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俗語出處及解析對外漢語教師請收藏
中華俗語是我國文化的精髓,也是我國人民智慧的結晶,其最大的特點是通俗性、適應性和地域性。俗語充滿了真知灼見,揭示客觀事理,是廣大勞動人民生活智慧與經驗的總結,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和很強的語言表現力。今天小編就給對外漢語教師們介紹一下關於「一」的常見俗語。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俺老爺當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不論三臺八位,不論公子王孫,誰敢在老爺府前這等稱呼?趁早靠後。(《金瓶梅》三十回)
一人做事一人當。
一人做事一人當豈敢連累父母?(《封神演義》十二回)
一個鼻孔裡出氣。
原來王慕維這東西,實在的神通廣大,金方伯手下的人役都和他是一個鼻孔裡出氣的。(《宦海》二回)
一嘴吃不成個大胖子。
小孩子家,漫漫的教導他。可是人家說的:「胖子也不是一口兒吃的。」(《紅樓夢》八十四回)
一日夫妻百日恩。
你道是往日堪憐,到今日更親,可不道一夜夫妻百日恩。我見你便忒認真。(元《舉案齊眉》雜劇第二折)
可不道一夜夫妻百日恩,你可便息怒停嗔,你村時節背地裡使些村對著我合思忖:那一個雙同叔,打殺俏紅裙?(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三折)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我便先還了你招文袋,這封書,歇三日卻問你討金子,正是「棺材出了,討輓歌郎錢」。我這裡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你快把來兩相交割了。(《水滸傳》二十一回)
一分錢的一分貨。
一分銅錢一分貨色。唔,一包焦不上十兩銅錢哩,討出啥勾好人物來。(《奢摩他室曲叢·報恩緣》)
一代不如一代。
這也是小事,更有一件大事:誰知這種鐘鳴鼎食的人家兒,如今養的兒孫,竟一代不如一代了。(《紅樓夢》二回)
一問三不知。
一個是拿定了注意,「不幹己事不張口,一問搖頭三不知」,也難十分去問他。(《紅樓夢》五十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