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標「威基伍德」,這家中國瓷企步履不停

2020-12-22 新民晚報

40年間,一座世界級城市拔地而起,這就是深圳! 全球視野下,對標世界,深圳已躋身世界一線城市行列。

在深圳40周年慶之際,作為可視化的文化載體,由一家深圳企業推出的廣彩,成為最近熱議話題,與深圳開拓創新精神珠聯璧合,這家瓷企可謂中國瓷器發展徵程中的一個靚麗樣本。

打造「廣彩瓷」,用傳奇致敬傳奇

慶典上,「中國傳奇廣彩系列會議杯」亮相,這是由國瓷永豐源設計總監黃春茂操刀,專為深圳40周年慶而設計,從產品命名、圖案設計到瓷種的選擇,都經過了縝密考量。

這組產品中,廣彩豔麗繁複的局部裝飾不僅呼應出廣彩靈魂,也讓會議用瓷顯得嚴肅、端莊,而杯託上海浪元素的展現,象徵了深圳特區40年一直屹立在改革開放經濟浪潮的最前沿。

選擇廣彩有其特殊的含義,據國瓷永豐源董事長劉權輝介紹,廣彩是從明清時代就叱吒海內外的廣東區域瓷,承載著中國陶瓷文化的興衰繁榮歷史變遷,廣彩的發展歷史就如同深圳這座城市一樣,充滿著傳奇色彩。

據文獻記載,廣彩瓷始為中國明代的廣州三彩,後發展為五彩,並在清代乾隆年間逐步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1514年首次傳到葡萄牙,17世紀是廣彩瓷對外貿易的鼎盛時期,當時,法王路易十四命宰相派人到廣州定製帶有法國甲冑紋章的瓷器,廣彩瓷一度成為歐洲上流社會的超一流奢侈品,被譽為「歐洲官窯」,成為中國文化名片中的一大傳奇。

然而20世紀70年代左右,國際上發起禁止進口鉛鎘超標的瓷器餐具,廣彩瓷因鉛鎘含量超標,產業深受打擊,一度銷聲匿跡,廣彩瓷的發展史可謂是跌宕起伏,近年來隨著陶瓷工藝的不斷提升才再次被大眾熟知。

「國瓷永豐源在10年前就突破了我國廣彩瓷鉛鎘超標的技術難題,通過了嚴苛的國際標準,我們也希望藉此盛典之際,用深圳製造再現廣彩傳奇,讓廣彩瓷的傳奇重煥新生,用傳奇致敬傳奇。」劉權輝表示。

傳遞陶瓷文化,打造中國器品質新高度

公開數據顯示,我國是世界陶瓷製造中心和生產大國,日用陶瓷產量佔全球的70%,從產量上看,陶瓷大國的稱號無可爭議,但真正進入高端市場的品牌卻並不多,對於很多消費者和瓷器愛好者來說,提起高端瓷器產品,他們更多會想到來自英、德、日等國的瓷器品牌。

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陶瓷行業的差距主要體現在產品設計、文化創意和產品品質等方面。

對此,劉權輝深有體會。他說,「日本人擅長精益求精,德國人擅於化繁為簡,改良原材料加自動化管理,英國人善於做品牌,把陶瓷當成珠寶去賣,而這些長處也反映了中國瓷器生產的幾個主要問題,流程缺乏標準化、風格抱陳守舊、品牌能力弱」,正是意識到這些問題,劉權輝從創業之初便開始從根部來解決這一系列問題。

而作為一名紮根深圳的企業家,劉權輝深刻地感受到深圳的活力、開放與包容的氛圍,這也為國瓷永豐源提供了無限的創新力量。

歷經數年發展,如今,國瓷永豐源的產品峰會宴會用瓷,更在歷次重要國際活動中擔任了中國瓷器形象「代言人」。

劉權輝表示,中國瓷器要想走向世界,就要既有中國文化的展現,又兼顧西方人喜歡的產品屬性,才能讓全世界消費者接受。

此外,「陶瓷要賦予文化內涵才有價值」這一觀念也是劉權輝幾十年創業路上一直堅持的宗旨。

步履不停,對標英國品牌「威基伍德

在外界看來,國瓷永豐源儼然已成為世界品牌中的中國「瓷」名片,但劉權輝深知,國瓷永豐源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全球新冠疫情讓世界靜了下來,讓更多人體會到了家的溫暖和可貴,劉權輝表示,從國宴到家宴,從國宴瓷到國民瓷,國瓷永豐源下一步要將經典國宴瓷推向千家萬戶的餐桌日常,讓久違的中國儀式感從國宴走入尋常百姓的家宴。

談及下一步的發展目標,劉權輝說,他心中有一個標杆,那就是威基伍德,它是英國皇室御用瓷器提供商,至今已有260年歷史,如同民族遺產一樣受到世界各地的敬重,他希望國瓷永豐源能成為下一個「威基伍德」!

[廣告]

新民網出於傳遞企業資訊的目的刊登此文,不代表本網觀點

相關焦點

  • 國宴瓷吸引世界目光 國瓷永豐源董事長:傳承是最好孝道
    原標題:國宴瓷吸引世界目光 國瓷永豐源董事長劉權輝:傳承是最好孝道 中國是瓷器的故鄉,瓷器的發明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先生瓷 四海昇平」選用中國古代遠航圖案,在大面積的青花裝飾基礎上,採取了點金的手法,讓色調變得更加豐富,凸顯出東西合璧的氣韻和特色。 中國瓷器歷史悠久,景德鎮瓷器聲名遠播。但隨著諸如英國著名瓷器品牌威基伍德等制瓷工藝的迅速提升,中國瓷器的領先優勢正在日益削弱。創新的傳承是最好的孝道。
  • 李蕾《美是步履不停》:輕鬆、悅心的一本書
    這是個被歲月厚待的美麗女人,步履不停地詮釋著美的專業主義。值得透過文字去認識一下這個「心有猛虎,細嗅薔薇」的女子。書中,李蕾談工作之美,心靈之美,外在之美,聲音之美,生活之美和她在變美的路上遇到的美好的人,詮釋了什麼是值得我們終身為之努力的「美」。
  • 2019中國(醴陵)國際陶瓷產業博覽會國際館28日開館
    2019中國(醴陵)國際陶瓷產業博覽會國際館28日開館日韓英等30多個國家陶瓷藝術品精豔亮相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9月29日訊(記者 黃婷婷 通訊員王微)精緻的日式瓷碗、輕透的英國骨瓷……28日,2019湖南(醴陵)國際陶瓷產業博覽會國際館,在醴陵中國陶瓷谷國際會展中心二樓四號館開展,觀眾不僅能欣賞來自日韓英等30多個國家的陶瓷藝術品,還能將心儀的陶瓷器具帶回家。
  • 中國瓷,從輝煌到衰敗
    但來自波斯的「回青」改變了一切,它獨特的光澤將白瓷優點發揮到極致,大名鼎鼎的青花瓷從此躍上歷史舞臺,中國瓷是一個巨大而開放的體系,它從竹器、青銅器、皮革製品、紙製品、木器等中獲得設計靈感,以軍持壺為例,器形原出自中亞,是雲遊僧、伊斯蘭教徒盛水洗手的用具,隋唐時傳入中國,以後成為中國瓷出口的拳頭產品。文化交流總是相互的,中亞匠人也在摸索中國瓷的燒制方法。
  • 披紅掛綠的磧口古鎮,步履不停的人大代表
    披紅掛綠的磧口古鎮,步履不停的人大代表 2020-09-12 22: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開放崛起新徵程⑪| 「私人訂製」醴陵瓷 走進全球百姓家
    華聯瓷業根據不同市場需求打造的各式日用瓷。「英國瓷器有威基伍德、德國陶瓷有梅森,我們在國際上也要打造響噹噹的品牌。」黃宇林介紹,具有中國傳統特色的紅官窯品牌,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國際市場佔據一席之地,唯有不斷創新。2018年,紅官窯在充分傳承釉下五彩工藝的基礎上,及時捕捉歐美市場流行趨勢,創立新的時尚品牌「HGY」(紅官窯首字母縮寫)。
  • 步履不停,有福齊享 For Fathers Day
    老人送別孩子上車後歸家途中如果說《東京物語》塑造的場景是父母造訪遠去的兒女,那麼是枝裕和導演的電影《步履不停》敘述的便是兒女回歸家鄉探望父母的故事。人生路上,步履不停,我們多給自己一些警惕,少一些「慢一拍」,為自己和父母製造更多的「有福齊享」時刻。
  • 《強風吹拂》--步履,不停
    步履,不停「分明平靜無風,是因為追上了你的心吧。」《強風吹拂》片頭曲的歌詞的遞進,也正像是一整部番劇的發展。是你步履不停,驚喜地發現找回了自己了吧。所以,你真的成年了嗎?想想看,或許不是吧。你可能仍然是那個孩子,只是你讓自己忘記了曾經渴望的美好。可是大家都說你成年了,的確你也已經20歲了,怎麼能不是呢?
  • 被溫暖的力量包裹著一起步履不停,「時·光」影展開幕影片看哭觀眾
    《步履不停》則是是枝裕和最為人稱道的「人間三部曲」(《小偷家族》《比海更深》《步履不停》)中的一部。山田洋次則是日本的國民導演,他的《寅次郎的故事》、《幸福的黃手絹》、《遠山的呼喚》在中國家喻戶曉。影評人衛西諦曾表示:「沒有什麼大的詞語可以形容山田洋次的。但是如果我去想有誰拍的電影,是能讓我毫無保留地笑,也讓我毫無保留地落淚,真是只有山田洋次了。」
  • 從《步履不停》到《比海更深》,那隻飛舞的蝴蝶代表著什麼?
    可見蝴蝶這一意向在中國文學上並不少見,它的出現往往讓人覺得即浪漫又神秘,忍不住想去探尋。日本著名導演是枝裕和的兩部作品《步履不停》、《比海更深》中也大量運用了蝴蝶這個意向,它化成了已逝的丈夫、兒子、父親,但作者對它們的安排卻非常的含蓄,沒有透露出具體目的。
  • 程璧:一個如詩般的女子,薄霧晨鐘裡唱著民謠的她,依舊步履不停
    她以一把古典吉他進行音樂創作,為詩歌譜曲,包括中國詩人北島、西川,日本詩人谷川俊太郎,土耳其詩人塔朗吉的作品。程璧身上有很多標籤,北大才女、旅日音樂人、創作型歌手。其實她只是用音樂的方式記錄了自己的生活,以詩以歌,娓娓道來。她的聲音渾然天成不加修飾,也沒有花俏的技法,她的創作也是如此。甚至很難去界定她的作品是歌還是詩歌,文學性大於音樂性一直是她的一個特點。
  • 《國家寶藏》祭出大瓷母,世界投來羨慕眼光,到底代表著多高水平
    不知道各位親們有沒有關注過《國家寶藏》這個節目,這個節目在不二看來是非常不錯的,裡面介紹了許多中國古代的寶藏,就比如說那個大瓷母,一出現就震驚了整個世界,也讓國人的民族自豪感躍躍而生。 這個大瓷母為什麼這麼厲害?因為你所知的瓷器工藝,都能在這件瓷母上體現出來。
  • 榜樣 | 倪春昳:人生如旅,當須步履不停
    這就是倪春昳,始終用樸實卻可貴的品質——認真負責、刻苦努力,身體力行地影響帶動身邊的人,正如她常說的,人生如旅,當須步履不停。
  • 從《步履不停》中解讀導演是枝裕和創作背後深邃從容的人生感悟
    @阿若情肆《步履不停》講述了主人公次子良多在兄長忌日帶著妻子和繼子回到久違的故鄉,與父母團聚的故事。瑣碎普通的生活剪影,正如同我們的一日復一日,懷揣著心事,渴望著相擁。是枝裕和一向以溫暖的治癒片著稱,《步履不停》同樣也是一部關於家庭的治癒系電影,但是與他的其他電影不同的是,《步履不停》在細膩的人物塑造和情感筆觸之下,看似輕巧卻深刻地同觀眾探討了深邃從容的人生感悟,顯示出與眾不同的哲學深度和豁達的人生態度。
  • 21歲的女攝影師:堅持熱愛,步履不停
    送給二十一歲的自己,也獻給步履不停的你。
  • 職稱變革「步履不停」,「教學型教授」是門檻降低還是行業新風?
    教師職稱變革「步履不停」,評教授不看論文看教學是門檻降低還是行業新風?| 周四話題日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印發《職稱評審管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自2019年9月1日起施行。這些年,教師職稱變革「步履不停」,尤其是在崗位聘用打破「終身制」的高校,任何關於職稱評審的「風吹草動」,都牽動著高校教師群體的心。對高校教師來說,做研究、寫論文、出成果是他們工作的「日常」,而這些通常直接影響他們的職稱晉升。文章、項目的數量、質量是否達標,輕則影響教師的職稱評審和工資收入,重則可能讓教師在聘期後離職或轉崗。
  • 步履不停,行至西北 │夢幻青海湖
    中國的夏季,太陽繞回北回歸線,西北地區才開始回暖。大概這是春天的延續吧。青海湖又名「庫庫淖爾」,即蒙語「青色的海」之意。青海湖的壯闊真的無法用言語來形容,只有親身體會,才能感受到,看圖片都能震撼到,何況是實景。遙遙相望的開闊。足以感慨天地。
  • 通訊:西藏八旬學者傳承梵文步履不停
    中新社拉薩5月20日電 題:西藏八旬學者傳承梵文步履不停  作者 周文元 易雪萍  在拉薩,臨近布達拉宮的一處退休生活區,81歲的西藏知名梵文學者林溫·白瑪格桑正給學生講課,他坐在家中學房的沙發上,左手邊擺著一塊立式黑板。  林溫·白瑪格桑常為學者、僧人、高校師生免費講授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