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冷席」頻出,由「全家出動」,到禮到人不到,啥原因?

2020-12-23 豬友巴巴

文/豬友巴巴

由「全家出動」,到禮到人不到!農村「冷席」頻出,咋會這樣呢?

在筆者的記憶力,印象最深的莫過於參加宴席了!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裡,家家戶戶的情形都差不多,走親戚多是騎自行車的!記得那時,堂姐出嫁後,有了第一個寶寶,作為娘家的親人,總會前往孩子的出生宴!在那時,還不流行給份錢,到了那一日,家裡會找出箢子(yuān zǐ ),裡面裝上10斤的麥子,上面放上雞蛋(一般來說,在筆者的家鄉,生男孩,箢子裡要放100個,生女孩時,要放99個!),然後用紅布蒙上,家家戶戶,除了男爺們,都會帶著孩子去參加!而那時,沒有汽車,出行為了方便,往往要用拖拉機,後面的車鬥裡,坐滿了親人以及放置的箢子!而那時,在農村參加喜宴都是「全家出動」的!

不過,前不久,去親戚家參加婚禮,由於父母年齡大了,將這件差事就交給了我,可是,走到了才發現,很多親戚都沒有前來,有的多是別人捎來的分子錢,這滿打滿算,本來按照請帖需要擺30桌的,最後總共不到20桌!為啥,如今交通更方便了,可是,吃酒的卻少了,以前「全家出動」的喜宴如今「禮到人不到」,這種「冷席」的出現,究竟是為啥呢?

1、父母老了,年輕人外出了,只能由親戚捎帶著了!

近年來,外出打工的農民不斷增多,他們長久在外生活,即便親戚家有啥喜事,也很難為了此事,專門從大老遠的外邊趕回來,畢竟,來回的花銷太多了!而對於留守在家的父母來說,有時,年齡大了,出行也不方便,再加上,還要照看著孩子,負責生活已經起居!也抽不出身來,因此,只能讓其他的親戚捎帶著了!

2、去參加喜宴的吸引力小了!

過去,農村的生活貧困,不僅孩子,一些大人也熱衷於參加喜宴,為得也是吃上些平時吃不到的好吃的!可是,近年來,農村經濟發展了,很多農民的生活富足了,想吃啥就能輕易地吃到,再加上,如今人們對飲食衛生看的重了,有時,也不願意在熱天,坐在街面上,去吃大席,感覺不衛生!因此,思來想去,很多人也就不樂忠於去趕大席了,自然,去的人少了,也就出現了「冷席」現象!

3、農村孩子少了,很多家長不願意孩子,請假去參加喜酒了!

在兒時,筆者曾經為了吃頓大席專門請了一天假,而在如今,一方面是,孩子少了,過去參加喜酒,顯得很熱鬧,主要是孩子都,幾個孩子就是一桌席,自然會出現「脹席」(打算20桌,實際來了22桌,就是脹席2桌!)的現象!另一方面是,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更加的嚴格了,一般情況下,沒有特殊的原因,孩子整日要學習,即便是節假日也要去參加一些興趣班,因此,孩子被嚴格管束了,自然,也就是出現了「冷席」的現象!

由「全家出動」,到禮到人不到!農村「冷席」頻出,咋會這樣呢?對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

相關焦點

  • 農村興起一種禮到人不到的「冷席」,給錢卻不吃飯,這是啥原因?
    可是近些年鄉村盛行一種禮到人不上的「冷席」,讓權威專家疑惑的是禮錢都給了為什麼卻不留下用餐?因此今日探討的話題討論是:鄉村盛行禮到人不上的「冷席」,出錢卻不想吃飯為什麼?最先農民盆友應當搞清楚什麼情況稱作「冷席」?
  • 農村酒席怪相:「冷席」現象增多,禮到卻人不到,這是為何?
    文/農夫也瘋狂 十一國慶小長假就要到了,估計很多人早已經計劃好了十一黃金周期間的出遊計劃了。然而也有一部分人卻在為即將到來的假期發愁,因為每年到了十一期間,有不少人會選擇在這個期間辦酒席,結婚的、喬遷的、開業的、買車的等等。
  • 農村冷席升級,從人不到禮到變成人禮都不到,是誰傷了赴宴者的心
    但是最近幾年宴席變了味道,尤其是在農村「冷席」頻現。何為「冷席」,顧名思義就是主人名義上是請了很多人,也準備了很多桌的酒席,但最後赴宴的人卻少之又少,宴席上冷冷清清,尤其是最近幾年這種「冷席」在農村突然之間多了起來。而在早些年,農村宴席可是非常大的場面,那時候流水席都要吃上好幾天,有人宴請也都是高興得赴約,那為什麼現在突然卻沒人了呢?這就要從農村宴席的變化說起。
  • 一些農村「冷宴」愈來愈盛行,以前人不到禮到,現在禮也不到了?
    有的感覺心裡親近就多一些,但大多數時候,幫忙的人隨的都是個「街坊禮」。但如果我們仔細觀察,農村以前吃席時那種熱鬧場面其實是在慢慢變化的,以前如果有事了,幾乎要忙幾天,但現在則不是那樣,也就是說,農村酒席場面其實是慢慢在向城市靠攏的。另外就是隨禮的事,以前是禮到人到,後來禮到人不到。還有人說現在是禮不到人也不到了。
  • 農村婚宴新怪象:以前是禮到人不到,現在卻是人禮都不到,為啥?
    每年在到了冬天之後,農村的結婚的喜事就會越來越多,遇到好的日子,一個村子中就有可能有三五家辦喜事。農村人之所以熱衷在冬季辦婚禮,一是因為冬季農民不用幹農活,人們有大把的時間來給孩子們操辦婚禮,二是由於以前沒有冰箱用來儲存婚宴上要用的蔬菜、肉類,冬季氣溫低,蔬菜、肉類在短時間內不容易放壞。
  • 農村「冷宴」風氣不斷上演,以前人不到禮到,現在為何禮也不到了
    農民們已經改變了以往只能到現場,現在直接請親戚朋友幫忙帶禮金,並在事前或者事後打個電話。簡單的問候和寒暄幾句就算完事了。近兩年來,農村宴請中也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冷宴」現象不斷發生。過去是人不到禮到,現在卻是禮也不到了,這是為何呢?1、人情味變淡是人不到禮也不到的主要原因在過去,外打工的現象並不流行,所以我平時走動比較頻繁。
  • 農村喜宴變成「冷宴」?從前人不到禮到,為何現在禮也到不了
    但相比起之前農村宴席熱鬧非凡的情況,現在的農村宴席場面會冷清很多,並且之前街道宴席邀請的人,就算是不會請去參加,也會隨一份禮。但是現在的情況跟之前很不相同,農村喜宴變成「冷宴」,接到邀請願意前去參加的人越來越少,而且從人不到禮到變成了禮也不到。那麼農村宴席為何招人煩?原因其實很簡單。
  • 一些農村冷宴愈來愈盛行,以前人不到禮到,為何現在禮也不到?
    這種現象現在在農村裡面是非常正常的,所謂「冷宴」,就像題目當中所說的,以前是人不到禮到,現在是人禮都不到了。在我看來這是農村裡面對於這種並白喜事宴請進步的表現。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些人禮都不到的裡面絕大多數是80後90後,確實農村各種事情,都需要搭人情,以前我們家村子裡面是一家5元,現在最少是50元甚至是100元。人情開支還是很大的。
  • 冬季農村酒席增多,過去人不到禮到,現在禮也不到了,這是為何?
    導讀:冬季農村酒席增多,過去人不到禮到,現在禮也不到了,這是為何?隨著天氣一天天的變冷,農村的酒席也明顯的增多起來,尤其是遇到一些所謂的「好日子」,更是扎堆舉辦。冬季紅白喜事增多是一種習俗使然,一來過去的農村全年都是忙忙碌碌,唯獨到了冬季的時候,農田之中也沒有了什麼農活,所以大家才能比較閒暇一些,這個時候舉辦紅白喜事。也比較容易找到幫忙的人手,而且冬季寒冷的氣溫相對於一個天然的大冰箱。能夠保障食材不會變壞。所以冬季辦酒席數量較多也是可以理解的。
  • 農村的「冷席」、「無酒席」是什麼意思?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無論是遠方之客,還是村舍近鄰,中國自古對待客之禮都非常重視。婚喪嫁娶、添子中第等都要舉行儀式來招待親鄰,對「舌尖上的中國」來說,酒席自然必不可少,所以在民間,一般事由都不說,直接說成「吃酒席」或「赴席」。
  • 農村喜宴為何會變成「冷宴」?從前人不到禮到,現在禮也到不了
    結婚一直是一件喜事,辦酒席也是結婚的一種風俗,之前在農村辦喜宴的場景也非常壯觀,一家人辦喜宴可以看到整個村的村民都會前來拜訪,農村每年參加的宴席最少都有三四次,分子錢也是辦婚宴中非常重要的一項活動。可是現在農村的宴席卻越來越冷清,之前有些人可能還是禮到人不到,現在連禮都不到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農村冷宴越來越盛行,以前人到禮不到,現在怎麼連禮都不到了?
    一些農村冷宴越來越盛行,以前人不到禮到,現在連禮都不到了,其實這個問題問的還有些保守,不是有一些的農村冷宴越來越盛行,而是幾乎所有的地方冷宴都是如此,這幾乎成為了一種現象。很巧,我老表明天給孩子過滿月,禮尚往來,我孩子滿月的時候,他們給我行了500元,大家看到這個數目,是不是覺得禮很貴重,因為在我們這裡孩子滿月也就是一兩百元,但是他們給我行了500元,讓我深受感動,但是明天他們的孩子過滿月,該行多少呢?
  • 農村出現冷宴現象,禮到人不到,為什麼?
    比如誰家的學生考上大學,誰家喜遷新居,誰家的孩子出嫁,誰家的兒子娶媳婦兒,這些在農村都是大事。小時候,我最期盼的事情,就是盼著誰家娶媳婦了,因為在那時候,我就能去那家討到幾塊糖果。過去農村貧困,小孩子們沒有零食吃,但小孩子是饞嘴的。
  • 農村喜宴變「冷宴」,以前人不到禮到,如今人不來禮不送,為啥?
    後來條件逐漸好了以後,會送5塊錢或者是10塊錢,很少送禮超過20塊錢的,如今送禮,沒100塊錢都不好意思拿出手,禮金是重了,但是農村的宴席卻越來越冷清。          農村喜宴變「冷宴」,以前人不到禮到,如今人不來禮不送,為啥?
  • 全家出動到農村果園摘了50斤桑葚,婆婆全部釀成桑葚酒,太好喝了
    全家出動到農村果園摘了50斤桑葚,婆婆全部釀成桑葚酒,太好喝了!現在這個季節,正是桑葚成熟的季節,桑葚吃起來酸酸甜甜的,口感太棒了。記得小的時候,基本上每家每戶都會養蠶,桑樹的葉子就是蠶的食物,一片葉子,蠶吃的時候一會兒就吃完了。
  • 農村酒席「冷了場」,以往人不到禮要到,如今人禮都不到,咋回事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酒席「冷了場」,以往人不到禮要到,如今人禮都不到,咋回事?以前人們只圖個熱鬧喜慶,人到了就算是給了主人家很大的面子。可農村酒席這些年,也發生了不同的變化。以前只要人到就行,後來發展到人不到禮也要到,再發展到如今農村酒席也「冷了場」。人和禮都不願到了。這到底又是咋回事呢?下面我們聽聽老農是怎麼說的吧!首先,是農村人情味變淡了。
  • 農村喜宴變「冷宴」,以前人不到禮到,如今人不來禮不送,為啥
    人點上面(免費訂閱)農村前些年送禮,基本都會人到禮到,即使人不到禮也一定會到,如今卻大不一樣,吃酒席那天,人不來了禮也不送了,這到底是何原因呢?原因一:人情淡薄了。俗話說:「親戚越走越親」。現在就連表兄弟之間都很少走動了,更不要提其他的親戚,前幾代人非常看重的家族輩分這些,現在很多的年輕人,連自己的族譜輩分都搞不清楚,人情淡薄了不去送禮自然也比較正常。
  • 農村喜宴成「冷宴「:過去人不到禮到,如今人不到,錢也不到了
    農村的喜宴很熱鬧風光,親友們都會前來參加,也有人不遠千裡從外地趕來,只為了能沾沾喜氣,那些村鄰也都會來到主家隨份子錢,喝酒慶祝這個難忘的日子。農村喜宴包括結婚、滿月酒等,很多人一年要參加十多次酒宴,畢竟每年都有人結婚、生娃。
  • 曾經熱熱鬧鬧的農村婚宴,咋成了禮到人不到的「冷宴」
    曾經熱熱鬧鬧的農村婚宴,咋成了禮到人不到的「冷宴」?,本來想重溫一下兒時記憶中的熱鬧場面,結果去了才發現,現在的農村婚宴早已不是當年的農村婚宴,成了名副其實的禮到人不到的「冷宴」,更有甚者是人不到,禮也不到!
  • 在農村,為什麼會有「禮到人不到」的酒席怪像?農村老人告訴你
    文/丁簡在農村,為什麼會有「禮到人不到」的酒席怪像?農村老人告訴你大家都知道,農村有很多地方都有辦酒席的現象,很多生活在農村的人,大概都非常清楚,農村辦酒席很城市人辦酒席,大有不同,而且場面也是非凡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