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是什麼?
而生又是什麼?
孔子曾日:未知生,焉知死。意思就是:人的事情還沒有弄清楚,活著的時候應該怎樣做人還沒有弄懂,哪有時間去研究死人的事情和該為死人做些什麼?
01
2020年的春節,
一場突如其來的非冠疫情籠罩在中華大地上,
在這場看不見的硝煙的戰爭中,
無數的英雄和平民百姓倒下,
截止到4月29日,死亡人數接近4700人。
這幾個月見證了太多的悲觀離合,也見證了太多的平凡的醫生護士守護在疫情的前方,為我們廣大人民群眾保駕護航。
而與此同時,
中國每天大約有2萬多嬰兒出生,
平均4秒鐘出生一個小公民。
這些新生的生命,也是我們祖國的未來。
02
我住的地方離漢口的華南海鮮市場大約50公裡
在疫情剛開始爆發的幾天,武漢封城了。
我看著窗外,平時車水馬龍的城市
一個車都沒有,只有孤零零的路燈
小區裡也看不見一個人
我丟垃圾的時候 看到了平時認識的鄰居
也躲避得遠遠的
恐慌、恐懼,不自覺的湧向全身
睡不好覺、失眠、不敢看每天的新聞
活到這麼大,從來沒有過這樣的體會。
我在怕什麼?
我們在怕什麼?
我想 一定是:死亡
03
什麼是死亡?
村上春樹 說:死並非生的對立面,而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
泰戈爾說: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
要像夏天盛開的花那樣絢爛旺盛,要善待生命、珍惜生命,要活得有意義、有價值,而不要渾渾噩噩地過日子;秋葉,感傷,惆悵,悽美,安靜,面臨死亡,面對生命向著自然返歸,要靜穆、恬然地讓生命逝去,不必轟轟烈烈,便只要像秋葉般悄然足已,更不要感到悲哀和畏懼。總而言之,就是一切都平靜自然地進行。
這句詩出自於印度詩人泰戈爾的《生於夏花》中。
這是能治癒人心的詩人,也是全亞洲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殊榮的人。
他獲獎不是因為他的詩寫得好,而是因為他傳達的一些精神。
他的詩,不僅可以治癒他當時的社會與民族,也能治癒存在每個人心中消極的自己。
徐志摩曾說,這麼多人喜歡泰戈爾,不單純是因為詩歌。而是因為他的作品「知道一切事物的意義」。
恐慌迎來,生活還是充滿希望。
死亡是人類無法人類無法克服的終極難題。
人固有一死,對於任何人而言,這都是公平的。
因為生命有限,才顯得生命更加有意義。
04
對待生,我們經常讚美它 生之偉大
對待死,我們總是感嘆 人生無常(歲月無常)
有道是,拿得起,放得下,生死自有定數。
既然死是人類無法克服的終極難題
那麼何不趁著擁有的大好時光
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尊老愛幼,好好學習,
不浪費時間,讓活著有價值。
這次疫情之後,讓我們重新定義生死,讓生活活著精彩、活著有價值。
願每個人都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願2020年之後,加油向前,每個人都放下包袱,
願2020年之後,我們在沒有那麼的爭吵和叫囂,
願2020年之後,祖國更加強盛,我們生活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