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處滿是草間彌生的波點元素

2020-12-19 主播小天天

說起瀨戶內海,最有名的食物要屬高松的烏龍麵了,於是在去直島的船上,我們點了一份烏龍麵嘗嘗。

不得不說,高松的烏龍麵雖然配料簡單,但味道是原汁原味,麵條十分筋道,確實很好吃,名不虛傳。

吃完這碗烏龍麵,我們的紅色波點輪船也已經要靠岸了,處處滿是草間彌生的波點元素。

《赤南瓜》據說是草間彌生將自己的幻覺表現了出來,各種形態不一的赤色圓點南瓜,讓海岸上突然出現一塊魔幻空間。

到了岸邊,看到紅色的大南瓜佇立在碼頭,迎接我們的到來。

直島錢湯比較出名,但是當天好像有學生去參觀,沒辦法泡湯,我們在門口逛了逛就離開了。

島上到處是波點元素,就連公交車上也滿是紅色和黃色的波點圖案,十分應景。

《直島Pavilion》繼「海之驛站(直島)」和「紅南瓜」之後,在直島出海門戶的宮浦港周邊設置了全新的地標。

提出在27座島嶼構成的直島上建設「第28座島嶼」的概念,打造出漂浮在海面、如海市蜃樓般的「浮島景象」,展現其輕快、漂浮感的形態特徵。

晚上的時候,據說這裡更美更夢幻。

因為藝術祭這個大旺季,我們沒有租到電動車或者自行車,乾脆徒步環島,上山下山開啟暴走模式。

偶然在路上經過一個島民家,郵箱上有著可愛的熊本熊,看到可愛的事物當然要一起合影啦~

直島上最著名的三個美術館都離得不太遠,看到路牌和凹凸鏡,不由得又開始合影了一張。

Benessehouse是安藤忠雄打造的自己最引以為傲的酒店,被全球藝術迷奉位「住一次今生足矣」。

BenesseHouse最精彩的地方是它位於山丘上,面向大海的BenesseMuseum,收藏了許多日本及外國不同藝術家的作品。

有用彩色燈泡組合不同情緒字母不停閃爍的更現代的藝術作品,也有杉本博司拍攝的一組黑白照片。

這組會唱歌的機器人也甚是有趣,他們嘴型一致,姿勢一致,像極了一個機器人樂隊。

李禹煥美術館LeeUfanMuseum是以韓國同名極少主義藝術家所命名的美術館,於2010年完工開館,是建築大師安藤忠雄在直島的又一件瑰寶。

在正方形的前庭中,擺放著李禹煥的作品,石頭和柱子,禪意十足。

李禹煥的作品風格極簡美學,也是當代藝術運動物派的中心人物,用原始的石頭、木頭、鐵柱子等素材呈現,而不去作加工和處理,更加注重物體之間的關係和材質之間的交融。

進入李禹煥美術館之前,有一段長廊,剛好看到一對情侶,身著一黑一白迎面走過來,頗有些韓劇鬼怪裡名場面的感覺。

參觀完李禹煥美術館,去下一站的路上,看到很有愛的一家三口,便把這份美好用快門記錄了下來。

地中美術館也是安藤忠雄的作品,需要提前網上預約門票才能進館,我們行程太趕放棄了這個美術館。

接著,我們便步行向黃南瓜出發,徒步環島的好處就是不錯過任何一處風景,缺點就是會走斷腿。

在離海邊不太遠的岸邊,發現了又一處草間彌生的作品,波點元素的辨識度,實在是很高。

我們的最後一站就是草間彌生的黃南瓜,在陽光的照射下,黃南瓜顯得非常立體,仿佛漂浮在海面上。

排隊拍完照時,才發現我們錯過了回碼頭的末班公交車,只好繼續步行碰碰運氣,在路上嘗試著搭順風車,一位好心的女車主最後搭了我們,將我們帶回了直島的碼頭,真的很感謝這位善良的女車主。

當我們坐上末班船離開直島時,一群小朋友一直對著輪船熱烈的招手再見,說著「sayounala,sensei」,原來輪船上有她們的老師,可愛的學生們一直追著輪船的方向跑,濃濃的師生情讓人感動。

相關焦點

  • 草間彌生波點藝術驚現街頭 創意營銷引圍觀
    原來,其創意來源自近日上海異常火爆的草間彌生藝術作品展。畫著濃重的眼妝、戴著一頭燦爛的酒紅色頭髮、身穿圓點圖案短上衣——草間彌生,這個年過八旬的怪怪婆,被稱為前衛、極簡女王,經歷過抽象主義、至上主義、POP浪潮和超現實主義的洗禮,其作品融合回話、裝置藝術和多媒體等為一體,在與LV等品牌多次跨界合作的過程中,通過標誌性的「波點」徵服了全世界。
  • 「怪婆婆」草間彌生為何鍾情波點與南瓜?
    在去年經歷一系列「假展」風波後,真正的草間彌生展——「草間彌生:愛的一切終將永恆」將於3月7日至6月9日亮相上海復星藝術中心。波點、南瓜、鏡屋以及無限延伸的視覺體驗,構成了這位當代藝術家的獨特符號。草間彌生身上有諸多標籤,波點女王、日本藝術天后、精神病患者抑或怪婆婆,如同她的作品一樣極具風格化。草間彌生的藝術,為何如此富有魅力?
  • 東京國立新美術館草間彌生個展 尋找波點女皇的永恆之魂
    藝術家草間彌生草間彌生1929年出生於長野縣松本市的一個貴族家庭,少年時代開始喜歡用波點和網眼進行幻想般的創作。南瓜的意象在草間彌生的藝術創作中反覆出現,雖然都是南瓜與波點的結合,但形式卻不盡相同。本次展出的是藏於秋田縣フォーエバー現代美術館的鋼結構中空南瓜,波點部分也做了挖空處理。
  • 無熱愛 不藝術 「波點女王」草間彌生作品展席捲武漢
    無熱愛 不藝術 「波點女王」草間彌生作品展席捲武漢 無熱愛 不藝術 「波點女王」草間彌生作品展席捲武漢  最前衛藝術展撩撥武漢藝術粉草間彌生,這位日本國寶級藝術家就像神一樣的存在,身上被貼了很多標籤:怪婆婆、波點女王、精神病人、世界上身價最貴的當代藝術家之一……草間彌生的名字一出現,就常常引發各種膜拜和追捧,甚至一畫難求。
  • 波點、南瓜和自拍:草間彌生如何從「驚世駭俗」變得「可愛可親」
    本次展覽是自2013年以來草間彌生在上海舉辦的第一次大型機構展覽,將呈現這位90歲的藝術家的最新藝術創作,波點、花卉、無限鏡屋等極具視覺衝擊力的經典元素將繼續構成草間彌生的創作主線。為了本次展覽,草間彌生根據復星藝術中心的空間結構特別創作了多件大體量特定場域裝置作品,大型裝置「無限蘊藏的波點希望將永遠籠罩宇宙(2019)」中,有草間彌生標誌性的黑色波爾卡圓點、黃色莖狀的圖案,二者錯綜纏繞,蜿蜒扭轉,將覆蓋復星藝術中心的六米超高層空間。「從童年時代開始,我就對中國的詩歌和文學有很深的敬意,因此我一直覺得和中國很親近。
  • 「波點女王」草間彌生對其未授權展覽深表遺憾
    你以前在中國各地商場看到的草間彌生展竟然是山寨的!草間彌生日本代理畫廊表示,近來發現中國八個城市冒名草間彌生展覽在商場出現,草間奶奶感到萬分失望。然而真正經財團授權畫廊個展即將於11月7日在上海揭幕。為了看一眼「圓點婆婆」的作品大老遠花了錢排了隊去看的那些展……那些精心打扮拍的自拍……那些發過的朋友圈獲得的點讚……今年89歲的草間彌生(Yayoi Kusama)出生於日本,在京都學習了日本畫之後於上世紀50年代搬到美國紐約,再於1973年回到日本。她以善於演繹圓點元素所著稱。她的藝術創作涵蓋繪畫、素描、雕塑、行為表演、文學、時尚、工業設計等各種領域。
  • 90歲,身價幾十億,她是最貴的藝術女王——草間彌生
    說起草間彌生,不少人會想起浮誇的裝扮和色彩波瀾的波點,2017年,所有在世女藝術家的拍賣榜上,她以1億美元的拍賣總價位居榜首,不少密集物恐懼症都表示不服:憑什麼一堆圓點點就能賣這麼貴?然而,這位「終極網紅」的經歷,還真不是看上去那麼簡單。
  • 草間彌生大展開幕 90歲「圓點婆婆」帶來哪些驚喜?
    近年,草間彌生個展遍布全球——泰特現代美術館、蓬皮杜藝術中心、東京國立新美術館等先後為其舉辦回顧展,而其拉丁美洲和亞洲巡迴展,更吸引200萬人次觀看。2017年,草間彌生迎來自己的美術館,讓人不免感嘆:這是個草間彌生的時代。
  • 草間彌生與村上隆藝術展亮相武漢 千餘粉絲近距離膜拜大師作品
    草間彌生與村上隆藝術展武漢站主題「為熱愛而活」。(記者 劉建維 攝)  荊楚網消息(記者郝菁 劉建維)5月26日,草間彌生與村上隆藝術雙聯展(武漢站)正式和公眾見面,這是一場由波點和太陽花開啟的視覺盛宴,開展首日就吸引了「波點迷」「花花粉」1000餘人,各個展區的巨大視覺衝擊力讓參觀者們流連忘返,紛紛拿出手機記錄自己看展的每個瞬間。
  • 莫蘭迪、雷杜德、草間彌生,這些大師的一生竟然如此單調?
    ——草間彌生不管你對藝術的了解有多少,你一定聽過「草間彌生」,她對藝術的堅持完全來源於自我。確實,追求自我、堅持自我,才是人類永恆的主題。LV概念店設計by 草間彌生那麼為什麼草間彌生卻依然我行我素,一直重複這種讓人感到不適的密集波點呢?這一切都和她小時候的經歷有關。
  • 無限的鏡子 映照草間彌生的圓點宇宙
    赫希洪博物館以「草間彌生:無限的鏡子」(Yayoi Kusama: Infinity Mirrors)為題,展示草間彌生大型鏡像裝置與其他60件畫作與雕塑,探索藝術家如何運用鏡子、圓點、陽具、房間等元素創作。展覽展至5月14日。
  • 草間彌生首次與中國品牌合作 攜手京東推出限量版藝術聯名帆布袋...
    即使你沒有聽過草間彌生的名字,但在生活中也或多或少會見過她創作的作品。斑斕的圓點作品和別樹一幟的前衛風格,讓她的作品具有極強的標誌性和辨認度,動輒一個就能在拍賣市場拿下百萬美元的交易額。草間彌生不僅是國際藝術圈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家之一,在時尚圈也擁有一呼百應的號召力,眾多國際頂級品牌都以能與她合作為榮。
  • 今年十月起,你可以去東京看看草間彌生的博物館
    上個周,草間彌生美術館正式宣布,將於 10 月 1 日正式落戶東京新宿區。這間美術館將是全球首個草間彌生個人美術館,它由草間彌生本人在今年設立的草間彌生紀念藝術財團經營,多摩美術大學校長、美術評論家建畠皙擔任館長。
  • 草間彌生:我的一生都通過藝術來表達愛
    打開搜尋引擎,輸入:「草間彌生 愛」,會發現除了「波點女王」、「怪婆婆」、「精神病藝術家」,另一個總和藝術家草間彌生這個名字共同出現的,就是「愛」這個詞了。I Love Me《Yayoi Kusama: I Love Me》是一部講述了草間彌生在一年半時間裡的日常生活和藝術創作故事的紀錄片,是對草間彌生生活的完整實錄。片中呈現了她創作於2004-2007年的單色系列《愛是永久(Love forever)》一共50張作品的創作過程,以及最終完成的珍貴瞬間。
  • 對話|90歲草間彌生:圓點通向無限,奔馳在「高速公路」上
    3月7日,展覽「草間彌生:愛的一切終將永恆」將在上海復星藝術中心開幕。這是2013年以來草間彌生在上海舉辦的首次大型機構展覽,展示藝術家最新的藝術創作。草間彌生為展覽特別創作大型沉浸式裝置,與此同時,著名的 「無限鏡屋」裝置、「我的永恆靈魂」系列繪畫以及專為本次展覽所作的花卉雕塑都將向觀眾展出。
  • 奇怪的畫家:草間彌生是「日本藝術天后」,她的畫充滿著小圓點
    草間彌生的前半生堪稱瘋狂的,1929年,草間彌生出生在日本的一個富裕家庭,但她從小性情陰鬱。10歲那年,她患上了神經性視聽障礙,經她的主治醫師診斷還伴隨有精神分裂症。草間彌生看到的世界仿佛隔著一層斑點狀的網,同時她也被大量幻覺困擾,因而常常有自殺衝動。於是,她開始用繪畫釋放恐懼,試著用重複的圓點把自己的幻覺表現出來。
  • 草間彌生:強迫症藝術家
    草間彌生:強迫症藝術家 今日是前衛藝術女王草間彌生九十歲大壽。置於日本瀨戶內海直島的《黃南瓜》與《紅南瓜》,大概是我們最熟悉的草間彌生作品了1929年今日,草間彌生出生於長野縣松元市一個富裕家庭。草間一家打理苗圃和園藝生意,而她從小的志願就是當藝術家,但她保守的母親只想千金女兒嫁個有錢人,安份做個家庭主婦和「藝術收藏家」,故此極力反對她搞藝術,更會毀壞她的畫布,並虐打她以示懲戒。
  • 日本,在松本市美術館沉浸於草間彌生的世界
    看到色彩鮮豔的圓點圖樣,應該有不少人跟我一樣立刻想到草間彌生吧!當我看到她著名的南瓜作品時,當場就迷上了我想應該有不少女生都熱愛草間彌生的作品吧?最近草間彌生的特展「草間彌生 ALL ABOUT MY LOVE 我的所愛」,就在我的故鄉松本市美術館舉辦,不走一趟真說不過去呢!造訪草間彌生故鄉,參觀松本市美術館!
  • 專訪草間彌生——精神療養院裡的日本藝術天后
    在她看來,草間彌生所謂的幻覺都是在胡說八道,而畫畫更不是富家女應該做的事情,她更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收藏藝術品的人」。母親毀掉草間彌生的畫布,罰她和工人們一起幹活,經常把她關起來。「每天打我,還踢我屁股」,強烈的恐怖感讓草間彌生的精神接近崩潰。  童年的記憶雖不盡美好,卻極大地激發了她的創造力。草間彌生不但「發明」了那些張牙舞爪的類似花卉的植物,還把它們做得越來越龐大。
  • 關於草間彌生贗品展會的嚴正聲明
    創作中的草間彌生 照片提供:一般財團法人草間彌生紀念藝術財團,大田秀則畫廊 -- 草間彌生   在此嚴正聲明上述展會與展覽機構均未得到草間彌生本人的許可而擅自進行、並且展出作品皆為贗品,展會中所展出的贗品對草間彌生女士在國際間的品牌與信譽造成了惡劣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