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來,在「新東方 老師好!」這一品牌標語下,新東方正在由內而外地催生一場變革。
來源|多知網
文|任雪芸
圖片來源|Unsplash
在一年前,新東方宣布全面開啟「新東方 老師好!」品牌升級,提出要打造「好老師」,並起用新的品牌形象。
在新的品牌標語裡,老師成為核心詞,新東方對於老師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一直以來,老師也是新東方的一張名片。
不過,從來都是口號好念,落地難。口號上有「老師好」,關鍵還要新東方的老師真的好。
所以,這一年以來,為了落地「老師好」的戰略,新東方開始了從內到外的變革。不僅是外部形象和新的口號,更多的是對老師的管理機制、培養體系的重新梳理。
在這個以老師為核心的變革中,新東方具體是怎麼做的?背後有何思考?分管人才招聘與教師管理的新東方集團副總裁張戈在接受多知網專訪中做了詳細回答。
01 調整激勵機制,選擇最適合的老師
在過去一年,新東方大力推動3歲-8歲低幼業務。但在教師招聘這一環節,卻發現英語教師十分難招,更為準確的講,是很難招到合適的老師。
過去新東方招聘英語老師強調出身、背景,但通過這些通用條件招聘來的老師卻不見得是最適合的。
張戈表示:「一個名校英語語言學畢業生不一定能上好一堂少兒英語課。對於孩子們來說,他們更在意的反而是情感上的連接,老師可愛的肢體動作、有趣的語言才能吸引孩子們的興趣。」
因此,面向不同的用戶,「老師好」被寄予的內涵也有所不同。在深入了解新東方老師招聘體系後,張戈發現:「教師與學生背後存在著『供需錯配』現象,也就是說招聘的要求與實際教學之間出現了脫節。」
意識到這一點之後,新東方從「招聘」、「培訓」、「考核」三個基本環節做精細化調整。
在招聘環節,其提出了更為量化的篩選標準,通過對學歷、特長等多維度的標準,挑選合適的候選人。以低幼年齡段的老師招聘為例,除基礎的學歷要求外,新東方還增加了對其特長、表達、口語能力等方面的考量。
在培訓環節,根據不同的業務和年齡段屬性,將老師的培訓體系設置的更詳細。以高中端教師為例,其授課目標性更明確,對日常授課的功底要求會更高。過去在功底考環節,新東方是所有老師使用一套試卷,現在培訓體系更加細分,會對不同學段的老師進行差異化考核。
同時,張戈選擇將「匹配」這一環節前置。老師在上崗前,新東方會通過第三方系統對老師的性格及能力特徵進行測試,然後根據不同課程的特點及授課要求,將其和所教授的學科、年級、班級進行匹配。
另一方面,提升老師幸福感成為一個重要的改革維度。
最為顯性的變化就是提高老師固定薪酬的比例。過去,新東方的老師要考核續班率,績效會佔到老師工資比較大的比重,越拔尖的老師越是如此。一個年薪百萬的老師,可能有近一半收入來自業績。這樣一來,老師可能被動要承擔一部分「招生」的角色。
「原來的薪酬體系更多的基於激勵模式,相當於每個老師既是老師,一定程度上也是招生的工作人員。」張戈分析,「現在基於老師過去的表現,通過調高固定工資的比例,降低浮動工資比例的舉措,在保證老師收入不縮水的同時,使老師更能從教學以外的工作中抽身,把精力更集中於教學教研本身。」
據他透露,在今年9月份之前,新東方將完成老師工資固浮比的調整。「機制的設置應該是順人性的。」老師的幸福感和尊嚴感提升後,對教學教研的投入度肯定會更高。與之相對應的另一方面是,對老師教學水平的考核、磨課的情況,考核更加嚴格。
此外,疫情期間,新東方高管有一定程度的降薪,但對於老師和基層員工不但沒有降薪,還有漲薪的計劃。
張戈說:「在我們看來,培養出清華、北大學生的老師是好老師,把一個孩子從不及格變成及格的老師也是好老師。」
02 如何讓優秀老師長久地留在新東方平臺?
名師被挖是新東方一直以來的痛點。
2020年疫情迅速提升在線教育的滲透率,在線教育品牌們開始「搶人大戰」……這些外部考驗給新東方再次提出了這些命題:應該培養怎樣的老師?怎樣才能讓優秀的老師長久地留下來?
解決「留人」問題的根本在於提高自身產能。「我們認為核心是讓內部產品更加多樣化。」張戈分析,只有在完善的產品體系的加持下,一個好老師的產能才會不斷提高,與此同時,教師的個人成長也會隨著產能提升而不斷提升。
而提升產能的背後有兩個關鍵:其一、新的商業模式;其二、更多的支撐力量。
首先是新商業模式帶來的新可能性——新東方正加速OMO。
隨著多地線下複課步入正軌,疫情帶來的改變開始浮出水面。張戈表示,在線下複課後,新東方有不少學員,依然選擇了新東方的線上課程。
這讓新東方的一眾高管看到了新的機會。「疫情在一夜之間改變了新東方用戶的習慣,這是挑戰,更是機遇。」
既然疫情讓課堂從線下搬到了線上,那就不能浪費這個轉型的機會,新東方老師快速「兩棲化」,即既能在線上授課也能在線下授課。
3月起,新東方在集團內部成立了OMO團隊,各個地方學校也組建了單獨的OMO項目部,並開始加速省域網校布局,用在線的模式滲透全省的生源。
舉個例子,相比浙江省其他地區,杭州新東方的師資力量更強,而且在經過了疫情的洗禮之後,用戶對線上教學開始習以為常。在這個大前提下,杭州新東方好老師便可以通過網絡這一工具去覆蓋更大範圍的生源。
目前,新東方已經在三、四個校區跑起了在線直播大班課的模型。在線上和線下聯動這一模式的推動下,也反向促使新東方在內部不斷地去提升教師的線上授課水平、迭代內部的師訓體系。
這樣一來,老師的產能提高了,地方新東方學校在本省的滲透率也提升了。
單有模式還不夠,提升老師的產能還需要更好的「裝備」。
4月,新東方成立新了的部門,網際網路產品技術中心。這個部門和項目推廣中心(分管新東方各個業務線)打配合,一起為老師在線教學提供支持。相當於一個在前方打仗,一個在後方輸血。
目前,小學部的課件做到了標準化生產、輸出。但是,由於初高中各個省份教材使用不一,目前尚未完全本地化。不過,張戈表示,目前正在推動母體教學內容的標準化。「未來,各個學校可以分解母體內容,使其變成更加個性化的教學內容,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減輕老師在教學準備層面上的壓力。」
這一年來,在「新東方 老師好!」這一品牌標語下,新東方正在由內而外地催生一場變革。對於這個已經成立二十七年之久的教培企業而言並不容易,但走出這一步後,未來或將迎來更多的可能。
更多服務
多知原創圖書(千萬教培從業者必讀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