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完畢業證的同學們準備去哪裡求職呢?香港有「亞洲紐約」之稱,有沒有想過要到那裡一展拳腳?如果有,那下面的報告你一定要好好看一看。
日前,香港著名的求職類信息網站jobsDB發布了《2019香港薪資調查報告》揭示了香港薪酬增幅最高的行業。
哪個行業漲薪幅度最強?
jobsDB於今年三月中至四月中期間訪問了3,192位求職者,發布了《2019香港薪資調查報告》。
報告顯示,今年香港全職工作人士的加薪幅度比不上去年,平均增幅僅為5.1%,略低於2018年同樣調查所得的5.7%。
從行業來看,「公關/企業事務」從業員的薪酬升幅最強勁,達9.0%,「數碼市場推廣/電子商務/社交媒體行銷」以及「保險」從業員就緊隨其後,分別為8.6%和8.3%。
有多少人獲得加薪?
今年「公共/社會服務」行業有最多從業人員獲得加薪(85%),「市場推廣/品牌」和「物業管理/顧問」緊隨其後,分別有82%,81%的從業人員獲得了加薪。
哪個行業「花紅」最高?
「花紅」就是內地常說的「年終獎」,是僱主發給僱員的一筆獎金,金額不定,根據公司的業績,財務狀況和員工表現而定。
報告顯示,今年有58% 的全職工作人士拿到了獎金,平均是1.5個月的工資,較去年1.6個月偏低。「接待服務/旅遊業」的獎金最多,達到2.2個月的工資,竟然超過了拿到2.1個月薪酬的「銀行及金融」行業。「飲食/餐飲」和「綜合管理」行業水平相當,同樣平均拿到1.9個月薪酬。
「出雙糧」哪家強?
所謂的「雙糧」就是「雙倍工資」啦!香港的「雙糧」和內地常說的「十三薪」很接近,就是在年末第12個月發出雙倍的工資,就相當於拿到十三個月的薪酬啦。
「採購及買辦」,「製造業」,「運輸及物流」三大行業都有超過70%的員工拿到了「十三薪」。
其它行業拿到雙倍工資的員工比例就相對較少,很多在30%-55%之間。
看完《2019薪酬調查報告》,我們再來看下去年年底發布的《2018年度香港特別行政區薪酬及福利調查報告》,一起了解下香港院校的畢業生在畢業後一般能拿到何種水平的薪水。
根據調查報告,學士學歷群體的起薪在11500-13000港幣區間。其中,工程行業、生產行業、資訊科技行業位於較高區間,在12500港幣-13500港幣;銷售行業、市場拓展行業位於較低區間,在11500港幣左右。
碩士學歷群體起薪則在14000港幣-17000港幣之間。其中,工程行業和資訊科技行業位於較高區間,在15000-17000港幣,人力行政、財務會計、市場拓展等行業在14000港幣左右。
另外從行業分布來看,不論學歷高低,資訊科技和工程行業,起薪都較其他行業要高。
港八大高校畢業生薪資情況
近年來,伴隨著香港的大學畢業生身價呈貶值之勢,其薪資水平備受社會關注。香港特區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日前成功訪問到該屆18220名學士學位畢業生截至2017年底的就業情況。
統計顯示,學士畢業生年薪為23.9萬元(港幣,下同),平均月收入19917元,較前一年增加4.8%。而八大院校之中,以香港大學畢業生薪酬最高,年薪突破30萬元大關,平均月薪達25167元。
整體來說,八大院校畢業生平均月薪由19000元增加4.8%至19917元。而各校之中以港大薪酬最高,連同各式津貼年薪為30.2萬元,平均月薪25167元。香港教育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的畢業生,以平均月收入23333元及22750元緊隨其後。薪酬較低的則為香港嶺南大學畢業生,平均月收入14750元。
若以學士學位課程不同學科類別計算,收入最高的學科為醫科、牙科和護理科,畢業生平均月薪35583元。其次為教育科畢業生,平均月入23917元。而薪酬最低的是文科和人文科學科,平均月入16667元。
香港哪些職業「錢途」棒?
醫生:
醫科在香港高校界被稱為「神科」。進入醫學院之後,學霸們要先埋頭苦讀6載。臨到末了還要去醫院跑跑腿打打雜,實習一年後,才有機會獲聘為住院醫生。按照內地的節奏,這7年都是奔著讀博去了。
熬完這七年,就舒坦了。5萬左右的月薪到手,如果去私立醫院,可能還會更高。長久發展下去,月薪10萬+並不是啥太難實現的夢。
律師:
讀完法學專業,可選擇投入法律界或商界。但要成為律師,還得畢業後再入讀法學專業證書課程,再實習獲取資格。
薪資方面呢,香港的律師行業薪金水平沒有個啥標準,但相比起醫生來,還是要遜色些。
公務員:
公務員的福利多、夠穩定,還有「領先」其他行業的優厚待遇。比如醫療及牙科福利,房屋福利,教育津貼,豐厚的退休金和公積金等。
雖然經過幾次調整公務員的福利已大大減少,不過仍較其他行業優勝和穩定。
會計:
香港有四大會計師行,不少學生夢想考入大學會計系,畢業後考入四大會計師行,扶搖直上,而且會計師工資較其他大學畢業生高。
不過,工資高的代價就是工時超級長,不少會計師遇上繁忙的時期可能工作超過12小時,甚至20小時,就算周六日也要上班,也經常要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