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生後,需要在不同的月齡接種不同種類的預防針。但是接種的期間,很多寶寶會剛好在需要去接種疫苗的時候,遇到感冒、流鼻涕、打噴嚏、咳嗽甚至發燒的現象。這個時候,家長就會很糾結,不確定到底要不要帶孩子按時接種疫苗。很多家長會擔心此時接種會對孩子身體造成不良影響。
咳嗽流鼻涕能打預防針嗎?
預防針、疫苗也是病原體,如果在出現咳嗽、流鼻涕等症狀的時候,是不建議打預防針的。此時接種預防針,可能會出現打完預防針之後,咳嗽、感冒加重,甚至發燒的現象,嚴重的還會造成肺炎。
所以,出現咳嗽流鼻涕的時候,一般不建議打預防針,防疫站也不會給咳嗽的孩子進行疫苗注射的。
疫苗注射是有一定的時限性的,不是必須要在某一段時間注射,可以遲一點也可以早一點,問題都不是很大。孩子出現感冒的情況,也就是上呼吸道感染的時候,建議先觀察一下,等咳嗽減輕了,或者咳嗽徹底消失了,再進行疫苗注射。
輕微發燒打疫苗的危害是什麼?
輕微的發燒症狀,代表寶寶體內有了一定的病原體,這個時候如果再進行疫苗注射,可能造成寶寶的發燒反應、炎症反應加重的情況。因為疫苗裡面也是有一定的病原體存在的,只不過是滅活的,所以可能會出現症狀疊加的情況。
一般在發燒、咳嗽或有其他感染表現的情況下,不建議進行疫苗注射。有一些孩子因為體質的原因,比如說免疫力特別低下的孩子,在發燒的時候再進行疫苗注射,可能會造成嚴重的感染、炎症的擴散。
因此,疫苗注射的時候,特別要注意孩子有沒有發燒、咳嗽,以及其他的感染表現。疫苗注射可以選擇在患兒連續72小時發燒退了之後,血象正常的情況下再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