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喜宴很熱鬧風光,親友們都會前來參加,也有人不遠千裡從外地趕來,只為了能沾沾喜氣,那些村鄰也都會來到主家隨份子錢,喝酒慶祝這個難忘的日子。
農村喜宴包括結婚、滿月酒等,很多人一年要參加十多次酒宴,畢竟每年都有人結婚、生娃。只是,大家發現沒,如今的喜宴變得「冷清」,之前是人不到禮到,如今是人、禮都不到,為何這樣?
1、酒宴成炫富手段
過去,農村人的酒宴還是很接地氣的,和好久不見的朋友賓客坐在一起,聊聊最近發生的事情,談談對未來、對人生的感慨,每個人都很開心。那時候的酒宴也很實在,保證每個人都能大魚大肉、吃飽喝足。
如今就不同了,酒宴的檔次明顯提升,好酒好煙招待,顯得自己家多有錢。就連菜品的花樣也在提高,過去的雞魚肉蛋也被鮑魚、大蝦、甲魚等名貴菜品所替代,酒席也變成了海鮮大宴。
一場酒宴,主家炫耀了自己的經濟條件,這讓不少人內心不太舒服,但跟風的人越來越多。
2、五花八門的酒宴
在農村中,似乎有吃不完的酒席,幾乎每個月都要迎來一場酒宴,到了年底更是扎堆存在。不管是大事小事,總是要擺上幾桌酒席,請上親鄰朋友。
如果是結婚、過大壽、生孩子也就罷了,但如今的升學宴、搬家宴等多了起來,這些無關緊要的酒宴,本不該大肆慶祝,頂多就是請上朋友、親戚,卻被拿到臺面大肆慶祝,鞭炮各種燃放,就怕別人聽不到。
如果不參加酒宴,那就很尷尬了,畢竟主家已用各種形式告知你了,不參加就是得罪對方,今後兩人關係也會受影響。
3、不願浪費錢和時間
在過去,農村人很期待村子裡有酒宴,這樣就能吃上一頓好的,可如今農民的生活條件好了,大魚大肉也成為餐桌常態,大家不稀罕去吃酒席了。
如今很多人已去城市裡打工,如果回家參加酒宴,那就要請假、趕時間,整個人都被「趕」死。為此,很多人不願意再請假,專程回家吃上一口飯,這根本就不划算。既然回不了家,那索性連份子錢都不出了,反正平日裡很少聯繫,關係斷了就斷了吧。
農村喜宴本質是讓客人都能沾沾喜氣,共同見證美好事情,而不是大操大辦、攀比炫耀,長時間下去,喜宴只會變成「冷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