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從湖邊過,快水好行船——保羅·喬治:越過山丘,有人等候

2020-12-18 星耀體壇

本譯文為原創,原文及圖片均來自球星看臺網站及網絡,不得商用。歡迎各位看官轉發、收藏、點擊「在看」!

作者:保羅·喬治,球星看臺,2019.11.15

譯者:小炒肉

整個世界一片寂靜,好像整個體育場中的空氣都消失了,真挺嚇人的。我仿佛能聽見每個人的吸氣聲,能看見他們用手掩面。

我看到教練組成員向我狂奔而來。

最開始,我並未感到一絲疼痛。我只想站起來走兩步,緩一緩,可我根本站不起來。我還沒有低頭去看自己的腿。

然後,我發現人群中有人掏出手機對著我一陣狂拍,這種場景可不常見。那一刻,我心裡明白情況一定糟透了。最終,我低下頭看了一眼……哦。

上一秒,我剛24歲,入選了美國男籃,正與步行者的隊友們再次向冠軍發起挑戰;下一秒,我的職業生涯結束了,這些年來的點點滴滴像走馬燈一樣在我眼前閃過。

比如,我考入弗雷斯諾大學後打的第一場比賽,就完成了一記隔人暴扣,第一次入選了「體育中心」評選的當日十佳扣籃;

比如,我第一次去到波士頓打球,看見加內特、隆多、皮爾斯、雷·阿倫和奧尼爾從球員通道魚貫而出,活像電影《空中大灌籃》裡的「怪物奇兵」,風頭一時無兩;

再比如,教練第一次令我防守麥蒂,在我眼中他就是神一般的存在。賽後的更衣室裡,我一動不動地呆坐了很久,腦中只有一個念頭:我不是在做夢吧?

我還躺在地板上等待擔架的時候,腦中同樣只有一個念頭:我還能和以前一樣嗎?

感謝上帝,那天晚上我媽媽就在人群之中。我和媽媽的關係一直都很特別。她陪我乘坐救護車去了醫院,我記得她一直在說:「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孩子,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這句話如果當時是從其他人嘴裡說出來,就沒什麼意義,但媽媽為這句話賦予了強大的力量。因為我媽媽經歷過真正的痛苦,而我所經歷的痛苦與年幼時親眼目睹母親克服的痛苦相比,完全是小巫見大巫。

我六歲時,媽媽突然中風。醫護人員在她的腦血管裡發現兩個血栓,甚至曾一度宣布她已經去世,不過他們依然挽回了媽媽的生命。當時我還太小,無法完全理解母親能活下來是一個多麼大的奇蹟。這些年來,她的身體恢復得非常好,甚至超出了全家人的期望。但不幸的是,她留下了部分癱瘓的後遺症,一直忍痛堅持康復訓練,雖前路漫漫,卻總有曙光。

我還記得,當時自己曾經拉過一把椅子,坐在媽媽病床旁邊,拉著她的手,和她一起入睡。出院之後,醫護人員幫我們在屋裡搭了一張康復床,我在床邊的地板上鋪了床單和枕頭,晚上就睡在她旁邊。

所以,當她在救護車裡握著我的手,對我說「孩子,一切都會好起來的」這句話時,我完全相信她。

手術後,我的恢復過程很漫長。在這期間,我曾數次感到極度抑鬱與沮喪,整個人都喘不過起來。還好,每當這種時候我都可以和媽媽說說話,她的話語為我提供了堅持下去的力量。她知道我一定能夠浴火重生、再度踏上賽場,因為打球是我這輩子唯一真正想做的事情。毫不誇張。不信的話你可以問問我媽,她可能會告訴你,我小時候總愛穿著全黑色的「忍者」服,光著腳在外面投籃。就算已經晚上十一點,而且天降大雨,我也照樣投個不停。我家不是買不起球鞋,我只是真的不願意花上30秒的功夫去繫鞋帶、把鞋穿好。一想到要去打球,我連1秒鐘都捨不得耽擱。

我的兩個姐姐能夠證實我對籃球的熱愛。她們第一次帶我去當地的基督教青年會參加五對五的籃球比賽,只見所有孩子都全副武裝地來到球場,而我只穿了一條自製的牛仔短褲,就大搖大擺的一起上了場。我只是在賽前拿了把剪刀,把牛仔褲的膝蓋下面裁掉,就搞定了,你能想像嗎。

我執迷於籃球,腦子裡幾乎沒有其他事情。這種執迷並非一時興起,幾乎可以說有點病態。小時候我真的除了打球別的什麼都沒幹。

我這麼說並不誇張,因為這與我成長的環境與時代密不可分。如果你不是加州人,那就聽我細細道來。關於加州,你肯定知道好萊塢,或者貝弗利山莊,對吧。然而,我家可不住那裡,我家住在遠處那些山丘的另一邊。

山丘的那一邊,是帕姆代爾,是羚羊谷,是另一個洛杉磯。上世紀80年代,許多家庭為了過上更好的生活,從加州中南部、英格伍德和康普頓搬至此地。這裡像是一個位於沙漠中心的藍領小鎮,除了打球或去購物中心閒逛,真的沒什麼事情可做。2000年,我10歲,電視上一面是科比帶領湖人向著三連冠發起衝擊,一面是擁有達柳斯·邁爾斯、拉馬爾·奧多姆和埃爾頓·布蘭德的年輕的快船。那是洛杉磯籃球空前繁榮的年代,我家人一半支持快船,一半為湖人吶喊。

科比是我第一個也是終身的偶像,我所有的技術動作和比賽風格都是對他的模仿。之後我又看著D·邁爾斯直接從高中直接進入聯盟,一次次高高躍起搶下皮球,白色的髮帶在空中亂舞。科比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球員,但是快船代表了山丘另一邊的當地文化。我深深地被快船的風格迷住了,無論誰與我聊天,唯一的主題都只能是籃球。

由左至右:昆汀·理察森、達柳斯·邁爾斯、拉馬爾·奧多姆、科裡·馬蓋蒂

我大姐泰奧莎比我年長5歲,我倆經常在屋子前面的小路上一對一鬥牛。呃,比賽地點可能不太準確,因為爸爸會從屋前的窗口大喊:「你們看著點!別把我的車砸壞了!」

於是,我們只得把移動籃架拖到屋後窄窄的死胡同裡,在那兒比賽。我家的籃架很破,籃筐下緣下垂的厲害,支撐籃板的幾根柱子都用電工用的黑色膠帶纏得嚴嚴實實。確實很寒酸,但那是屬於我們自己的籃架。無論是花式轉球、定點投籃還是鬥牛,只要可以比的項目,我們都會嘗試。那些年姐姐把我碾壓到渣都不剩,她實在太強了。她的拿手絕活是鄧肯中距離跳投,前傾、後仰、甚至零角度,無一不精,簡直就是鄧肯本肯啊!小時候我覺得自己永遠贏不了姐姐,還好,高二那年我終於成功了。在那之後,我用盡了餘生的全部精力來躲避她重賽的要求。

我要面對的第一個困難,就是根本沒有任何球探會來帕姆代爾考察小球員。一個都沒有。少年時期,我連一個打過大學籃球的人都不認識;隨著年歲增長,YouTube開始流行,我在網上看著那些來自洛杉磯和紐約的小球員們——蘭斯·史蒂芬森、德瑪爾·德羅贊、朱魯·霍利迪——打AAU比賽的集錦混剪,感覺他們好像生活在另一個世界。他們與我年歲相仿,卻已像明星一般閃耀賽場,和我簡直是雲泥之別。

那時,我還打不上AAU的比賽,也沒有專業的教練團隊,只能自己給自己編了一套訓練量極大的健身動作。有一年,泰奧莎收到了幾雙彈跳訓練鞋作為禮物,我就管老姐借了一雙,穿上整天在街坊鄰裡走來走去,那樣子活像是在對全世界宣告:「哥們這就能扣籃了,再過六個月,絕對能扣了。」有時我會在書包裡裝滿石頭,然後跑到屋子後面的沙地裡進行鍛鍊。那裡除了沙子只有一點點雜草,我背著一大包石頭做伏地挺身,沒有iPod或者其他輔助器材,只有風的聲音在耳邊迴蕩。那裡便是帕姆代爾的埃奎諾克斯健身中心。

我想越過山丘,我必須讓世人看到自己。我不能失敗,因為爸爸在媽媽生病時努力撐起整個家的辛苦,我都盡收眼底。

他白天在一家輪輞店工作,那會兒是21世紀初,正是汽車行業的鼎盛時期,家家都有車,所以老爸他們的工作量很大。我年紀大了之後,他開始做些木工活來賺外快。爸爸通常會在凌晨3點起床去上班,直到晚上7點才回家。令我驚奇的是——現在我回想起來才發現——他下班回家之後,仍然會在院子裡做一些園藝工作,仍然會帶我的兩個姐姐去購物中心逛街,仍然一有時間就帶我去湖邊釣魚。

看著我爸爸如此努力的工作,我從心底裡覺得自己不能失敗。然而,我花了很長很長的時間才取得突破。我高二那年,終於有球探發現了我。感謝戴娜·蓬普和大衛·蓬普,他們在當地高中錦標賽上偶然看到我,隨即邀請我去為他們的AAU球隊打球,即著名的Pump-N-Run。這支球隊不止在一個場地進行比賽,而是在加州的谷地和洛杉磯的不同地區進行比賽和訓練。可是爸爸整天都在工作,媽媽又開不了車,家裡沒法送我去打球。還好,球隊竭盡全力地幫助我,他們派車來接我訓練,晚上再送我回家,這段經歷改變了我的人生。

如果當時球隊沒幫助我成長,我永遠都不會成功——永遠進不了NBA,不能經歷我生命中所擁有的一切。我第一次參加球隊合練,所有的隊友都盯著我看,像是在說:「哥們,你哪來的?我們都沒聽說過你啊。」

我也盯著他們,像是在回應:「嗯,我可絕對聽說過你們吶。」

這也是今年夏天最有趣的地方。人們總是說:「嗐。你高中打AAU比賽的時候就認識科懷了吧。」

並非如此。

這就是洛杉磯的孩子和加州其它地區的孩子之間的不同之處。直到上了大學,我才認識科懷,那會兒他在聖地牙哥州立大學打球,而我在弗雷斯諾州立大學。大一那年,我和他都參加了勒布朗的訓練營。一開始,每個人都在談論他:「科懷這傢伙,人應該不錯哇。」

訓練營的頭兩天,科懷並沒有出現。流言隨之愈演愈烈,他身上的神秘色彩愈來愈濃。「我聽說科懷老瘋狂了。」

後來,訓練營剛開始,我就因傷退出了,提前回了校。科懷也再未出現在我的腦海。直到大二時,我們學校和聖地牙哥州立大學打比賽,我看著他們的花名冊,「前鋒-科懷·倫納德」,哇塞,終於見著了!

那時我仍然有點懷疑,他真有大家吹得那麼強嗎?

因為我知道,有的人只是氣場強大,實際能力反而跟不上。

那天晚上,哎呦我去。科懷從熱身開始,仿佛就感覺到了我的懷疑。從跳球的那一瞬間,我們就開始對位。整場比賽我們用盡全力對抗,他自然一句話也沒說,但是對抗強度和技術水平完全達到了另一個等級。賽後我看著他,心想:行吧,你確實跟別人不一樣,你就是一畜生啊!

那天晚上,球館裡不會有誰覺得自己見證了兩個未來NBA全明星的對抗,我們僅僅是兩個來自洛杉磯以外地區的孩子,生活在聚光燈的範圍之外。就是兩個周二晚上相約打球的、山丘西邊的小孩。

這麼多年過去了,我和科懷來到了同一支球隊,回到了帕姆代爾。

我從AAU起步,然後是大學校隊、新秀賽季不能出場比賽(DNP)、進步最快球員(MIP)、印第安納步行者時期入選全明星、俄克拉荷馬雷霆……我要暫停一下,向俄克拉荷馬城的球迷表達衷心的感謝。能為你們打球是我的榮幸,當我走下飛機踏上俄城那一刻起,你們的支持與鼓勵就一直伴隨我前行。我和威少之間也有一種特殊的聯繫,這在聯盟當中也是很少見的。我很喜歡自己在俄克拉荷馬的一切經歷。

現在回想起來,回到213號公路的旅程讓我難以置信,因為十年前我離家上大學的時候,家裡不會有人預見到我能走這麼遠。記得爸媽第一次接到經紀人的電話,看到我的名字出現在選秀名單上的時候,他們激動得好像平地飛升一般。他們每周二都要開3個多小時車,從帕姆代爾到弗雷斯諾觀看我的主場比賽,來回足足7個小時,只為看我一眼。

對他們來說,我依舊是那個光著腳、把破爛的籃架拖進屋後胡同的小孩。

所以,這也是今年夏天我給媽媽打電話,告訴她我真的要回到洛杉磯、為快船隊打球的真正原因。人們並未意識到母親為了看我的比賽到處奔波對她而言是多麼艱難,尤其是最近幾年。她像戰士一樣堅強,從不抱怨,這是我們全家的福氣。可是媽媽坐飛機確實不方便,而現在爸爸能開車帶她去斯臺普斯球館看我打球,真是太好了。

我不是在眾人皆知的那個洛杉磯長大的。

我來自另一個少為人知的洛杉磯。

我來自帕姆代爾,並且為此感到自豪。我曾經在沙漠裡背著一書包石頭跑來跑去,夢想著有球探能夠發現我,夢想著越過山丘,去斯臺普斯球場打球,夢想著在聚光燈下展現自己。

洛杉磯不只是電視上那個星光璀璨的地方,這三個字的意義更為廣泛。我走過的每個地方——帕姆代爾、洛杉磯、印第安納波利斯、俄克拉荷馬,遇見的每個人,都讓我成為了更好的自己。我唯一的目標就是取勝、奪冠。

所以,我們很清楚自己為什麼要選擇快船。

我們只是想給洛杉磯帶回一座總冠軍。僅此而已。

相關焦點

  • 越過山丘,是否有人等候
    有人在山丘外,遇到自己靈魂的倒影,欣喜而擁,歡歌同行;有人在山丘外,除了自己誰也沒遇見,孤寂勇敢,毅然獨行。我翻越山丘,從不疲乏。和許多人在一起時,他已是我的同盟,我想在心裡的問題,他能提前說出來,並有足夠的理由支撐。而這些都是我心裡沒有想到的。我願意為此越過一座座山丘,去找到這樣一個人,這樣幾個人,這樣的一群人。那人是他和她,抑或他們和她們。那樣,世界就會變得如平湖之秋,秋水與長天一色了。也許,他們—那個人,那幾個人,那一群人,也在越過一座座山丘,在尋我的路上而來。
  • 李宗盛:越過山丘,終是有人在等候
    兩人婚後聚少離多,1989年李宗盛曾寫過一首歌:《我的未來,我的家,我的妻》,歌詞裡寫道:「星期六的晚上,你會在哪裡,是該陪太太在家裡,還是一個人出去……」據朱衛茵回憶說,在製作《夢醒時分》時,他整整十個月,晚上都是一個人獨睡!
  • 越過《山丘》,誰在等候
    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聽說,「每個人的心裡都住著一首李宗盛。」每每想聽歌時,李宗盛的《山丘》就時不時地閃現在我的腦海當中。這首歌的旋律和歌詞,似乎已經深深地敲擊了我的靈魂。
  • 越過山丘,才發現有人等候
    等啊等啊,終於快要迎來電視劇《越過山丘》的大結局。殊不知,正在等候的可不止心焦的觀眾,來看看「他」和「她」在等什麼呢?他等,等一句解釋爺爺去世,大哥不知去向,發小與自己變得陌生疏遠,還誤會心上人歐陽夏蘭欺騙自己變賣股份。彭越的心態幾近崩潰,只能頓頓借酒消愁。種種這些,只需要歐陽夏蘭的一句安慰和解釋,就都能化解。其實愛情裡的誤會是最容易消除的,但總要有人先跨出那一步......
  • 我越過山丘,卻發現你沒等候
    有朋友問,李宗盛的《山丘》中「越過山丘,才發現無人等候」是什麼意思?我說,就好像你匆匆忙忙終於將手機充上電,開機了才發現,他沒有回覆你。看完這個回答,莫名的心酸。越過山丘,喋喋不休,卻沒有往日溫柔。我覺得,李宗盛說的那些感情,應該在婚後多年才能感知的東西,只是為什麼我一個未婚大齡青年也能品味到其中的無奈呢。是感情與年齡無關,還是年齡本來就有區間。
  • 楊宗緯新歌越過山丘歌詞 越過山丘試聽
    楊宗緯新歌越過山丘歌詞下載 越過山丘在線試聽  致李宗盛先生  楊宗緯唱人生如歌,高曉松寫《越過山丘》  就讓我隨你去,讓我隨你去  隨著熙熙攘攘的人流  向著開滿鮮花的山丘  揮揮衣袖  人生最好的結語,或許只是一首歌:輕輕地唱,淡淡地印在心裡,慢慢地遺忘……人世間遊過一遭
  • 越過山丘李宗盛
    越過山丘 雖然已白了頭 喋喋不休 時不我予的哀愁 還未如願見著不朽 就把自己先搞丟 越過山丘 才發現無人等候 喋喋不休 再也喚不回溫柔 為何記不得 上一次是誰給的擁抱
  • 聽《山丘》《越過山丘》有感
    今天,偶爾從收音機中聽到了楊宗緯唱的《越過山丘》,那熟悉的旋律「越過山丘,越過山丘」深深地吸引了我。相同的旋律,不同的情境,這也許就是不同的人生,不同的年齡,帶給我們不同的感覺吧。李宗盛的《山丘》也是如此,遺憾我們從未成熟,人就老了。曾經年少輕狂,不懂得珍惜。讓女人把妝哭花,也不去管 。到現在人老了,才發現無人等候,頭白了,把自己搞丟。於是開始向真情挑逗,直至死休。這是多麼地悲涼,六十歲回憶往事,傷了別人傷了自己,一生掙扎一生奮鬥,卻錯事連篇。歌詞中央雜著悔恨和無奈,一杯咖啡夾著酒,已經不知是什麼苦滋味了。
  • 高曉松與楊宗緯合作《越過山丘》 致敬59歲李宗盛
    最讓人感慨的就是《山丘》這首歌吧,一句「越過山丘,才發現無人等候」,李宗盛大哥寫了10年,其中無限滄桑感慨,讓多少人黯然淚下。——黃庭堅《越過山丘》越過山丘,遇見十九歲的我戴著一雙白手套,喝著我的喜酒他問我幸福與否,是否永別了憂愁為何婚禮上那麼多人,沒有一個當年的朋友我說我曾經挽留,他們紛紛去人海漂流那個你深愛的小妞,嫁了隔壁的王某我問她幸福與否,她哭著點了點頭後來遇見過那麼多人
  • 世上最孤獨不該是:越過山丘才卻發現無人等候
    很喜歡李宗盛的《山丘》,那個故事配上那個嗓音,特別是那句:越過山丘,才發現無人等候。不到三十歲的年紀,初聞不識曲中意,再聽卻已逐漸成為曲中人。也許有人會說這個比起一個人住院做手術還是差了許多,嗯,可我也一個人經歷過病痛的折磨啊,我曾大晚上在床上痛的全身冷汗,曾一度以為自己要死了,這麼多年來,也不知被腸胃折磨過多少次,可是沒有人知道,為什麼不去醫院?
  • 為你讀歌 | 李宗盛《山丘》— 越過山丘 才發現無人等候
    《山丘》收錄在李宗盛2013年發行的同名專輯《山丘》中,這首歌曾獲得第25屆流行音樂「最佳年度歌曲獎」和「最佳單曲等獎項」。2013年「花了10年不停想,想用音樂溝通一下自己的人生經歷」的李宗盛,終於完成了《山丘》。綿長時光裡的積累漸次流淌開來,讓人明白,成長就是學會忍耐,咬牙堅持,適應孤獨。
  • 越過《山丘》,是否還有人在等候?你聽懂了嗎?
    越過山丘,雖然已白了頭喋喋不休,再也換不回溫柔《山丘》是李宗盛親自創作的一首歌,其實這首曲子的旋律李宗盛早在2003年就寫好了,但是詞是到2013年才真正完成的。「越過山丘,才發現已白了頭。喋喋不休,時不我與的哀愁……」創作完成《山丘》時,李宗盛也感嘆,終於寫了一首「等著」歌迷的歌,不管是等到了午夜夢回,還是中年危機,終有一天,《山丘》裡的故事,能被聽懂。
  • 越過山丘,世界溫柔依舊
    「走吧,走吧,人總要學著自己長大;走吧,走吧,人生難免經歷苦痛掙扎;走吧,走吧,為自己的心找一個家」,年少不聽李宗盛。聽懂時,才發現,我們的青春己打馬而過,那一首首詞,一篇篇文字,和我們張狂的青春,早己沉浸在時光深處,任歲月窖藏,發酵。而今,拿來再品,卻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說不上是懷念,還是珍惜;是留戀,抑或無奈。
  • 李宗盛:當愛已成往事,越過山丘依然有人等候
    這是戴佩妮在評價李宗盛音樂時發出的感嘆,而這樣的評價之於李宗盛無法反駁也無人反駁,因為他唱進了太多人的心裡。李宗盛的歌從世態炎涼到感情心境,從人世滄桑到杯酒話家常,他從不故弄玄虛沒有哪門哪派而是自成一派,他的情歌也總是像小電影一樣,翻版著世間的愛恨情仇。而李宗盛本人的情感歷程,更像極了電影中那些個性鮮明的主角。正如李健感嘆:能這麼懂女人心的男人世間少有。
  • 越過山丘 才發現無人等候!華為P40 Pro首發評測:全面深度解讀影像...
    一、前言:到達手機影像「無人區」 華為P系列這一路「越過山丘,才發現無人等候。」這是李宗盛《山丘》當中一句膾炙人口的歌詞,除了詞者本人,或許沒人知道詞者本意。
  • 即使越過山丘,也無人等候
    雖然現在我也喜歡熱鬧,但還是需要獨處的安寧,大概骨子裡還是個偏清靜的人吧。拿起熱水壺,在水龍頭接了半壺水,打開電源,又把昨天晚上泡在水裡的紅豆,花生和薏米洗了好幾遍,然後放進鍋裡開始煮,並在上面放了蒸鍋,蒸鍋上放了一個雞蛋和兩個不太大的紫薯。
  • 李宗盛越過山丘:遇見更好的自己
    有一句話叫:年少不懂李宗盛,聽懂已是曲中人 。越過山丘 才發現無人等候喋喋不休 再也喚不回了溫柔為何記不得上一次是誰給的擁抱,無知地索求,羞恥於求救,不知疲倦地翻越,每一個山丘,越過山丘,雖然已白了頭」所寫,一生所求太多,會很累,到頭一場空。
  • 楊宗緯致李宗盛的一首歌 越過山丘,才發現早已無人等候
    說起李宗盛,可能就會有人感慨:年紀越大就越不想聽歌,特別是李宗盛的,怕突然發現自己的身影與歌詞中的描述相呼應。他就好像一棵年代久遠的樹,樹裡藏著說不完的音樂故事,而且每個故事都是那麼的引人深思,耐人尋味。他被稱為影響幾代人的華語音樂教父。
  • 「音樂教父」李宗盛61歲生日:越過山丘,才發現無人等候
    又過了37個年頭,李宗盛頂著「音樂教父」的頭銜,迎來了61歲的生日。可是,越過山丘,才發現無人等候……事實真的如此嗎?在我看來,李宗盛的人生,根本不乏看客與愛人。他憑藉音樂吸引到越來越多的聽眾,大家結伴翻越一座又一座山丘,不再因為前路艱險而感到孤獨……我想,這是李宗盛的力量。
  • 楊宗緯新作《越過山丘》歌詞 網易雲音樂視聽地址
    高曉松楊宗緯《越過山丘》封面  如果說李宗盛的《山丘》講述的是人到中年,回望過去時光的感嘆和憂愁,《越過山丘》則是表達出一種對青春年華的追憶,以及對未來歲月的探尋和希望。「就讓我隨你去,讓我隨你去,回到二十歲狂奔的路口,做個形單影隻的歌手」楊宗緯低沉細膩的嗓音仿佛一個千帆歸來的歌者,伴著動人的旋律低吟淺唱,將曾經的年少輕狂娓娓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