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喜宴為何會變成「冷宴」?從前人不到禮到,為何現在禮也到不了

2020-12-22 春夏財經

前言

在之前,如果在農村辦喜宴的話,農村的喜宴十分熱鬧,可謂是賓客盈門,高朋滿座, 大家都來紛紛攘攘帶著包好的大紅包來給新人道喜,無論是遠方的親戚朋友們,還是近處的街坊四鄰們都在這一天,共同來喝酒吃飯來慶祝一下這值得紀念的好日子,除了結婚辦宴席,還有升學宴席,生孩子……

各種宴席,每年至少要參加村裡的這種宴席的三四次,每家每戶的宴席特色都不一樣,總歸目的就是請客人喝好玩好吃飽,還能收一份喜錢。

記得當時我家中一個哥辦喜宴,街坊四鄰都來幫忙,那個場景特別熱鬧。不知道近年來,你們發現了嗎?農村的宴席越來越冷清了,之前人不到禮先到,現在是人不到了,禮也不來了,到底是為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農村"冷宴"的各種緣由。

我們先來說一下,關於宴席的一個小故事

上一年的時候,我表哥的兒子成功的考上了一所大學,但是表哥的兒子自己對於考的這個大學十分不滿意,認為是自己發揮失常,才導致考上了一個民辦的專科院校。聽到他被大學錄取了,孩子是父母的驕傲,表哥也十分開心,早就通知了自己全部的親戚朋友,準備大辦一次升學宴,讓他們都來參加升學宴。

聽到他被大學錄取了,孩子是父母的驕傲,表哥也十分開心,早就通知了自己全部的親戚朋友,準備大辦一次升學宴,讓他們都來參加升學宴。

這本來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情,但是表哥的兒子並不是這樣想的,他認為自己的父親大張旗鼓的辦升學宴無疑是給自己丟人,並竟自己高考的分數非常不理想,自己也特別苦惱,他對表哥說:"讓我就安安靜靜的上個大學不好嗎?為什麼非要大張旗鼓的擺個升學宴"。

表哥對於孩子的表現卻不以為然,表哥是一個非常精明的人,他說:"別人隨便一點小事,就要大擺宴席,我們也都要去他們家花錢"。

如今你考上了一所大學,這對於我們家來說,也是值得開心的事情,如果我不大擺宴席,別人肯定會覺得我這個人十分摳門,再說,別人家孩子的升學宴,我也去了也隨禮了,到我們家升學宴,我也得要讓他們也來一起慶祝你考上大學。

看到自己的父親態度這麼堅定,他也不好在多說什麼,就由著自己父親了。訂好了一個黃道吉日,表哥兒子的升學宴會就要開始了,在舉辦這個升學宴會上,那些該來的親戚朋友們都來了,不該來的也沒有來,有的人來到宴會上,只是隨個禮就走了,有的人連來到喜都沒有,讓我們現在一起來分析一下,為什麼,農村的喜宴會慢慢的變成一樁樁的"冷宴"。

農村大大小小的各種宴席困擾著很多人

相必,在農村生活的朋友們,肯定會有這麼一個相同的感受,就是每一年參加的宴席數不勝數,大事小事都要辦一個宴席來宣告自己的親朋好友們,之前農村的宴席比較正式一般都是一些"結婚宴席"、"升學宴席"、"生孩子宴席"……

這些比較正式的,值得大家都去的宴席,但是近幾年,農村的宴席卻變了滋味,出現了各種各樣不相關的宴席,什麼"生日宴席"、"榮升宴席"、"升學宴席"……各種各樣的小事也紛紛拿到了檯面上來。人們一般對於宴席是非常重視的,但是現在各種各樣的宴席層出不窮,這讓很多人們感到了特別無聊。

如果你不去參加這些宴席,是不太好的,並竟人家已經通過各種方式來通知你了,不去的話也會影響你與他的關係,但是你如果要去參加這些宴席的話,不僅費錢還得費力,還要跟上司請假等一系列問題,圍繞著我們。所以對於很多無關緊要的宴席,大家現在也都是選擇裝作不知道,能不去就不去,反正都是些好長時間不來往的親戚朋友們。

圖開心的宴席,慢慢的變成了"花式炫富"的一種宴會形式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我們之前的宴席都是特別的淳樸的,只圖大家吃飽喝足,開開心心的回家,但是近幾年的宴席確實變了滋味,各種各樣的高檔品牌好酒與好煙,都紛紛的招待了上來,仿佛在訴說著自己家庭有多少錢多麼的有能力,這讓賓客裡面,家裡沒有多少錢的人看到之後,心裡肯定會無谷雜陳。

你拿出好酒好菜來招待客人是沒有任何問題,但是如果你這好心好意令客人不舒服那就是個很大的問題了,這幾年我們國家農村地區的宴席十分鋪張浪費,連各種茅臺,五糧液也都紛紛的上了餐桌。

這是讓人來吃飯的還是要花式舉辦宴席來炫富的,著實令人看不明白。除了主家之外,有些人趁著來參加宴席的這個空擋,與自己很少見的親戚朋友們也都紛紛的炫富起來,這讓很多賓客們聽起來心裡都十分不舒服。所以大部分對於宴席這種東西來說,都是可有可無的。

很多人都不會為了浪費時間,從而去吃一口大魚大肉

之前,村子裡有家人如果辦喜宴的話,那是十分開心的,因為可以吃點好的菜和飯,當然那是之前的時候,因為當時生活條件十分不好,所以大家才會有這麼一種心理。

現在不一樣了,很多家都是小洋樓,小別墅的更不會想著浪費時間去專門吃一口雞肉魚肉的了。因為經濟在不斷的提高,人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雞魚肉類食品也紛紛的出現在每天都餐桌上面。

並且,除了這些方面,還有在城市裡務工的親戚朋友們,他們面臨著請假就要被扣工資的風險,只為了趕回來吃一口飯,這對於他們來說,是十分的不划算的。所以農村冷宴今後可能會越來越多。

結語

辦喜宴是為了開心的,不要讓宴會上的一些形式,令大家都不開心,喜宴時間的選擇上也要非常有講究,避免因為辦喜宴而耽誤了大家的工作時間,不過今後對於農村的這種宴席,我估計今後冷宴的可能性越來越大,不知道你們怎麼看待呢?

相關焦點

  • 農村喜宴變成「冷宴」?從前人不到禮到,為何現在禮也到不了
    但相比起之前農村宴席熱鬧非凡的情況,現在的農村宴席場面會冷清很多,並且之前街道宴席邀請的人,就算是不會請去參加,也會隨一份禮。但是現在的情況跟之前很不相同,農村喜宴變成「冷宴」,接到邀請願意前去參加的人越來越少,而且從人不到禮到變成了禮也不到。那麼農村宴席為何招人煩?原因其實很簡單。
  • 農村喜宴為何會變成「冷宴」?從前人不到禮到,現在禮也到不了
    結婚一直是一件喜事,辦酒席也是結婚的一種風俗,之前在農村辦喜宴的場景也非常壯觀,一家人辦喜宴可以看到整個村的村民都會前來拜訪,農村每年參加的宴席最少都有三四次,分子錢也是辦婚宴中非常重要的一項活動。可是現在農村的宴席卻越來越冷清,之前有些人可能還是禮到人不到,現在連禮都不到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農村「冷宴」風氣不斷上演,以前人不到禮到,現在為何禮也不到了
    現在辦酒席隨禮錢,一出手就是好幾百塊錢。原本農民的收入水平就不高,他們都是靠省吃儉用存下來這點錢的,現在吃一次酒席要好幾百,而他們多吃幾次的話,就要花上千塊錢了。因此,農民參加宴會的熱情逐漸下降。農民們已經改變了以往只能到現場,現在直接請親戚朋友幫忙帶禮金,並在事前或者事後打個電話。簡單的問候和寒暄幾句就算完事了。近兩年來,農村宴請中也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冷宴」現象不斷發生。
  • 農村喜宴變「冷宴」,以前人不到禮到,如今人不來禮不送,為啥?
    後來條件逐漸好了以後,會送5塊錢或者是10塊錢,很少送禮超過20塊錢的,如今送禮,沒100塊錢都不好意思拿出手,禮金是重了,但是農村的宴席卻越來越冷清。          農村喜宴變「冷宴」,以前人不到禮到,如今人不來禮不送,為啥?
  • 農村喜宴成「冷宴「:過去人不到禮到,如今人不到,錢也不到了
    農村的喜宴很熱鬧風光,親友們都會前來參加,也有人不遠千裡從外地趕來,只為了能沾沾喜氣,那些村鄰也都會來到主家隨份子錢,喝酒慶祝這個難忘的日子。農村喜宴包括結婚、滿月酒等,很多人一年要參加十多次酒宴,畢竟每年都有人結婚、生娃。
  • 農村喜宴變「冷宴」,以前人不到禮到,如今人不來禮不送,為啥
    人點上面(免費訂閱)農村前些年送禮,基本都會人到禮到,即使人不到禮也一定會到,如今卻大不一樣,吃酒席那天,人不來了禮也不送了,這到底是何原因呢?現在就連表兄弟之間都很少走動了,更不要提其他的親戚,前幾代人非常看重的家族輩分這些,現在很多的年輕人,連自己的族譜輩分都搞不清楚,人情淡薄了不去送禮自然也比較正常。
  • 一些農村冷宴愈來愈盛行,以前人不到禮到,為何現在禮也不到?
    這種現象現在在農村裡面是非常正常的,所謂「冷宴」,就像題目當中所說的,以前是人不到禮到,現在是人禮都不到了。在我看來這是農村裡面對於這種並白喜事宴請進步的表現。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些人禮都不到的裡面絕大多數是80後90後,確實農村各種事情,都需要搭人情,以前我們家村子裡面是一家5元,現在最少是50元甚至是100元。人情開支還是很大的。
  • 農村興起「冷酒席」,喜宴成「冷宴」,人不來禮不送,咋回事?
    本以為參加宴席的人很多,沒想到的是大部分的親戚都沒有到場,很多人都是把人情讓人代交的,街坊鄰居也是派了一個代表參加升學宴,這種顯現讓我很是納悶了,好好的喜宴咋就成了成「冷宴」呢?老農們看到了卻見怪不怪,直呼:好!
  • 農村興起「冷酒席」,喜宴成「冷宴」,人不來禮不送,咋回事
    本以為參加宴席的人很多,沒想到的是大部分的親戚都沒有到場,很多人都是把人情讓人代交的,街坊鄰居也是派了一個代表參加升學宴,這種顯現讓我很是納悶了,好好的喜宴咋就成了成「冷宴」呢?老農們看到了卻見怪不怪,直呼:好!
  • 曾經熱熱鬧鬧的農村婚宴,咋成了禮到人不到的「冷宴」
    曾經熱熱鬧鬧的農村婚宴,咋成了禮到人不到的「冷宴」?,本來想重溫一下兒時記憶中的熱鬧場面,結果去了才發現,現在的農村婚宴早已不是當年的農村婚宴,成了名副其實的禮到人不到的「冷宴」,更有甚者是人不到,禮也不到!
  • 農村冷宴越來越盛行,以前人到禮不到,現在怎麼連禮都不到了?
    一些農村冷宴越來越盛行,以前人不到禮到,現在連禮都不到了,其實這個問題問的還有些保守,不是有一些的農村冷宴越來越盛行,而是幾乎所有的地方冷宴都是如此,這幾乎成為了一種現象。不過時間太久遠了,我孩子現在都上初中了,也不知道他們還記得當初行的禮錢到底是多少。那麼明天能接待多少人呢?
  • 一些農村「冷宴」愈來愈盛行,以前人不到禮到,現在禮也不到了?
    有的感覺心裡親近就多一些,但大多數時候,幫忙的人隨的都是個「街坊禮」。但如果我們仔細觀察,農村以前吃席時那種熱鬧場面其實是在慢慢變化的,以前如果有事了,幾乎要忙幾天,但現在則不是那樣,也就是說,農村酒席場面其實是慢慢在向城市靠攏的。另外就是隨禮的事,以前是禮到人到,後來禮到人不到。還有人說現在是禮不到人也不到了。
  • 農村婚宴為何成「冷宴」?以前禮到人不到,為何現在連禮也沒了?
    到主人家辦喜事那一天,十裡八鄉的人都會過來吃宴席,而且主人家會請一些大廚過來掌勺,那些大廚的水準不輸大飯店,那些平常的肉和菜在他們手底下就會像變魔法一樣,變出各種花樣,所以我們會在婚宴上吃到很多平常家裡吃不到的美味。那會才叫一個熱鬧,整個院子裡都會被圍得水洩不通,人們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和滿足的笑容。
  • 冬季農村酒席增多,過去人不到禮到,現在禮也不到了,這是為何?
    導讀:冬季農村酒席增多,過去人不到禮到,現在禮也不到了,這是為何?隨著天氣一天天的變冷,農村的酒席也明顯的增多起來,尤其是遇到一些所謂的「好日子」,更是扎堆舉辦。這也是傳統的禮尚往來,這幾年對於酒席隨禮卻不知不覺地發生著一些改變,從最開始的人到禮到,發展成為了人不到禮到,也就是說人沒有時間去,但隨禮的份子錢還是會讓人捎過去的。這也叫做人不到禮到,但這兩年的隨禮卻出現了人不到,禮也不到的現象發生。這又是為何呢?人情變得淡薄了?過去辦酒席都是紅白喜事,也算得上是人生之中的大事,對於這類酒席。
  • 農村新現一「怪象」,喜宴變無人問津的冷宴,為何會禮到人不到?
    但是農村喜宴的習俗卻逐漸消失殆盡,不禁讓人心生疑問:為何以前熱熱鬧鬧,歡快祥和的喜宴變成了無人問津的冷宴?所謂喜宴就是為了慶祝自家的喜事,請來村裡廚藝好的師傅和親戚、鄰居來幫忙擺席、做飯,然後宴請親朋好友來參加這場宴會,以此來分享主人家的喜悅。而來參加親朋好友也會隨上禮金,來表達對主人家的恭賀。農村人難得闊綽,但遇上喜事,還是會舉辦喜宴。
  • 農村冷宴風氣再添一個「怪像」,以往人不到,現在禮也不隨了
    農村冷宴風氣再添一個「怪像」,以往人不到,現在禮也不隨了在每年的這個時間裡面,農村都會出現辦宴席的高峰期,各個店子都是爆滿,在這個時間段主要是這兩類宴席,升學宴和喜宴。在開學季升學宴比較多,對於農村的農民來說家裡的子女考上大學,這是家裡近期最重大的一件事,堪比小孩結婚,因為在農村能出一個大學生已經很不錯了,現在農村小孩上大學還不是什麼稀奇的事了,但也是家裡的一件大事,在幾十年前農村如果能夠出現一個大學生就是整個村子的喜事,一定會大辦宴席,雖然現在大學生不是怎麼很稀奇,可是每個家裡還是會舉辦宴席,把家裡的親朋好友叫到一起吃一頓飯,分享一下自己心中的喜悅。
  • 農村出現冷宴現象,禮到人不到,為什麼?
    比如誰家的學生考上大學,誰家喜遷新居,誰家的孩子出嫁,誰家的兒子娶媳婦兒,這些在農村都是大事。小時候,我最期盼的事情,就是盼著誰家娶媳婦了,因為在那時候,我就能去那家討到幾塊糖果。過去農村貧困,小孩子們沒有零食吃,但小孩子是饞嘴的。
  • 農村婚宴新怪象:以前是禮到人不到,現在卻是人禮都不到,為啥?
    每年在到了冬天之後,農村的結婚的喜事就會越來越多,遇到好的日子,一個村子中就有可能有三五家辦喜事。農村人之所以熱衷在冬季辦婚禮,一是因為冬季農民不用幹農活,人們有大把的時間來給孩子們操辦婚禮,二是由於以前沒有冰箱用來儲存婚宴上要用的蔬菜、肉類,冬季氣溫低,蔬菜、肉類在短時間內不容易放壞。
  • 變了味的農村喜宴,隨個禮就走,為什麼連飯都不吃了?
    喜宴變成花式炫富以前的農村那時大家可能經濟條件都不是很好,喜宴上的飯菜肯定是比平常吃的飯菜要好很多。那個時候人們也都很淳樸,辦喜宴的人家圖個開心,吃喜宴的也是圖個開心並且能夠吃飽喝足。現在普遍現象就是超過兩輩以上的親戚很少有來往,有的可能幾年都見不著或是十幾年都不聯繫,平日生活是沒有任何交集的。但是有部分家庭舉行喜宴的時候,總能有辦法邀請到這些遠房親戚來參加,所謂無事不登三寶殿在這些人身上發揮得淋漓盡致。面對有這樣的親戚,大家在收到請柬時是不是很無奈。參不參加這樣的喜宴,看個人選擇。
  • 在農村,為什麼會有「禮到人不到」的酒席怪像?農村老人告訴你
    文/丁簡在農村,為什麼會有「禮到人不到」的酒席怪像?農村老人告訴你大家都知道,農村有很多地方都有辦酒席的現象,很多生活在農村的人,大概都非常清楚,農村辦酒席很城市人辦酒席,大有不同,而且場面也是非凡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