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寒窗苦讀的12年,高考終於是結束了,對於家長和孩子而言,剛剛高考完,趕緊將緊張的心放下來,好好休息才是正事。今年的疫情又沒法出門,那麼在家裡刷刷劇、看看心儀已久的電影和節目都是正常的,讓焦慮的心情放鬆一下。
但放鬆之餘,接下來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事情需要思考和準備,那就是一旦高考成績出來,高考後的填報志願問題。
想想自己那個年代,對於志願就是啥也不懂,稀裡糊塗就填寫完了,導致在大學期間,才發現所學習的專業跟自己想像中相差太遠,隨意填報志願真是有點傻了。
這是家長和孩子需要考慮的問題,畢竟大學幾年的專業,也關係到畢業後的工作問題。可不要等到要填報志願時,才開始思考,這孩子到底喜歡什麼呢?讀什麼專業好呢?
對於孩子而言,越早確定心中目標,進行明確規劃,孩子的未來之路才能走得更有信心,更胸有成竹。
那麼,孩子高考完,高考成績出來該怎麼填報志願呢?這三個建議送給家長:
第一、根據孩子的興趣和性格,思考未來想從事的工作,尋找合適的專業。
這一點是需要考慮的,想想絕大多數的孩子畢業後,都要踏入職場工作,所以,從報考志願開始,就可以思考未來的就業方向了。
這樣看的話,我們在跟孩子填報志願前,就該根據孩子的性格和興趣,來找到孩子合適的專業,就此來規劃孩子的未來人生。
比如:
孩子的性格是內向還是外向?
她的興趣愛好是什麼?
她對外的人際交往方面是喜歡與人打交道還是獨守方式?
她願意接受挑戰還是喜歡平淡?
她的人生理想和目標是什麼?
不同的性格特點構造了不同孩子的風格,當然,性格沒有好壞之分,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性格找到揚長避短的專業。
通過給孩子一步步進行性格的梳理,就能找到孩子未來想從事的方向。這個就是人各有志了,有的孩子可能想以後考公務員、有的孩子喜歡老師、有的孩子想做銷售、還有的孩子喜歡碼字,這些都可以基於孩子的性格特點進行專業的選擇。
考慮完性格特點和家庭因素的考慮,就可以上網查詢相關的專業了,了解專業的培養方向和具體的側重點,進行專業和學校的歸類、往年成績的要求等。
第二、成績下來,先了解自己的分數線和高考排名。
比如:如果孩子今年高考,以濟南孩子為例,那麼成績下來後,就需要知道孩子高考分數,這個分數在全省的排名。
這是最基本的一步。先知道自己分數在哪個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再找到自己在全省的排名,這樣的目的, 是尋找目標院校做到心裡有數。
下面就是根據自己的分數選擇學校和專業了。至於學校第一,還是專業第一,這個根據分數的匹配度來挑個最好便於就業的。
如果對於專業的要求不是特別的高,很多家庭還是偏向於學校第一,特別是好的學校985、211這類的,好學校的優勢不用多說,大家也明白。
如果打算大學畢業直接就業,自己對所學的專業也有要求,也清楚知道自己未來幾年的熱門行業,那麼可能專業方面就需要多考慮一下了。
第三、培養良好的性格、提升自己的學習力不可或缺。
高考也罷、進入大學也罷,都是在人生路上的經歷,對於孩子而言,進入大學也是新的開始,填報志願也是為了讓孩子能在未來的學習之路上更加的從容。
但是,現在這個世界的變化太快,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還有一卷定終身的時代,在未來是否也是這樣,我們很難得知。
我們給孩子所選的專業,也需要孩子在學習的同時,結合當下的情況,提升自己的學習力,保持終身學習的態度,這樣才能讓自己一直處於好的狀態之中。
人生就是一場馬拉松,大學是個分水嶺,努力的4年和不努力的4年,差距會顯而易見。
同時,人生路上還很長,擁有良好的性格才是關鍵。心理學研究表明,良好的性格是獲得成功的前提。在這個假期裡,重視起來孩子身體素質和智能的培養,也要跟孩子談談性格和心理方面的問題,讓孩子用更加成熟的心態去迎接大學生活。
祝願每個孩子都能夢想成真,進入自己喜歡的學校和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