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時值冬至。上午第四節課,雖然室外天氣寒冷,但山師二附中建大校區初一四班的教室裡卻是熱氣騰騰,氣氛高漲。與平日上課不同的是,教室裡多了一口電鍋,鍋裡水餃翻滾,學生們不時探頭探腦。原來,該班班主任兼歷史老師郭燕飛正在組織一場「吃餃子聊冬至」的活動。
說起組織這次活動的初衷,郭燕飛老師說:「前幾天,因為流感嚴重,我把家裡的電鍋搬到學校,給孩子們煮醋消毒。當時有個學生說:『郭老師,這醋味讓我想到媽媽包的水餃,可是很久沒有吃水餃了』」。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這些學生們都是住宿生,平時一周回家一次。正好冬至要到了,郭老師就想著組織一次活動,讓大家吃頓餃子,也為同學們普及一下冬至的相關知識。
有了這個想法之後,郭老師本想去超市買速凍水餃,但又擔心衛生問題。在家裡一說起這事兒,她正在這裡幫忙照顧孩子的婆婆說:「咱自己包多好呢」。經過討論並取得家人的支持後,郭老師晚上早早把1歲半的孩子哄睡,全家大小齊上陣,一晚上包了將近三百個餃子。於是就有了教室裡煮餃子這一幕。
餃子出鍋了,班裡學生也炸開了鍋。張卜瑞同學把整個餃子囫圇塞進嘴裡,含混不清地說:「我感覺在四班、在二附中真的是太幸福了!」邢藝菲同學說:「郭老師,我愛你。」接著,學生們都七嘴八舌地喊起來。
對於這次活動,郭燕飛老師表示:「山師二附中的教育理念是讓每一個孩子得到關愛和溫暖。學校不僅重視對學生的學業教育,也特別重視對學生全方位關愛。這是一次很小的活動,不過這一方面讓學生吃上了餃子,感到了溫暖,能拉近師生感情,增強凝聚力;一方面也有比較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們肯定記住了冬至及傳統文化的相關知識。可以說是一舉多得的。我之所以做出這樣的嘗試,與學校和領導的鼓勵和支持分不開,學校特別鼓勵和支持老師們尤其是年輕人在教學和育人方面進行新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