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華媒:中國「厭日」與學日語人數緣何同創新高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日華媒:中國「厭日」與學日語人數緣何同創新高

  中新網7月23日電 日本新華僑報網23日刊發文章《中國「厭日」與學日語人數緣何同創新高》,文章指出,中國高比例的「厭日」群體不能不讓人擔憂兩國關係的未來走向,而學日語的中國人保持一定幅度增長以及增長原因,又足以成為劃破黑暗的一抹光亮。然而,如果日本政府不懂得珍惜、呵護這來之不易的細微光亮,任其自生自滅,最終還會把兩國關係推向進一步的困境。

  文章摘編如下: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美國知名調查機構皮尤中心今年3、4月份針對亞洲一些國家進行的輿論調查顯示,相比東南亞國家普遍對日本「印象良好」,中韓兩國民眾「對日本的印象非常惡劣」,如是回答的中國人不僅高達74%,比韓國多出36%,更是比2008年調查時增加了40%;加上回答對日本「印象不太好」的比例,合計共90%,高出韓國13%。此外,中韓兩國均有85%的受訪者對安倍晉三印象不佳,對安倍政府的看法也頗為嚴厲。

  值得關注的是,上述數據發表的三天前,日本國際交流基金公布了海外日語學習者人數最新速報值:2012年學習日語的中國人以26.5%的增幅超過2009年排在榜首的韓國,位列全球第一。

  從常理上說,越是憎惡一個國家,對其歷史文化越是興趣寡然。在中國社會「厭日」、「抗日」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之時,學習日語的人數不降反升,這種矛盾的現象值得探究。

  事實上,在皮尤中心進行調查時,78%的中國人認為,日本政府沒有就「二戰」期間日軍的侵略行為充分道歉,這是「厭日」情緒產生的根源。對於歷史上發動的侵略戰爭給中國造成的深重災難,日本政府雖然看起來有多次的各種形式的反省以及歉意,但一些政界要人表現出來的百般掩飾、否認歷史的言論和行為,讓中國人不但懷疑日本政府「歉意」背後的「誠意」,也因此對日本政府失去信任。

  在這種「歷史情結」以外,近年來中日兩國圍繞著釣魚島的領土爭端,也傷害了中國民眾的情感。這個已經被擱置了40年之久的問題重新浮出水面,顯然是日本政府做了手腳的結果。這也無形中讓中國人在對日情感上除了「歷史情結」以外又增加了「領土情結」。

  問題是,在這種情感的糾結中,中國人學習日語的熱情為何還會如此高漲?對此,日本國際交流基金不但總結出受日本動漫、漫畫影響和為了將來就業兩點主要原因,更指出中國的日語學習者以大學生居多,如今的中國大學生更傾向於根據興趣愛好選擇學習,而日語在中國高校通常被設為第二外語。在此基礎上,日本國際交流基金得出結論稱:「中日兩國因釣魚島問題造成的影響範圍有限,也就是說,對於日語學習者的影響很小。」

  應該說,上述歸納不乏符合現實的客觀之處。近年來,中日兩國雖然就歷史認識、領土爭端問題存在一些爭議,但民間交往日益頻繁,這使得中國的年輕一代接觸日本的機會越來越多。出於對日本文化的喜愛、深入了解乃至前往日本留學等潛在的需要,學習日語對於他們而言成為必然要求。在這個意義上,2012年中日關係因為釣魚島歸屬紛爭陷入低谷之時,學習日語的中國人增幅能夠超過四分之一,實則揭示了兩國之間有著扯不斷的紐帶、淵源。

  但是,這裡的「影響範圍有限」不等於沒有影響,不等於可以等閒視之。兩國之間的分歧還是存在,而且,由於溝通不暢、文化差異等因素,對日本存在相當誤解的中國人不在少數。如何消弭這一鴻溝,是日本政府必須正視的問題。

  概言之,中國高比例的「厭日」群體不能不讓人擔憂兩國關係的未來走向,而學日語的中國人保持一定幅度增長以及增長原因,又足以成為劃破黑暗的一抹光亮。然而,如果日本政府不懂得珍惜、呵護這來之不易的細微光亮,任其自生自滅,最終還會把兩國關係推向進一步的困境。(李喆)

相關焦點

  • 海外日語學習人數創新高,中國最多!
    據RecordJapan援引日媒9日消息報導,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於8日發表的數據顯示,2012年在海外學習日語的人數達到398萬4538人,增加比例為9.1%,創下過去最多記錄。據顯示,在海外實際進行日語教育的機構共有16045處,散布在136個國家和地區中。按國別從多到少依次是,中國104萬6000人(增加26.5%),印度尼西亞87萬2000人,而自1984年以來一直在日語教育方面獨領風騷的韓國此次退居第三,僅為84萬人。
  • 日媒:中國大學生緣何逐漸疏遠日企?原因揭秘
    原標題:日媒:中國大學生緣何逐漸疏遠日企?原因揭秘 日媒8日報導,日系企業以往十分受中國大學生歡迎,而在最近卻逐漸遭到中國大學生的疏遠。 該教授指出:「以往就職日本企業,不僅可以學到高生產、高效率等諸多知識技能,而且薪資水準也相對較高,這也是日本企業的魅力所在。而如今越來越多的日本企業揚言全球化發展,但是由於缺乏完善的研修體制以及仍然延續使用傳統的人事勞務管理模式,加上普遍日企在2008年雷曼金融危機後停止漲薪,這一系列的情況讓中國大學生大失所望。」
  • 日華媒:留學生莫把日語學校錯當撈金「敲門磚」
    中新網3月26日電 日本新華僑報網刊文稱,近年來,日本語言學校似乎不再只是包括中國在內的外國學生,打開就業發展的一扇門,也成了眾多年輕學生滑向「撈金」深淵的陷阱。文章指出,該現象的出現,有日本語言學校運營市場準入標準低、語言學校生源爭奪戰激烈、以及日本職場「勞力荒」等三方面原因。
  • 日華媒:日本為外國遊客提供便利啟示中國
    日華媒:日本為外國遊客提供便利啟示中國   中新網10月10日電 日本新華僑報網日前刊載《日本為外國遊客提供便利啟示中國
  • 2020年全國高考日語人數再創新高!
    其實在今年9月份的時候我們已經得到了可靠內部數據,2020年高考日語的報考數據大約在11.4w人,比2019年的4.8w人次,整整增漲了2.4倍。從近幾年高考報考人數統計數據來看,「日語」報考人數基本呈現逐年漸長勢頭,選擇用日語進行高考的人數也越來越多。那麼為什麼選擇日語高考人數越來越多?
  • 日媒:中國留學生緣何不再首選日本大學
    日媒:中國留學生緣何不再首選日本大學 自2008年開始,日本的一些名氣不高的私立大學和大中專院校都開始把入學門檻放的特別低,幾乎可以說是全員入校。即便如此,也還是有不少學校因為招不上足夠的生源而關上了大門。日本媒體更是為此造成了一個新詞——「大學倒產時代」。  為了填補這生源上的巨大漏洞,日本大學拼出了最後手段,對中國留學生狂送「秋波」。日本政府也專門制定了優待政策,大學每多收一名中國留學生,就能從政府那裡多拿一份錢。
  • 日華媒:日本史上首次 除夕夜東京塔將點亮中國紅
    日華媒:日本史上首次 除夕夜東京塔將點亮中國紅 2019-01-25當天晚上6點半,中國駐日本大使程永華將與日本嘉賓共同點亮東京塔,近500名兒童也將同時放飛祝福春節和中日友好的千隻氣球。本次點燈活動由旅日僑胞發起,由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協辦。資料圖片:遊客們在日本東京塔上欣賞夜景,與此同時,一片夏季的星空投影在觀景平臺。  2019年2月5日是中國傳統佳節春節,之前的2月4日是除夕夜,也是中國俗稱「大年夜」的重要節日。
  • 聊城銀河|2020年高考日語人數再創新高!選擇日語,把握成功!
    致力於培養陽光、自信、獨立思考、有創新精神、有社會責任感、有國際視野的雙語國際化人才。——青島兩棲教育集團董事長:韓昀臻從權威渠道獲悉:2020年全國高考日語報考人數超過96000人,在2019年48000人的基礎上再次翻番!當一部分人還在猶豫徘徊、瞻前顧後時,已經有1%的人行動起來,並且從中獲益了!
  • 「厭日」?
    儘管這種論調並不新鮮(筆者與旅日華人學者王智新教授已經合寫了一本書《是反日情緒,還是厭日情緒--與日本方面辯論:究竟是誰的問題》,於今年1月以中日兩種文字由日本橋報社在日本出版),但此次大合唱的領唱由日本右翼保守勢力改為日本政府,調門又提高了幾度,所以頗值得關注。
  • 英媒:中國在拉美影響力擴大 學葡語西語人數爆增
    原標題:英媒找到中國在拉美影響力擴大新證:學葡、西語人數暴增參考消息網9月4日報導英媒稱,隨著中國擴大在拉美的影響力,學習葡語和西語的中國學生人數呈爆炸式增長。據英國《衛報》網站9月2日報導,當張方明(音)開始學習葡萄牙語時,他的理想是成為中國駐巴西的外交官。而對孫江琳(音)來說,拿到葡萄牙語學位是為了找工作,也是為了更深入地了解巴西音樂。「巴薩諾瓦!」這位19歲的本科生說,「我非常喜歡這種類似爵士樂的音樂!」
  • 湖南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緣何創新高
    2020年度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名單日前公布,我省5家企業入選—— 湖南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緣何創新高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曹嫻 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是在製造業重點領域具有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及產業化突出成果的企業。
  • 中國高考外語非理性選 「日語」 有風險
    從學習者教育階段來看,中等教育(12歲-18歲)日語學習者人數最多,佔比接近一半(44.2%),達到170萬人,遠超過高等教育大學學習者人數。學歷教育以外,日語學習者人數同樣增長強勢,增長37.1%。初等教育人數更是增長速度明顯,增長20.9%。而高等教育機構日語學習者人數卻持續走低。從國家地域來看,中國、澳洲、泰國、越南等國增長尤為迅速。
  • 在美留學生人數創新高 中國學生是「主力」
    在美留學生十年增四成美國政府11日發布統計報告,顯示在美國大學就讀的留學生人數創新高,其中中國學生顯著增加,人數比例繼續保持最高。  中國學生最多  中國留學生人數最多,佔28.7%,為大約23.6萬人,比上一學年增長21%,其中本科生人數增長26%。  印度和韓國留學生人數列第二和第三,分別佔11.8%和8.6%。與中國相反,印度和韓國留學生2012至2013學年人數減少。
  • 日華媒:飄洋過海的老北京涮鍋 一解華人思鄉之苦
    日華媒:飄洋過海的老北京涮鍋 一解華人思鄉之苦 2019-04-15如今,東來順飄洋過海至東瀛,在日華人翹首以盼的正宗北方涮鍋於3月30日登陸東京池袋,以後想要品嘗東來順的美味,一解思鄉之苦,再也不用舟車勞頓難覓處。圖片來源:日本《中文導報》  文章摘編如下:  提起涮羊肉,老北京自然而然地就會想到東來順。秋冬季節,在東來順「支個鍋子」,三五知己,圍爐而坐,涮肉啖酒,不亦樂乎。
  • 2018中日大學展廣州開幕 參會人數創新高
    作為中日大學間規模最大的交流活動,當天下午舉辦的「中日大學展」吸引了1500餘人參加,報名人數再創新高。早稻田大學、千葉大學、御茶水女子大學以及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日本學生支援機構(JASSO)等35所高校、機構在本屆「中日大學展」上設置展位。千葉大學展位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天有多所高校前來尋求校際合作,同時也有不少學生希望能進入夢寐以求的「工學部」留學。
  • 在美日語教學規模縮小日媒擔心被漢語教學擠壓
    在美日語教學規模縮小 日媒擔心被漢語教學擠壓::本報特約記者吳逸若據日本《產經新聞》2009年12月30日報導,美國的日語教學規模近期顯露衰退跡象自2008年9月雷曼公司破產風波引發全球經濟危機以來,在位於首都華盛頓近郊的一家公立小學,已延續近20年的日語特訓課程面臨停課。而另一方面,中國憑藉其日漸增強的經濟實力,大力推進中文教育。報導稱,在日美關係搖擺不定的今天,不禁令人擔心將進一步導致美國日語教育的衰退。
  • 英媒:中國成申請英國大學人數最多的國家
    原標題:英媒:中國成申請英國大學人數最多的國家 今年近2萬人申請  參考消息網7月12日報導 英媒稱,今年歐盟以外申請英國大學的人數創下了紀錄,中國也成為申請英國大學人數最多的國家。  據英國《每日郵報》7月11日報導,數據顯示,從2019年秋季開始,來自歐盟以外的申請者——81340人——創下了申請英國高等教育課程人數的紀錄。
  • 日華媒:日本「公交卡」凸現的人性化服務
    日華媒:日本「公交卡」凸現的人性化服務   中新網10月24日電 日本新華僑報網24日刊載《日本「
  • 日媒:留學生莫把日語學校錯當撈金「敲門磚」
    日媒:留學生莫把日語學校錯當撈金「敲門磚」
  • 學日語高考限制
    學日語高考限制說明學日語高考限制。高考日語對英語比較差的高中同學無疑是1種彎道超車的有效方案,高考日語考題滿分:一百五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