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老師,我已經知道這個消息啦!謝謝你的關心,我現在已著手複習,爭取這次考取自己想要的事業單位。」沒過多久,胡滴滴的好消息又在我的手機上響起:「羅老師,我報考六枝特區月亮河鄉城鎮建設規劃管理所,已進入了公示期,待公示期滿後,就正式上班了。」驚喜之時,我懸著的心也終於平靜下來!胡滴滴是我包保戶胡平的女兒,我幫扶她家後,成了微信好友,這一平臺成了我鼓勵他好學習和關心她就業的主渠道。
現就業於月亮河鄉人民政府辦公室的胡滴滴
我叫羅開學,六枝特區月亮河鄉第二小學的一名普通教師,已紮根農村教育30餘載。在「新兩基」實施之前,我儘管對教育事業兢兢業業、愛生如子,總有學生成為手中的漏網之魚,家訪調查的結果:不是沒有學習用品,就是交不上書費、學費。無奈之下,或慷慨解囊,為學生購買學習用品;或與學校商議,免交其書費學費。回想過去的教育點滴,有喜有悲,有笑有淚……2017年6月,黨中央在貧困山區實施精準扶貧政策後,身為人民教師的我,又多了一個身份——幫扶責任人。當時,我深知脫貧攻堅是為貧困家庭辦好事、解難題的惠民工程,雖然教學任務重,但心裡釋然,發誓,再重也要扛著,並在工作之餘,也要去他們家走一走、看一看、幫一幫,促他們早日脫貧。在脫貧攻堅「三保障」中,我除了研判好包保戶的住房、醫療保障而外,更應幫扶好我的主責主業——教育保障。胡平是月亮河鄉直溜村六組村民,我的幫扶對象之一。第一次走訪得知,他家只有兩個勞動力,女兒胡滴滴就讀甘肅民族大學三年級,兩個兒子一個讀特區四中九年級,一個讀特區三小四年級。我了解胡平的家庭情況後,同他進行多次訪談,鼓勵他先把家庭收入提高後,才能保障孩子的教育有投入。2017年8月,勤勞善良的夫妻兩在我的宣傳動員下,向折溪信用合作聯社申請50000元的特惠貸,買了6頭牛,2頭能繁母豬進行養殖。他們也把外出務工鄰居的土地種上玉米,閒下之餘也在附近務點零工補貼家用。同時,三個孩子應該享受的教育資助款也先後發放到位。一年後,全家的收入有了保障。接下來的每一次走訪,我基本就是圍繞胡平家三個孩子的學習問題進行訪談。一是關注女兒胡滴滴在大學的學習情況和畢業後的就業打算;二是兩個兒子一個初中畢業、一個小學畢業後何去何重的問題。2018年胡平家面臨大女兒畢業後就業和長子畢業後能否進入高中就讀兩個問題。在一次訪談中,胡平的妻子王英對我說:「羅老師,難呀!兩兒子讀書,不是錢的問題,是他們的能力問題。至於,女兒畢業後的就業問題我才不心焦呢。」我從她的談話中得知,她因兩兒子在校成績不理想,擔心一個考不上高中,一個進不了縣城中學而困惑。了解她的想法後,我將近年來高中、中職的招生情況分析給他聽,同時,我也安慰她說:不要緊的,如果考不取六盤水市內高中,還可以往遠一點的盤州市走,盤州市某中學每年的錄取分數要低一些。在我的鼓勵下,大兒子胡然然如願以償地就讀盤州市某高中,明年將高中畢業。今年,又是他小兒子胡洋洋小學畢業,面臨著縣城中學的擇校問題。我動員說:「讓他先報考六枝特區第三中學吧!」在我的動員下,最終,小兒子胡洋洋也實現了願望。 三年來的幫扶工作,我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跡,但卻把初心鐫刻在教育扶貧的路上。
講述人 羅開學
整理 鄭元輝
見習編輯 梁珍情編輯 孫遠銘編審田旻佳韋一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