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唱「主角」 致富「看點」多|六枝特區產業扶貧工作掠影

2020-12-22 天眼新聞

「郎岱西瓜甜又甜,巖腳牛兒滿圈跑……」群眾自編的一段順口溜,生動呈現了六盤水市六枝特區特色產業蓬勃發展新景象。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六枝特區把產業扶貧作為保證脫貧質量的根本之策,立足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和市場需求,謀劃布局鄉村旅遊、生態畜牧等特色產業項目,走出了一條接地氣、見實效、暖民心的產業脫貧之路。

打生態牌,吃上旅遊飯  「以前守著巴掌大的地,靠天吃飯,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回想從前,巖腳鎮田家寨村民王勇感慨地說。自從巖腳小城鎮建設啟動後,就成了市民休閒遊玩的好去處,王勇從中嗅到商機辦起農家樂,並藉此實現了增收。  像王勇這樣,依託鄉村旅遊產業發展,跳出傳統種植業吃上旅遊飯的農民,在六枝特區已不是少數。   六枝特區不僅有旖旎秀美的自然風景,還有悠久神秘的夜郎文化,發展生態旅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近年來,該區以綠色生態、長壽養生為基礎,將區域內牂牁江國家溼地公園、貴州黃果樹瀑布源國家森林公園、牂牁江省級風景名勝區、月亮河省級森林公園等多處景點建設成文化生態風景區,打造旅遊名片。圍繞資源優勢,該區還不斷探索「旅遊+文化」「旅遊+網際網路」「旅遊+賽事」發展模式,促進旅遊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

通過多年努力,六枝特區先後獲得了「全國十佳文化生態旅遊城市」「全國瓜果採摘十佳縣」「中國最美休閒度假旅遊勝地」和「貴州省發展與效率十佳縣」等稱號。  如今,移步緩行在巖腳、牂牁、落別等鄉鎮,隨處可見「小橋流水人家」的優美景致。   六枝特區還著力挖掘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旅遊商品,重點扶持貧困村、貧困戶發展家庭手工業作坊,推出了刺繡、民族服飾等本土文化旅遊商品。原本藏在農戶家裡的「山貨」「土貨」,逐漸成了「搶手貨」。

 豬羊滿圈,養殖譜新篇  「基礎設施搞好了,優惠政策到位了,我們回鄉發展特色產業的動力更強。」六枝特區二表哥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王金濤表示。  2016年,得知家鄉為發展特色養殖業「開綠燈」、提供眾多優惠政策後,研究生王金濤毅然決定,從廣州辭職回到家鄉,走上了一條充滿挑戰的創業之路。   在海拔1650米的高山之上,一直從事通訊行業的王金濤「跨界」搞起了豬養殖。這些豬最大的特點——「每天奔跑11公裡」,故又被稱為「涼都跑山豬」。

四年來,「涼都跑山豬」已在六枝3個鄉鎮15個村建起1個養殖基地和14個養殖小區,以政府建養殖小區、養殖小區飼養、公司向養殖小區提供豬苗並回購的發展模式,拉動一方經濟,回饋一方水土。  依託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六枝特區大力扶持特色養殖業,湧現出許多和二表哥農業有限公司一樣的扶貧項目。這些項目多採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輻射帶動所在村寨及周邊發展,形成了以「龍頭帶動、農戶參與」為特點的生態養殖新局面。   目前,六枝特區累計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960家,實現100%的貧困村建立合作社,在全市七大產業板塊全鏈條發展增比進位中排名第一。

 技能培訓,蓄力強後勁  如何讓群眾聚在產業鏈、富在產業鏈?如何積蓄富民產業實力、增強發展後勁?六枝特區在不斷摸索中找到了答案——讓群眾有一技之長。  六枝特區要求對建檔立卡貧困戶中未就業勞動力0.99萬人進行全員培訓,讓貧困群眾掌握一門技能,確保小康路上不掉隊。   走進落別鄉牛角村,農家樂老闆王燕燕正忙著練手,提升烹飪水平。

「開農家樂除了要乾淨衛生、服務熱情以外,還要有一手好廚藝。這幾年全國各地的遊客來得多了,我們也要學著適應,川菜、粵菜、湘菜等都有所了解。」王燕燕說。剛開辦農家樂時,只會做簡單飯食的她可愁壞了,若請廚師,增加成本不說,而且短期招聘人家也不願意來。由於飯菜口味一般,或多或少影響了收入。  去年年底,聽說特區開辦烹飪班,王燕燕搶著報了名。如今,她學成歸來,在反覆練習之餘,對即將到來的旅遊旺季充滿了希望。  一技在手,脫貧不愁。為了讓更多和王燕燕一樣的農村勞動力掌握就業技能,六枝特區通過邀請專業技師,將培訓課堂從室內發展到田間地頭、扶貧車間,持續開展畜禽養殖技術員、牛肉拉麵師、中式烹飪等就業技能培訓,引導群眾不斷拓寬致富門路。   據悉,2017年,全區培訓貧困勞動力3140人次;2018年,培訓12163人次;2019年,培訓6125人次,累計完成貧困勞動力培訓2餘萬人次。

六枝文明辦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諶晗

編輯 謝勇勇

編審 馬剛

相關焦點

  • 六枝:摘下致富「黃金芽」 步入茶產業「黃金時代」
    六枝特區大力發展茶產業的歷程,伴隨著脫貧攻堅的步步腳印,六枝茶產業也大量進入盛產期,月亮河鄉「黃金芽」的開採,打響了茶產業奮起衝刺的發令槍。 這片神奇的小小茶葉,不僅為企業帶來豐厚的收益,還讓周邊的農戶多了一條有效的致富門路。「有空就來採,一天採個八九個小時,一次一百多塊錢。」採茶工人張豔說。
  • 六盤水六枝特區借力交通發展 旅遊產業由小到大
    六盤水六枝特區借力交通發展 旅遊產業由小到大 發布時間:2020-05-16 15:22:22      來源:六盤水日報
  • 六枝特區:厚植生態文明 耕耘美麗六枝
    2020年5月29日下午,六枝特區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新聞發布會舉行,會上發布了六枝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開展情況。生態興則文明興,建設生態文明,關係國家未來,關係人民福祉,關係民族永續發展。近年來,六枝特區始終堅持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重要思想,把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貫穿經濟發展全過程,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把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放在民生優先領域,堅決擔負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大力發展綠色經濟,走可持續之路。
  • 「我的扶貧故事」一個先鋒 一面旗幟|六枝特區牂牁鎮半坡村第一...
    2017年3月,我初到六枝特區牂牁鎮半坡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那時,看到這個偏遠落後的村寨,我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在這裡將會經歷什麼?能為這個落後的村寨帶來什麼?用了半個月,終於走遍了半坡村9個村民組570多戶農戶,對村各方面情況有了一個總體的認識。我六盤水日報社的同事在微信看到我每天步數30000步以上,還調侃我是不是每天幫村民放牛去了。源於魯迅先生「棄醫從文」的靈感,在村裡待久了,我逐漸有了助力脫貧的底氣。
  • 貴州六枝:鄉村旅遊已成為精準扶貧重要途徑
    中國網7月24日訊 近年來,貴州六盤水六枝特區文體廣電旅遊局堅持把發展鄉村旅遊作為精準扶貧的重要途徑,把解決更多就業作為旅遊扶貧的重點方向,加快發展健康養生、避暑休閒、度假療養、戶外運動、汽車露營、科普探險、研學旅行等山地新業態,使鄉村旅遊與扶貧得到有效融合,鄉村旅遊接待能力逐漸增強。
  • 六枝特區涼都跑山豬搭建致富路
    六枝特區涼都跑山豬搭建致富路。一是提升發展質量,形成一個鏈條。規劃建設臘製品加工廠、熟制休閒食品加工廠以及豬樂極文化體驗中心,不斷延伸產業鏈。通過進超市、開專賣店等形式,將「涼都跑山豬」推向省外市場,今年以來,共銷售3.8萬頭8000萬元,2020年預計銷售仔豬、育肥豬6萬餘頭,產值突破1.2億元。  二是創新組織方式,打造一批基地。
  • 六枝特區:厚植生態文明 耕耘畫廊六枝
    近年來,六枝特區始終堅持把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貫穿經濟發展全過程,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把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放在民生優先領域,堅決擔負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  大力發展綠色經濟,走可持續之路。
  • 科教扶貧激活「一池春水」 中國科大貴州安徽扶貧紀實
    2015年,根據國務院扶貧辦部署,中國科大定點幫扶貴州省六枝特區。此前的2014年,根據安徽省政府部署,中國科大對口幫扶六安市金寨縣燕子河鎮龍馬村。幾年來,中國科大將定點扶貧工作作為學校積極落實國家戰略的「硬支撐」,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引擎」,育人報國的「重要陣地」,形成了全校「一盤棋」的扶貧工作格局。
  • 【中國新聞網】科教扶貧激活「一池春水」 中國科大貴州安徽扶貧紀實
    幾年來,中國科大將定點扶貧工作作為學校積極落實國家戰略的「硬支撐」,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引擎」,育人報國的「重要陣地」,形成了全校「一盤棋」的扶貧工作格局。  幾年間,從合肥到金寨、再到六枝,一校兩地戮力同心推進扶貧工作。2019年,龍馬村和六枝特區均圓滿實現高質量「脫貧摘帽」目標,正式退出貧困村、貧困縣序列。目前,兩地均已實現貧困人口清零。
  • 【科學網】科教扶貧激活「一池春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扶貧...
    幾年來,中國科大將定點扶貧工作作為學校積極落實國家戰略的「硬支撐」,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引擎」,育人報國的「重要陣地」,形成了全校「一盤棋」的扶貧工作格局。幾年間,從合肥到金寨、再到六枝,一校兩地戮力同心推進扶貧工作。2019年,龍馬村和六枝特區均圓滿實現高質量「脫貧摘帽」目標,正式退出貧困村、貧困縣序列。目前,兩地均已實現貧困人口清零。
  • 六枝特區涼都跑山豬搭建致富路-新華網
    六枝特區涼都跑山豬搭建致富路。一是提升發展質量,形成一個鏈條。規劃建設臘製品加工廠、熟制休閒食品加工廠以及豬樂極文化體驗中心,不斷延伸產業鏈。通過進超市、開專賣店等形式,將「涼都跑山豬」推向省外市場,今年以來,共銷售3.8萬頭8000萬元,2020年預計銷售仔豬、育肥豬6萬餘頭,產值突破1.2億元。  二是創新組織方式,打造一批基地。
  • 貴州六枝巖腳鎮:多措並舉促進群眾脫貧致富
    圖為航拍視角下的巖腳鎮一隅。今年29歲的宋小麗原本在一家超市工作,「廻龍人家」開張至今,她已經在這裡做了兩年多的服務員。  宋小麗說,旅遊業的發展既實現了她在家門口就業的夢想,每月收入也明顯增加了,還能積累更多經驗,讓自己有所成長。
  • 六枝特區岱甕村:幹群一心謀發展山村演繹新變化
    六枝特區巖腳鎮岱甕村地處巖腳鎮和龍河鎮的交界地帶,交通問題曾經是岱甕村二組村民發展的「心病」,為了能夠早日解決「路不通則民不富」這一現狀,村支兩委和駐村工作隊隊員積極協調土地,藉助交通局組組通項目建設,順利修通了岱甕村二組1.75公裡的便民道路。
  • 「我的扶貧故事」攻堅路上 不辭辛苦丨六枝特區新華鎮王家衝村同步...
    我叫劉安貴,今年46歲,是六枝特區自然資源局一名職工。2018年3月,根據組織安排,我被選派到六枝特區新華鎮王家衝村擔任同步小康第一書記。脫貧攻堅工作時間緊,任務重,部分村民要求過高,個別群眾爭當貧困戶,有的村民對扶貧政策理解有偏差等等,這些問題造成村民對村幹部怨氣大。針對這些情況,我及時和村支兩委成員交流思想,推心置腹地交換意見,開誠布公地亮明觀點,引導和帶領大家以脫貧攻堅為重,切實把村支兩委班子思想統一在幹事創業的精氣神上來。
  • 六枝牂牁江的.........
    】更多招聘信息點這裡【遵義招聘群】更多招聘信息點這裡【安順招聘群】免費招聘求職點這裡【黔南招聘群】免費招聘求職點這裡【黔西南招聘群】免費招聘求職點這裡【銅仁招聘群】免費招聘求職點這裡【黔東南招聘群】免費招聘求職點這裡【六枝城事】六枝地區消息點這裡需要進群的識別下方二維碼回復(涼都)即可獲取微信群二維碼
  • 六盤水市六枝特區發出「旅遊邀請函」
    六盤水市六枝特區發出「旅遊邀請函」 發布時間:2020-04-26 10:51:08      來源:六盤水日報   人間四月最美季,六枝繁花始盛開
  • 推行五大產業發展模式 千方百計增加群眾收入——貴港市產業扶貧...
    推行五大產業發展模式千方百計增加群眾收入——貴港市產業扶貧工作掠影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貴港市積極探索、創造性開展農業產業扶貧工作,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工作的重中之重,精心謀劃,摸索並創新推廣五大產業扶貧發展模式,實現了扶貧產業持續提升、帶貧成效逐步凸顯、示範引領作用進一步增強,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了堅實的產業基礎
  • 六枝教育新聞|六枝特區教育局領導班子「五一」期間督查鄉鎮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工作
    督查組分別由六枝特區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蔡洪江,六枝特區教育工委專職副書記楊文光,六枝特區教育局副局長龔德芳帶隊,相關股室負責人及工作人員陪同督查。(六枝特區教育局:尚任)為認真謀劃好2018年職業教育工作,貫徹落實好省教育廳2018年職業教育和繼續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近日,六枝特區教育局參加職業教育2018年工作座談會。
  • 「致富能人」引領脫貧路 深圳海關推進河源扶貧產業開發
    「一個好的致富帶頭人,可以搞活一個產業,輻射一片地方發展,帶動一批人脫貧致富。」深圳海關充分發揮貧困村致富帶頭人的示範帶動作用,大力發展扶貧產業,努力讓當地擺脫產業空心化的貧困境地,帶領貧困戶奔上脫貧致富的小康路。廖金山就是薛博文口中的「能人」,早年曾在深圳打拼,後來回到村裡發展。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的「二寶媽」丨六枝特區文聯幹部張仕慧
    我叫張仕慧,六枝特區文聯幹部。2018年6月初由六枝特區黨委宣傳部派駐巖腳鎮草原村駐村扶貧。我上門走訪了解情況後,勸說郭琴生病後要到正規醫院接受治療,並對她進行醫療扶貧政策宣傳,讓她享受國家的醫療扶貧政策和高額報銷。我吿誡郭琴,大劑量服用激素類藥物對身體有危害,比如會導致免疫力下降、發胖、骨質疏鬆、高血壓等諸多症狀。還利用我所學的護理知識教郭琴膝關節護理的物理療法,建議她每晚睡前半小時堅持用薑湯泡腳,同時用熱毛巾敷關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