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權課堂丨保護兒童 遠離性侵

2021-01-08 澎湃新聞

備受矚目的民法典已經來到我們的生活中,作為我們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自然少不了對婦女、兒童權益的特別保護。大家都知道民事訴訟時效是三年,但是民法典針對遭受性侵的未成年人提出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作出了特殊規定,也就是第一百九十一條規定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受害人年滿十八周歲之日起計算。該規定的出臺打破了一般訴訟時效的規定,為受害未成年人成年後尋求司法救濟提供了機會。接下來我們看一組數據:

據聯合國統計,全球大約有10%的兒童遭受不同程度的性侵犯,我國的情況也並不樂觀。

2019年曝光性侵兒童案例301起,受害兒童逾800人,2020年的第一季度,全國檢察機關決定起訴的(性侵)兒童的犯罪嫌疑人就有4151人,但事實上,實際每天發生的遠遠多於這個數據,受社會傳統觀念影響,很多未成年人及其監護人往往選擇沉默。這個現象和性侵行為的特點有一定的關係。

一、性侵害的定義以及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發生的方式

性侵害是指加害者以威脅、權力、暴力、金錢或甜言蜜語,引誘脅迫他人與其發生性關係,或在性方面造成對受害人的傷害的行為。包括猥褻、強姦、介紹賣淫、強迫賣淫等。其中強姦和猥褻兒童的案件在此類案件中佔比較高。

根據最高法、最高檢院近兩年來先後發布多起相關指導案例來看,性侵未成年人的行為主要發生在以下幾種場合:

(一)最常見的就是發生在教育機構

即加害人利用其在學校或教育機構擔任教師或管理者的便利條件,對其管理的學生實施性侵。

(二)其次是熟人對未成年人實施的性侵行為

這類案件熟人往往是鄰居也可能是家庭成員。利用孩子對其的信任對被害未成年人實施犯罪行為。值得注意的是熟人作案比例一直居高不下,最高比例達87.87%。

(三)第三種是值得我們特別關注的利用網際網路實施的新型性侵未成年人案件

這類案件包括兩種情形,一種與傳統的直接接觸實施性侵不同,加害人利用網絡完成犯罪行為。比如,加害人以招聘童星為名,要求被害人在線拍攝和發送裸照、視頻裸聊等方式對未成年人實施猥褻。另一種則是藉助網絡的形式線上認識被害人、線下實施性侵犯罪行為。甚至出現加害人通過網約車對乘車兒童實施猥褻的案件。

二、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多發的救濟途徑

性侵未成年人的案件為何頻頻發生?首先未成年人缺乏性防範意識,取而代之的更多是羞恥感,甚至有的孩子知道自己受到傷害卻害怕告知父母,就算告知父母,家長更多地考慮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和隱私被迫選擇忍氣吞聲,放棄維權;有的即使報案了,也會因為缺乏證據導致公安機關無法立案。這些現象的存在反而更加助長了犯罪分子的氣焰。這也就是民法典對此類案件訴訟時效延長的一個出發點。

除此以外,我國法律針對未成年人性侵也有專門的規定。2013年10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關於依法懲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見》(以下簡稱「《性侵意見》」)中也規定:要嚴厲懲處性侵害幼女行為、校園性侵行為、對加害人的量刑要嚴格限制緩刑適用等內容,並對相關行為的從重處罰情節作了規定;加大對未成年被害人的法律幫助及個人隱私權等人身權利的保護。《性侵意見》第十五條規定未成年人被害人經濟困難的情況下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最近的兩會中,我們也聽到各種好的呼聲:我們的人大代表提出,對有性犯罪記錄的人員實施從業禁止:建立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信息資料庫並實現全國聯網、公開,與未成年人相關的工作崗位不得錄用有性侵犯罪記錄者;建議將來的法律或者司法解釋中能夠增加被性侵兒童精神損害賠償。司法辦案人員應當以零容忍的態度面對性侵未成年人的行為、實現對未成年被害人最大限度的保護。這些都是國家和社會對此類事件作出的努力,那麼我們家長應當怎麼做呢?

首先早早給孩子樹立性別意識,要告訴孩子什麼是隱私部位、如何保護自己的隱私部位。

經常關注孩子的身體、情緒有什麼異常變化,可以給孩子適當普及法律知識、如何應對此類犯罪行為的發生。

如果真的有犯罪行為發生,家長應該將現有證據保存下來,如果擔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出現問題,可以暫時選擇不起訴,等到孩子年滿18周歲再去維權。

孩子受到侵害後,往往要忍受來自家人、鄰居、同學等身邊人的歧視,似乎是受到侵害的孩子做了錯事,以致要承受各種壓力;在現階段,往往該類案件民事賠償標準過低,有些案件法院判決只賠償幾百元,甚至還難以執行;我們的社會中缺乏法律、社工、心理專業人員對受害人提供幫助,以致一些孩子無法得到救助。受害人在心理上遭受到的打擊更為嚴重:社會上的議論,同學的鄙視和欺凌,更是多年以後難以去除的心靈噩夢。

只有家庭、學校、社會、司法共同發力,營造良好的兒童成長環境,才能讓兒童在藍天下健康成長。在案件發生後,為被害人提供法律援助,幫助孩子及時處理,給孩子以信心和力量,避免其性格扭曲、絕望、自殘、自殺等悲劇發生。

原標題:《維權課堂丨保護兒童 遠離性侵》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保護兒童安全丨圖說科普:這些兒童防性侵知識要牢記
    保護兒童安全丨圖說科普:這些兒童防性侵知識要牢記 2020-09-04 18: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女童保護】西夏區婦聯「兒童防性侵知識」 進校園活動圓滿結束
    【女童保護】西夏區婦聯「兒童防性侵知識」 進校園活動圓滿結束 2020-12-11 11: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們與惡的距離」—遠離性侵的傷害!從保護兒童安全開始!
    #世界兒童日##別怕有我# 兒童性侵事件還在不斷的攀升20多年都走不出那場噩夢:性侵兒童案背後的真實故事性侵是我這輩子無法承受的痛!痛到我無法呼吸,痛到無數個夜晚輾轉難眠。這是來自一個30多歲女人的訴說。她現在已經是一個孩子的媽媽,然而性侵的夢魘自始至終都無法擺脫。在她10歲的時候,她被自己的親生父親強姦了!
  • 保護兒童安全丨圖說科普:這些兒童防性侵知識要牢記
    本期為大家科普兒童防性侵知識,希望家長們一定告訴自己的孩子這些知識,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吧。近些年接二連三曝出兒童性侵事件令人一次次感到不寒而慄據了解性侵兒童案的受害者集中在7至11歲階段最小的受害者僅為2歲女童受害者的佔比更高但男童受到的侵害更具隱蔽性受害者多是在被威脅或強迫的狀態下被侵害也有一些受害者是被誘騙或在無意識狀態下受到傷害
  • 思南啟動「女童保護」兒童防性侵教育進課堂整縣推進活動
    9月3日,思南「女童保護」兒童防性侵教育進課堂整縣推進活動在田秋小學啟動,副縣長、縣婦兒工委主任楊慧出席啟動儀式。兒童是一個民族的發展和未來的希望,守護兒童成長,讓每一個兒童擁有快樂健康的童年,是全社會義不容辭的責任。從八月開始,我縣就率先在全省實施「女童保護」兒童防性侵教育進校園整縣推進項目。
  • 「女童保護」2019年性侵兒童案例統計及兒童防性侵教育調查報告
    本報告為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女童保護基金(以下簡稱「女童保護」)和北京眾一公益基金會共同發布。其中,性侵兒童案例統計部分,數據來源於2019年度媒體公開報導案例(含各級法、檢察院官網和認證帳號公開的案例);兒童性侵教育調查部分,數據來源於對31省份的家長進行的線上問卷調查。
  • 今天,我們為什麼要談兒童性侵?
    網民對犯罪行為深感憤怒,也對受害者十分心疼,有關兒童性侵的話題討論又一次興起。2019年,思客曾發出一篇分析兒童性侵問題的文章。今天,我們舊文重發,希望能引發一些思考。願世間不再有惡魔,願所有孩子都能健康成長!今天,我們為什麼要談兒童性侵?
  • 開學第一課:常德婦聯對萬餘名學生開展防性侵教育
    9月4日,常德婦聯「女童權益保護」志願者講師走進澧縣澧州小學和澧縣弘毅學校,宣講「青春安全我保護」為主題的防性侵知識。9月開學以來,市婦聯利用開學第一課,組織各區縣(市)「女童權益保護」志願者講師對1萬餘名學生開展了防性侵教育。課堂上,「女童權益保護」志願者講師們用遊戲調動起孩子們參與的積極性,一步步引導他們學習兒童保護的相關知識,包括認識身體的隱私部位、分辨和防範性侵害、遇到性侵害時的做法、遭遇性侵之後該怎麼辦等等。別具一格的教學方式,受到了孩子們的歡迎。
  • 貴州兒童福利院性侵假新聞的背後,是不容忽視的兒童保護
    兩天前,一則「貴州畢節孤兒院兒童被性侵」的消息在微博等社交媒體廣泛流傳,稱疑似有貴州黔東南、畢節、凱裡等地幼兒園孤兒院被重金賄賂,發生性侵幼兒的事件。消息一出,就引起了軒然大波。目前已初步查明,網上傳播的「畢節、凱裡有未成年兒童被性侵」照片,均為網上收集,而非在貴州畢節、凱裡拍攝,信息系編造。此事件雖然證偽,卻是最好的結果。
  • 【保護兒童安全】圖說科普:這些兒童防性侵知識要牢記
    本期為大家科普兒童防性侵知識,希望家長們一定告訴自己的孩子這些知識,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吧。近些年接二連三曝出兒童性侵事件令人一次次感到不寒而慄據了解性侵兒童案的受害者集中在7至11歲階段最小的受害者僅為2歲女童受害者的佔比更高但男童受到的侵害更具隱蔽性受害者多是在被威脅或強迫的狀態下被侵害也有一些受害者是被誘騙或在無意識狀態下受到傷害
  • 發布 | 「女童保護」兒童防性侵手冊(家長/教師版2017)
    「女童保護」兒童防性侵手冊(家長/教師版),是為了讓兒童防性侵教育理念深入家庭、學校,給家長、老師提供可參考的材料,為兒童安全成長營造良好的環境。
  • 「學會自我保護,遠離性侵傷害」
    「最近韓國『素媛案』原型的罪犯釋放出獄了,身邊關於性侵的話題就多了起來,作為母親,很害怕孩子受到傷害,都說關於這方面的知識要從小教起,但是真的不知道該怎麼教孩子,孩子爸爸總說我瞎操心,還說我教壞孩子。」說到防性侵教育話題時,劉媽媽看向孩子的神色有些擔憂。
  • 邵陽縣:兒童權益保護系列檢察課堂走進校園
    邵陽新聞網12月14日訊(通訊員 方玉平 劉俐君 向微)為保護未成年人免遭侵害,促進兒童健康成長,12月9日,邵陽縣檢察院未成年人檢察辦公室走進邵陽縣五峰鋪眾禾完小,為眾禾完小與駐馬小學兩所學校4-6年級的學生上了一堂「防性侵」精彩法治教育課。
  • 「三八」維權月 | 婦女兒童維權導航之保護令
    「三八」維權月 | 婦女兒童維權導航之保護令 2020-03-12 17: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9年性侵兒童案例統計及兒童防性侵教育調查報告》發布 超九成...
    5月18日,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女童保護基金(以下簡稱「女童保護」)和北京眾一公益基金會共同發布了《2019年性侵兒童案例統計及兒童防性侵教育調查報告》。「女童保護」呼籲,兒童防性侵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也建議教育部門將兒童防性侵教育納入九年義務常態化教學中。
  • 遠離性侵:別讓無知傷到孩子
    從這個角度說,《珍愛生命——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被家長「趕出」課堂是所有孩子們的悲劇。保護兒童免受性侵的傷害,需要社會、文化、心理、法治等多方面卓有成效的建樹,但我們首先要告誡自己的是遠離性侵:別讓無知傷到孩子
  • 象州:2020年「女童保護」公益課堂項目正式啟動
    啟動儀式現場縣政府二級調研員覃淑芬為啟動儀式致辭,並與志願者們向象州中心校學生發放學生版《女童保護--防性侵手冊》,讓孩子們一同學習防性侵知識。在「女童保護」公益課堂上,講師們通過知識講解,師生間的互動,讓同學們了解學習性侵害的相關知識,生動形象的講解方式受到同學們的歡迎,讓同學們從中學會遇到性侵犯時如何自我保護與求救。
  • 兒童安全培訓系列2 | 向兒童性侵Say No
    這是2019年國內媒體公開報導的性侵兒童案例數和受害人數。近年來陸續發生的多起性侵兒童案件,再次引發社會公眾對兒童性侵問題的強烈關注。前不久,來自女童保護基金的教研主任鄒於香老師為童伴媽媽上了一堂生動的課,向她們普及了兒童防性侵的常見誤區以及發現孩子被性侵應該如何應對,指導她們如何保護孩子遠離性侵,預防性侵。
  • 「女童保護」兒童防性侵手冊(請收藏)
    「女童保護」兒童防性侵手冊(請收藏) 2020-04-11 1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維權微課】兒童遭受家暴,該向哪裡維權?
    (漳州)法律服務團蔡淑麗律師,聚焦「兒童遭受家暴,該如何維權」相關問題,為大家作出講解。》《未成年人保護法》《婦女權益保障法》《母嬰保健法》《傳染病防治法》和《收養法》等在內的一系列有關兒童生存、保護和發展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