多的私人空間,讓她自己在家裡彈彈琴、發發呆。一直到大學那一次的300人演講,這個女孩的生活都是安然無恙的。學攀巖、學烘焙,甚至和朋友參加社團活動。
  • 孩子性格很內向怎麼辦?
    俗話說,性格決定人生!做父母的都非常關心自己孩子的性格。孩子性格內向真的不好嗎?其實,性格內向外向並沒有好壞之分,只是特點各有不同。外向型的特點是熱情、活潑、開朗,善於交際,適應環境能力強等。內向型的特點是安靜,喜歡思考,內心細緻,做事有計劃,喜歡有規律的生活等。父母要注意的不是如何去改變孩子內心的性格,而是如何去培養性格內向的孩子。那麼,我們家長該如何做呢?
  • 都說性格決定命運,但內向孩子就錯了嗎?
    以至於當發現孩子的性格有點內向時,就拼命想要糾正。前段時間,浙江金華一位「虎爸」為了改變孩子內向不合群的性格,就將孩子獨自一人丟在了火車站自己辦法回家。只不過內向孩子的這些優點並不想外向性格的孩子那樣容易被人發現,這就需要家長長期地引導、挖掘,才能讓隱藏在孩子身上的優點慢慢顯現出來。所以家長們在著急改變孩子性格之前,先要問問自己有沒有利用好孩子的性格特點努力地培養好了孩子。
  • 孩子自卑內向,家長怎樣做,才能改變孩子的這種性格?
    就這樣一件很小的事情,就可以看出一個人性格的重要性。孩子的性格內向,很容易就會被別人所孤立,融不到集體當中。這對一個孩子的來說是具有一定傷害的,孩子越是被孤立,性格就會越內向,長期如此,嚴重的還可能會患上抑鬱。孩子為什麼不敢表現自己?
  • 內向的性格可以改變嗎?
    一直是個很內向的人。小時候甚至不敢跟小夥伴們一塊玩。甚至因此而自卑,覺得自己為什麼會有這種性格,對自己產生過懷疑和否定。但是,我又是一個不服輸的人。我不能允許自己庸庸碌碌過一輩子。所以,我想盡一切辦法改變自己的性格,想盡辦法去融入他人,這個過程是漫長而痛苦的,要知道,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要我不斷按照自己很厭惡的方式生活,太痛苦了。所幸的是,這麼多年下來,我的努力還是有所收穫。可以真誠大方的跟人交朋友,大方得體的進行社交活動。比之前要好太多了。
  • 教育心理學:孩子性格內向?父母一定要注意這6點,非常重要!
    爸爸媽媽也為之而擔憂起來,孩子性格內向會不會影響孩子今後的發展啊?首先,我們必須明白,每個孩子的性格都不同,有的喜歡交朋友,有的卻比較內向害羞,這是孩子的天性,家長千萬不要因為這個原因而責罵或強迫孩子。內向和外向只是兩種不同的性格,並沒有高下之分。
  • 如果你的孩子性格內向,一定要告訴他這4點
    換句話說,我們被社會系統告知,好的性格就是要勇敢、快樂、善於交際。毫無疑問,人際交往中,外向性格備受推崇。難道,就沒有內向者的一席之地嗎? 如果你的孩子是性格內向者,請告訴他以下這幾點。如果內向者努力想改變自己的話,會變成自己想成為的那個人嗎? 著名心理諮詢師武志紅,自曝是個典型的性格內向者,成長過程中,他也曾為自己的內向性格苦惱過。在上大學的時候,他嘗試改變自己性格。 他強迫自己和他人多交往,刻意使自己談吐變得幽默風趣。確實,表面上,他變得外向了,人緣越來越好,身邊的朋友越來越多。
  • 性格內向需要改變麼?看了你就明白了
    我們一旦覺得自己孩子是內向的人,我們便開始懷疑:內向是一種病嗎?我該怎樣讓孩子外向一點?我是不是應該把他們多帶出去主動跟別人打招呼?是不是應該多做一些「外向的孩子」才會做的事?我們似乎一點都不喜歡自己的孩子內向。甚至覺得內向很不好,認為這是一個需要去解決的問題。
  • 孩子怕生內向是性格缺陷嗎?
    在這個強調競爭的社會,大人們下意識地會賦予「外向」的孩子「更有能力」「討人喜歡」的頭銜;而內向的孩子卻總是被大多數人貼上「性格有問題」「缺陷性格」「沒出息」「慫蛋」等負面標籤。可是,內向的娃一定就比外向的差嗎?他們就一定很難過好這一生嗎?
  • 給爸爸媽媽的話:內向的孩子真的一定要改正嗎
    而內向的孩子真的需要改變嗎每一個內向孩子的心裡都有屬於他們自己的小小世界,他們可以自己在「小小世界」裡玩得很快樂,這樣的孩子相對其他孩子來說更加的懂事,更加的獨立。美國心理學家琳達·西爾弗曼經過長達30 年對社會英才的研究發現: IQ 越高的人,內向型性格的傾向越明顯。
  • 內向性格描述有哪些介紹改變內向性格的方法
    ,對村交給他們的各項任務,都能非常負責地去完成;他們沉默寡言,不善言辭,有時自卑、膽怯,不喜歡在公開場合拋頭露面,因而在人多的地力往往感到不自然、不自在,必須在眾人向前表現自己時,也會感到緊張、拘束,需要一定的勇氣;內向型的人情感不易外露,喜怒哀樂很難從他們的臉上看出來,但內心體驗十分強烈,有了心事,便難以入眠;他們做事很有條理,各種物品也收拾得井井有條,遵守紀律,循規蹈矩。
  • 性格內向真的不好嗎?
    其實在說這句話的時候,潛意識裡就在承認內向好像是一種疾病似的,自己還外帶一點尷尬。其實,如果你性格內向,大可不必為此感到尷尬。相反你要理解性格內向並不是一種疾病。你要有自信心,你需要學會判斷你是不是真的有必要改變自己去適應這個嘈雜、忙碌、外向的世界。
  • 孩子性格內向不善於交際怎麼辦?家長一定要看看這4個方法
    最近有不少家長後臺私信留言,尋求改變孩子性格內向的好方法。比如有一個家長是這樣描述的:孩子已經上小學三年級還不敢一個人睡覺,一定要我陪著。的確,性格內向的孩子讓人心疼。因為無法和外界形成良好的互動,表達自己的情感和觀點,就很容易壓抑自己,導致心理不健康。並且,越不喜歡互動就導致互動越少,進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越來越封閉自己,甚至連最親近的爸爸媽媽都無法走進孩子的內心。事實上,性格內向的孩子一般是受到家庭背景的影響。
  • 性格內向的孩子和外向的孩子,哪種受歡迎?專家:跟性格無關
    很多孩子在出生之後他們的性格就已經固定了,有的孩子天生就比較內向,而外向的孩子似乎更受到大家的歡迎,所以內向的孩子往往在人群中都是被忽視的那個。但其實內向只是孩子的性格而已,內向的孩子平時也比較安靜,而且不太喜歡跟別人交流,很多家長因此想讓孩子變得外向一些,希望孩子能夠自來熟一些,所以會想方設法改變孩子的性格。
  • 性格內向的人要怎麼改變自己?
    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也沒有任何完美的事情,這個世間上唯一完美的東西就是完美這個詞它的存在,有的人性格很內向,不善於交際,所以會感到孤獨,性格活潑的人自然也有他的缺陷,如何讓自己變得外向活潑,通俗點就是和別人打成一片,因為性格活潑外向的一個很大參照標準就是與人之間的交往方式和表現
  • 性格內向怎麼了?內向的人厲害著呢!不要總認為孩子內向就丟人
    但其實她又認為這對世界而言是一種損失,因為人們忽略了內向者的力量與優秀,他們一樣具有改變世界的能力。那麼,內向者到底優秀在哪裡呢?心理學家認為,遺傳因素對內向型個性的形成有一定影響,父母的教養方式更是會決定孩子的個性氣質是否將持續甚至加強。因此,我們要為內向的孩子提供與其相匹配的家庭教養環境,多鼓勵、引導他們勇敢地探索、發現,多提供他們正面積極的社交經驗,避免讓他們在未來出現可能的適應困難,並且儘可能激發他們自身內在潛力。
  • 內向的形成機制,內向有什麼好處,要不要改變?
    有同學問:關於性格的問題,經常被討論。社會上也有一種流行看法,外向的性格更容易在社會中生存和發展,更容易有人脈。這就讓一些內向的同學,比如這位同學,產生困擾,那麼,內向到底好不好,要不要改變,性格可以改變嗎?我們先拋開這位同學的問題,看看內向是怎麼形成的。
  • 性格內向的父母會影響到孩子嗎?
    內向的父母培養的孩子一定是內向的嗎?這是不一定的。很多父母會擔心自己的性格不夠外向、不夠開朗,怕孩子的性格也會像自己這樣。實際上沒有內向和外向一分,只有有沒有得到愛,有沒有愛被充足的滿足的區別。一個父母無論是內向還是外向,並不妨礙他如何去愛孩子。一個孩子只有感受到自己是被愛的,他才有更多的力量和勇氣與他人交往去展示自己。很多人都渴望有舞臺,都渴望能夠展示自己,孩子也是一樣如此。這是因為孩子覺得自己的力量不夠,沒有得到足夠的愛和支持,羞於展示自己。
  • 內向性格真的不好嗎?搭建「恢復壁龕」,培養「內向性格競爭力」
    導語:一直以來,在我們的印象裡,內向似乎一直都是個貶義詞。生活中經常聽到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太內向,進而各種擔憂。這個社會給外向的人賦予了太多光環,而內向的人卻被貼上膽小、自卑、社交能力差等標籤,在這樣的環境下,每個人都對「內向」這種性格避之不及,家長不願孩子內向,老闆不願招內向的員工,內向的人難道真的不具備優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