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的場合,代表、委員都在說同樣的話題——經濟發展不能忽視金融的作用。
省政協委員、廣安市政協副主席、市工商聯主席劉儒賢說,除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和幾家國家專業銀行外,僅有成都銀行在廣安設立了分行,這並非一個好現象。
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正如省人大代表、眉山市政協副主席、市工商聯(商會)主席立胡左格所說,外地銀行在市州設分行,很難獲得批准。
省人大代表、成都建築材料工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焦烽說,要辯證地認識金融與實業之間的關係。我省應高度重視西部金融中心的建設,大力引進廣發行、浦發行等區域性商業銀行。中小企業尤其需要得到銀行支持,「現代企業之間往來,首先需要銀行開具保函(書面信用擔保憑證),很多時候靠商業信譽保證不行,要靠銀行信譽。」
很多地方企業貸不到款。劉儒賢在政協工商聯界別組反映:「截至2012年底,廣安全市存款餘額達到939億元,而貸款總額卻只有343億,存貸比僅37.4%,與全國(70.4%)和全省(64.4%)的平均水平差距較大。」
他分析說,儘管大型國有商業銀行存款增長迅速、資金供給能力強,但受管理體制和考核機制影響,資金向發達地區傾斜,成為資金外流的主渠道。中小金融機構雖然貸款擴張意願強烈,但由於存款尤其是儲蓄存款增長較為緩慢,可用資金不多,信貸供給能力較弱,導致轄內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難以滿足。地方儲蓄很難支持當地企業,「這就好比貧血的人變成了獻血者。」
劉儒賢認為,讓轄內儲蓄資金通過金融中介充分轉化為本地投資,既要完善國有銀行的業務定位,也要吸引各類金融機構到市州新設、增設分支機構,大力培育區域性新興金融機構,完善金融組織體系。 (記者 張守帥 陳君)
責任編輯: 李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