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交班之困

2020-12-17 手機鳳凰網

文✎  雷彥鵬

編輯✎ 廖影

杭州市清泰街160號,娃哈哈的總部。這棟只有六層的灰色小樓,散發著年月和風雨留下的滄桑,也見證了一個校辦企業創造的財富神話,以及神話背後兩代人的距離。

再過三個多月,宗慶後就74歲了,早已到了安享晚年的年紀。他準備退居二線的消息,前段時間也再次傳出,娃哈哈集團隨即出面否認。

這位中國前首富仍然是這棟矮舊樓裡「第一勤奮的人」,早上7點之前上班,晚上11點之後下班,每天工作超過16個小時。一年365天如此,幾十年如一日,甚至有時候還住在辦公室。

▵ 宗慶後

女兒宗馥莉的童年也被這棟樓割據。放學後,宗馥莉會背著書包去娃哈哈的食堂吃飯,會在總經理辦公室裡寫作業,這裡也是她的家。辦公室裡的叔叔阿姨看著她長大,她卻很少見到辦公室的主人宗慶後的身影。

1996年,宗馥莉開始留學生活,2004年才從美國回來。之後,娃哈哈蕭山二號基地成了她歷練的第一站。

2010年,她成為了承擔娃哈哈產品代加工業務的宏勝飲料集團的總裁。宏勝飲料位於蕭山區,獨立於娃哈哈;在這裡,宗馥莉說了算。她不用跑去上城區的娃哈哈總部向父親匯報工作,如果偶爾過去了,那也是向更懂中國市場的宗慶後「請教」。

從宏勝飲料到娃哈哈之間的距離,似乎也是這對父女之間的距離。在外界看來,這也是宗馥莉從娃哈哈「公主」到娃哈哈接班人的距離。

這段距離的兩端,一個是經驗老到的實戰派本土企業家,他更懂得中國的人情世故;一個是受過西方正統商學院教育的學院派,她崇尚效率與制度,更想證明自己。他們之間隔著強勢、矛盾、冷戰,當然,時間也讓他們磨合。

2018年10月,宗馥莉出任娃哈哈集團品牌公關部部長。這段距離,似乎又變近了。

01

誰是「親生的」?

從父親這一角色來說,宗慶後是缺失的。或者說,他並不是一個好父親。

在舟山和紹興經歷了15年的農場生活後,1978年冬天,頂崗回城的宗慶後已經33歲,早已被劃分為大齡青年。同樣屬於大齡青年的施幼珍,比宗慶後稍早一點兒回到杭州,也在偏遠的農村度過了自己的青春。經人介紹,有著太多相似經歷和共同話語的倆人走到了一起。

他們重新適應著城市裡的生活,儘管這生活並沒有預期中那樣美好,但是女兒的降生給一家人帶來了珍貴的喜悅。1982年1月,宗馥莉出生,名字取自「福」和「利」的諧音。

娃哈哈的誕生,在一定程度上也與宗馥莉有關。

當時,《杭州日報》有報導稱,全國3.5億兒童中有三分之一營養不良,僅浙江8~12歲的兒童中就有47%營養不良。那時候,國內不是沒有營養液,而是都屬於成人產品。

已為「中國保靈」代加工中國花粉口服液的宗慶後,嗅到了新的商機。

對他產生直接刺激的,也是女兒。與很多孩子一樣,五六歲的宗馥莉也不愛吃飯,有輕度的厭食症狀。每天餵飯,成了一家人最大的壓力。

1988年10月,第一批娃哈哈兒童營養液從生產線上傳輸下來,宗慶後激動得淚流滿面。一個校辦企業變成飲料帝國的神話,也從清泰街160號開始了。

然而,對於宗馥莉而言,童年裡就很難感受到父愛了,連正常的父女時光也變得奢侈。

娃哈哈兒童營養液的受歡迎程度遠超宗慶後的預期。於是,生產基地不斷擴大,第一期的產能為每天12萬盒,第二期就達到了每天25萬盒。三年內,產能擴大了60倍,利潤暴漲了100倍,到1990年,娃哈哈的銷售額已超過9800萬元。

南下北上,產品鋪向全國,依然供不應求。

催貨的電話、信函不斷,前來提貨的車在清泰街排著長隊,公司門口都被堵住了。宗慶後的辦公室門口站滿了拿著條子等待批發貨的人,很多人還扛著蛇皮袋,袋中裝滿了現金。

宗慶後忙得要命,擴產線、抓生產、跑市場,幾乎將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傾注在了娃哈哈身上,而且每年大部分時間都奔波在外,這讓宗馥莉覺得父親很「陌生」。

宗慶後留給宗馥莉的印象,就是「忙忙忙」:爸爸總有忙不完的事情。

娃哈哈的老員工還記得,宗慶後和施幼珍沒時間去幼兒園接女兒,學校裡只剩下她一個人在那哇哇大哭,他們看了都心疼。之後上了小學,每天放學後,宗馥莉背著書包到娃哈哈的食堂吃飯,埋在總經理的辦公桌前做作業,碰到不懂的題目,只能問辦公室裡的叔叔阿姨。

宗慶後索性將家安在了娃哈哈總部二樓的宿舍裡,宗馥莉的童年就是在這裡度過的,她是和娃哈哈一起長大的。

宗馥莉比娃哈哈大5歲,她將娃哈哈稱作「小妹妹」。

不過,對於這一對「女兒」,外人很難劃清誰才是「親生的」,因為宗慶後幾乎把所有的愛都給了娃哈哈,而宗馥莉倒成了「沒人管」的那一個,就連與宗慶後有效相處的時間幾乎都沒有。

02

父女的「較量」

宗馥莉對父親有一種熟悉的陌生感,宗慶後對女兒,其實也是有自責和愧疚的。

隨著時間的拉伸,這種不平衡變成了一場父女之間的「較量」。

宗馥莉或許是遺傳了宗慶後的主見和獨立性,或許也是童年「沒人管」的生活養成的這種性格。1996年,在宗馥莉的強烈要求下,宗慶後施幼珍夫婦決定送她去美國讀書。

那時,她才上初二。宗慶後猶豫不決,女兒畢竟才豆蔻年華,隻身漂洋過海,怎能不擔心。

宗馥莉則不同。十多年後,她回憶起這段經歷,說:「我希望去國外讀書,做這個決定時我就承擔它所有的後果。這個經歷讓我學到很多,包括獨立性、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  宗馥莉

位於洛杉磯的聖馬利諾中學,是一所完全寄宿制中學,校風嚴謹。宗馥莉在這裡完成了中學學習生涯,後又進入佩珀代因大學學習,主修國際貿易。

後來,有媒體問宗馥莉,學習這門學科是不是為進入娃哈哈做鋪墊。宗馥莉否決了這種說法,只解釋說,這是當時的熱門專業。

在美國讀書期間,越來越忙的宗慶後沒有特意去看過女兒。那時候,娃哈哈已經有了出口業務,宗慶後也只是借著去美國出差的機會,捎帶著去看一下女兒。一開始一年還去看一兩次,後來都不去了。

2005年3月,回國還不到一年,23歲的宗馥莉就開始擔任娃哈哈蕭山二號基地管委會副主任,之後,又兼任杭州娃哈哈童裝有限公司、杭州娃哈哈卡倩娜日化有限公司總經理。她管轄的娃哈哈蕭山二號基地有6家分公司,分屬於飲料、方便食品、童裝、日化行業。

剛回國的宗馥莉,更像是美國孩子,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都是如此。代溝、文化、性格,都成為父女倆之間的衝突點。

連吃飯都顯現著大不同。「當80後女兒站在40後父親身邊,早餐本身就是一種中西差異:父親吃大餅油條,女兒吃麵包牛奶。」《中國企業家》在報導中這樣描述。

更大的差異、甚至矛盾,還是在工作上。

宗慶後是「大家長」式的管理者。娃哈哈常年不設副總經理,董事長和總經理很多年都是宗慶後一人兼任,內部人評價他:「掌控欲極強,甚至有點霸道」。

宗馥莉幾乎跟他完全不同。

2010年,宗馥莉成為了宏勝飲料集團的總裁,同時還負責國際業務。宏勝飲料獨立於娃哈哈,承載著娃哈哈的代加工業務,有16個生產基地、44家子公司。總而言之,宗馥莉手裡的業務為娃哈哈貢獻著大概三分之一的收入。

父親「霸道」,女兒則「民主」。在娃哈哈,宗馥莉被老員工私底下稱作「公主」或者「大小姐」,但是在自己的公司,她讓自己的員工叫她Kelly或者馥莉,而且在名片上不印頭銜。不過,與下屬意見產生分歧時,又是她說了算。

在自己的公司,她有百分之百的決策權。

但是,如果與宗慶後的意見產生分歧,說服不了他而被他「專制」時,她也會賭氣發起為期兩三天的「冷戰」。

此時的父女倆,都像石頭一樣硬。

父親曾有意將自己的「老臣」派去「輔佐」女兒,但是女兒覺得「老臣」幹得不好就給辭退了。最後,無奈的宗慶後又將「老臣」接收了回來。

宗慶後從來不會主動開除員工,更別說自己培養多年的「老臣」了。

宗馥莉覺得父親的「老臣」很好、很忠誠,但是太依賴於宗慶後的想法,她更喜歡培養自己的人才,她希望自己的人有創新性、有激情、有自己的想法,能跟自己一起學習、發現新的東西。

「老臣」也感受著父女之間的差異:「大老闆跟我們說話的時候有商有量的,但是小老闆做事情就比較直接,定下來就是定下來,不會給過多的解釋。」

一次,宗馥莉管理的進出口公司有員工收到供應商的賄賂,因為合同裡面明確禁止賄賂,所以宗馥莉覺得沒有商量的餘地,應該終止合同。但是,這個供應商找到了宗慶後,後來生意又有了轉機。宗馥莉覺得父親的做法不對,這是底線,不應該融通。

在企業管理風格上面,父女倆時常「較量」。

宗慶後曾說,娃哈哈不缺錢,永遠不會上市,但是在宗馥莉眼裡,親近資本市場未嘗不可,「娃哈哈上市是一個非常正常的舉動」。

03

「第二勤奮的人」

宗慶後很強勢,但是宗馥莉似乎更強勢。

有一次,宗慶後和宗馥莉一起參加中央電視臺的《高朋滿座》節目,父女倆面向而坐。

主持人問:如果有個員工犯了大錯,你會怎麼辦?

宗慶後說:我肯定會很嚴厲批評,但是我會讓他重新修正錯誤。

宗馥莉則答道:我會按照制度,制度說犯了什麼錯誤應該接受什麼懲罰,就怎麼懲罰。

要是剛回國那時候,宗馥莉肯定說到這兒就截止了。但是這次,她還跟了一句:「有的時候我做得不夠好,希望繼續向爸爸學習,要更加包容一點。」

宗馥莉確實在變。

2012年,宗馥莉成為首個獲「風雲浙商」榮譽的80後企業家。在頒獎典禮上,宗馥莉接過獎盃,主持人問:「父親是你的偶像嗎?」宗馥莉回答:「是,也不是,我爸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去學習,但我覺得我應該要超越他。」

▵  宗馥莉父女倆聯袂出席2016「風雲浙商」頒獎晚會

鏡頭轉向臺下,宗慶後露出帶著一點尷尬的微笑。這種微笑,好像大多出現在女兒談論他時。

他應該也有一絲欣慰,因為女兒真的在向自己靠近,不光是言語上。

以前,宗馥莉更多的是想去生活,做自己喜歡的事,覺得這個企業對她來說壓力太大,但是現在出現在公共場合,她談的更多的是企業、責任、行業。

在最近舉辦的一次浙商會議上,宗馥莉說:「優秀的企業有兩條腿,左腿是產品,右腿是品牌,兩條腿的強壯度決定了企業能走多遠,協調度決定了能走多穩。」儼然一個中國成熟企業家的口吻。

宗馥莉在慢慢調適自己,開始理解父親的一些觀念和做法。

宗慶後推崇「家文化」,在娃哈哈打造「和諧一家」的企業文化。給員工分配住房、跟員工一起吃飯、一起共度節日,甚至為員工子女的入學而出力。宗慶後年年都請留守的員工吃年夜飯,給他們發紅包,今年已是第32個年頭。

宗馥莉逐漸認同了娃哈哈的「家文化」,只是十年美國生活帶回來了「洋節日」。

2012年聖誕節,宗馥莉頭戴鹿角,在蕭山基地的食堂忙活著,她要請員工們吃聖誕午餐。她認為,老闆也只是一份職業,這樣的活動可以讓自己放下老闆的身份,去跟員工一起玩。這其實很難得,因為她平時很少在公司。

宗慶後在娃哈哈總部時,每天工作超過16個小時,如果不在總部,基本就是在市場一線調研。平均每年有200天在市場前線調研,這也是娃哈哈從校辦企業變成飲料帝國的關鍵。

宗馥莉也經常出差在外,很少在公司。即使在公司,也和宗慶後一樣,每天很早就上班,下班卻沒有準點,很多時候要工作到深夜。只不過,一個在上城區的娃哈哈辦公室,一個在蕭山區的宏勝飲料辦公室。

員工們看到了這種努力,他們私下裡將她評為娃哈哈「第二勤奮的人」。

其實,宗馥莉與宗慶後的磨合,也是她與娃哈哈之間的磨合。

2013年,一路高速增長的娃哈哈營收達到783億元,早已成為中國首富的宗慶後放話,2014年要實現千億目標,甚至要再造一個娃哈哈。但是2014年,娃哈哈營收下降到720億元,而且止不住地下滑,到2017年,營收僅為465億元,四年下滑了40%。

娃哈哈近年來常常被認為品牌老化、創新不足,而且沒有伴隨著消費升級而升級。

2017年4月,在一場網際網路峰會上,宗慶後與馬化騰同臺。主持人吳曉波問宗慶後:假如馬化騰的女兒過生日,馬化騰要訂10箱營養快線,但在瓶子上要印馬化騰的祝福詞,娃哈哈以後能做到嗎?

言外之意是,藉助網際網路,傳統製造業可不可以提供個性化定製服務。

可宗慶後一臉無奈地回答:「我們這種規模很大的企業不可能個人定製的,我開一條線幾萬瓶出來了,你說個人定製一箱兩箱的,我怎麼給你做?」

其實,宗慶後有更好的答案可以選擇:「我女兒現在就可以做到。」

2016年7月,宗馥莉推出了定製飲料品牌KellyOne,多種不同的原料可以根據個人喜好自由組合,並且消費者可以為自己搭配的飲料命名,完全不同於宗慶後的打法。

只是,這個品牌以宗馥莉的英文名字命名,與娃哈哈始終保持著距離。

在宗馥莉的設想裡,她要收購娃哈哈,而非繼承。

04

娃哈哈-宗慶後+宗馥莉=?

2013年9月13日清晨,宗慶後準備從住處去往娃哈哈,但是在住處附近遭遇襲擊。

宗慶後一直穿著樸素,常以布鞋示人,被稱為「布鞋首富」,女兒說他「土」,讓他穿皮鞋。當然,低調的他身邊也從來不帶保鏢。

這次被襲,宗慶後兩根手指的肌腱受傷,跟蹤了他兩個月的49歲蘇州中年男子楊某落荒而逃。

有人說是報復,宗慶後則說自己沒有仇家,這只是一次偶然事件。

楊某自己交代稱,他上半年借了3萬元來到杭州找工作,因年紀較大,一直沒有找到工作。因為以前在電視節目上看過宗慶後熱心幫助農民工的訪談,他也想得到宗慶後的援助,便到宗慶後的住處尋找他。

這次事件發生後,媒體再一次將「意外」與「交接班」聯繫到了一起。如果宗慶後發生了意外,娃哈哈怎麼辦,誰來接班?

在宗慶後眼裡,「交接班」一直是個諱莫如深的話題。

2010年,宗馥莉執掌宏勝飲料後,藉助資本的力量,對其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同時對進出口業務也進行了資源整合。

在宗馥莉看來,這次變動讓他們有了明確的分工,父親負責國內業務,她負責國際業務,並且互不過問。在宗慶後看來,這只是對女兒的鍛鍊,並不是在為交接班做準備。

那時候,宗慶後已經65歲,面對外界的疑問,他表示自己還能幹20年。

在2011年的《高朋滿座》節目,劉永好父女先於宗慶後父女出場。劉永好對劉暢說:「不管你接班,還是做你想做的事情,只要你幸福就好。」

到了宗慶後這裡,他說,接不接班要看女兒高不高興。宗馥莉也說,自己還沒準備好。

兩年後,33歲的劉暢正式走向臺前,接替父親劉永好出任新希望六和董事長。那時,比宗慶後小6歲的劉永好,也才62歲。

現在,宗慶後馬上74歲,娃哈哈32歲,而宗馥莉也已37歲。在宗慶後心裡,或許已經有了安排。

在第32個娃哈哈年夜飯現場,宗慶後在致辭中提到了,娃哈哈2018年實現了業績的增長,2019年要力爭實現50%以上的增長。

「2019浙商全國500強「顯示,娃哈哈2018年營收469億元,的確實現了增長,不過增幅還不到1%。

娃哈哈業績越難增長,它的掌舵者就越難放手,但是奈何年歲不饒人。

2018年10月,宗馥莉被認為又離接班近了一步,因為她不僅是宏勝飲料的掌舵者,而且直接出任了娃哈哈集團品牌公關部部長。

宗馥莉說自己是臨危受命,並沒有等待很長時間去做這個事情,而且宏勝飲料已經是一個很大很寬廣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她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過,娃哈哈被大家說品牌老化、產品不新穎,「在這個時候應該為娃哈哈做一些事情」。

一個月後,宗馥莉在微博上為新款限量版營養快線造勢,年過七旬的宗慶後罕見地轉發了微博,同時艾特女兒並喊話:「誰動了我的營養快線?」

宗馥莉上任品牌公關部部長這幾個月,娃哈哈不斷推出新品,炫彩版營養快線、營養五穀、堅果飲料、藜麥牛奶粥、火鍋涼茶……升級了水品牌,還包下地鐵專列進行「出色戀愛觀」營銷。

宗慶後給娃哈哈烙上的刻板印象,宗馥莉在竭力改變,使其變得年輕。

在宗馥莉看來,辛勞是宗慶後的宿命。

4月份,宗慶後在接受《經濟觀察報》採訪時說:「我想我應該是準備退居二線了。」這句話被解讀為宗慶後正式公布自己的退休計劃。不過,緊接著,娃哈哈澄清:宗慶後並沒有具體退休計劃,也沒有要退居二線。

宗慶後已經快74歲,而宗馥莉仍然沒有進入娃哈哈的核心管理層。

對於宗馥莉是否會接班的疑問,宗慶後也只是說:「讓她自由發展吧,她願意幹什麼就讓她幹什麼。」

在父女倆時遠時近的距離中,在宗慶後的話語之間,有一種可能性在被放大——管理團隊接班,宗馥莉只繼承宗慶後的股東權利,同時管理一部分業務。

這應該也是宗馥莉可以接受的,因為她一直在強調製度兩個字。

在《高朋滿座》節目中,主持人問宗馥莉:娃哈哈減去宗慶後等於什麼?話音剛落,宗馥莉就說:等於零。主持人又問宗慶後:娃哈哈加上宗馥莉等於什麼?宗慶後想了一下說:更高的輝煌吧。

宗馥莉的回答有言外之意,「娃哈哈=宗慶後」,在她看來這並不是什麼好事,這是她想要改變的現狀。宗馥莉希望娃哈哈有自己的個性,而不是與企業家本身劃上等號。

《基業長青》中說,偉大公司的創辦人,通常都是造鐘的人,而不是報時的人。「造鐘」,就是建立一種制度,使得企業能夠依靠組織的力量在市場中生存與發展,而不是依靠某位個人、某種產品或某個機會等偶然的東西。

王健林曾在接受採訪時有過類似的表達,他說:交班的時候,一萬多億的資產,千億美金的收入,其實是組織體系在賺錢,不是哪個個人能力問題,也不一定選最聰明的,選最能服眾的就行。

毋庸置疑,沒有宗慶後就不會有娃哈哈,但是宗慶後更像是「報時人」,年過七旬依然親力親為,娃哈哈也太依賴於他。

這也是第一代企業家共有的特點,當然,在很大程度上,這也成了他們遲遲退不了休的原因。

想成為百年老店的娃哈哈,更需要一位「造鐘者」,這或許就要期待向來注重製度的宗馥莉了。

參考資料:

《宗慶後:萬有引力原理》,遲宇宙,紅旗出版社

《宗馥莉:宗家有女初長成》,中國企業家雜誌

《風雲浙商面對面》,浙江經視

《宗馥莉:創業者更是創新者》,人民日報·問道

相關焦點

  • 娃哈哈「造車」傳言背後:73歲宗慶後要不要加速交班?
    娃哈哈的「中年危機」,能靠年逾70歲的宗慶後解決嗎?8月底,浙江娃哈哈創業有限公司成立了一家新公司「浙江德清娃哈哈科技創新中心有限公司」,而「新能源汽車及汽車智能技術」赫然在其經營範圍之列,引發外界對娃哈哈可能要造車的猜想。
  • 大時代下 誰會是娃哈哈宗慶後的五大「接班人」?
    青年領袖圓桌會,宗慶後社會接班人誕生2016年2月26日下午,中國食業家年會之青年領袖圓桌會在湖南寧鄉召開,作為圓桌會的主持人(老郭主持處女秀),與好彩頭、特種兵、巧媽媽、溜溜梅、老恆和等五位青年企業家縱論食品行業新未來,可謂精彩紛呈,給現場1000名食業家非常大的啟示,不難看出「工業食品時代」已經切換到「健康食品時代」,「時代大交班」已經成為事實
  • 昔日娃哈哈代理商鍾睒睒已經成為首富,娃哈哈上市還會遠嗎?
    而鍾睒睒在創立農夫山泉之前還只是娃哈哈的一個代理商,那個時候娃哈哈老闆宗慶後可能還是中國首富。 農夫山泉長期以來都是和娃哈哈作為競爭對手的,顯然農夫山泉上市的財富效應,應該觸動到了曾經的首富宗慶後。所以我們可能很快也可以看到娃哈哈的上市。
  • 娃哈哈為什麼不上市?為何娃哈哈對資本如此牴觸?
    7月7日,娃哈哈集團公關部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沒有上市相關計劃」。  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後曾表示,娃哈哈不差錢,「我們有100億元的現金」。娃哈哈還提出過堅持「不負債、不發債、不貸款、不上市」四不口號。  但現實的情況卻不容樂觀。2013年,娃哈哈營收為783億元,堪稱最輝煌的一年。
  • 娃哈哈小學:讓默默無聞的孩子「跳」出來
    杭州娃哈哈小學二(3)班語文老師許珩曾經帶過大班,現在帶的班只有28個學生,但要做的事比以前多了很多。就在8月28日,娃哈哈小學被杭州市教育局定為杭州小班實驗學校,獲得這個稱號的還有刀茅巷小學。「我很開心,小班要真正實現小班化教育,肯定要付出很多。」
  • 娃哈哈強制員工購買奶粉被曝光 集權式管理遭詬病
    近段時間以來,娃哈哈的煩惱一直不斷。先是富氧水被指虛假宣傳,此後又有首個商業地產項目——娃歐商場將解約的消息傳出,緊接著更被媒體曝出強制旗下員工購買即將過期的奶粉。雖然娃哈哈隨後澄清稱這只是內部促銷,絕不是強制購買,但娃哈哈奶粉業務所面臨的困境,也仍舊令人擔憂。
  • 消費-娃哈哈改傳統模式娃哈哈產品有哪些
    娃哈哈這個品牌的產品大家都有接觸過吧,不過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流行的產品出現,漸漸覆蓋了這個曾經也紅便大江南北的品牌,現在市場上雖還有娃哈哈的產品,但是近日傳出娃哈哈改傳統模式了,娃哈哈的產品又哪些呢?娃哈哈改傳統模式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1993年02月03日成立,經營範圍包括許可經營項目,娃哈哈系列產品的生產、銷售。在規模從小到大的發展中有娃哈哈爽歪歪、娃哈哈桶裝水、娃哈哈蘇打水、娃哈哈花草茶、娃哈哈乳酸菌飲料、娃哈哈涼茶等等各種的銷售產品,30多年來,娃哈哈始終不謀求上市,現在娃哈哈改傳統模式了,會是怎麼樣呢?
  • 交班到底該交些什麼?
    ,可見一場流暢而思路清晰的交班,是多麼重要,只有它的出現才會為你的夜班劃下完美的句點。根據護理部制訂的交接班制度,你可以清楚掌握哪些內容需要交班,按照順序娓娓道來。只可惜理論轉化為實踐的過程仍存在一道鴻溝,紙上的鉛字在臨床上,並非完全適用。採訪身邊中高年資的護士,從他們的職業經歷中,不難發現,夜班交班也是有一個成長過程的。
  • 交班還在報流水帳?夜班交班也有一個成長過程!
    ,那顆懸著的心才可以真正放下,因為不少護士辛苦一夜卻在晨交班時不幸翻車,可見一場流暢而思路清晰的交班,是多麼重要,只有它的出現才會為你的夜班劃下完美的句點。根據護理部制訂的交接班制度,你可以清楚掌握哪些內容需要交班,按照順序娓娓道來。只可惜理論轉化為實踐的過程仍存在一道鴻溝,紙上的鉛字在臨床上,並非完全適用。採訪身邊中高年資的護士,從他們的職業經歷中,不難發現,夜班交班也是有一個成長過程的。
  • 開奶茶店的娃哈哈又賣起了「助眠」酸奶,卻頻頻遭質疑
    根據包裝信息,該產品由「娃哈哈」商標持有人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授權杭州娃哈哈飲料有限公司製造。來源:天眼查根據天眼查資料顯示,這兩家公司的確是存在聯繫的。雖然目前娃哈哈也沒有正面回應過妙眠是不是它家的產品,但妙眠在產品宣傳時一直打著娃哈哈的旗號也沒有被叫停。
  • 娃哈哈:工匠精神 品質擔當
    宗慶後題詞以自主創新打造工匠精神之魂說起「工匠精神」,我們自然而然會想到「匠心」這個詞。「匠心」的意思是精巧的心思。 「匠人」有了初心,不斷提升技藝,就有了「匠心」。因此,創新是工匠精神的靈魂。為了打破國外技術的壟斷,早在1999年娃哈哈就成立了精機公司,自己設計製造模具,成本只有進口的三分之一,而且大大縮短了供貨周期。除了滿足自己的需要,娃哈哈還將設備輸出。2015年12月,娃哈哈的自製設備——水處理系統及動力機房設備材料運往緬甸仰光安裝調試,標誌著娃哈哈自製設備走出國門。在自製模具的基礎上,娃哈哈又涉足工業機器人項目。
  • 醫院早交班ABC
    每家醫院都有早交班制度,這是醫院管理必不可少的環節,也是院長對醫院管理進行了解並給予指導的重要途徑。那麼,醫院早交班有哪些基本要求呢?在此,我們謹做幾點歸納:第一,醫院早交班的信息要完整和準確。醫院早交班往往是院長和醫院管理者進行一天醫院管理工作的開端,也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 交班還在報流水帳?夜班交班也是有一個成長過程的
    根據護理部制訂的交接班制度,你可以清楚掌握哪些內容需要交班,按照順序娓娓道來。只可惜理論轉化為實踐的過程仍存在一道鴻溝,紙上的鉛字在臨床上,並非完全適用。採訪身邊中高年資的護士,從他們的職業經歷中,不難發現,夜班交班也是有一個成長過程的。
  • 生髮水,5G,娃哈哈
    娃哈哈跟涉嫌傳銷的微達扯上關係,不僅僅是因為宗慶後去微達開了個會。而是在名為「微達家聯網」的公眾號上,曾大量發布了微達與娃哈哈達成戰略合作的消息。同時,娃哈哈與微達戰略合作的項目也已經推出了概念/宣傳圖。
  • 兩年了,娃哈哈童裝「走」得怎麼樣?
    2002年5月,娃哈哈在眾目睽睽之下高調染指童裝業,並公然宣稱兩三年內要做「國內童裝業第一品牌」。一晃兩年過去了,娃哈哈童裝走得怎麼樣呢?豪氣幹雲的娃哈哈是否在童裝業成功複製了其飲料業的輝煌?兩年了,娃哈哈童裝走得怎麼樣?  「非常」還是「平常」?  2004年5月,一個周末的下午。
  • 娃哈哈年夜飯,33年溫情「鼠」不盡
    宗慶後在致辭中說:「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亦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對公司來講亦是轉型升級之年,希望大家繼續努力,再創輝煌!讓我們為創造更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奮鬥,乾杯!」「來娃哈哈八年了,我感到非常幸福!」
  • 娃哈哈合作方下屬企業涉嫌「原始股騙局」 娃哈哈:合作已終止
    來源:中國網娃哈哈合作方「下屬經銷企業」涉嫌「原始股騙局」 娃哈哈回應稱「合作已終止」中國網財經9月4日訊(記者 李靜)今日,針對有關「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後涉嫌原始股騙局」的新聞報導,娃哈哈集團通過其官方微博發布澄清聲明
  • 娃哈哈開奶茶店,喜茶、奈雪怎麼看?「市場已進入此消彼長階段」
    廣州這家店是娃哈哈奶茶目前第一家直營店,未來可能還會在杭州開第二家娃哈哈奶茶的直營店。」娃哈哈奶茶招商人員對8號樓表示。實際上早在今年5月,娃哈哈就已經開啟線下奶茶店,主要以加盟方式為主。天眼查顯示,娃哈哈線下奶茶店的運營方是廣州娃哈哈健康飲品有限公司,該公司有兩大股東,由廣東冠華健康產業有限公司佔股75%,娃哈哈商業股份有限公司佔股25%。對於娃哈哈奶茶店的管理問題,娃哈哈官方微博回應是,「奶茶項目不是我們直營,是我們授權給合作夥伴在運營的。」
  • 娃哈哈減肥新品上市遇阻,「脂肪險」活動網頁三次搞崩
    2018年8月23日,娃哈哈集團轉型大健康產業的重頭戲--減肥奶昔「纖細佳人」上市。據說,對這款產品娃哈哈內部寄予高度期望,指望它一炮而紅。沒想到,短短十個小時,娃哈哈纖細佳人的商城頁面就崩潰了三次,遭到眾多胖子的投訴。
  • 海瀾之家父子交班:「中年」服裝企業的突圍
    來源:中國經營報海瀾之家父子交班:「中年」服裝企業的突圍本報記者/黨鵬/成都報導「公司各零售品牌的研發設計均圍繞品牌定位及消費者需求展開,產品設計特點是以市場為導向,通過設計理念和考核機制兩方面保證產品的設計能滿足消費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