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擾,不評判,就是與人相處最好的溫柔和善良

2020-12-20 染心閣

母親節剛過,表姐就遇到了一件糟心的事,讓她悶悶不樂了好幾天。

前幾天陪表姐去逛街,剛巧遇到了她曾經的同事和女兒一起買衣服,兩位老朋友好久沒見,家長裡短的相聊甚歡。

同事誇表姐說:好久不見,你氣色越來越好了,特別是這件衣服,特別適合你,讓你看起來年輕了好幾歲哦。

表姐滿臉幸福的說:這是我兒子母親節送我的禮物,我也非常喜歡。

正好她同事的女兒走了過來,她看了表姐一眼說:阿姨,這件衣服我在某商場看到過,顏色還可以,就是質量不咋地,也就幾十塊錢吧。

隨後,有點炫耀地指著自己的媽媽說:你看,母親節我送我媽的衣服,真絲的,好幾百呢。

滿臉幸福的表姐,當時就覺得好尷尬,簡單的和同事打了招呼,拉著我逃離般離去。

看到她滿臉的幸福蕩然無存,眼神有種深深的寞落。

很多的時候,讓心情從高空墜落到低谷的,只需簡單的一句話。

但是總是有些人,用自己的標準去評價別人的生活,打擾別人的幸福,這不僅是對別人的不尊重,更是喪失了最基本的素養。

世界很大,有些在你眼裡的微不足道,卻是他們幸福的小確幸或者大驚喜。

幸福本來就很簡單,和很多物質的東西無關,它是一種心靈的慰藉和感應,如果你不能為別人增添快樂,那麼不打擾他們的幸福,是我們最基本的善良。

很喜歡這樣一句話:發自己的光,不要吹滅別人的燈。

對於每個人的幸福,我們不能感同身受,但平淡生活中所有的幸福,都值得被小心呵護。

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不同,對幸福的感知也不同,我們要做的就是不評論,不打擾,把有些見解藏在心底,或許是最妥帖的安排,也是最高級的善良。

周國平在《論幸福》中說過:自己未曾找到偉大的幸福的人,無權要求別人拒絕平凡的幸福,自己已經找到偉大的幸福的人,無意要求別人拒絕平凡的幸福。

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幸福,也都有各自幸福的方式,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這個世界上幸福有很多種,你有你的幸福,別人有別人的幸福,你不是他,又怎知他認為的幸福不幸福呢?我們不能用自己認知的定義去詮釋別人的幸福。

我們能做的就是不打擾,不評判,就是與人相處最好的溫柔和善良。

相關焦點

  • 不打擾,是對龜最好的溫柔
    就像上文提到的糾結、矛盾一樣:龜是比較安靜的動物,不希望被人過多的打擾,過多的人為打擾會嚴重影響龜的正常生理活動;這樣看來,最好的養龜方式則是單純的飼養,給龜提供最好的環境;最好的照顧,同時儘量減少打擾龜,讓龜有自己的充足的時間。 這樣近乎傻瓜式的飼養模式無疑會嚴重打消我們養龜的積極性,畢竟龜玩龜的,你玩你的,互不打擾,相忘於江湖。
  • 不打擾,是我們給孩子最好的溫柔
    作者:寶寶知道 親子陪伴當我們抱怨孩子專注力差,坐不住的時候,我們該反思是不是我們過多的打擾影響了孩子。不打擾,是我們給孩子最好的溫柔。1 當不被打擾成為一種奢侈有一次去公園散步,看到一個奶奶帶著小孫子在那玩。
  • 封面夜讀|不打擾別人的幸福 是對世界最溫柔的善意
    那我們要做的就是默默祝福,這就是對她最好的支持了,但可惜的是,生活中不乏像閨蜜那位同事一樣的人,用自己認為的「幸福方式」,向周圍人推廣甚至強加於人,讓人有「被管教」的不適感不說,甚至可能在對比之下,讓周圍人對生活產生「很不幸」的懷疑。都是負面情緒,何苦?
  • 不打擾,是我的溫柔
    不打擾,是我的溫柔。這是五月天這首歌,《溫柔》中的一句歌詞。不再聯繫、不再打擾對方,這也是很多情侶分開以後,最為真實的狀態。所以,不聯繫,不相見,不打擾,甚至讓自己連想都不要再去想。還看過這樣一段話,覺得很有道理,就是:但凡死纏爛打的人,大都不是真的深愛你,那只是在跟自己賽跑。真正愛你的人,做不到死纏爛打。因為自尊不允許。我們一直深信,愛就是把最好的一切給與對方,包括尊嚴。
  • 不聯繫不打擾的句子經典說說 不打擾是最好的溫柔
    有的時候默默地愛著一個人,不打擾是最後的溫柔。只在遠處默默地注視著他的一舉一動但是只關心,不打擾。   有些時候,不問,不代表不想知道。而問了,不代表真的關心。   不是不想不打擾,只是不敢去打擾。
  • 愛一個人,就是不打擾,這樣的愛,就比較溫柔
    五月天有一首歌,我們基本是逢KTV必點,那首歌大家已經猜到了,叫《溫柔》。歌詞裡有一句是這樣的:「不打擾,是我的溫柔。」我喜歡這句話,愛一個人,就是不打擾,這樣的愛,就比較溫柔。但是,我想說的是,現實中的不打擾,不等於夢境中的不打擾。所以,每次和朋友說起五月天的《溫柔》都會補一句,在五月天的《五月之戀》裡還有一句話,是《三郎探母》的,叫「要相逢除非是夢裡團圓」。現實的不打擾不等於夢境中的不打擾。這就是「山河入夢」。
  • 不打擾,是我最美的溫柔
    如果,如果上天垂憐每一份愛戀,願你,願你被溫柔對待,這樣,才對得起我不打擾的溫柔。如果有一天,你所深愛的人要離你而去,這時候你會苦苦的哀求他留下來陪你,還是你會讓他去找尋屬於自己的幸福?一直很喜歡五月天的歌,特別喜歡他們唱的《溫柔》,歌詞美到讓人心醉:走在風中,今天陽光,突然好溫柔。天邊風光,身邊的我,都不在你眼中。你的眼中,藏著什麼,我從來都不懂。沒有關係,你的世界,就讓你擁有。不打擾,是我的溫柔。
  • 不打擾,便是我最好的愛,最深情的溫柔
    不打擾,是我最好的愛,最深情的溫柔在我們這一生中,會遇見很多錯錯對對的人,遇見過錯的人才知道對的人是有多麼的可貴。若是沒有遇到過錯的人,便不會知道,付出沒有收穫,希望變成失望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
  • 不打擾,是我們的溫柔
    出乎多數人的意料,孩子媽媽感謝了人們的善意,婉言謝絕了。有部分人會說了,別人肯幫助你,你卻不領情,是不是「傻」,更有人會覺得她有點「不識抬舉」。她的回答的原因樸素二真實,與提升孩子學習環境相比,我們更需要的時間和空間。仔細想想,恩雅媽媽的決定意料之外,卻有在情理之中。
  • 給你最後的溫柔,就是餘生不打擾
    歲月催人老,不知道關於曾經你還記得多少?曾經以為有一天,可以對你不必在意,看到你寫下的心情,還是會心疼。斬了千次的情絲卻斷不了,有的人,說不出究竟是哪裡好,就是怎麼也忘不了。世間三千繁華,也不如你一個微笑。此情可待成追憶,但願來生不遇你,也就不會為你思念一生。
  • 不打擾,是我給你最好的溫柔
    仿佛像灰姑娘的魔法一樣,一到12點就又被打回了現實的原型去面對生活的殘忍和殘酷,去承受一個成年人的壓力。雖然時隔四年之久但我永遠記得那個夏天的晚上在鳥巢有那麼多人擁有著同一個夢想和願望坐在一起,觀看一場青春的回憶。
  • 做人要懂得:不打擾,就是最後的溫柔
    住在心裡的那個人, 永遠是初次相見時的那個樣子, 隔再久,也不會變。」是啊,人生,其實有很多事情,需要我們用冷靜的心態去分析,用我們最好的方式去處理,用我們最後的溫柔來對待,比如,人生的這四種「憾事」。第一件憾事:同事之間的矛盾。
  • 分手了,不打擾是我的溫柔
    是否有黑幕我沒興趣,看完我滿腦子都是王勉扯嗓子吼的那句「不打擾是我的溫柔,我這該死的溫柔」。這是王勉寫過他前女友的歌,因為出軌他哥們,所以分手了。前女友從八樓搬家,王勉冷眼旁觀,作為男人,有點小氣,但卻保留最後的尊嚴,不打擾是分手後最好的態度。
  • 不打擾,是愛情最後的溫柔
    愛情,是兩個人的相互打擾,你闖進了我的世界,我改變了你的世界。分手,不過是世界上常見的一種方式,是愛情裡必經的路。大概每個人的愛情裡都會有分手的存在,不管它是不是真實的發生。有些人,分手掛在嘴邊,卻沒有去執行。這樣或許只是想博得愛人的關注,想刷刷存在感。
  • 不打擾,是我給你最後的溫柔
    但你需要知道,即使你走進了愛情,因為一切都有底線,所以你需要學會不要打擾或糾纏那個人。02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是上天賜予我們的最好的禮物。因為這份禮物,我們可以快樂地度過每一天。因為有了這份禮物,我們可以用更溫柔的微笑面對每一個人。
  • 不打擾是最大的溫柔
    不打擾是最大的溫柔 旻山/文 2021.01.02 最近一個地區的兩所高校,發生了兩件事兒,一個相對好的消息,一個相對不好消息。
  • 當陪伴和關心變打擾時,離開就是最好的結局
    去交會讓你開心的朋友,去愛不會讓你流淚的人,去向自己想去的方向,去完成不論大小的夢想,生活應該是美好而又溫柔的你還很年輕,將來你會遇到很多人,經歷很多事,得到很多,也會失去很多,但無論如何,有兩樣東西,你絕不能丟棄。一個叫良心,一個叫理想。
  • 分開以後,不打擾是我最後的溫柔
    結束時糾纏不清結束後,不打擾是我最後對你的溫柔01分手時現場各種激烈的姿態,不該是告別最好的樣子後來還得知,那位鬧事的前女友因為不願意分手,對男同事百般糾纏,常常上班門口堵著,下班路口等著,把他折磨得已經快要崩潰了,連他自己都不明白當初是怎麼開始的。愛情裡最不願意面對的就是這種「剪不斷理還亂」。其實再找回那個人又有什麼用,再一味地糾纏又有什麼用,不但結局改變不了,還會讓兩個人的局面更僵。
  • 不打擾,才是我們最好的溫柔——《素媛》
    韓國幾十萬民眾聯名抗議,也無法阻止兇手被釋放的決定,最多就是出獄後增加100小時的心理治療,令人唏噓。《素媛》這部電影的小女主就叫素媛,當天下著雨,素媛撐著傘獨自一人走在上學的路上,遇到了一個淋著雨的流浪漢,流浪漢開口就說想要素媛用傘遮一下他,素媛本來是想走開的,可是善良的小姑娘最後沒有拒絕。結果,被流浪漢帶走,進行了慘無人道的施暴和性侵。
  • 夜闌心語|不打擾別人的幸福,是一種善良
    一個真正成熟的人,不會隨意對別人的人生品頭論足。實際上,這不僅是一種很不成熟的行為,同時也是一種很沒有修養、很不善良的行為。不打擾別人的幸福,這應該是一個成年人的頂級修養。層次不同幹涉就是打擾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說過,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人其實也是如此。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