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由北京師範大學教育集團、北京市豐臺區教育委員會、安徽省黃山市教育局主辦,北京一品研學教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承辦的「首屆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進中小學研學教育研討會暨《行悟徽州》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北京市豐臺區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劉建賓在致辭中指出,本次研討會既是對四方合作框架協議的具體落實,也是共同落實五育並舉要求,紮實推進素質教育的具體舉措。其緊跟國家政策優勢,通過高校專家的優勢引領和專業研學機構的規範服務,帶領學生收穫對自然世界的知行合一。
安徽省黃山市教育局辦公室主任吳亮在致辭中指出,作為首批「中國研學旅遊目的地」城市之一,黃山市依託境內秀美的自然風光和悠久的徽文化資源,近年來先後培育建設了4個國家級、16個省級和26個市級研學基地,2019年共接待了近百萬的國內外學生來黃研學旅行,望通過四方研學教育合作框架協議的籤署,搭建北京豐臺和安徽黃山間中小學生互相研學的平臺,為推動豐臺區與黃山市間優秀傳統文化和基礎教育的溝通交流作出積極貢獻。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集團副總裁羅麗在致辭中指出,北京師範大學教育集團是北京師範大學輸出優質教育資源的綜合性教育集團,集團基於多年開展學生研學、學生主題活動等工作的研究與實踐成果,不斷進行研學資源項目整合、升級與完善,輸出優質的自主研發研學教育項目。
北京一品研學教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洪冰雷在致辭中指出,一品研學本著抓安全、重內容、廣實踐、保服務的工作思路,已形成一支優秀的研學教育管理和服務團隊,未來在各方的通力協作下,必將打造出讓「政府放心,學校滿意、學生歡迎、家長認可」的研學教育品牌。
與會專家高度肯定「政府有要求、科研有力量、學生有需求、企業有服務」的研學教育新模式,分別圍繞「借鑑國際經驗,搞好研學教育」「徽州文化的育人作用」「《行悟徽州》研學讀本研發歷程」「徽州研學之旅的感悟」等主題,對研學教育行業的熱點、難點和痛點進行了深入探討。
本次研討會是落實2019年《豐臺區人民政府 北京師範大學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和《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培訓中心、豐臺區教育委員會、黃山市教育局和北京一品研學教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四方研學教育合作框架協議》的重要舉措。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培訓中心、豐臺區教育委員會、黃山市教育局和北京一品研學教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將分別發揮自身優勢,在高校科研力量的標杆性引領、研學行業的專業性培訓、研學課程的開發與升級等方面開展合作,更加緊密豐臺、黃山兩地基礎教育的交流與合作,推動傳統文化融入中小學德育教育,不斷深化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育人作用,完善「政研學企」協同共建的研學教育新模式。
豐臺區教委相關領導介紹,2004年,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將綜合實踐課程納入基礎教育課程,豐臺區結合市級、區級社會大課堂資源,積極組織中小學開展社會實踐、社區服務和研究性學習活動,開齊開足、保質保量完成國家課程,不斷豐富中小學生實踐內容和途徑。豐臺區還出臺相關文件,鼓勵並指導學校規範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2016年,豐臺區開發完善研學旅行資源,實施多種類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吸引全國各地青少年感受豐臺區的「行走文化」。2019年,為進一步提高豐臺區中小學研學教育水平,豐臺區教育委員會、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培訓中心、黃山市教育局和北京一品研學教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籤署合作協議。
目前,豐臺區研學資源分為四類,一是區級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包括區文化館、區圖書館,可為學生提供藝術鑑賞、閱讀服務等;二是各類文物資源,包括盧溝橋、宛平城、二七廠等,可為學生提供歷史文化現場教學;三是文博資源,全區現有各類博物館9家,包括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汽車博物館、中國園林博物館、航天博物館等,可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實踐教學活動;四是非物質文化資源,全區現有非遺保護項目44項,其中的部分項目已進入校園傳承體系。豐臺區還積極改進科學文化教育方式,引導學校到京內外研學基地開展教學,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比如:北京十二中設計研發主題研學課程,實施「體驗絲路文化、領略大漠風光、探秘航天科技」的絲綢之路研學旅行;豐臺二中結合學生黨團教育活動開展遊學支教活動;北京十中組織學生走進科研院所、博物館開展科學探索活動課程;首經貿附中組織師生走進安徽黃山,開展行悟徽州的研學等。通過研學旅行,引導學生探索自然科學、感受文化歷史、服務奉獻社會,全面提升了學生的核心素養和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