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講解濃度問題。
在這裡,先給大家說下上節課預留的作業,關於勾兌例題,題目有錯誤,為此受到了王老師的批評!在此更正下:
例:有一杯含鹽量20%的鹽水溶液300克和另外一杯含鹽量35%的250克鹽水混合在一起,問混合後的鹽水濃度是多少?
35%的溶液漏掉了重量200克。
三好學生也有粗心的時候!嘻嘻。所以,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應該認真呀!
我們先公布下上節課的答案
【稀釋問題】
例1、一隻杯中有濃度為20%的鹽水,若再加入10千克水,則鹽水的濃度變為15%,這隻杯中含鹽多少千克?
解:
根據公式:溶液重量=溶質/濃度
1、鹽水重量=鹽重量/20%
2、鹽重量=(鹽重量/20%+10千克)*15%
答案:鹽=6千克
例2、有含鹽15%的鹽水溶液30千克,要使該鹽水的濃度變為10%,需加入水多少千克?
解:
1、鹽重量=30千克*15%=4.5千克
2、新鹽水重量=4.5千克/10%=45千克
答案:加水=45千克-30千克=15千克。
【濃化問題】
例3、有含糖為7%的糖水600克,要使其含糖率(濃度)加大到10%,需再加多少克糖?
解:
1、糖重量=600克*7%=42克
2、溶劑重量=600克-42克=558克
3、新溶液重量=558÷(1-10%)=620克
答案:加糖=(620-600)克=20克
【思考題】
例4、在濃度為40%的糖水中加入50克水,濃度變成30%,要想得到溶液濃度是50%,還需要加入多少克糖?
解:
第一步:根據例題先算出原先鹽的重量
1、鹽水重量=鹽重量/40%
2、鹽重量=(鹽重量/40%+50克)*30%
得出鹽的重量=60克
第二步:算出溶劑的重量
溶液重量=溶質/濃度 =60克/30%=200克
溶劑的重量=200克-60克=140克
第三步:求出新溶液重量
新溶液重量=140÷(1-50%)=280克
答案:加糖重量=(280-200)=80克
小朋友們,你們都做對了麼?
這節課我們來講講上節課預留的兩道題,在講題之前,我們回顧下濃度的幾個基本公式
濃度=溶質重量÷溶液重量
溶液重量=溶質重量÷濃度
溶質重量=溶液重量*濃度
水重量=溶液重量*(1-濃度)
所謂的濃度,就是溶質在溶液中的比例,我們上節課說到,要想使濃度變高,我們可以加溶質,我們繼續拿糖水來說,要想讓糖水變得更甜,我們可以繼續加糖是不是?上節課後面我們有提到,還有其它兩種方法,大家還記得麼?對了,還有蒸發和勾兌。那什麼是蒸發呢?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你們身上穿的衣服每天爸爸媽媽給我洗乾淨,洗完之後幹什麼呢?對了就是要曬乾,不然溼乎乎的我們怎麼穿呢!那太陽公公為什麼能讓我們的衣服曬乾呢?我們知道太陽會發出光和熱是不是?太陽的光照在衣服上的同時也會產生熱量,當潮溼的衣服吸收了熱量之後,衣服裡面的水分就開始慢慢的受熱,受熱的同時水分就會慢慢的蒸發減少,這個過程就是水分子蒸發的過程,經過一段時間衣服中的水分越來越少就會變得沒有,咱們的衣服就變幹啦!
生活中還有哪些常見的蒸發呢?
對啦,媽媽燒的紅燒肉,一開始放入很多的水,慢慢經過加熱水分越來越少,最後滷汁變濃稠,哇!好香啊!這也是一種蒸發過程。
現在我們知道了,蒸發就是將物體中的水變得越來越少。
好了,我們現在來講講上節課布置的作業
例:有一杯含鹽20%的鹽水溶液250克,要使該鹽水的濃度變為25%,需蒸發多少克水?
我們先來回憶下,濃度=溶質/溶液,那麼我們要想濃度變大,根據我們學的分數知識,在分母不變的時候我們可以使分子變大,這裡的分子是什麼呢?是溶質就是鹽對吧?既然加大分子就是加更多的鹽,咦。這不就是我們上節課所講的知識麼——加大濃度加更多的溶質。你們看其實這就是分數的原理啦!
但是這裡是要我們分子不變,那麼我們還有什麼方法呢?根據分數原理,我們都知道分子不變我們可以怎麼樣,對了,我們可以變小分母同樣可以加大濃度,那這裡的分母是什麼呢?顯而易見是鹽水溶液。鹽水溶液我們知道是由鹽和水混合而成的溶液,那麼鹽的重量不變,我們是不是要減少水的重量啊。哈哈,同學們這是不是就是蒸發的原理了。
好了,我們現在弄懂了原理,接下來,我們就可以做題啦。
根據公式:濃度=溶質重量/溶液重量。我們已經知道了濃度是20%,溶液時250克。
我們將公式變化下:
溶質重量=溶液重量*濃度=250(克)*20%=50(克)
我們知道溶液的重量(鹽水)=溶質的重量(鹽)+溶劑的重量(水)。
那麼,水的重量=溶液的重量(鹽水)-溶質的重量(鹽)=250(克)-50(克)=200(克)。
到這裡,大家都能理解吧?好了,現在我們知道重250克濃度為20%的溶液中鹽有50克,水有200克。
現在我們要是濃度變成25%,也就是濃度增加,根據上面的分析,分子(鹽)不變。分母(鹽溶液)減小。鹽溶液由鹽和水組成,既然鹽不變,那麼我們就要減少水的重量。
好,我們繼續做題。
我們繼續根據來計算下,25%濃度的鹽溶液需要多少的水。
根據公式:溶質重量=溶液重量*濃度
根據分數原理公式變化下:溶液重量=溶質重量/濃度=50克/25%=200(克)。
那麼,鹽的數量沒有改變,溶液變輕了,就是水變少了,少多少呢?就是原先的溶液重量-現在的溶液重量=(250-200)克=50(克)。
這裡要注意一個問題,水減少50克,不是溶液減少50克。那麼怎樣減少這50克水呢,是不是倒掉50克水,當然不是!直接倒掉那是溶液。就像我們一杯糖水,說不甜我們倒掉一點就會變甜嗎?
那鹽水也是一樣,倒掉鹽水是不會讓鹽水變得更鹹,我們怎樣才能減少水呢?這就是我們開頭說的那樣沒通過蒸發!我們可以將鹽水放入鍋中加熱讓水變成蒸汽,這樣水會越來越少,但是加熱不會使鹽蒸發,所以鹽的重量不會發生變化。
關於,蒸發蒸發濃化濃度(也稱為濃縮)就講到這裡了。下面我們繼續講講勾兌。
勾兌,通俗的意思就是將一種濃度更高的溶液加到濃度低的溶液中,使得原先濃度低的溶液濃度提高。再通俗的說就是兩種不同的溶液混合再一起。
爸爸喝酒的就知道,酒有勾兌的,但是不是上面的假酒哦!而是下面的是勾兌工藝
我們今天不是講白酒哦,小朋友要提醒爸爸少喝酒不喝酒呀!
開車不喝酒,安全你我他!
好了,言歸正傳,我們開始來講昨天布置的作業題。
例:有一杯含鹽量20%的鹽水溶液300克和另外一杯含鹽量35%的200克鹽水混合在一起,問混合後的鹽水濃度是多少?
我們用上面的圖形來分析題意,當然圖形中的鹽只是畫出來表示意思,真正的溶液中我們是看不到鹽了,對吧。根據題意,就是將A杯中的溶液和B杯中的溶液倒在了一起,問倒在一起後的溶液濃度時多少?同樣的道理,求濃度,我們就要知道溶質是多少,溶液重量或者溶劑重量是多少,我們就可以求得濃度。
根據圖示,新的溶液中的溶質是A和B中的溶質相加,重量顯而易見是A+B,因為倒在一起了。
好了,我們分析題意既然溶質是相加我們就要求得A和B中原先的溶質是多少再相加就可以了。
解:
A溶液中的溶質重量=A溶液重量*A濃度=300(克)*20%=60(克)。
B溶液中的溶質重量=B溶液重量*B濃度=200(克)*35%=70(克)。
那麼倒在一起後新溶液中的溶質(鹽)重量=(60+70)克=130(克)。
新溶液(鹽水)的重量=A溶液(鹽水)重量+B溶液(鹽水)重量=(300+200)克=500(克)。
根據濃度公式:
濃度=溶質重量/溶液重量=130(克)/500(克)=26%。
得出:混合後新的溶液濃度是26%。
這節課,就到這了,小朋友們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