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亡誰人定,盛衰豈無憑。
一個國家的崛起與衰落有其內在的歷史規律。
無非天時,地利,人和。
天時指科學技術的水平,地利指適應當時科技水平的地理條件,人和指形成了一個強有力的集團。
以天時、地利及人和這三個因素我們來分析第一個「日不落」西班牙殖民帝國為何崛起和衰落。
(西班牙帝國國旗。)
先說說西班牙殖民帝國在歷史上的影響。
西班牙帝國(起止時間1492-1975年)是世界上第一批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帝國和殖民帝國之一,也是世界歷史上最大的帝國之一,被認為是第一個日不落帝國。
西班牙帝國的崛起原因是:
一,天時。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1299年-1922年)崛起之後,在大陸上隔斷歐洲通過絲綢之路同東方的中國進行貿易交流。
伊斯蘭教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同基督教的歐洲因宗教原因和領土擴張,戰爭不斷。
陸地上歐洲人同中國的一整條貿易路線被奧斯曼土耳其人斬斷。
而此時,歐洲的航海技術,也已經達到了可以進行遠洋航行的水平。
二,地利=符合當時航海技術水平的地理條件。
西班牙同時瀕臨大西洋和地中海,海岸線漫長,擁有眾多的優良良港。
優越的地理條件為西班牙和葡萄牙在15-16世紀首先開啟大航海和崛起為世界性的殖民帝國提供了無可比擬的先發優勢。
(新航路的探索,以西葡兩國為主力,英國和荷蘭參與。)
三,人和——1492年西班牙驅逐格拉納達最後一位摩爾人國王,伊斯蘭教勢力退出了伊比利亞半島,新國家西班牙誕生。
同年西班牙的伊莎貝拉女王資助了哥倫布尋找東方的新航線,走錯了方向的哥倫布卻率先發現了美洲。
西班牙徵服者憑著「槍炮,細菌和鋼鐵」摧毀了阿茲特克、印加帝國和瑪雅文明,掠奪了大量的財富,並對美洲大片領土宣稱主權。
16世紀20年代,殖民者相繼在墨西哥和秘魯發現大量銀礦,白銀源源不斷地輸入,使得西班牙成為當時歐洲最富有的國家。
一時之間,憑著其經驗充足的海軍,西班牙帝國稱霸海洋;憑著其可怕、訓練有素的步兵方陣,它主宰歐洲戰場。
16-17世紀被稱為西班牙的黃金年代,在16世紀,西班牙就從新西班牙得到了相等於1萬5千億美元(1990年的物價)的黃金及白銀。
16-17世紀也是西班牙真正的「日不落帝國」時代。
那麼如日中天的西班牙殖民帝國是如何衰落的呢?
一,人不和。
西班牙從殖民地掠奪的大量白銀財富,絕大部分被皇室和封建貴族獲得,而這些財富並沒有被投入生產,而是被統治階級用來大肆購買外國商品,大量白銀的進入使得西班牙物價飛漲,工商業破產,無數農民和手工業者破產淪落到社會最底層。
階級矛盾激化,西班牙國內動蕩不安。
(英國工業革命時期的童工。)
二,天時——沒抓住工業革命這個天時。
16-17世紀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爆發的年代,英國抓住了工業革命的時機,崛起並強大,最終取代了西班牙「日不落帝國」的位置。
(西班牙美女)
三,地利。
地緣條件隨著科技水平的發展而會發生變化。
殖民時代和工業革命之後,英國,荷蘭及法國等國紛紛紛加入殖民世界的行列和開始工業革命而逐漸強大。
而西班牙是一個海陸複合國家,不僅面臨陸地上強敵法蘭西殖民帝國,而且英、法、荷三國支持海上搶劫,西班牙過度動用軍力、政府貪汙漸趨嚴重以及軍費導致經濟停滯,最終導致帝國的衰落。
(查理五世的歐洲領土,為守住這些領土,西班牙常年保持著20萬常備軍,然而西班牙本土的人口僅有600—800萬)
(西班牙女憲兵。)
1713年的烏得勒支和約使西班牙失去在亞平寧半島和低地國家的剩餘領土,西班牙歐陸帝國的歷史結束,也失去了歐洲列強的歷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