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幫助農村小學生講好普通話,培育其國學素養,提高其口語交際能力,7月27日至8月16日,湖北師範大學文學院文化速遞實踐團隊於線上釘釘群為十堰市鄖西縣湖北口回族鄉中心小學四年級學生授課。鄖西縣地處鄂西北,位於湖北省最北端,是國家新階段扶貧開發重點縣,當地方言屬於西南官話-鄂北片(鄖西話)。鄖西縣湖北口回族鄉中心小學位於鄂陝交界處,方言色彩濃厚,當地的普通話發音存在一定問題。
教學相長,收穫認可
禮記曾說,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正式授課前,文化速遞實踐團隊於7月27日在線上QQ群開展第一次分組會議,確定教學組成員。教學組成員需自製教案、PPT,學習教授內容,錄製授課視頻。線上教學較線下有所不同,為確保教學效果與質量,指導老師張道俊教授根據隊員教授內容與教授對象年齡特點提出建議,提醒教學組成員上課時注意提高自己的音量,保證良好的精神風貌。網絡狀況是影響線上授課效果的重要因素,上課前應提前調試好設備,課程結束後,相應課程老師應當將課程直播回放發布在學生班級群內,及時布置課堂作業。
經過指導老師的指點,教學組於8月3日正式為學生授課。考慮到學生暑期還有暑假作業,一天計劃上四節課。第一節課由教學組成員趙婧儀教授漢字,課前簡單地與學生互動了解後,開始正式的講授。倉頡造字的故事讓孩子們知曉漢字的由來,字體的演變過程讓孩子們看到了漢字的魅力。學生具有較強的求知慾,十分好學。發出來的漢字,學生們一一朗讀,對老師講授的內容提出了自己的思考。隨後,組員羅苑教授學生普通話。由於電腦故障,課程進行不順利。組員及時採取補救辦法錄製授課視頻,彌補缺失的課堂內容。組員自己錄製口部操視頻,教學生打開口腔。
第一天上課大多數組員主要為孩子們講授了開設課程的原因目的,與學生的互動較少。詩詞課與成語課側重讀寫能力,學生們積極連麥,朗讀詩詞,猜成語。一天的課程畫上了圓滿的句號。課後輔導作業的時間裡,學生主動私聊老師,詢問作業。四年級一班的餘思佳在詢問完作業問題後,向助教老師說到:「老師講得很細緻,我喜歡上您的課!」孩子的話總是最真誠的,隊員儘自己所能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學生也漸漸地從心底接受認可老師了。
互助互長,共收碩果
當所有教學組成員完成第一次授課,小組內部開展一場經驗交流會。組員及時進行交流,相互提出建議。教學組趙婧儀總結到,只有先去學習才能知道自己的知識缺乏,只有教了別人之後才能知道自己對知識還理解不清。在教學過程中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然後才能反過來要求自己,給學生帶來好課。除了自我反省外,組員主動與學生班主任以及語文老師交流,了解學生平時說話易錯的音調,尋求相關課程的建議。各班班主任及語文老師向組員介紹了學生現階段的接受能力以及認知水平,建議組員多用小故事啟發學生,多講國學經典培養學生興趣,多放視頻吸引學生注意力。
根據前兩天授課的教學反饋與經驗交流之後,組員授課時更為自然大方了,學生的互動也多了起來。學生們非常積極,除開主動申請連麥,學生們還會發彈幕、在群裡發消息表達自己想互動的意願,但因課時限制,連麥人數有限,不能滿足所有學生的請求。但令人驚喜的是,不能連麥的學生會主動將朗讀的語音、回答問題的消息發在群裡。每節課的助教老師悉心留意群內每一條文字語音消息,給予學生指導和鼓勵。稚嫩的童音,不僅讓組員看到了學生們的求知慾,也為課堂增添許多樂趣。文化速遞實踐團隊,將繼續用熱愛和努力,讓青春熠熠生輝,用充滿愛的教育,給孩子們帶來最真誠的禮物——陪伴與成長。
團隊成員的精心準備不僅獲得了學生們的認可,也得到了學生家長及班主任的好評。教學過程中,孩子們收穫了新知識,隊員們在教學中得到了鍛鍊,雙方互相助力,一同成長。相信在團隊成員的共同努力之下,孩子們的普通話水平將會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