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5月,娃哈哈在眾目睽睽之下高調染指童裝業,並公然宣稱兩三年內要做「國內童裝業第一品牌」。一晃兩年過去了,娃哈哈童裝走得怎麼樣呢?豪氣幹雲的娃哈哈是否在童裝業成功複製了其飲料業的輝煌?兩年了,娃哈哈童裝走得怎麼樣?
「非常」還是「平常」?
2004年5月,一個周末的下午。
往廣州聞名的上下九路商業街,在恢弘大氣的荔灣廣場的三樓,記者看到了偏安於廣場側角的「娃哈哈童裝世界」專賣店。
「娃哈哈童裝世界」並不孤單。在它的身側,同業強手比比皆是,如杜恩絲蓮、禮尚童裝等。僅就專賣店的賣場大小、格局來看,幾個不同品牌的專賣店不相伯仲,「和它們相比,我們在質量、款式、價格上都差不多,相互之間只是品牌不同而已。」娃哈哈童裝專賣店的導購小姐向記者介紹。
童裝店的生意很冷清,記者在店裡逗留了大約一個小時,進店溜達觀光的有三人,開口詢價的有一人,再深度一點的關於面料、質量、款式等的詢問一個也沒有。兩個穿著隨便的導購小姐很散漫的坐在一邊打著呵欠。
這家童裝店規模不大,50個平方的樣子,除了童裝外,還有一些卡通玩具、精美裝飾品等。據導購員介紹,這些是做促銷之用的。不過這些促銷品並不是娃哈哈提供的,娃哈哈提供的促銷品非常有限,並且大都還只是節日才有。至於輔助加盟店的一些大型的賣場促銷活動,娃哈哈在每家加盟店開業之初的第一年會在節假日有些支持,如派發傳單、舉行一些小型活動等,但一年後就漸漸少了,「很長時間沒有過了。」導購員說。
其實,一直以來記者都聽聞一些娃哈哈童裝專賣店是「一手賣飲料,一手賣服裝」,這也許多見於一些飲料出身的加盟主。這家店的業主是服裝出身,店裡看不到有賣水的痕跡,也看不到傳聞已久的「同時喊賣其他競爭品牌的服裝」。店員介紹說,每家加盟店是按需進貨的,需要什麼品種、需要什麼款式、需要什麼年齡段的服裝、需要多少,每家加盟店業主都會根據自己的消化能力自行設定。這家店效益還是很好的,每天的盈收最低都有2000元,一般是5000元左右,有時候生意好,一天也會有8000元左右的銷售額。
記者聽了有點不相信,當即就走訪了旁邊的幾家店主,一問才知道達到這樣的盈收真的是不稀奇。「荔灣廣場三樓童裝專賣已經在這裡有品牌效應了,別人買品牌服裝的,都會到這裡來,蛋糕大了,每家當然都能吃飽。」一家店主解釋說,「我們在款式上還是有些區別,相互之間的競爭也不會太激烈,各家都能穩定地分到屬於自己的蛋糕。」
「與周圍的店相比,娃哈哈的款式沒有太大的優勢,但相比一些其他品牌的童裝,我們的優勢還是很明顯的。至於價格,幾十元上百元已經是非常便宜的了。既然顧客能來這裡消費,他也不會太在意價格,他最看重的還是你的款式、色彩和做工等。」娃哈哈童裝賣場的導購員說。
此前,記者曾在娃哈哈公司網站上下載了一份娃哈哈童裝加盟申請表格。在介紹娃哈哈強大的「品牌支持」時,娃哈哈信誓旦旦地向加盟商承諾,「娃哈哈的『非常營銷』已經蜚聲中外,非常營銷必將在娃哈哈童裝銷售中取得非常成功」,宣傳案的背後,娃哈哈詳細地介紹了它精細的營銷支持,讓人看了後仿佛真的能感受到娃哈哈的「非常」。但現在當記者興致勃勃的前往現場感受這種「非常」時才發現,無論是娃哈哈自詡一流的款式設計、服裝質量還是經銷商培訓、銷售管理等方面,娃哈哈顯然稀鬆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