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地產企業簡報·3月刊》——3月恰逢兩會期間,房地產市場未走出低迷,房企拿地總體呈現量價齊跌趨勢,而促銷側重「低首付」及大力度5折等,而各家房企人事變動數量與上月相比有明顯的漲幅,整體來看,多數房企趨於多元化和轉型的大方向進行戰略布局。
1.企業分析:
合約銷售:3月樓市未走出低迷,一季度同比普遍下滑
核心觀點:
? 3月份,20家監測企業總體銷售雖好於2月份,但相比於去年同期,則普遍出現下滑現象,樓市依然處於低迷。
? 單企業表現來看,僅萬達、碧桂園、華潤這三家房企實現3月業績同、環比雙雙提升。其中,萬達頻頻觸電網際網路營銷,先後合作京東、滴滴,助力業績增長。
? 當下政策層面持續寬鬆,支持自住及改善性需求,我們預計二季度或成為改善型產品銷售爆發期,房企可適時調整產品結構,增加銷售籌碼。
2.企業拿地:
拿地量價齊跌,恆大首入四川瀘州
核心觀點:
? 3月土地市場依舊趨冷,房企拿地總體量價齊跌。因3月銷售無明顯好轉跡象,房企拿地積極性普遍不高。
? 從單個企業表現來看,保利、恆大、新城在本月表現較為活躍。恆大首入四川瀘州,保利山西公司獲得首個跨市項目。新城基於拓展商業的戰略目標,新增一幅成都綜合體地塊,建築面積高達48.28萬方。
? 月末個人住房貸款政策放鬆短期內將釋放部分潛在購房需求,土地市場也將有進一步回暖的態勢,但基於去庫存的壓力,房企拿地態度也會更加理性。成交能力較好的城市、綜合性價比較高的地塊將成為首選。
3.企業融資:
房企積極為項目融資,政策放鬆利於後市
核心觀點:
? 3月融資總量環比上升,集團內委託貸款有明顯增加。平均融資成本與上月大體持平,維持在8%左右。
? 房地產市場的低迷使房地產類信託規模大幅下滑,收益下降是最重要的因素,因而本月多家房企採取以集團內委託貸款方式開展項目融資,委託貸款額度相較前幾月有明顯的上升,這預示著房企項目的開發力度加大,為後期推貨做準備。
? 月初央行再次降息,證監會取消上市房企再融資的前置審查,個人住房貸款政策放鬆,政策和環境的寬鬆,提升房企項目施工和上市的積極性,再融資需求增加。
4.營銷策略:
5折力度加速清貨,「低首付」降門檻吸客源
核心觀點:
? 3月市場8折左右讓利已屬少見,房企以5折力度出擊,加速清貨,同時,營銷順應政策大勢,「低首付」策略行其道。
? 恆大、融創針對商鋪促銷,我們認為這是企業優化產品結構的個案行為,通過較大讓利,快速清理一些周轉不利的項目,但在行業內不會出現跟風現象。
? 本月房企集中出擊「低首付」,降低置業門檻吸引客源。相比於直接降價,該策略可避免利潤上的損失,同時也可促進項目銷售,加速回款。
5.人事變動:
毛大慶請辭萬科自主創業,綠城董事大換血
核心觀點:
? 從108家監測企業的人事變動情況來看,本月變動數量較2月份有明顯漲幅。整個一季度與去年同期相比,數量上更是呈現成倍增長的趨勢。
? 中交集團收購綠城股份後,綠城的董事會入駐多位中交高層,勢必提高了中交在綠城董事會的話語權。
? 此次毛大慶的離職追求個人創業,欲打造涉足創業辦公社區的中國版Wework。同時,萬科內部挖掘提拔年輕幹部,高管團隊將趨於年輕化
6.戰略動態:
龍湖、碧桂園、旭輝深拓社區物業服務,恆大瘦身集權並資源
核心觀點:
? 從本月整體的戰略動態來看,多數房企趨於多元化和轉型的大方向進行戰略布局,其中包括網際網路平臺搭建及產業擴張等。
? 值得注意的是,恆大在本月進行了分公司之間的「瘦身」調整,有助於集中管理權力,減少內部資源過多消耗或浪費,從而提高公司效益。
本文轉載來自:CRIC研究中心,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