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性侵:別讓無知傷到孩子

2020-09-19 臨安檢察

來源:檢察日報

教育學家馬卡連柯說過:「性教育首先是社會人格的文化教育。」從這個角度說,《珍愛生命——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被家長「趕出」課堂是所有孩子們的悲劇。保護兒童免受性侵的傷害,需要社會、文化、心理、法治等多方面卓有成效的建樹,但我們首先要告誡自己的是遠離性侵:別讓無知傷到孩子

  To孩子:你的遭遇對你造成的重創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有些人能順利走出來,也有些人不能,你要堅信,這不是你的錯,不要自責,也別害怕,你還是那個好孩子,你的一生還很長,努力快樂,加油。

  ——蘇老師

  To家長:不要嫌孩子小,性教育要趁早。教育不僅僅是為了考學,還要教育他們基礎的生存和保護自己的能力。

  ——孫雪梅

  To全社會:性教育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希望所有人都不缺失。

  ——黃莉莉

  最近,兒童遭猥褻性侵案件不斷被爆出,令人震驚:2017年8月12日,作家陳嵐發布微博稱南京高鐵站一年輕男子當眾猥褻小女孩。8月15日,南京鐵路公安處南京南車站派出所官方微博通報稱:警方以涉嫌猥褻兒童罪對犯罪嫌疑人段某某依法刑事拘留。8月28日,南京鐵路運輸檢察院依法以涉嫌猥褻兒童罪,將段某某批准逮捕。

  8月14日,網友爆料在重慶某醫院一男子將手放入未成年女孩褲子內摸其身體。8月16日重慶市公安局沙坪垻區分局官方微博發布通告,犯罪嫌疑人杜某已於16日上午被抓獲。

  目前,兩個案件都在進一步偵查中。

  此外,網紅大V「90後創業者」許豪傑被豆瓣網友爆料創辦兒童色情網站,販賣兒童貼身衣物;同時又有網友舉報某網站存有大量猥褻女童的視頻……

  一時間,關於兒童遭遇性侵的各種案件頻頻爆出,是此類案件突然增多了嗎?據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女童保護基金(以下簡稱「女童保護」)發布的《「女童保護」2016年性侵兒童案件統計及兒童防性侵教育調查報告》顯示,2016年全年媒體公開報導的性侵兒童(14歲以下)案件433起,受害人778人(表述為多人受害但沒寫具體人數的,按3人計算),平均每天曝光1.21起。

  不是案件變多了,只是隨著人們意識的進步,公開場合性侵兒童的案件被公眾曝光的更多了。但從數據來看,暴露在陽光下的犯罪只是少數,大部分性侵案件都發生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

  遭遇性侵後果會有多嚴重?我國目前對於性知識的普及和防性侵教育的現狀如何?作為家長和教育工作者可以為孩子們做些什麼?司法機關如何應對把手伸向孩子的犯罪分子?本報記者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採訪。

  刻不容緩的嚴峻現實

  上述南京和重慶的兩起案件中,都有一個讓人痛心的細節:兩個孩子在受到侵害的時候,都是習以為常的態度,仿佛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並不在意。孩子不知道這種行為是對自己的侵害嗎?

  「女童保護」負責人、鳳凰公益主編孫雪梅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性教育在我國是比較缺失的,無論家庭還是學校。在發達地區,有意識的家庭會開展一些,但大多數家庭依然談性色變,總體來說並沒有系統的性教育可言。」中國性學會青少年專委會委員、衛生計生委中國人口宣教中心專家黃莉莉告訴記者:「如今未成年人性教育的環境,客觀地說比十幾年前要好一些,但總的來講還是差得很遠。我們現在性教育很少,在小學能開性教育課的非常少。只是隨機授課,沒有系統的課程。性教育在中小學開展得很困難,我去的中小學相對大學來說少之又少。」

  2017年7月20日,美國搖滾天團「林肯公園」主唱查斯特·貝寧頓在美國加州洛杉磯的住宅內自盡,年僅41歲。據報導,查斯特·貝寧頓幼時曾遭成年男子性侵,讓他一度產生輕生念頭。2017年4月27日,臺灣作家林奕含在家中自盡,年僅26歲。林奕含年少時曾被一名老師性侵,在發表了一部以自身經歷為原型的長篇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後,林奕含選擇離開這個世界。

  性侵兒童,是在對最沒有反抗能力的群體施加暴力,這種傷害往往成為受害者一生揮之不去的陰影。

  孫雪梅告訴記者,他們在工作中接觸過遭遇性侵的孩子,「也有孩子會主動向我們傾訴。孩子們受到傷害以後心理上會產生一些變化,性格發生比較大的轉變,更嚴重的除了身體還有心理上的傷害。他們中有的人因此改變了人生軌跡,一輩子走不出陰影。性侵對孩子身心傷害都很大,心理傷害會更大一些。」

  林奕含在自殺前8天接受採訪時說道:「這個故事,折磨、摧毀了我的一生。」

  家庭與學校的性教育缺失,和性侵給孩子造成的巨大傷害,仿佛「前後夾擊」,現實刻不容緩,我們能夠做些什麼?

  一言難盡的教育推廣

  2017年3月3日,微博營銷號「李鐵根」發布了一條微博:「李阿姨你怎麼了李阿姨!!」配圖是一名成年女性對一個小男孩說:「小軍,你又長高了,你脫下褲子讓李阿姨看一下。」眾多營銷號紛紛轉發調侃「尺度大」「好汙」。

  這張圖片來自北京師範大學兒童性教育課題組編寫的兒童性教育系列教材《珍愛生命——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完整的圖片中,「小軍」當場拒絕了「李阿姨」,圖片下還配有說明「拒絕熟人觸摸隱私部位」。然而「尺度大」的爭議已經伴隨著營銷號的傳播愈演愈烈,有家長隨即向學校提出了異議,這部教材最終被「請」出了學校。

  黃莉莉表示,在以往的授課過程中,當問到「提到性會想到什麼」,孩子們對性的認識通常是非常負面的,大家想到的都是不好的事情,認為性是不可說的,淫穢齷齪的。

  「聯合國發布的性教育指導綱要對不同年齡的孩子接受性教育應該到什麼程度都有很嚴格的規定。那套教材就是按照這套綱要來編寫的。性教育應該從小開始,長大以後就會是很自然的過程,而我們現在關於性的信息一直是負面為主,仿佛打了一層灰色的底子。」黃莉莉告訴記者。

  孫雪梅在採訪中表示:「從性教育方面來說,目前推進還是有一些障礙,主要還是觀念轉變問題。那套教材本來很好,也是經過長時間實踐的,但因為長期缺乏性教育,書中一些用詞被認為『尺度大』,引發爭議。但性教育是一定要做的,只是教育的內容和過程也是循序漸進的,因為缺失太久,所以推進時確實要考慮實際,相信大多數人會逐步接受。」

  課題組隨後發表了《對〈珍愛生命——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引發討論的回應》,文章表示,課題組是依據《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的相關內容要求和200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的《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的六個關鍵概念,設計的教材內容。

  文章提到,在中國,長期以來「性」都是一個禁忌話題。在家庭性教育缺失,學校性教育缺位的情況下,「我們真誠希望所有的父母、教師、關心兒童健康成長的各界人士能為兒童性發展、性教育提供安全、支持的環境,希望孩子能夠基於科學、準確的信息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對兒童進行性教育,這本身就是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共同責任。」

  至於被質疑內容「敏感」,文章回應道,我們希望性知識能和其他科學知識一樣,被自然、準確地傳遞給兒童,讓兒童感覺到認識生殖器官,跟認識身體的其他器官一樣。否則,當一個孩子遭受性侵害,他連什麼地方被觸摸都描述不清楚,如何得到有效保護?國際國內的性教育經驗表明,讓兒童說出生殖器官的正確名稱,了解到自己誕生的過程,有利於兒童樹立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生命的意識。

  家長的聲音

  在北京市海澱區一所高中任教的蘇老師也是一個小男孩的媽媽,蘇老師告訴記者,她在家庭教育中會用繪本或口頭描述的方式對孩子進行簡單的性知識方面的科普,比如認識性器官,男性與女性的區別。「另外我讀過一些文章,說在孩子小時候,不要把生殖器官代號化。還會帶著孩子閱讀一些關於如何保護自己的繪本,並告訴他身體任何部位不能讓別人隨便觀看觸碰,爸爸媽媽也不例外。」但蘇老師表示,「我所在的學校對學生並沒有防性侵方面的教育,我認為讓孩子和學生在課堂學習性知識,是完全可以接受且非常有必要的。」遼寧省凌源市的田老師有一個年幼的女兒。她坦言,在家庭教育中基本沒有對孩子進行過性知識的講解,因為不知道從什麼方面如何給孩子講性知識。「在防性侵方面給孩子講過,不要讓別人脫她衣服,摸她的身體和她的小屁屁。」田老師表示,可以接受讓孩子在課堂上學習性知識,但是要有專業的老師指導,「像我們這種教文化課的老師沒辦法在課堂上給孩子們普及性知識。」她告訴記者,希望孩子在教育中明白什麼是性侵害,在哪種情況下會遇到性侵害,還有如何讓自己避免傷害,受到傷害後要如何告知父母,避免二次傷害。

  黃莉莉在採訪中表示:「家庭氛圍是性教育最重要的環節,而學校老師是最可信賴的群體。一是需要國家統一把性教育納入課堂教學,二是發展公益組織。比如荷蘭等國家就有很多專業的公益組織,每年去學校講幾次課。培訓老師也是很好的方式。希望每個教育工作者能夠意識到,性教育是生活技能的教育,不是謀生的教育。」

  司法機關在行動

  南京火車站女童遭猥褻事件的後續發展令人心驚,案發後不久,網友在犯罪嫌疑人段某某父親的QQ空間相冊裡發現一些幼女裸照,部分照片還露出幼女的隱私部位。而8月17日下午,犯罪嫌疑人的父親與受害女童返回家中,當地婦聯部門人員陪同左右,並不時為小女孩拍照。女孩家庭所在地河南省滑縣宣傳部工作人員稱,現在網上的輿論對女孩的家庭和女孩的身心造成了嚴重影響。

  而爆料人陳嵐則收到了近千條的死亡威脅、詛咒及謾罵。受害女童的安置是否合理,犯罪嫌疑人家庭收養女童是否合法,至今尚無定論。

  但是,在打擊性侵兒童犯罪方面,司法機關已經在行動。8月25日,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檢察院啟動了限制涉性侵害違法犯罪人員從業工作的機制,對曾經有強姦、猥褻等涉性侵害違法犯罪記錄人員,禁止其從事與未成年人有密切接觸的行業,這一機制在國內是首創。

  據該院副檢察長張晨介紹,限制涉性侵害違法犯罪人員從業機制,將通過建立「涉性侵害違法犯罪人員信息庫」,強化教師、教練等特定行業入職審查,防止有涉性侵害違法犯罪前科劣跡人員進入與未成年人有密切接觸的行業,充分保護未成年人免受潛在的性侵害。

  浙江省慈谿市檢察院聯合法院、公安、司法出臺《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人員信息公開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規定,對符合條件的實施嚴重性侵害未成年人行為的犯罪人員,在其刑滿釋放後或者假釋、緩刑期間,通過發文各單位的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微博等渠道對其個人信息進行公開,方便公眾隨時查詢,警示犯罪,預防未成年人受到性侵害。同時,《辦法》對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人員信息應當公開的情形和例外條件、公開期限、公開內容、公開途徑、公開程序均作了明確規定,旨在有效遏制性侵害案件多發勢頭,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海南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王琳對此評價: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人員是「已決犯」。犯罪信息是與公共利益、群體利益緊密相關的「公事」,且屬已經公開的「公事」。慈谿此《辦法》集中公開了之前已經公開了的有關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人員的信息,談不上是對這些犯罪人員隱私權的侵犯。

  打擊性侵兒童犯罪,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與其亡羊補牢,不如從最基礎的方面做起:做足預防,保持警惕,守護孩子成長的天空。

相關焦點

  • 11歲女孩被性侵17次:性無知的根源是家長!
    他們阻隔一切孩子能接觸到的性信息,認為這是對孩子純潔的保護。殊不知,這是把孩子推向被侵犯的深淵。正是因為有這種父母的存在,不願意教孩子性知識,也不允許老師教。等到事發之後再來責怪老師,為什麼你們當初不普及性知識?把性教育當作汙穢的情色汙染,不是無知就是愚昧。別讓你拼命保護的孩子,毀在性無知上。
  • 關於性,你的無知和不好意思,很有可能害了你的孩子!
    最近備受關注的上市高管性侵案處在輿論的風口浪尖,如何保護孩子遠離性侵害的相關話題也再次被熱議提及。也許我們很熟悉這樣的場景:凡是涉及到性,便是禁忌。小時候我們問爸爸媽媽「我是從哪裡來的?」,「垃圾堆裡撿的」「石頭蹦出來的」。
  • 性侵不會停止,我們只能教孩子怎麼保護自己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會關注少兒性侵的新聞,老實說有時候看到新聞聳動的標題就沒有勇氣細看內容,六月份有個新聞是『12歲女孩遭爺爺性侵3年懷孕,母親拒絕引產,父親:我們內部解決』,看到新聞標題的當下,我沒有看內容,一直到今天因為要寫這篇文章,我才細讀這則新聞。
  • 5歲女兒遭性侵,父親的求助信細思極恐:為了孩子,守住這4件底線!
    次日,鄰居劉某把孩子抱回來,說孩子是他幫忙找回來的。圓圓的奶奶上前查看,當場崩潰:「完了,給我的孩子禍禍了。」「孩子當時滿身都是泥,褲衩都是血,身上裡裡外外都有傷。輾轉後,直接被送進了重症監護室」。7歲的孩子怎麼會得性病?再三追問下,小女孩表示每次跟爺爺睡覺時,爺爺都會要求她脫下褲子......意識到花花可能遭遇了性侵,醫生氣憤又心疼:「女孩身上的皮疹較多,範圍較廣,治療過程會比較痛苦。」
  • 別讓無知代替了良知!
    這件事情一經報導,就引起了社會上的廣泛關注,為什麼到現在孩子的尊嚴仍舊得不到尊重?但這僅僅是大家能看到的一角,還有更多的學校,暗地裡對學生施以暴力!家長們看著「豫章書院」四個大字,毫不猶豫的將孩子送了進去,他們卻不知道,進去的人都經受著怎樣的折磨。體罰、性侵、囚禁……一個個可怕的字眼,從孩子們的口中講述,我們才知道他們經歷了什麼。幾乎每個經歷過的人都多少有心理問題,甚至天天做噩夢,時常想著自殺。
  • 哈爾濱幼女被性侵,點醒多少無知父母?教育缺失,是彌補不了的傷
    哈爾濱幼女被性侵,點醒多少無知父母?教育缺失,是當下最需解決的當務之急!當看到這則消息的時候,內心深處是氣憤的。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教育的缺少,是再多的物質都無法彌補的。孩子的教育也是一個道理,當你放下教育孩子的時間去賺錢的時候,卻從未想過孩子最需要父母的那幾年缺失後
  • 未成年人被性侵:我們有多無知,孩子就有多危險
    近年來,多起未成年人被性侵事件引起公眾廣泛關注。諸如&34;、&34;等等。頻發的事件,也暴露出未成年人性教育的致命缺陷:性教育的缺失。微博上一個女孩現身說法,她在7歲的時候,被表哥性侵,而她並不知道這是錯誤的,一直到她13歲上了初中,上了生物課,才隱隱約約覺得自己被傷害了。
  • 教育好你的孩子吧,犯罪心理學證明,被性侵女孩自身都有這些特徵
    每當社會上有性侵案發生的時候,人們總是習慣性的把憤怒的矛頭指向男性。就跟老人與車擦傷之後,人們總是指責車主而去可憐老人一樣,這似乎成為人們的習慣,習慣性的偏向弱者。然而被性侵的女性難道自己身上就真的沒有問題嗎?剛發生的性侵案,我們卻發現:一個大學生有性生活史!
  • 維權課堂丨保護兒童 遠離性侵
    (二)其次是熟人對未成年人實施的性侵行為這類案件熟人往往是鄰居也可能是家庭成員。利用孩子對其的信任對被害未成年人實施犯罪行為。值得注意的是熟人作案比例一直居高不下,最高比例達87.87%。二、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多發的救濟途徑性侵未成年人的案件為何頻頻發生?首先未成年人缺乏性防範意識,取而代之的更多是羞恥感,甚至有的孩子知道自己受到傷害卻害怕告知父母,就算告知父母,家長更多地考慮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和隱私被迫選擇忍氣吞聲,放棄維權;有的即使報案了,也會因為缺乏證據導致公安機關無法立案。這些現象的存在反而更加助長了犯罪分子的氣焰。
  • 老師教孩子懷孕知識被家長舉報:比性侵更悲劇,是攤上性盲的父母
    千萬別讓你的羞恥心害了孩子。 千萬別讓你的不以為意,成為孩子一生的痛苦來源。 美國有一部關於兒童防性侵的短片,非常經典,值得每一對父母仔細觀看並教給孩子。 家庭,是防止孩子遭受性侵的第一道防線。 保護孩子刻不容緩。 千萬別讓性侵害成為孩子的第一次性教育。
  • 老師教孩子懷孕知識被家長舉報:比性侵悲劇的是攤上「性盲」父母
    千萬別讓你的羞恥心害了孩子。你對性避而不談,壞人卻不會避開你的孩子。千萬別讓你的不以為意,成為孩子一生的痛苦來源。別讓你的無知,成為惡魔的幫兇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不僅承擔撫養孩子的重擔可是性侵者不會等孩子長大。女孩的無知恰是性侵者的福音。
  • 家長正確認識潛在危險,對兒童性侵說不,別讓孩子成為下一個素媛
    有數據調查,每十個孩子裡,就有一個在成年之前遭遇到性侵,在所有被性侵的兒童中,有20%發生在孩子8歲以前。,別讓孩子成為下一個素媛2013年的一部評分9.2的電影,揭露了醜惡而又真實的人性,那就是《素媛》,令人膽寒的是,這部電影,是由真實事件改編。
  • 你有多無知,孩子就有多危險
    大庭廣眾之下,身為孩子的父親,居然做出這種齷齪行為,簡直是禽獸不如!正如網友所說,要扒一扒是不是孩子的親生父親了。孩子最至親的兩個人,媽媽和奶奶,對這一切熟視無睹。她們漠然的神情,也恰恰說明了家長對性教育的無知。
  • 「孩子不聽話,就打屁股,沒關係不會傷到孩子」專家:是你太無知
    導讀:「孩子不聽話,就打屁股,沒關係不會傷到孩子」專家:是你太無知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不聽話,就打屁股,沒關係不會傷到孩子」專家:是你太無知!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5歲女童被老頭性侵,下體撕裂,住進ICU:告訴孩子,遠離畜生
    30日早上,妍妍被鄰居男子送回來時,滿身是泥,小褲衩上都是血,裡裡外外都受了傷,從哈爾濱市公安醫院的傷情鑑定書裡,我們不難想像,女孩在那一夜遭受到怎麼可怕的折磨:」下體裂傷,背部挫傷,臀部挫傷,雙下肢挫傷,面部挫傷,手部挫傷。因被性侵後,孩子身體受到嚴重傷害,合併細菌感染,肺部、腸道都出現感染,體溫高燒到39.5℃,被送往重症監護室救治。
  • 「我們與惡的距離」—遠離性侵的傷害!從保護兒童安全開始!
    據不完全統計,這個世界上每天都有一個孩子受到性侵的傷害,這麼龐大的數字背後,是一個個家庭的支離破碎,是一個個孩子的暗無天日。性侵讓天真活潑可愛的孩子失去了生活本該有的斑斕色彩,性侵成為她們心中的灰色地帶,在她們的心裡劃下一道永久都揮之不去的傷疤。
  • 沅陵縣檢察院教女童「敏感部位」不許別人碰 遠離性侵
    紅網時刻12月8日訊(通訊員 張清彥 向曉玲)12月7日,筆者從湖南省沅陵縣檢察院了解到,為加強女童安全防範知識教育,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努力打造安全健康的成長環境,該院組織未檢檢察官來到城區小學,舉辦女童保護專題講座。
  • 哈爾濱5歲女童仍未脫離危險:多少兒童性侵犯,就在我們孩子身邊
    這則臺詞來韓國電影《素媛》,電影講述一個未成年少女在遭遇性侵後如何走出心靈的陰影,以及家人如何面對生活的故事。面對傷害,最孤獨的人最親切,受過傷的人總是笑的最燦爛,主要是因他們不願讓身邊的人承受一樣的痛苦。然而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新聞也頻繁發生。
  • 從章子欣遇害,到新城老總性侵:別把你的孩子,交給那個女人!
    象徵母體的女性,是把孩子引向地獄的罪魁禍首。這在新城控股集團前董事長王振華性侵案中,也是如此。新城控股集團前董事長王振華性侵幼女案中,實施犯罪的是57歲的王振華,將女童騙到上海的,卻是49歲的女人周某芬。官方通報中,周某芬是受害女童母親的閨蜜。
  • 2019年性侵兒童事件統計報告警示父母:幼兒期性教育有多重要?
    《2019年性侵兒童案例統計及兒童防性侵教育調查報告》據統計,2019年全年媒體公開報導的性侵兒童(18歲以下)案例301起,受害人數807人,年齡最小的為4歲。幼兒期性教育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受害人超過800人,最小的受害者才4歲,一個剛入園的孩子就遭到了人性陰暗面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