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研學生態,助力教育發展。12月15日,2020浙江(蘭裡)首屆研學旅行高峰論壇暨浙江省中小學新勞動教育實踐研討會在杭州蘭裡研學大本營正式舉行。浙江省內專家學者以及省內百餘位名師、名校長出席了本次會議,共話研學生態發展。
「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新時代教育工作者必須認真做出回答的命題,推動中小學生研學旅行,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教育活動,正是回答這一時代命題的重要載體。研學旅行是一種探究性學習與教育性旅行的融合,更是文化和旅遊融合的最好載體。2020浙江(蘭裡)首屆研學旅行高峰論壇,圍繞「共建研學生態,助力教育發展」的主題,進行9場主題演講,眾多一線教育工作者從理論和實踐的視角出發,演講內容囊括勞動教育、研學旅行、綜合實踐三大體系。高峰論壇上,蘭裡研學大本營與西湖區教育發展研究院達成戰略合作協議,杭州13所學校率先掛牌校企共建基地,共同打造蘭裡特色研學教材。
西湖區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汪培新,西湖文旅集團董事長張文炬為學校授牌論壇上,杭州市西湖區人民政府副區長繆凌蓉指出,旅遊和教育都是杭州的金名片,在城市「前亞運、後峰會」的黃金髮展期,研學在改革創新、融合發展中空間巨大,也將大有可為。她希望創建一年的「蘭裡研學大本營」找準定位、加大研學產品的開發深度和配套體驗場景的豐富度,努力創建成為華東甚至全國研學的行業標杆。
浙江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副處長朱國清在發言中特別強調了浙江省兩年來的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工作與所取得的成績,並指出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在綜合實踐育人方面發揮了突出作用與價值。他希望社會各界能通過會議廣泛交流,對研學實踐教育的新形勢、新任務有更全面的思考和認識,從而進一步促進浙江研學旅行規範、專業、深度發展。
論壇聚焦核心素養 回歸教育本義
如何在勞動中做到「五育」融合?怎樣讓知識建立在經驗的基礎上?如何讓教育真實發生?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育學系教授鞠玉翠,浙江省特級教師、杭州綠城育華教育集團總校長黃建明、台州市最美校長徐軍禮做了主題報告,論述了勞動教育是全面素質教育和綜合實踐育人的重要途徑。
在學校新勞動教育實踐案例分享會上,全國研學實踐營地衢州市中小學素質教育實踐學校校長張小根、杭州省府路小學校長朱慶芳、杭州市江南實驗學校校長助理劉紅蕾、長興縣教育實踐中心主任杭亞雷、杭州市三墩中學黨支部書記陳蓉蓉,都從教學一線的角度出發,分享各自結合地域特色,推出的不同形式和面貌的勞動實踐教育課程。
全國研學實踐營地衢州市中小學素質教育實踐學校校長張小根
蘭裡研學研究院院長佔飛,則從研學企業的角度,闡述了「研學旅行」和「勞動教育」在教育觀上如何實現同頻共振。以「教育」為主線,左攜「勞動」、右帶「研學」,打通界限隔閡,回歸教育本義。
杭州13所學校 校企共建區本教材
作為本屆研學旅行高峰論壇的舉辦地,蘭裡研學大本營被授予杭州市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營地、西湖區關心下一代教育基地、西湖區新勞動教育實踐基地、浙江大學農業試驗站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及《研學浙江》中國藍小記者實踐基地稱號。截至2020年11月底, 蘭裡研學大本營共接待學生近3萬人次,團隊接待 350餘批次。
為了提升蘭裡研學整體水平,使其更符合中小學研學實踐需求,蘭裡研學大本營與西湖區教育發展研究院達成戰略合作協議。整合西湖區優質教師隊伍,量身定製蘭裡特色研學教材,結合學校硬體資源打造研學實踐樣板營地。
當天,杭州市育才教育集團、杭州文三教育集團、杭州綠城育華小學等13所學校與蘭裡研學大本營籤約,達成校企共建合作協議。
從課堂到田邊 以探索求創新
在論壇後舉行的蘭裡研學大本營實踐課程參觀與交流活動中,專家學者對於本次研學旅行高峰論壇的舉辦地蘭裡研學大本營給與高度評價。蘭裡研學大本營成功將美麗鄉村的農業資源、根植三墩「荀子植蘭」文化相結合,以發展城郊親子農業觀光旅遊為主線,重點打造了研學旅遊新業態。
通過和西湖區教育發展研究院、浙江大學農業試驗站以及中小學校的合作,更有利於將課程研發、課程開展以及中小學實際需要相結合,打通研學旅行產業鏈,為浙江省乃至全國的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打造了一個經典樣本。
2020浙江(蘭裡)首屆研學旅行高峰論壇暨浙江省中小學新勞動教育實踐研討會由西湖區教育局、西湖文旅集團主辦,蘭裡研學研究院、浙江少兒頻道「研學浙江」承辦,西湖區關工委、西湖區文廣旅體局、三墩鎮人民政府、西湖區教育發展研究院、浙江大學農業試驗站、浙師大高質量育人綜合改進研究中心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