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生暑期大陸long-stay落幕 尋根之旅作品奪魁

2020-12-25 搜狐網

臺生暑期大陸long-stay落幕 尋根之旅作品奪魁

2012年12月03日13:38

來源:中國新聞網

原標題 [臺生暑期大陸long-stay落幕 尋根之旅作品奪魁]

  中新網北京12月3日電(記者 陳小願)「相信通過大家的努力,未來有一天兩岸能夠消弭彼此的矛盾誤會,認識到本是同根生並發揮手足之愛,共同攜手面向世界,發揮我們的中華大愛精神。」

  第三屆你好臺灣青春Online行兩岸主題活動「臺生暑期大陸long-stay」3日在北京落幕,來自桃園的邱文欣等6名臺生的作品分獲一、二、三等獎。邱文欣憑藉《客都梅州尋根之旅》獨得一等獎,她在文中寫下了上面的話。

  邱文欣的作品從祖籍地梅州的尋根之旅展開。身為客家女生,邱文欣將自己「慎終追遠」的情懷轉化為深化文化認同的動力,在作品中除介紹兩岸客家風情外,還提出了發展文化觀光旅遊的建議。現就讀於上海外國語大學的邱文欣接受中新網記者電話採訪時說,「希望能充分利用梅州的傳統文化並結合臺灣的創新,將梅州的客家文化帶到更高層次的旅遊景區。」

  本次活動於今年暑假啟動,旨在通過臺生視角,深層次感受大陸風情、體察民生萬象。從260餘位報名者中脫穎而出的25位臺生最終入選long-stay活動,其中大部分人來自臺灣中南部。他們分赴上海、西安、成都、內蒙、天津、南京、廈門、梅州等地,完成了各具創意的12天大陸免費之旅。

  因為事先需要設計獨具特色的主題,「long-stay」與走馬觀花的遊覽不同,除實地體驗大陸風土人情外,臺灣青年也收穫了不一樣的感悟與精彩。來自臺北的黃薏文通過活動找到了自己族譜上的祖籍地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滬水村。她特地將從臺灣祖墳上帶來的一撮土埋在了滬水村中的一口井裡。

  活動期間,25名臺生在《青春Online行兩岸》活動專區的BBS裡創作圖文或視頻作品參加比賽,共發布了110餘篇圖文並茂的實況日誌,得到兩岸網民的廣泛關注,兩岸多家媒體也對本次活動及參賽作品進行了報導和轉載。

  此次比賽的所有入圍作品均經過嚴格的海選、初評、複評和定評。大賽評審委員會由來自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全國臺灣研究會、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社科院臺研所、臺灣成功大學等權威機構的9名專家學者組成。活動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主辦。

相關焦點

  • 用心感受 臺灣學生暑期大陸long-stay出發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副總編輯杜嗣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對臺灣廣播中心主任陳東健與兩位臺生一起點亮了long-stay的路線圖(你好臺灣網 李婷婷 攝)8月1日下午,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主樓大廳裡迎來了25位臺灣學生
  • 臺灣青年學生long-stay大陸行北京啟程
    臺灣青年學生long-stay大陸行北京啟程 2012年08月02日 08:01 來源:中新社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China dream:馬克-奧尼爾的尋根之旅
    "I was just curious as to why my grandfather chose to endure the long separation with his children back in Belfast and stay in China most of his lifetime," says O'Neill, who never met his grandfather
  • 臺灣青少年平陽尋根夏令營活動圓滿落幕
    臺灣青少年平陽尋根夏令營活動圓滿落幕 2019/08/05 08:15 來源:溫州日報甌網 編輯:楊凡 瀏覽:4382
  • 國臺辦介紹臺生暑期來陸實習情況 中國臺灣網平臺可投簡歷
    中國臺灣網記者:「第十屆海峽論壇·臺灣人才就業創業暨實習見習廈門對接會」9日在廈門舉行,吸引300餘名臺灣專才和臺生與會。此次對接會首次配套推出臺生暑期實習計劃,滿足臺生多渠道鍛鍊需要。暑期將至,請問發言人還有哪些臺生暑期實習計劃將落地?馬曉光:謝謝你提起這個話題,我也順便介紹一下今年臺生暑期實習的相關情況。
  • 陳守仁家族尋根之旅訪問團到訪福建交流聯誼
    陳守仁家族尋根之旅訪問團到訪福建交流聯誼
  • 樂職院與香港崇基學院座談尋根之旅
    四川在線樂山訊(吳鷹 記者 餘建軍) 6月8日,樂山職業技術學院迎來了一波特殊的香港客人,他們是來自香港崇基學院尋根之旅的師生們。學院院長劉忠和副院長唐劉紅熱情地接待了他們,並陪同他們到樂山市人民醫院參觀了文幼章故居,並與他們進行了親切的座談。
  • 新加坡華裔自述:我的尋根之旅
    華文教科書收錄的多數是新文化運動時期的作品,華校圖書館亦以中國作家的書籍居多。每個學期的閱讀報告,分析中國名家作品穩拿高分。學校桌球室擺放著6張桌球桌,星期六統一測驗後,同學們濟濟一堂,在運動中揮灑青春。
  • 山東籍臺灣老人帶上孫輩的一場尋根消"獨"之旅
    高秉涵老人    尋根消「獨」之旅    我這個老人耄耋老人,是在「猶恐不見九州中同」的悲情下,於2016年7月3日,帶著四個天真無邪的小孫女,走向認祖歸宗、返鄉尋根之路馬英九上臺後,因懼受罵賣臺,而竟維持原狀,八年未變。如此,「漸進式臺獨」教育延續已近30年。蔡英文掌權後第二天,即宣布廢止馬英九當權時所提出的「歷史課綱微調」案。仍維持蔣介石是從日本手中「接收」臺灣,而不是「光復」臺灣的「臺獨」理念,這是一件不折不扣的「臺獨」表現。    蔡英文說的也沒錯,「臺獨是這一代年輕人(90年代以後出生)的天然成分」。
  • SJ臺灣long stay成果揭曉!一聽完中文題目東海光速秒答
    韓團Super Junior子團「SJ-M」曾經來臺灣long stay,經歷過一段苦學中文的時期,當中始源、圭賢算是中文資優生,東海則是緊追在後,成員們即使無法超流利對談,但透過聯想、意會,程度還算不錯;而這項技能最近在節目《Super TV》中派上用場,東海、銀赫展現超強實力,
  • 尋根究底說家譜 從包玉剛的尋根之旅說起
    浙江在線05月15日訊 從包玉剛的尋根之旅說起  先講一個故事。1984年12月20號,包玉剛在人民大會堂的福建廳受到鄧小平的單獨接見。當時,他握住鄧小平的手說:「我最近去了家鄉寧波,我已經40多年沒有回家鄉了……我打算在寧波辦一所大學。」後來在鄧小平支持和關懷下,寧波大學的籌建工作非常順利。
  • 尋根之旅紐西蘭華裔青少年北京遊學營開營(圖)
    尋根之旅紐西蘭華裔青少年北京遊學營開營(圖)
  • 每日英語:How long are you going to stay here?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每日一句英語>正文每日英語:How long are you going to stay here?
  • 重慶渝中:青少年學生在繪畫中為城市「尋根」
    {"title":"重慶渝中:青少年學生在繪畫中為城市「尋根」", "url":"https://www.cqcb.com/county/yuzhongqu/yuzhongquxinwen/2020-12-10/3400772.html", "image":"http://image2.cqcb.com
  • 第七屆臺灣青年嶺南行系列活動走進汕尾 開展潮汕文化尋根之旅
    12月7日至8日,第七屆臺灣青年嶺南行——潮汕文化尋根之旅走進汕尾活動舉行。市政協副主席何平參加座談交流。期間,兩岸青年走訪了汕尾臺資企業海豐縣崴元佳果樹種養有限公司,現場體驗咖啡採摘活動,聆聽該公司負責人分享果樹種養知識、在大陸創業的心路歷程、汕尾對臺企創業給予的扶持和幫助以及心得體會等;在市區鳳山祖廟,青年們詳細了解媽祖文化發展情況,欣賞了汕尾的"麒麟舞"、"汕尾漁歌"等具汕尾特色文化表演,品嘗汕尾特色美食。
  • 華僑大學在校境外生開啟泉城尋根之旅
    華僑大學旅遊學院境外生開啟泉城尋根之旅研學考察活動。 吳冠標 攝華大境外生觀看泉州南少林武術表演。 吳冠標 攝中國僑網泉州12月7日電 (吳冠標)「僑旅一家親,海絲情義濃」境外生泉城尋根之旅研學考察活動5日在福建泉州正式啟動,60名華僑大學在校境外新生遊覽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少林寺、晉江五店市等泉州著名景點,近距離領略泉州獨特的「海上絲綢之路」風採與深厚的歷史底蘊。「這次的研學之旅我最期待的就是泉州南少林武術。」
  • 「黃土尋根·絲路陝西」圖片展在新北開展 助力陝臺文化交流
    6月24日,觀眾在「黃土尋根·絲路陝西」圖片展上參觀。新華社記者 薛玉斌 攝  新華社臺北6月24日電(記者鍾群 查文曄)「黃土尋根·絲路陝西」大型圖片展24日在臺灣新北市三重區社教館開展。主辦方表示,希望通過展覽推動陝臺文化交流。  據悉,今年4至5月,臺灣攝影家交流協會12名攝影家赴陝西參加2018年公祭黃帝典禮及絲博會活動,拍攝攝影作品近4萬張。
  • 攝影師唐景鋒:尋根之旅中的悲欣交集
    攝影師唐景鋒:尋根之旅中的悲欣交集 2019-09-23 08: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百名臺灣大學生湖湘文化研學之旅 用腳步感受大陸的溫度
    「當主播、研中醫、做陶藝……」在為期六天的學習中,他們深入三湘四水,親身感受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實地見證祖國大陸日新月異、蒸蒸日上的改革發展成果,共同體驗同文同宗、同根同源、血濃於水的骨肉親情。一次不忘初心的「尋根之旅」
  • 大陸名家作品在臺遇冷 歷史小說更得臺灣讀者心
    大陸名家作品在臺遇冷 歷史小說更得臺灣讀者心     即使如餘華然而儘管當時一些出版社都曾推出過大陸知名作家如木心、沈從文等人的作品,臺灣業內人反應也不錯,但都未引起迴響,銷售狀況差強人意。近幾年臺灣馥林出版社密集出過韓寒、梁曉聲、易中天、張潔等大陸作家的作品,同樣未引起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