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冷宴風氣再添一個「怪像」,以往人不到,現在禮也不隨了

2021-01-20 大叔聊三農

農村冷宴風氣再添一個「怪像」,以往人不到,現在禮也不隨了

在每年的這個時間裡面,農村都會出現辦宴席的高峰期,各個店子都是爆滿,在這個時間段主要是這兩類宴席,升學宴和喜宴。在開學季升學宴比較多,對於農村的農民來說家裡的子女考上大學,這是家裡近期最重大的一件事,堪比小孩結婚,因為在農村能出一個大學生已經很不錯了,現在農村小孩上大學還不是什麼稀奇的事了,但也是家裡的一件大事,在幾十年前農村如果能夠出現一個大學生就是整個村子的喜事,一定會大辦宴席,雖然現在大學生不是怎麼很稀奇,可是每個家裡還是會舉辦宴席,把家裡的親朋好友叫到一起吃一頓飯,分享一下自己心中的喜悅。升學宴這個詞是近幾年才開始流行起來的,雖然時間有點短,但是來頭可不小,以前的農村大家都把這件事看得很重要。現如今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國家的扶持,農村的宴席慢慢的變了質,不像以前那樣有宴席的氣氛,那個時候都是一大家子的人上門幫忙,搬桌子的搬桌子,搬凳子的搬凳子,摘菜的摘菜,刷碗的刷碗,都是各司其職、有說有笑的,非常的開心。

現在農村辦宴席的次數也是越來越多,這樣也讓很多的人對於參加酒席的熱情降低,農民從必須到場捧場變成了找親戚幫忙帶禮金或者只是在事前打個電話說有事實在是不能到場,簡單的寒暄了幾句說幾句恭維的話。這幾年甚至變得不僅人不來,禮金也不會讓別人幫忙帶了。曾經農村舉辦一個宴席都是大半個村子的人都會參加,現在連親戚朋友都不來捧場了,這樣的現象讓很多的農民都想不明白。

一:人情味變淡事首要原因

人情味變淡了,這一點我相信現在很多人都能夠感受到,因為現在不像以前那樣有很多的時間去增進感情,都只是在忙於工作,以前農村裡大家見面了,都是先問家裡的老人現在身體怎麼樣,再會問現在年輕人在外面工作累不累,這看似很簡單的寒暄卻體現出了尊老愛幼,這才事我國的傳統美德。現在農民見了面就只會問一個月掙多少錢、在哪個城市工作、在城裡買房買車沒,這樣的問候其實是在心裡與別人作比較,如果別人比自己過得不好,就會在心裡嘲笑對方,反之,就會嫉妒對方。人情味變淡後,宴席不參加也是正常現象。

二:反正聯繫不多,隨禮是浪費

現在農村人口流失十分的嚴重,基本上現在在農村的都是老人和孩子,年輕人都去城裡打工賺錢,尤其是一些很偏的農村,可能現在已經沒有人了,成了空村。農民到城市後一般都在城市定居了,也不打算再回到農村生活,所以和老家那邊的關係也變淡了,所以都覺得以後反正也不會見面或者聯繫,根本沒有必要隨禮。

三:請假難、禮金貴、宴席多

農民在城市裡也不能幹一些技術活,只能幹一些基礎的力氣活,不像在單位裡的白領一樣朝九晚五還有節假日,她們幹活都是靠著時間和力氣,如果請假即意味著今天沒收入,而且現在的禮金越來越重,一次兩次還能接受,可是一年十多次,這些農民就頂不住了,所以也就不隨禮,不參加了。

關注小編,下期繼續為你分享。

相關焦點

  • 農村「冷宴」風氣不斷上演,以前人不到禮到,現在為何禮也不到了
    現在辦酒席隨禮錢,一出手就是好幾百塊錢。原本農民的收入水平就不高,他們都是靠省吃儉用存下來這點錢的,現在吃一次酒席要好幾百,而他們多吃幾次的話,就要花上千塊錢了。因此,農民參加宴會的熱情逐漸下降。農民們已經改變了以往只能到現場,現在直接請親戚朋友幫忙帶禮金,並在事前或者事後打個電話。簡單的問候和寒暄幾句就算完事了。近兩年來,農村宴請中也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冷宴」現象不斷發生。
  • 農村喜宴變成「冷宴」?從前人不到禮到,為何現在禮也到不了
    但相比起之前農村宴席熱鬧非凡的情況,現在的農村宴席場面會冷清很多,並且之前街道宴席邀請的人,就算是不會請去參加,也會隨一份禮。但是現在的情況跟之前很不相同,農村喜宴變成「冷宴」,接到邀請願意前去參加的人越來越少,而且從人不到禮到變成了禮也不到。那麼農村宴席為何招人煩?原因其實很簡單。
  • 一些農村「冷宴」愈來愈盛行,以前人不到禮到,現在禮也不到了?
    有的感覺心裡親近就多一些,但大多數時候,幫忙的人隨的都是個「街坊禮」。但如果我們仔細觀察,農村以前吃席時那種熱鬧場面其實是在慢慢變化的,以前如果有事了,幾乎要忙幾天,但現在則不是那樣,也就是說,農村酒席場面其實是慢慢在向城市靠攏的。另外就是隨禮的事,以前是禮到人到,後來禮到人不到。還有人說現在是禮不到人也不到了。
  • 一些農村冷宴愈來愈盛行,以前人不到禮到,為何現在禮也不到?
    這種現象現在在農村裡面是非常正常的,所謂「冷宴」,就像題目當中所說的,以前是人不到禮到,現在是人禮都不到了。在我看來這是農村裡面對於這種並白喜事宴請進步的表現。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些人禮都不到的裡面絕大多數是80後90後,確實農村各種事情,都需要搭人情,以前我們家村子裡面是一家5元,現在最少是50元甚至是100元。人情開支還是很大的。
  • 農村冷宴越來越盛行,以前人到禮不到,現在怎麼連禮都不到了?
    一些農村冷宴越來越盛行,以前人不到禮到,現在連禮都不到了,其實這個問題問的還有些保守,不是有一些的農村冷宴越來越盛行,而是幾乎所有的地方冷宴都是如此,這幾乎成為了一種現象。不過時間太久遠了,我孩子現在都上初中了,也不知道他們還記得當初行的禮錢到底是多少。那麼明天能接待多少人呢?
  • 曾經熱熱鬧鬧的農村婚宴,咋成了禮到人不到的「冷宴」
    曾經熱熱鬧鬧的農村婚宴,咋成了禮到人不到的「冷宴」?,本來想重溫一下兒時記憶中的熱鬧場面,結果去了才發現,現在的農村婚宴早已不是當年的農村婚宴,成了名副其實的禮到人不到的「冷宴」,更有甚者是人不到,禮也不到!
  • 農村喜宴為何會變成「冷宴」?從前人不到禮到,為何現在禮也到不了
    記得當時我家中一個哥辦喜宴,街坊四鄰都來幫忙,那個場景特別熱鬧。不知道近年來,你們發現了嗎?農村的宴席越來越冷清了,之前人不到禮先到,現在是人不到了,禮也不來了,到底是為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農村"冷宴"的各種緣由。
  • 農村喜宴變「冷宴」,以前人不到禮到,如今人不來禮不送,為啥?
    後來條件逐漸好了以後,會送5塊錢或者是10塊錢,很少送禮超過20塊錢的,如今送禮,沒100塊錢都不好意思拿出手,禮金是重了,但是農村的宴席卻越來越冷清。          農村喜宴變「冷宴」,以前人不到禮到,如今人不來禮不送,為啥?
  • 農村興起「冷酒席」,喜宴成「冷宴」,人不來禮不送,咋回事?
    本以為參加宴席的人很多,沒想到的是大部分的親戚都沒有到場,很多人都是把人情讓人代交的,街坊鄰居也是派了一個代表參加升學宴,這種顯現讓我很是納悶了,好好的喜宴咋就成了成「冷宴」呢?老農們看到了卻見怪不怪,直呼:好!
  • 農村興起「冷酒席」,喜宴成「冷宴」,人不來禮不送,咋回事
    本以為參加宴席的人很多,沒想到的是大部分的親戚都沒有到場,很多人都是把人情讓人代交的,街坊鄰居也是派了一個代表參加升學宴,這種顯現讓我很是納悶了,好好的喜宴咋就成了成「冷宴」呢?老農們看到了卻見怪不怪,直呼:好!
  • 農村婚宴為何成「冷宴」?以前禮到人不到,為何現在連禮也沒了?
    到主人家辦喜事那一天,十裡八鄉的人都會過來吃宴席,而且主人家會請一些大廚過來掌勺,那些大廚的水準不輸大飯店,那些平常的肉和菜在他們手底下就會像變魔法一樣,變出各種花樣,所以我們會在婚宴上吃到很多平常家裡吃不到的美味。那會才叫一個熱鬧,整個院子裡都會被圍得水洩不通,人們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和滿足的笑容。
  • 農村喜宴變「冷宴」,以前人不到禮到,如今人不來禮不送,為啥
    人點上面(免費訂閱)農村前些年送禮,基本都會人到禮到,即使人不到禮也一定會到,如今卻大不一樣,吃酒席那天,人不來了禮也不送了,這到底是何原因呢?現在就連表兄弟之間都很少走動了,更不要提其他的親戚,前幾代人非常看重的家族輩分這些,現在很多的年輕人,連自己的族譜輩分都搞不清楚,人情淡薄了不去送禮自然也比較正常。
  • 農村喜宴成「冷宴「:過去人不到禮到,如今人不到,錢也不到了
    只是,大家發現沒,如今的喜宴變得「冷清」,之前是人不到禮到,如今是人、禮都不到,為何這樣?1、酒宴成炫富手段過去,農村人的酒宴還是很接地氣的,和好久不見的朋友賓客坐在一起,聊聊最近發生的事情,談談對未來、對人生的感慨,每個人都很開心。那時候的酒宴也很實在,保證每個人都能大魚大肉、吃飽喝足。如今就不同了,酒宴的檔次明顯提升,好酒好煙招待,顯得自己家多有錢。
  • 農村酒席「冷了場」,以往人不到禮要到,如今人禮都不到,咋回事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酒席「冷了場」,以往人不到禮要到,如今人禮都不到,咋回事?這些年農村發展日新月異,農村人的生活也變得越來越好。不像以前農村人們生活都非常艱苦,而且以前農村人的收入形式也非常單一,一輩子只能依靠種地來養家餬口。如今社會經濟發展越來越好,農村人的收入來源也越來越豐富。但大部分都是外出,到城裡尋找賺錢的工作。這些年農村人在外面城裡打工,也積累了一定的財富。
  • 農村出現冷宴現象,禮到人不到,為什麼?
    運氣好的孩子多得到幾塊糖果,運氣差的孩子少找到幾塊糖果,還有的孩子,等了一個晚上,什麼也沒有得到。但那時很開心,誰家要辦宴會,全村的人都會知道,能去參加的都會到場。現在情況不一樣了,對於一些宴會,有的人不去參加,有的人,人到禮不到,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呢?我覺得有以下四個原因。
  • 農村婚宴新怪象:以前是禮到人不到,現在卻是人禮都不到,為啥?
    每年在到了冬天之後,農村的結婚的喜事就會越來越多,遇到好的日子,一個村子中就有可能有三五家辦喜事。農村人之所以熱衷在冬季辦婚禮,一是因為冬季農民不用幹農活,人們有大把的時間來給孩子們操辦婚禮,二是由於以前沒有冰箱用來儲存婚宴上要用的蔬菜、肉類,冬季氣溫低,蔬菜、肉類在短時間內不容易放壞。
  • 農村喜宴為何會變成「冷宴」?從前人不到禮到,現在禮也到不了
    結婚一直是一件喜事,辦酒席也是結婚的一種風俗,之前在農村辦喜宴的場景也非常壯觀,一家人辦喜宴可以看到整個村的村民都會前來拜訪,農村每年參加的宴席最少都有三四次,分子錢也是辦婚宴中非常重要的一項活動。可是現在農村的宴席卻越來越冷清,之前有些人可能還是禮到人不到,現在連禮都不到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農村新現一「怪象」,喜宴變無人問津的冷宴,為何會禮到人不到?
    但是農村喜宴的習俗卻逐漸消失殆盡,不禁讓人心生疑問:為何以前熱熱鬧鬧,歡快祥和的喜宴變成了無人問津的冷宴?所謂喜宴就是為了慶祝自家的喜事,請來村裡廚藝好的師傅和親戚、鄰居來幫忙擺席、做飯,然後宴請親朋好友來參加這場宴會,以此來分享主人家的喜悅。而來參加親朋好友也會隨上禮金,來表達對主人家的恭賀。農村人難得闊綽,但遇上喜事,還是會舉辦喜宴。
  • 冬季農村酒席增多,過去人不到禮到,現在禮也不到了,這是為何?
    導讀:冬季農村酒席增多,過去人不到禮到,現在禮也不到了,這是為何?隨著天氣一天天的變冷,農村的酒席也明顯的增多起來,尤其是遇到一些所謂的「好日子」,更是扎堆舉辦。冬季紅白喜事增多是一種習俗使然,一來過去的農村全年都是忙忙碌碌,唯獨到了冬季的時候,農田之中也沒有了什麼農活,所以大家才能比較閒暇一些,這個時候舉辦紅白喜事。也比較容易找到幫忙的人手,而且冬季寒冷的氣溫相對於一個天然的大冰箱。能夠保障食材不會變壞。所以冬季辦酒席數量較多也是可以理解的。
  • 以前農村辦酒席人不到還隨禮,為什麼現在有些人不來禮也不給了?
    在農村,人們辦酒席一般是請些親戚、朋友參加的,也就是大家都是比較熟悉的人,所以一般都會去參加的,就算因為一些特殊原因,沒得去參加,也會跟辦酒席的主家說下沒得空去,然後叫人幫忙隨禮,這樣大家都能互相體諒,沒什麼,那為什麼現在有這樣的現象:有些人不來了禮也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