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瀨戶內海,最有名的食物要屬高松的烏龍麵了,於是在去直島的船上,我們點了一份烏龍麵嘗嘗。
不得不說,高松的烏龍麵雖然配料簡單,但味道是原汁原味,麵條十分筋道,確實很好吃,名不虛傳。
吃完這碗烏龍麵,我們的紅色波點輪船也已經要靠岸了,處處滿是草間彌生的波點元素。
《赤南瓜》據說是草間彌生將自己的幻覺表現了出來,各種形態不一的赤色圓點南瓜,讓海岸上突然出現一塊魔幻空間。
到了岸邊,看到紅色的大南瓜佇立在碼頭,迎接我們的到來。
直島錢湯比較出名,但是當天好像有學生去參觀,沒辦法泡湯,我們在門口逛了逛就離開了。
島上到處是波點元素,就連公交車上也滿是紅色和黃色的波點圖案,十分應景。
《直島Pavilion》繼「海之驛站(直島)」和「紅南瓜」之後,在直島出海門戶的宮浦港周邊設置了全新的地標。
提出在27座島嶼構成的直島上建設「第28座島嶼」的概念,打造出漂浮在海面、如海市蜃樓般的「浮島景象」,展現其輕快、漂浮感的形態特徵。
晚上的時候,據說這裡更美更夢幻。
因為藝術祭這個大旺季,我們沒有租到電動車或者自行車,乾脆徒步環島,上山下山開啟暴走模式。
偶然在路上經過一個島民家,郵箱上有著可愛的熊本熊,看到可愛的事物當然要一起合影啦~
直島上最著名的三個美術館都離得不太遠,看到路牌和凹凸鏡,不由得又開始合影了一張。
Benessehouse是安藤忠雄打造的自己最引以為傲的酒店,被全球藝術迷奉位「住一次今生足矣」。
BenesseHouse最精彩的地方是它位於山丘上,面向大海的BenesseMuseum,收藏了許多日本及外國不同藝術家的作品。
有用彩色燈泡組合不同情緒字母不停閃爍的更現代的藝術作品,也有杉本博司拍攝的一組黑白照片。
這組會唱歌的機器人也甚是有趣,他們嘴型一致,姿勢一致,像極了一個機器人樂隊。
李禹煥美術館LeeUfanMuseum是以韓國同名極少主義藝術家所命名的美術館,於2010年完工開館,是建築大師安藤忠雄在直島的又一件瑰寶。
在正方形的前庭中,擺放著李禹煥的作品,石頭和柱子,禪意十足。
李禹煥的作品風格極簡美學,也是當代藝術運動物派的中心人物,用原始的石頭、木頭、鐵柱子等素材呈現,而不去作加工和處理,更加注重物體之間的關係和材質之間的交融。
進入李禹煥美術館之前,有一段長廊,剛好看到一對情侶,身著一黑一白迎面走過來,頗有些韓劇鬼怪裡名場面的感覺。
參觀完李禹煥美術館,去下一站的路上,看到很有愛的一家三口,便把這份美好用快門記錄了下來。
地中美術館也是安藤忠雄的作品,需要提前網上預約門票才能進館,我們行程太趕放棄了這個美術館。
接著,我們便步行向黃南瓜出發,徒步環島的好處就是不錯過任何一處風景,缺點就是會走斷腿。
在離海邊不太遠的岸邊,發現了又一處草間彌生的作品,波點元素的辨識度,實在是很高。
我們的最後一站就是草間彌生的黃南瓜,在陽光的照射下,黃南瓜顯得非常立體,仿佛漂浮在海面上。
排隊拍完照時,才發現我們錯過了回碼頭的末班公交車,只好繼續步行碰碰運氣,在路上嘗試著搭順風車,一位好心的女車主最後搭了我們,將我們帶回了直島的碼頭,真的很感謝這位善良的女車主。
當我們坐上末班船離開直島時,一群小朋友一直對著輪船熱烈的招手再見,說著「sayounala,sensei」,原來輪船上有她們的老師,可愛的學生們一直追著輪船的方向跑,濃濃的師生情讓人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