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哲倫:「我不是個合格的中國人」

2020-12-13 環球人物網

花白頭髮、鬍子拉碴的黃哲倫,看上去一點也不像是「百老匯最活躍的華裔劇作家」,倒有點紐約布魯克林區窮藝術家的風範。2013年5月,應首屆烏鎮戲劇節之邀,黃哲倫攜早年作品《鐵軌之舞》來華。環球人物雜誌特約記者採訪他是在一個早上,烏鎮溼熱的天氣讓黃哲倫落座沒多久,一縷頭髮就無精打採地耷拉到額前,看起來古怪又好笑。「來這兒之後很多人叫我黃導,我說我不是導演,我只是個劇作家」。說話時,他的目光幾乎不在任何一處停留超過一秒鐘。這也許是生性的羞澀,也可能是作家的敏感:一切都被他看在眼裡,而他拒絕成為被觀察的對象。

「不務正業」的銀行家兒子

雖是華裔,黃哲倫的中文卻說得一點都不利索。他笑笑說:「我斷斷續續學過,但可能在語言方面天分不夠吧。」與其說是天分,不如說是生活環境使然。

1957年,黃哲倫出生在美國洛杉磯。他是第二代移民——1974年,父親亨利在洛杉磯開辦了遠東銀行,後來與一位出生在菲律賓的華裔鋼琴女教師結婚。黃哲倫是家裡3個孩子中的老大,也是唯一的男孩。為了儘快融入美國主流社會,從他記事起,家人間就只用英文交流,也從不過中國的春節。

對大多數的華裔家庭而言,孩子往往被鼓勵從事法律、金融等「有錢途」的職業。進入史丹福大學英文系就讀時,黃哲倫也向父母表示,這是為將來學法律打基礎。至於走上戲劇之路,黃哲倫對記者說:「這純屬偶然。」

讀大一時,從沒看過戲的黃哲倫被同學帶去看了莎士比亞的《冬天的故事》,「我覺得自己也能做這個」。他開始利用業餘時間寫劇本。大三暑假,黃哲倫參加了一個戲劇創作班,有幸跟隨獲得過普立茲獎的美國著名劇作家山姆·夏普德和瑪麗亞·伊瑞妮·福尼斯學習。他們教導他嘗試著用潛意識來寫作,黃哲倫意識到自己對與東西方文化相關的主題感興趣,於是為學校裡的宿舍演出寫了一部《新移民》。

這部他真正意義上的處女作在學校上演時,令父親落淚。父親本來是為了糾正黃哲倫的「不務正業」才來的,然而看完戲,他發現兒子寫的是關於「我們的生活、我們如何走過的經歷」。被打動的父親於是支持兒子前往耶魯大學戲劇學院深造,後來還捐贈15萬美元,打造了一個以兒子名字命名的劇場。「我認為這有點過了」,提起此事,黃哲倫的表情略微有些尷尬,他打趣道,「這聽起來好像我已經死了。」

1980年,《新移民》被百老匯看中,在紐約公演,並且為23歲的黃哲倫贏得了百老匯劇目最高榮譽奧比獎。從此,這個半路出家的華裔劇作家一發不可收,27歲前就寫出了4部劇作。

《蝴蝶君》是掛在脖子上的標籤

此次在烏鎮戲劇節上演的《鐵軌之舞》是黃哲倫的第二部作品。故事以1867年美國鐵路華工的罷工事件為背景,講述了兩個年輕的華工「龍」和「馬」工作之餘練習關公戲的故事。

黃哲倫最有名的作品,當屬《蝴蝶君》。1988年,30歲出頭的他正是憑藉這部作品,成為第一個獲得美國戲劇界最高獎託尼獎的亞裔美國人。《蝴蝶君》以轟動一時的新聞事件為素材,講述了一位法國外交官與中國京劇旦角演員的奇情故事,前者陷入了對後者的迷戀中,卻在十幾年後才發現對方是男兒身。

寫作的初衷,源自黃哲倫對西方作品中亞裔形象的不滿。普契尼經典歌劇《蝴蝶夫人》中,日本女子與美國海軍軍官相愛並結婚,卻遭到背棄,女子最終自殺。黃哲倫用《蝴蝶君》徹底顛覆了普契尼,為情而死的「蝴蝶夫人」成了西方男子,負心漢則成了中國「女子」,東方與西方,男性與女性的倒置、錯位,為這部戲賦予了更豐富的內涵。

《蝴蝶君》獲得極大轟動,《時代》周刊稱:「黃哲倫是自阿瑟?米勒後在美國公眾生活中又一個重要的劇作家,而且很有可能,他還是最好的劇作家。」「你很幸運能擁有一部代表你的作品,像阿瑟?米勒的《推銷員之死》。《蝴蝶君》似乎就是我的代表作。對我來說,它像是一個掛在脖子上的標籤。很長時間以來,我都很驕傲它能不斷重演」。

寫作是自我坦承的唯一機會

在美國,要成為全職編劇並不容易,最初黃哲倫耗盡心血寫一部劇本,只能獲得三四千美元,根本無法維持生活。因此他也參與音樂劇、歌劇和電影的編劇工作,他的作品曾奪得過葛萊美獎。曾經有段時間,每當需要交房租時,黃哲倫就趕忙接一部音樂劇或其它更商業化的活兒。

對他而言,這麼多年來堅持創作更深層的動因來源於一種探尋自我的需要。「我一直知道我是中國人,我只是不知道這有多重要?因為嚴格意義上,我不是個合格的中國人,我從小不會說中文,大學時才開始對我作為華人的意義感興趣。所以我想寫移民文化、東西方問題,我想了解得更多。」

在黃哲倫的故事中,經常出現他家人甚至自己的影子。《金童》的故事原型是他外曾祖父的3個妻子;《富貴關係》近乎於自傳,只不過把主人公換成了白人。不過,出現頻率最高的還是他的父親,「《黃面孔》裡有個角色就用了他的名字,其它戲裡也有跟他相似的人。」

在過去的七八年裡,黃哲倫每年都會來中國一到兩次。這也給了他新的創作靈感——2005年的一次旅行中,他去了一個新建的文化中心,「那裡的一切都很完美,光潔的大理石、名貴的巴西木材,除了英語標識。例如殘疾人廁所,被翻譯成『畸形人的廁所』……」黃哲倫以此為靈感,寫了一部《中國式英語》,描述美國人如何在當今中國做生意,尤其涉及語言障礙問題。「相比小時候,我對中國的態度發生了變化。中國的發展的確是我意識轉變的影響因素之一。我小時候幾乎身邊每個人都看不起中國,而如今每個人都對中國抱有期望。現在在美國,說出『我是華人』這樣一句話顯得相當酷。但你是否喜歡自己,真的不應該建立於他人的眼光之上,應該建立在你對自己的感覺之上,真實地面對自己的靈魂。」

黃哲倫的現任妻子是個百老匯演員,一位個性開朗的金髮女郎。他坦言,羨慕妻子「毫無保留的誠實」,自己卻做不到。這一點從他筆下的故事也多少可以窺出端倪,他從不在劇本中跳出來自說自話,而僅僅是借角色之口表達隱藏的自我。「寫作是你在生活中自我坦承的唯一機會嗎?」記者問他。「非常正確,我的經驗只可能寫進戲裡」,黃哲倫不假思索地答道。

責任編輯:

聲明: 版權作品,未經《環球人物》書面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劇作家黃哲倫:我的寫作是關於「溝通的困難」
    2011年,黃哲倫的劇作《中式英語》(Chinglish)被美國《時代》雜誌選為年度十大戲劇。這部諷刺喜劇笑點多達三百多個,在劇中飾演「局長」的中國演員張磊表示,該劇「對中國一些現狀的描寫極其精準。它讓你覺得這不只是語言的問題,其實還是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問題」。《中式英語》在百老匯上演超過170場後,今年3月,在香港藝術節也獲得了同樣熱烈的反應。
  • 華裔劇作家黃哲倫:通過寫作完成自我身份認同
    說到美籍華裔劇作家黃哲倫(David Henry Hwang),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蝴蝶君》(M. Butterfly)。 《蝴蝶君》以冷戰背景下一位法國外交官與一位中國京劇旦角之間的一出「愛情」間諜謎案為原型,以普契尼經典歌劇《蝴蝶夫人》作為顛覆性的樣板創作而成。1988年,年僅31歲的黃哲倫憑藉該劇奪得託尼獎最佳戲劇獎,成為獲此殊榮的第一位美籍華人。
  • 我不是一個合格的讀者,但我並不是生來如此!
    最先接觸書當然是剛上學的時候,這是我比現在的孩子們幸運的地方,老師帶著我們把書本從頭學到尾,著實對得起書本的原創主人們,這對他們來說是多麼值得驕傲的事情。但不是所有的作者都這麼幸運,比如現在,我再也很難把一本書從頭看到尾了,並且我只讀那些對我有所幫助或是有所啟發的部分。
  • 英文版歌劇《紅樓夢》美國舊金山首演 欲進軍中國
    如何讓東西方觀眾同時欣賞歌劇舞臺上的中國故事,考驗每一位主創人員。  首演當天,不少觀眾盛裝出席,大多選擇了色澤亮麗及做工精細的中式傳統服飾。容納3146人的歌劇院內座無虛席,後排站席還有數十人,謝幕時掌聲和喝彩聲此起彼伏,應驗了主創團隊的預估。
  • 她是個合格的老師,但不是個合格的媽媽
    我的媽媽是高中班主任,市級優秀教師,是學生眼裡不折不扣的好老師,但是在我眼裡,她卻不是一個合格的好媽媽,因為她給我的關愛,遠遠沒有給她的學生多。把原本屬於我的愛平分媽媽每天走的很早,回來的很晚,一般我醒了就發現媽媽已經收拾好準備出門了,我知道他們學校的早自習是6:30開始,但我始終搞不明白為什麼她總是五點半就出門了。
  • 甜喪·低糖·動漫情侶頭像:你不是個合格的朋友,還是做我老公吧。
    甜喪·低糖·動漫情侶頭像:你不是個合格的朋友,還是做我老公吧。
  • 「我對你不是真的」:港榮蒸蛋糕食品安全抽查不合格
    通過對國內知名電視節目重金砸「名」,港榮食品的營銷策略得以有口皆碑,尤其是那句「港榮蒸蛋糕,我對你是真的」,但港榮蒸蛋糕的真實一面顯然無法令公眾滿意。《企業透明度報告》李寧「港榮蒸蛋糕, 我對你是真的。」這是國內某知名電視類相親節目耳熟能詳的廣告詞。
  • 假面騎士Rogue:不是合格的首相卻是合格的兒子,為了大義而犧牲
    他呢,不是一個合格的首相,作為東都的首相代理,滿腦子卻只有征服世界的野心,但是他卻是一個合格的兒子,因為明白自己沒有居於人上的才能,全心全力地想要輔佐自己的父親當上首相。 最終,他為了自己的大義,犧牲了自己的生命!
  • 我裡外不是人了!放棄中國國籍的可怕後果
    我渾身開始不自在起來,好像裡外都不是 「人」 了。在國外人家把我當成中國人,在中國我又成了外國人。在經歷了近20個小時的飛行之後,當我們暈暈乎乎頭重腳輕地踏進中國海關時,竟意想不到地被海關警察阻攔在大門外。理由還是用英語告訴我們的:「You are not Chinese.Would you please fill these forms in English?」(你們不是中國人,請用英語填寫這份表格好嗎?)我倆先是一愣,繼而面面相覷。我轉而想起了我倆在飛機上一起填寫表格時的情形。
  • 劉和平談《雍正王朝》:雍正不是一個合格的中國人,康熙是!
    劉和平大師在接受採訪時,談到康熙和雍正處理家與國的關係時,曾說過:從這一點看,雍正不是一個合格的中國人,相反,康熙是!以下摘錄於《中國電視1999年第11期》——劉和平:託爾斯泰說,帝王是歷史的奴隸,如果一個皇帝或上層集團把國當成國,那他的家庭利益就讓步了,從這個意義上分析,雍正恰恰是有國無家的人,劇中雍正殺兒子時我給他設計了這樣一段臺詞:「當年文覺太師對朕說過『有國無家』, 這話朕直到今天才真正領悟了
  • 我在農村種地多年,卻不是一個合格的莊稼人
    我只好不吱聲,心想反正有她在,沒有什麼好怕的。晚上在田間澆地有一大好處,那就是肅靜。把溝多開幾個,電閘一推,井的水邊突突地翻上來,澆唄!多虧兄弟媳婦,幾下就豁開三個入水口,譁譁的井水從水龍頭裡噴薄而出,在喑淡星光下閃著薄稠般的光輝,似有水氣蒸騰而起,用手電一照相是霧靄一般。聽著乾涸土地,咕魯咕魯吞咽著水流,似乎聽到了沉睡在地下的麥子,被吵醒的聲音。
  • 你是個有合格的媽媽嗎?
    媽媽是孩子最親近的人,(至少我這麼認為,大家覺得對嗎?)也是跟孩子相處最多的人。那麼,你認為自己是個合格的媽媽嗎?給大家舉個例子吧。我親戚家的嫂子,一個人帶兩個孩子,從小公婆沒有看過一天。兩個孩子相差兩歲吧。一個人帶倆孩子,還收拾的利利索索的,每天都會給孩子做各種花樣飯。一直到現在。不僅乾淨利索,兩個孩子還多才多藝。舞蹈,書法,跆拳道,各類特長都很優秀,優秀的孩子讓人羨慕不已啊。但是孩子有多優秀,父母付出就有多辛苦,可見嫂子付出多少吧。對於她的這些辛苦付出,我是特別敬佩的。
  • 「吃瓜群眾」劉震雲:「我不是個幽默的人」
    「吃瓜群眾」劉震云:「我不是個幽默的人」 劉震雲 長江文藝出版社供圖而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小說20萬字,前言就有19.7萬字,「因果」落在最後3000字的正文裡。整個內容比《我不是潘金蓮》更熱鬧,4個素不相識的人,你方唱罷我登場,八竿子打不著的事,穿越大半個中國打著了……11月1日,劉震雲新書發布會當天,本報記者對他進行了專訪。這位總是讓人笑著思考的作家一邊自嘲「我也是吃瓜群眾」,一邊強調「我不是個幽默的人」。
  • 不懂業務的HR,不是合格的人資
    為您所需,直擊職場競爭力,及時搜索最實用的獵頭情報,甄選高薪職位、行業動態、職業規劃指導、人資管理,三才獵頭只說實在的
  • 覺得自己不是個合格的媽媽,你對孩子最愧疚的一件事情是什麼?
    最近一件事情讓我很愧疚,覺得自己真的不是個合格的好媽媽。寶寶還在月子裡就溼疹,反反覆覆特別嚴重。去醫院看了,開了一些緩解的藥膏。當時醫生還特別交代,說孩子這個溼疹的原因很複雜,不過正常的溼疹也是屬於過敏。讓我們抹點藥膏緩解,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要找到過敏源。
  • 楊冪不是個合格的好媽媽,陪小糯米的時間屈指可數
    不過有句老話說的話,自古忠孝不能兩全,放在楊冪身上也同樣適用,這麼忙碌的工作最對不起的就是自己的家人了,與劉愷威長期分居兩地,讓網友們對他倆的婚姻一直是比較擔心的而我覺得楊冪最對不起的就是自己的女兒小糯米了,整整一年這麼忙碌的工作,陪在小糯米身邊的時間肯定是屈指可數的,甚至馬上就要進入年底了,楊冪依然還在拍攝自己的電視劇只是在孩子最需要家長陪在身邊的階段,楊冪卻時常不在
  • 高子文:《文明的逆子們——美國現代戲劇的中國敘事》
    該書以個案研究為起點,對斯蒂文斯、奧尼爾、懷爾德、黃哲倫、張家平等劇作者的創作心理和作品內涵進行了深入而細緻的探究,對他們的中國敘事的特點及原因做了歸納,最終抽象並總結出了美國戲劇現代化與文化接受之間的發展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