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西安的「落戶風暴」火了!
還上了新浪微博的熱搜
連日來,西安戶籍新政不斷升級,引發全國關注。自3月22日,西安公安推出「面向全國在校大學生僅憑學生證和身份證可在線落戶大西安」的新舉措後,僅22日至25日4天時間,西安遷入落戶人口近1.7萬人。
截至目前,2018年開年僅3個月時間,大西安遷入人口已達到21萬,接近去年全年遷入人口25萬的總量。
最近
西安市人社局再次推出
「招才大使」
「校園引才特使」
3月22日至24日,西安市委組織部、市人社局在北京聘任12名「招才大使」、24名「校園引才特使」,設立了5家「引才工作站」。
這是西安市聘任的首批「招才大使」和「校園引才特使」,陸續還將赴上海、廣州等高校聘任100名「招才大使」和「校園引才特使」。
按照「招才大使」馬釗博士的說法,他們都是西安在全國各地布下的「雷達」,將為西安打造人才「強磁場」發揮義不容辭的作用。
「校園引才特使」都幹啥?
宣傳推介西安招才引智政策;推薦校友來西安創新創業發展;協助西安招聘團開展校園巡迴招聘、主題宣講推介和專場引才等活動做好宣傳、動員和服務等工作;搜集、匯總和反饋各類人才就優化西安招才引智機制和政策措施等方面的意見建議,促進西安市人才工作改進;共同打造西安人才政策「口碑效應」,多措並舉「搶人才」。
目前
北大、清華共十五名學霸都進入了
「引才特使」團隊!
北京大學「引才特使」團隊
林思聰
北京大學學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副主任。
魏子元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博士研究生。
北京大學三秦文化協會會長、北京大學校報記者團團長、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團委副書記、北京大學團委「雙優計劃」骨幹成員。
曾主辦「長安雅集走進北大」等多項大型活動,獲博士生國家獎學金、北京大學三好學生標兵、第十屆全國大學生年度人物「入圍獎」等多項獎勵。
王凌越
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博士研究生。
以生態水文為研究方向,志在為生態文明建設助力。未名春曉,念曲江流飲;西山晴雪,憶雁塔晨鐘。
願與君攜手入長安,振漢唐盛世雄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張 鑫
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博士研究生。
北京大學三秦文化協會副會長、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研究生會體育部部長、2015級地質博班團支部書記。
曾參與主辦「長安雅集走進北大」等多項大型活動,獲「優秀團員」、「優秀青年志願者」等獎勵。
趙亮亮
北京大學空間物理學博士研究生。
從事太陽風與地球磁層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地球物理研究快報》(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上發表期刊封面文章,並被該領域多個重點項目官網報導。
曾獲2017年度北京大學學生年度人物,連續3屆被選為北京大學地球物理博士生黨支部書記。
左 玥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育與人類發展系碩士研究生。
現任北京大學三秦文化協會副會長。曾參與主辦「長安雅集走進北大」等大型活動,並擔任三秦文化協會赴寶雞市實踐團、元培學院參訪上海蔡元培故居實踐團領隊。
孫肇陽
北京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產業專業碩士研究生。
現為北京大學藝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文化產業專業碩士研究生,擔任三秦文化協會理事長一職。
在這裡還有
8位優秀的清華同學
正在為大西安努力!
萬 一
清華大學學生職業發展指導中心副主任。
他曾攜筆從戎,自強不息,奉獻軍營,是清華大學生士兵中的首位二等功榮立者,並被112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歷任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團委組織副書記、校團委組織部組長、校學生會副主席,獲得全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提名獎,受聘成為校學生學習與發展指導中心同輩諮詢師。
王 晨
清華大學儀器科學與技術專業博士、研究所副處長、高級工程師 。
在校期間榮獲清華大學綜合一等獎學金、國防科技獎學金。獲「陝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陝西省三秦人才特殊津貼」、中國科協優秀期刊論文獎、所級科技成果一等獎、科技與管理創新團隊一等獎,現任研究所副處長。
劉馨心
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專業博士,技術部副主任、高級工程師。
在校期間曾擔任清華大學校定向生工作辦公室輔導員、系學生會副主席等,榮獲「四川省三好學生」、「北京市三好學生」、「全國三好學生」、「清華大學凱風公益獎學金」、「清華大學優秀畢業生(本科)」等稱號。
鞏奕成
清華大學水利工程博士後、助理研究員,現在天津市河北區光復道街辦副主任。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水利工程專業國家公派聯合培養博士。曾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國家水體汙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重點項目。
夏惠娟
清華大學管理學博士、陝西省楊凌示範區楊陵區副區長。
她說,目前國內航天研究實力最強的地方除了北京就是西安,她和先生兩人從小就喜歡西安豐厚的歷史底蘊,在多重因素的考量之下,已經決心紮根西安。她的先生已經籤了西安現代控制研究所,想要在將來的日子裡,共同為西安的發展儘自己的綿薄之力。
朱 彤
清華大學水利系博士。
清華大學團委組織部副部長、水利水電工程系16班團支書、中共清華大學水六黨支部黨支書、清華大學水利水電工程系學生會主席。
劉 哲
清華大學法學院攻讀法律碩士學位。
曾任清華大學研究生團委組織部幹事、法學院研究生團委幹事等,現任校研究生會體育部副部長,曾獲國家勵志獎學金、西北工業大學優秀畢業生等榮譽或獎勵。
趙曉傑
清華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專業碩士,西安市發改委創改辦綜合處副處長(掛職)。
2014年留校工作,曾任清華大學學生馬克思主義學習研究協會會長、黨委宣傳部幹部、網絡文化建設辦公室副主任,期間擔任校領導聯絡員。
這十五位「引才特使」
將作為西安的窗口
為大西安引進更多人才!
為什麼這麼多高等人才
都紛紛選擇了西安?
來聽聽願意來西安的人怎麼說
...
西安有誠意!
北京工業大學碩士研究生小寸同學:
「去西安落戶我是下定了決心的!」
在中國人民大學雙選會現場,北京工業大學碩士研究生小寸同學堅定的表達了將戶口遷入西安的態度,他說:去西安落戶我是下定了決心的!並當場通過「掌上戶籍室」辦理了落戶手續。讓他更沒想到的是,僅僅30多分鐘後,他就收到了申請通過的信息,高興的給西安公安招才引智推介團隊的民警發來信息感謝並點讚。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招聘會上還有一位同學,在向工作人員詢問了學籍相關問題後直言「感覺服務特別好,流程清晰,操作方便,而且沒想到西安政務的信息化做的這麼好!」
西安有文化!
來自阿富汗的留學生沙立夫:
「西安對外國人的影響很大,那裡的歷史文化非常吸引我。」
來自阿富汗的留學生沙立夫是首都醫科大學的博士生,他說「西安很有名氣。外國人來中國,都會想去兩個地方,一個是長城,還有一個就是西安。西安對外國人的影響很大,那裡的歷史文化非常吸引我。我的很多西安朋友也推薦我去西安。他們說如果你沒去西安的話,那麼你在中國待這麼長時間沒有意義。」
在22號的招聘會上,他跟西安市紅會醫院進行了交流對接,將於近期前往西安進行實地了解。
西安有生活!
人大博士、杭州小夥周勇軍:
「這裡有好吃的,更有許多名勝古蹟,也有我的愛人...」
這位出生於杭州的人大博士,在被問到為什麼選擇西安時他說「說簡單點吧,西安有各種好吃的,作為古都風景名勝更是數不勝數。」
談起北上廣的美好,最常說的是各種高大上的夢想。西安雖然沒有一線城市豐厚的資源和機遇,但是這是一座適合「生活」的城市。對一個城市最中肯的評價,永遠都是來自於在這裡生活過的人們。
西安這座城市
有魅力的地方有很多
也許打動這些人才們的
是大西安
優質的服務、廣闊的前景、可以大展拳腳的平臺
也可能是
一聲小雁塔的晨鐘
一眼護城河畔的楊柳
總之,他們選擇了西安
西安敞開懷抱歡迎他們的到來!
來源:西安日報
編輯:西安報業新媒體中心 唯手熟爾丨審核:司徒卷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