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觀展指南|畢卡索「走進」尤倫斯,肖像展再現倫敦肖像館

2020-12-25 澎湃新聞

一周觀展指南|畢卡索「走進」尤倫斯,肖像展再現倫敦肖像館

整理/畹町

2019-06-15 09:24 來源:澎湃新聞

本周,兩場大展相繼在京揭幕,故宮博物院展出「釉彩國度——葡萄牙瓷板畫500年」,北京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則挑選103件來自國立巴黎畢卡索博物館的館藏作品,講述「畢卡索——一位天才的誕生」。此外,蘇州博物館即將推出由三百餘件玉器和原始瓷組成的「大邦之夢——吳越楚玉器·青瓷展覽」。在上海,除上海博物館、中華藝術宮的特展外,一些海上名家個展與聯展也頗讓人關注,如徐正濂篆刻展、胡振郎捐贈展等。

在倫敦,一年一度的BP肖像展已經揭曉,獲獎和部分入圍作品正在英國國家肖像館展出。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繼續為您梳理這一周值得一看的展覽與講座精選。

上海

灼爍重現:十五世紀中期景德鎮瓷器展

展期:2019年5月28日—9月1日

地點:上海博物館
展覽由上海博物館與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聯合舉辦,將展出國內外28家機構收藏和出土的超過280件器物,分4個部分展示正統到天順時期的皇家官瓷、景德鎮御窯廠出土的瓷器及標本、與各地分封藩王相關的產品以及民窯瓷器。

浮槎於海:法國凱布朗利博物館藏太平洋藝術

展期:2019年5月16日—8月18日

地點:上海博物館第一展廳
展示法國凱布朗利博物館所藏大洋洲藝術作品中最為精美的部分,150件作品具有非凡的美學和人類學價值,它們提供了一個視角,讓人們認識到一個廣袤的文化區域是如何的豐富多彩、包含著怎樣的多元身份與超越地理距離的多樣關係。

熠熠千年:中國貨幣史中的白銀

展期:2019年4月26日—7月28日

地點:上海博物館四樓第三展廳
展覽展示白銀貨幣和相關器物,涵蓋中國傳統銀兩、外來銀元、中國新式銀元、紙鈔等,帶領參觀者直觀了解貨幣史中白銀的發展歷史、白銀在經濟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白銀聯結下的中國和世界。

雍正故宮文物大展

展期:2019年5月16日—8月16日

地點:奉賢博物館B棟二樓臨展廳(奉賢區湖畔路333號)
「雍正故宮文物大展」作為奉賢博物館新館的開館臨展,將展出故宮博物院院藏的120餘件珍貴文物,講述雍正皇帝的人生經歷、政治措施及雍正朝的藝術工藝。此次大展是目前滬上首次雍正文物專題展、也是迄今為止展出故宮所藏雍正文物數量最多的一次展覽,其中不少文物是首次出宮、面向觀眾。

胡振郎捐贈作品展暨其摯友作品聯展

展期:2019年6月18日—9月18日

地點:普陀區檔案館(同普路號602號一號樓)

80多歲、長期居住在普陀區的畫家胡振郎,為了回饋社會和表達自己對海派美術事業的深情厚誼,決定向普陀區檔案局(館)無償捐贈50幅書畫作品,供該館永久收藏。胡振郎1938年10月出生於浙江永康市,1963年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中國畫系。他一直從事美術創作和業餘美術教育工作。在胡振郎藝術特展廳揭牌的同時,胡振郎捐贈書畫作品展和胡振郎摯友師生書畫作品聯展也將一起開幕,其中書畫作品展將展出胡老捐贈五十幅作品與胡老從藝六十多年的有關文獻資料;摯友師生書畫聯展共展示胡老的33位摯友與師生的代表作品33幅。包括王家驊、蔡瑞坤、蘇春生、陳世中、應詩流、黎邦定、汪凱民、謝春林、沈和年 張復生等。

重塑經典:丁小方的世說新語藝術特展

展期:2019年6月15日—7月9日

地點:八號橋藝術空間1908糧倉(黃浦區南蘇州路1247號)

丁小方的畫作,大體把握了魏晉名士們的精神特質。幾幅群賢圖,較好地勾勒出他們的行為格局:高傲而清靜,豁達而堅韌,狂放而儒雅;處於山野依然不離琴棋書畫,浪跡天涯照樣坐擁清風明月。此次展覽展出了丁小方近期根據《世說新語》所創作的一百多幅作品。既描繪了高士名士的言行舉止,又體現了中國畫與中國古典文學的融合。

宮島達男:如來

展期:2019年5月18日—8月18日
地點: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汶水路210號靜安新業坊3號樓)

展出日本藝術家宮島達男三十年來的藝術創作,展出從1988年以來每個階段代表性的LED裝置作品以及行為作品。此外還將展出一件宮島達男為本展特別製作的巨型LED裝置「時間瀑布」以及行為作品「時間皮膚」。

寫我幽抱—徐正濂篆書篆刻展

展期:2019年6月15日—7月14日

地點:海上印社藝術中心(普陀區蘭溪路138號3樓)

徐正濂,1953年生於上海,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西泠印社社員,出版有《當代中青年篆刻家精選—徐正濂卷》《徐正濂作品集》《徐正濂篆刻》《詩屑和印屑》等數十種。展覽同時還將舉辦研討會,就海上篆刻界的現狀進行研討。展覽展出徐正濂先生篆書72件,篆刻36方。篆書大到8尺巨製,小到方寸扇面,形式多樣,多為近年新作。篆刻則從1988年的「神龍見首不見(尾)」到2019年的「琴書長樂」,全面展示了徐先生四十餘年的篆刻歷程。

平常心象·劉樹人書法作品展

展期:2019年6月22日—6月26日

地點:上海圖書館(淮海中路1555號,高安路口)

 

劉樹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上海市書法家協會會員,上海吳昌碩藝術研究協會副秘書長。作品曾參加全國首屆楹聯展、第六屆中青年展、中日第20屆自作詩書法交流展等展覽。對他來說,軍旅的生涯是他的本職;而書法只是他的餘事。因此,他對於書法的認識和實踐,頗近於歐陽修的「自少所喜事多矣。中年以來,漸已廢去,或厭而不為,或好之未厭、力有不能而止者。其愈久益深而尤不厭者,書也。至於學字,為於不倦時,往往可以消日」。一些評論界人士認為,論潑墨揮毫的書法,他又是軍旅書家的典型代表。之所以如此說,是因為「軍旅」兩字,在他不僅是一種身份,更是一種書藝的風格特色。

芳華六藝——六人山水畫展

展期:2019年6月15日——6月26日

地點:芊荷藝術空間(長寧區愚園路716號101室)
此次展覽展出了上海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山水畫方向藝術碩士的畢業作品,通過六位畢業生的作品,或學宋、或學元、或學明清,既展示了畢業生們個人的藝術面貌,又反映了上海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山水畫的教學成果。

色彩迷宮

展期:2019年6月14日—6月24日

地點:喜瑪拉雅美術館-山水空間(浦東新區櫻花路869號)
智利藝術家班傑明·裡拉首次中國個展。藝術家根據他個人的生活經歷追溯、收集、組織、調整一種個人的色彩晴雨表,從而形成一個與畫家視覺記憶本質聯繫的調色板。

慕夏作品展

展期:2019年3月30日—7月21日

地點:明珠美術館(吳中路1588號愛琴海購物公園8樓)
展出超過230件捷克新藝術運動藝術家慕夏(Alphonse Mucha)的作品,涵蓋新藝術風格海報、裝飾品、珠寶設計等,以及此前從未公開的素描、繪畫、攝影、書籍設計和私人物品,是慕夏家族收藏在國內首次展覽。

江蘇

大邦之夢——吳越楚玉器·青瓷展覽

展期:2019年6月18日—8月18日

地點:蘇州博物館
近三百餘件玉器和原始瓷精品匯聚於蘇州博物館,集中展示春秋戰國那段歲月,展覽共分「禮尚往來」、「樂享天籟」 、「工藝融合」、「瑞玉為信」、「美玉為禮」、「巧玉為飾」、「工玉為器」等八部分。

水蘊華章——大運河文物精品展

展期:2019年5月2日—6月26日

地點:揚州博物館
展覽通過各個時期、不同門類的文物組合,實證大運河沿線城市豐富多樣的文化交流,講述運河的開鑿對人口遷徙、經貿往來、科技交流、宗教傳播和生產生活方式、文化藝術的影響等。

北京

釉彩國度——葡萄牙瓷板畫500年

展期:2019年6月12日—10月7日

地點:故宮永壽宮展廳
這是故宮博物院首次與葡萄牙國立瓷板畫博物館合作舉辦的展覽,共展出16世紀至21世紀50餘幅葡萄牙瓷板畫精品。由於每幅瓷板畫都是由數塊瓷板拼接而成,因此,用於展覽的瓷板多達5000塊左右。

畢卡索——一位天才的誕生

展期:2019年6月15日—9月1日

地點:北京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朝陽區酒仙橋路4號798藝術區)

展覽基於國立巴黎畢卡索博物館的館藏,從中精心挑選出103件作品,全面回顧畢卡索創作生涯的前三十年,力求呈現出畢卡索從早期到中期的藝術成長經歷。

傳心之美:梵蒂岡博物館藏中國文物展

展期:2019年5月28日—7月14日

地點:故宮博物院神武門展廳
展覽首次將該館收藏的中國文物帶回中國展出。策展團隊從梵蒂岡博物館的藏品中精選出78件展品,涵蓋了天主教藝術、佛教藝術和世俗藝術三個方面。天主教藝術在中國不斷與本土藝術相融合,展品中充滿中國審美情趣的天主教藝術品是展覽的一大亮點。

大美亞細亞:亞洲文明展

展期:2019年5月13日—8月11日

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
展覽是亞洲文明聯展系列文物展的主展覽,共展出451件(組)文物,涵蓋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全部47個國家,以及2個亞洲之外的文明古國——希臘和埃及。這是中國舉辦的首個全景式亞洲文明專題文物展。

海宇會同:元代瓷器文化展

展期:2019年5月21日— 7月21日

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
展出11家博物館收藏的96件藏品,以元代瓷器為主,輔以清光緒本《島夷志略》、張成款剔紅人物圓漆盒、僧帽形帶柄銅壺等其他類別文物,力求通過展示元代瓷器的歷史、文化、科技和審美等方面的價值,還原出元代物質文化面貌。

雲鬢珠翠:維吉尼亞美術館藏二十世紀珍寶藝術展

展期:2019年5月30日—9月1日

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
共展出134件(套)藝術珍品,其中包括11件(套)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文物,以及123件美國維吉尼亞美術館收藏的20世紀珠寶藝術珍品。展覽主要向中國的觀眾介紹了世界珠寶設計大師讓·史隆伯傑的傑出造詣。

湖南

「根·魂——中華文明物語展」與「夜訪馬王堆」

展期:2019年5月18日—7月18日

地點:湖南省博物館
中華文明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支撐這一結論的依據,有浩如煙海的「實證」。展覽從「實物」角度,觀照中華文明歷史長河,儘管僅30件套展品,然亦可窺「文明」之一斑。

山西

陶冶三晉——山西古代陶瓷特展

展期:2019年5月18日—8月18日

地點:山西博物院
山西古陶瓷雖成就卓著,但因其深受歷史上瓷業發達的冀、豫、陝窯業之影響,故其光芒長期被磁州窯、定窯等歷史名窯所遮罩,以致明珠蒙塵,鮮為人知。經由幾代文博人的艱辛探索,得以揭開山西陶瓷的神秘面紗,通過200餘件文物,領略山西陶瓷發展的歷史概貌與非凡成就。

楮墨增華——明清山西書畫藝術展

展期:2019年5月18日—8月18日

地點:山西博物院
一部山西明清書畫史,也是一部三晉知識分子五百年的坎坷心路、顛連歷程。展覽展出省內博物館藏明清山西書畫作品,從傅山到祁寯藻,再到趙鐵山,作家未必完全,作品亦未必精粹,斯可窺一斑而知全豹。

貴州

盈盈花盛處——貴州省博物館藏彩瓷精品展

展期:2019年4月28日—7月28日

地點:貴州省博物館負一樓7號展廳(貴陽市觀山湖區林城東路107號)
展覽遴選出館藏明清及民國彩瓷中的百餘件(套)精品,將各色品種集中展示。走進其中,仿佛置身於盈盈花盛處。

湖北

自然的力量:洛杉磯郡藝術博物館藏古代瑪雅藝術品

展期:2019年4月26日—7月26日

地點:湖北省博物館(武漢市武昌區東湖路160號)
瑪雅文明是美洲一支重要的古代文明,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南部、瓜地馬拉、貝里斯以及宏都拉斯和薩爾瓦多西部地區。它是哥倫布抵達之前美洲大陸人類成就的傑出代表,在科學、農業、文化、藝術等許多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本次展覽集中展示了瑪雅文明對自然力量的想像和認識。

雲南

《國寶盛宴》——《史記》中的西南邊疆

展期:2019年5月18日—8月18日

地點:雲南省博物館一樓(雲南省昆明市廣福路6393號)
大西南,史書所記「南蠻」「西南夷」之地,其中含今川、渝、滇、黔、桂五省(區)市以及西藏地區。展覽以《史記》相關記載為線索,用文獻與文物互證的方法,將文物置於宏大的歷史背景下展示,通過高等級青銅禮樂或飲食等類別的器物,進一步證實史書記載的真實性,並填補相關文獻的空白。

香港

百物看世界:大英博物館藏品展

展期:2019年5月18日—9月9日

地點:香港文化博物館(沙田區文林路1號)
展出大英博物館的100組文物,涵蓋藝術品、生活用品、貨幣、科學儀器、儀仗用具等,講述跨越200萬年的人類故事。展覽呈現了不同文化環境中的人類在權力、信仰、貿易、科技等方面的渴求,以全球化視野回顧人類的發展軌跡。

東京

摩登女子 - 裝點芬蘭美術的女性藝術家們

展期:2019年6月18日—9月23日

地點:日本國立西洋美術館
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初的芬蘭在經歷了獨立與建國後,女性的社會地位與角色發生了巨大變革。展覽旨在介紹為芬蘭藝術帶來革新的7位女性藝術家,展品共約90件,包括繪畫、雕刻、素描、版畫等。

倫敦

2019年BP肖像展

展期:2019年6月13日—10月20日

地點:英國國家肖像館
英國肖像獎舉辦至今40年,近30年由BP石油冠名,每年從眾多申請者中評選出4位候選人競逐最終冠軍。2019年的冠軍作品從84個國家、2538件報名作品中產生,來自英國布賴頓、1992年出生的藝術家Charlie Schaffer憑藉《身著冬季外套的Imara》奪冠。包括冠軍、其他獲獎作品在內的幾十件展品將在展覽中呈現。

前沿:現代英國版畫

展期:2019年6月19日—9月8日

地點:杜爾維治美術館
展覽將展出120件版畫、素描和海報,全部出自1930年代倫敦格羅夫納現代藝術學院(Grosvenor School of Modern Art)的藝術家,輔以原創繪畫工具、麻膠印版和習作等,首次回顧學院在現代版畫發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巴黎

朵拉·瑪爾

展期:2019年6月5日—7月29日

地點:蓬皮杜藝術中心

展覽由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洛杉磯保羅蓋蒂博物館和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共同策劃展出。這是關於朵拉·瑪爾在法國舉辦的最大的一次回顧展,通過500多件作品和資料,從各方面為您梳理了這位藝術家。

紐約

倫勃朗到畢卡索:16-20世紀歐洲紙上作品展

展期:2019年6月21日—10月13日

地點:紐約布魯克林博物館
展出館藏超過100幅歐洲紙上作品,時間跨度從16世紀至20世紀,嘗試探討素描與版畫在藝術家創作中的作用,大部分作品為首次公開展出。展覽將重點展示倫勃朗的版畫與畢卡索的素描作品。

芝加哥

馬奈與現代之美

展期:2019年5月26日—9月8日

地點:芝加哥藝術博物館
此次展覽將側重於馬奈的晚期藝術生涯,收集並展出了一系列馬奈筆下潮流女子的肖像畫,包括女演員、模特、布爾喬亞婦女、甚至自己的妻子。除了這些精緻的肖像畫,展覽還將囊括眾多馬奈的親筆信、花卉學材料、和花園畫等,讓參觀者一探馬奈晚年的生活和藝術愛好。

講座信息

上海

中國藝術中的語言文字遊戲

時間:2019年6月16日 周日 14:00

地點:

中華藝術宮(浦東新區上南路205號)

主講人: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院長 白謙慎教授

上海博物館學生課程系列 漢字——向美而生

時間:2019年6月16日 周日 14:00-16:00

地點:觀眾活動中心

主講人:沈愛良 上海師範大學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上海博物館學生課程系列 無色的燦爛
時間:2019年6月22日 周六 14:00-16:00

地點:觀眾活動中心

主講人:沈愛良 上海師範大學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一周觀展指南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當代與經典油畫肖像展暨名家油畫肖像館開幕
    據四維時代藝術館訊:由四維時代藝術館和古裝苑一起聯手推出的「名家油畫肖像館」於2013年7月17號在北京西南三環玉泉營花神街館開幕。 展覽現場圖片  據四維時代藝術館訊:由四維時代藝術館和古裝苑一起聯手推出的「名家油畫肖像館」於2013年7月17號在北京西南三環玉泉營花神街館開幕。
  • 一周觀展指南|泰特珍藏展進入倒計時,東京紀念藤田嗣治
    徐冰:思想與方法展期:2018年7月21日—10月18日地點: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徐冰一直以來致力於在東西方文化之間進行相互轉換,超越文化界線,用視覺語言表達其思想和現實問題。展覽為藝術家近年來在北京地區最全面的個展。
  • 一周觀展指南|走近慕夏,走進葛飾北齋的「富士之路」
    在倫敦,泰特美術館「梵谷與英國」,呈現英國文化對梵谷的影響,以及梵谷的畫風對後世英國畫家的啟發。此外,上海及國內外近期都有值得一觀的豐富展覽。「澎湃新聞·藝術評論」特梳理各地值得一看的展覽與講座精選。此次展出湖北省博物館收藏的105件/套文物,其中一級文物68件,以郭家廟、蘇家壟、熊家老灣、曾侯乙等曾國墓地出土的青銅禮樂器為主,輔以湖北地區出土的商周青銅器,帶領參觀者走進曾侯與他的時代。
  • 一周觀展指南|在倫敦、阿姆斯特丹、芝加哥,看倫勃朗繪畫
    2019年是倫勃朗逝世350周年,世界各地紀念展迭起,當前在倫敦、阿姆斯特丹、芝加哥,觀眾可以看到倫勃朗眾多的素描、版畫、油畫作品,他極其動人的肖像畫名作也會在芝加哥展出。時尚印跡:從畢卡索到安迪·沃霍爾展期:2019年3月1日—5月5日地點:藝倉美術館(浦東新區濱江大道4777號)展覽由倫敦時尚和面料博物館與藝倉美術館共同舉辦,從時裝、面料的角度,來梳理20世紀藝術史的發展線索,及戰後歐美國家的社會文化發展進程,將藝術如何通過服飾
  • 一周觀展指南|臺北故宮將推巨幅書畫,敦煌呈現吐蕃藝術珍品
    此外,在東京、京都、倫敦、巴黎、紐約等城市,近期都有精彩展覽推出。上海博物館則繼續推出包括「空白瓷」、法國藏太平洋藝術,北京則有畢卡索大展。「澎湃新聞·藝術評論」為您梳理這一周值得一看的展覽與講座精選。
  • 「約會天才媽媽」你好畢卡索公益之夜在UCCA舉辦
    2019年7月16日,由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和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聯合主辦的「約會天才媽媽—你好畢卡索公益之夜」活動在北京成功舉辦。本次「約會天才媽媽」#你好畢卡索#公益之夜活動是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和天貓新文創共同打造跨界文創公益項目國際化、現代化的一次重要實踐,以畢卡索的藝術風格為靈感,非遺手工藝創作藝術衍生品在天貓新文創平臺首發推廣,號召更多社會年輕群體支持中國非遺手工藝活化與當代應用,呈現與演繹中國非遺手工藝之美。
  • 一周觀展指南|巴黎展「賈科梅蒂與裸體」,東京觀三國與考古
    畢卡索——一位天才的誕生展期:2019年6月15日—9月1日地點:北京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展覽基於國立巴黎畢卡索博物館的館藏,從中精心挑選出103件作品,全面回顧畢卡索創作生涯的前三十年,力求呈現出畢卡索從早期到中期的藝術成長經歷。
  • 畢卡索之後,UCCA上演馬修·巴尼個展《堡壘》
    北京商報訊(記者胡曉鈺)9月28日起,美國當代藝術家馬修·巴尼在中國的首次個展在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以下簡稱「UCCA」)呈現。據了解,此次展覽《堡壘》首先於2019年3月1日-6月16日期間在耶魯大學美術館呈現,在UCCA的展覽結束之後,將於明年亮相倫敦海沃德畫廊。
  • 一周觀展指南|卡茨大展來到上海,北朝壁畫繼續延期
    此外,疫情後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的首場展覽近日開幕,用藝術作品展開「緊急中的沉思」。「澎湃新聞·藝術評論」梳理近期國內外的線下、線上展覽。展出徐風先生各個時期的中國畫、素描、水粉水彩畫、油畫、書法精品80餘幅,同時展出圖文並茂的個人藝術年鑑38幅,全面再現其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繪畫藝術人生。
  • 近期觀展指南:藝術與愛不可辜負
    原標題:一周觀展指南|卡茨大展來到上海,北朝壁畫繼續延期臨近兒童節,不少美術館博物館都推出了多項針對孩子們的活動和展覽,如「放飛的童真」等。最近開幕的重要展覽中,上海博物館有「春風千裡——江南文化藝術展」,約200件展品呈現江南藝術的豐富姿態與文化縱深。
  • 天貓新文創、UCCA、YeeHoO英氏開啟#你好畢卡索#文化周
    國內迄今為止最大型、最為重要的巴勃羅·畢卡索( 1881-1973)作品展「畢卡索—一位天才的誕生」舉行期間,由天貓新文創聯合【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與【YeeHoO英氏】共同開啟#你好畢卡索#(#HelloPicasso#)文化周,致敬天才大師。
  • 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畢卡索的1932年——愛情、名譽和悲劇
    《一個女人的半身像》2017年倫敦畢卡索的雕塑作品,這些白色的、具有紀念意義的石膏雕塑被放置在博波舍魯城堡(Boisgeloup)一座外圍建築中。她的半身像擠滿了波舍魯城堡的倉庫,也重複出現在畢卡索的畫中,越過畫中的景物,觀者能看到她熟睡的身姿。「畢卡索的1932——愛情、名譽和悲劇」聚焦於1932年,從巴黎的畢卡索博物館(Musee Picasso)巡迴展覽到泰特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這次展覽是特殊的,在畢卡索的漫長的職業生涯中選擇了特定的一年。
  • 美術館價值1.8億畢卡索名畫被撕毀 原型是畢卡索的情人朵拉·瑪爾
    美術館價值1.8億畢卡索名畫被撕毀 原型是畢卡索的情人朵拉·瑪爾時間:2020-01-06 10:3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美術館價值1.8億畢卡索名畫被撕毀 原型是畢卡索的情人朵拉瑪爾 最近 畢卡索名畫被撕一事引發關注 事情發生在倫敦的泰特現代美術館 一名男子把一幅價值
  • 享樂英倫 到倫敦比斯特購物村淘便宜
    編者按:時裝及藝術盛事,倫敦不容錯過的精彩盛事:如2月24日至8月8日在TateBritain 的Henry Moore──作品與藝術遺產展覽;2月18日至6月6日在國家肖像美術館舉行的Irving Penn肖像展;4月17日至9月26日在V&A舉行的Grace Kelly衣櫥展等。
  • 一周觀展指南|上海「博物館奇妙夜」重啟,國外展館陸續重開
    巴黎羅浮宮與倫敦泰特美術館將分別於七八月重新開館。東京國立西洋美術館即將迎來倫敦國家美術館藏品展;因疫情而中斷的羅馬拉斐爾紀念展與荷蘭梵谷博物館特展也已重新開放。展出徐風先生各個時期的中國畫、素描、水粉水彩畫、油畫、書法精品80餘幅,同時展出圖文並茂的個人藝術年鑑38幅,全面再現其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繪畫藝術人生。
  • 1.8億元畢卡索名畫,被撕了!
    來源:經濟日報2019年12月28日,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一幅價值2000萬英鎊、約合人民幣1.8億元的畢卡索名畫《女子半身像》,被一名20歲的英國男子撕破。嫌疑人在撕破畫作後被警方逮捕,並以刑事毀壞罪被起訴。
  • 1.8億元畢卡索名畫,被撕了
    據BBC等英國媒體報導,2019年12月28日,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一幅價值2000萬英鎊(約合人民幣1.8億元)的畢卡索名畫《女子半身像》遭到損毀。一名20歲的男子在撕破畫作後被警方逮捕,並以刑事毀壞罪被起訴。
  • 倫敦48小時文藝指南:感受最純正的英式風情
    第一天,9:30 AM,DARWIN BRASSERIE的英式早餐早班機到倫敦,怎麼可以不來一個元氣早餐開啟倫敦之行想要一個傳統的英式早餐,又想要俯瞰這個城市,那麼第一站,當仁不讓的就是在倫敦天空花園(SKY GARDEN)裡面的餐廳DARWIN BRASSERIE。
  • 趙半狄在尤倫斯美術館內辦野餐
    歷時兩個半月,趙半狄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展覽以「野餐會」閉幕10月22日中午,一場特殊的野餐會在798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上演。自8月5日在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開展的「趙半狄的中國Party 」,是趙半狄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展覽,也是其在中國的首個機構個展,展出了藝術家1987年以來創作的十餘組/件作品,媒介橫跨時裝、影像、電影、行為與繪畫等。展覽雖因趙半狄熊貓時裝秀十周年為契機,不過卻以其新作「趙半狄的中國Party」來命名個展。趙半狄告訴記者,最初設想的僅是展出熊貓藝術本身。
  • 畢卡索背後神秘女子:藝術家朵拉·瑪爾的故事
    其實,在瑪爾1935年在法國遇到畢卡索之前,就已經由於自己的攝影作品而聞名。目前正在英國倫敦泰特現代藝術館舉辦的瑪爾藝術展將讓她走出畢卡索的陰影,讓人們對瑪爾的藝術和生活多一分了解。朵拉·瑪爾的原名為亨裡埃塔·泰奧多拉·馬爾科維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