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個性化勤工助學方案 大一學生不打2份工

2021-01-08 中國教育在線

  上海交通大學學生事務中心針對勤工助學工作開展了一系列新舉措,不僅為同學們制定「個性化」勤助方案,建立學生個人勤助檔案,還將貧困生助學工作安排提前,在入學報到前不少家庭困難的同學就已經確定了勤工助學崗位。

  上海交大每年為本科生提供超過5000個校內勤工助學崗位。大多數參與勤工助學的學生都有1-2個校內崗位,最多的學生曾同時有6-8個崗位。

  為引導學生適當「打工」而不影響學業,交大學生事務部推出的新舉措第一條,就是為學生制定「個性化」方案,根據學生年級、專業、家庭情況,選擇合適的崗位和工作強度,為大一學生提供校內崗位,為大四、研究生提供校外崗位。

  為不影響學業,學校建議大一學生「打工」不超過2份,但實際上每年都有不少新生同時打好幾份工,其中也確實有同學因此而成績受到影響。對此,事務中心負責人金健美老師透露:「交大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每個學生校內工作時間每月不能超過50小時。每個學生在獲得事務中心培訓部的崗前培訓後,都將獲得一本記錄上崗情況的上崗證。事務中心對上崗記錄進行跟蹤,對『超時』的學生我們將進行關注,如果學生經濟確實困難,則提供其他助學方式。」

相關焦點

  • 勤工助學薪水不如小時工 困難學生難買帳
    ,提高了大學生參加校內勤工助學臨時崗位的時薪,從2007年的不低於8元/小時提高到原則上不低於12元/小時。即便如此,北京青年報記者近日對北京部分高校面向本科生的勤工助學崗位進行了調查,發現多數學校只有50%至60%的崗位是由困難學生擔任的,勤工助學崗對困難學生來講供大於求。
  • 上海交大放開英語四級考試限制 大一下學期可考
    晚報記者 錢鈺 報導  昨天,上海交大官方微博上發布消息,從今年6月起,放開對英語四級(簡稱CET4)報考的限制,以往規定二年級的學生允許第一次報考CET4考試,現在調整為大一下學期即可首次報考,此舉引發學生廣泛關注。
  • 愛你,交大是認真的!這些暖心政策,讓你報考理由+1!
    >為了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學校建立了包括國家助學貸款獎助學金勤工助學…….上海交通大學在滿足「經濟解困」——不讓一名學生因經濟困難而輟學的基礎上,強調「精神致富」——培養學生感恩、責任與自立自強意識,從「保障型、幫扶型、服務型、引導型」四個層面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資助育人體系。
  • 愛你,交大是認真的!這些暖心政策,讓你報考理由+1!
    親愛的2020級萌新們祝賀大家考入上海交通大學讓我們在上海交大揚帆起航開啟新徵程懂事的你可能會因為家庭經濟困難擔心大學學費和生活費給父母增加經濟負擔為了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學校建立了包括國家助學貸款獎助學金勤工助學
  • 勤工助學最低時薪上調 學生積極性依然不高
    近日,教育部、財政部公布《高等學校勤工助學管理辦法(2018年修訂)》,提高了大學生參加校內勤工助學臨時崗位的時薪,從2007年的不低於8元/小時提高到原則上不低於12元/小時。同時,修訂後的管理辦法要求,學生參加勤工助學的時間原則上每周不超過8小時,每月不超過40小時。寒暑假勤工助學時間可根據學校的具體情況適當延長。
  • 大學生勤工助學不如小時工
    根據新修訂的《辦法》,高校在校生參加勤工助學,應優先考慮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時間原則上每周不超過8小時,每月不超過40小時。校內固定崗位按月計酬,原則上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或低保標準;校內臨時崗位報酬可參照當地最低工資,原則上不低於12元每小時。校外崗位報酬不應低於當地最低工資。  雖然勤工助學的標準提高了,但不少大學生表示,工資依然太低,還不如去做家教或者送外賣。
  • 勤工助學崗何以叫好不叫座
    教育部、財政部近日公布《高等學校勤工助學管理辦法(2018年修訂)》,提高了大學生參加校內勤工助學臨時崗位的時薪,從2007年的不低於8元/小時提高到原則上不低於12元/小時。記者近日調查發現,部分北京高校只有50%至60%的崗位由困難學生擔任,勤工助學崗對困難學生來講供大於求。
  • 上海交大大一學子發表三篇國際會議論文
    近日,電院2019級首屆人工智慧班,九位大一學生所提交的三篇研究論文,被愛爾蘭機器視覺與圖像處理會議(IMVIP 2020)錄用,此會議是人工智慧領域專業性國際會議。被錄用的論文均由大一學子獨立撰寫!讓有想法、有興趣、有餘力的學生動起來三篇論文的指導教師盧策吾介紹,研究論文是他所主講的大一專業課《人工智慧問題求解與實踐》中增加的特別項目的衍生成果,其要求學生以三人為小組,圍繞人工智慧領域中的某個點開展研究,並鼓勵支持學生將研究成果發表在相關的國際會議上。
  • 我國高等學校學生勤工助學時間原則上每周不超8小時
    新華社北京9月12日電(記者施雨岑)根據當前學生勤工助學工作的新特點及新需要,教育部和財政部對現行的《高等學校學生勤工助學管理辦法》進行了修訂,適度提高勤工助學酬金標準,對按小時計酬的,由原來的原則上不低於8元調整為12元;參加勤工助學的時間原則上每周不超過8小時。
  • 上海交大工科試驗班 | 工試人眼中的「工試」
    上海交通大學工科試驗班採取大類招生的模式,學生在被錄取進校後再根據學生志願和成績參考分流到各個學院。有些同學可能會擔心無法分流到自己心儀的學院。對此,我想說大可不必擔心。根據往年情況,絕大多數學生都能在分流後進入自己心儀的學院。即使自己對分流結果不滿意,在後面也會有轉專業的機會(當然,前提是你的成績不能太差!)。
  • 勤工助學 「優秀學生員工」風採展示(上)
    2015-2016學年勤工助學先進個人評選初評現已結束,學工君為大家獻上50名「優秀學生員工」的風採。
  • 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勤工助學三條線 助力學生成長成才
    學院注重加強勤工助學意義的宣傳引導,注重勤工助學的崗前培訓,注重勤工助學學生的跟蹤教育,注重結合專業和職業安排勤工助學崗位,讓學生在勤工助學過程中學會感恩回饋、錘鍊心理品質、提高綜合素質、增強職業素養。
  • 福建勤工助學薪酬每小時不低於15元
    福建勤工助學薪酬每小時不低於15元!來自福建省教育廳的昨日消息,結合我省實際和疫情防控常態化等情況,相關部門對我省高校學生的勤工助學管理辦法進行了調整,將勤工助學崗位薪酬標準提至每小時最低15元。
  • 來自貧窮小村的上海交大醫科男生,跳舞做科研,大三交流出國實習
    他叫宋幸奇,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方向2017級的一名本科生,是交大舞社的社長,也是一名學霸。宋幸奇從小勤奮好學。2017年高考,他以全市第二名的成績,從浙江嘉興一個貧窮的小村,在「學費綠色通道」的幫助下,走進上海交通大學,成為交大基礎科學拔尖計劃裡的一名普通學生。
  • 讓勤工助學崗更好發揮幫困和育人的作用
    即便如此,記者近日對北京部分高校面向本科生的勤工助學崗位進行的調查發現,多數學校只有50%至60%的崗位是由困難學生擔任的,勤工助學崗對困難學生來講供大於求。  教育部和財政部在修訂勤工助學《管理辦法》時指出,要促進勤工助學活動健康、有序開展,保障學生合法權益,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學業,發揮勤工助學的育人功能,培養學生的自立自強、創新創業精神,增強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
  • 西南交通大學「三個課堂」全面提升勤工助學育人實效
    為了更好地達到「濟困」和「育人」的雙重功效,近三年來,西南交通大學將勤工助學工作納入到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體系,著重辦好「三個課堂」,不斷提高勤工助學對學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也增強了「資助育人」的實效性和有效性。  --辦好「行為課堂」,打造團隊文化,強化行為引導。學校堅持「團隊薰陶」與「榜樣激勵」相結合,注重學生的思想教育和行為引導。
  • 大學六年才畢業,上海交大這個學生幹什麼去了?[圖]
    青春上海報導 「95後」的李榮祥是一個農家子弟,作為貴州省興義市洛萬鄉一心村裡第一個考上名牌大學的人,他憧憬著跨越大半個中國來到上海交通大學,然而,就在開學前他弄丟了錄取通知書。他當時心裡想:註定要開始一段不一般的大學生活了吧。沒想到,大學還真不一般,兩段「軍旅」生活,讓李榮祥的骨子裡打上了不一般的青春烙印。
  • 交大附中(閔行)教育集團成立 「江川-交大」學區規劃方案出爐
    原標題:交大附中(閔行)教育集團成立「江川-交大」學區規劃方案出爐同時,「江川-交大」學區建設方案發布,這意味著江川路街道同時擁有了兩個教育集團——交大附中(閔行)教育集團、閔行中學教育聯盟。至此,閔行區學區化集團化辦學涉及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達到99所,佔全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共131所)的75.6%。  在儀式上,區教育局與交大附中簽署關於成立交大附中(閔行)教育集團的合作備忘錄。
  • 上海交大集聚優質教學資源,接軌國際教學模式,全面推行夏季小學期
    上海交大集聚優質教學資源,接軌國際教學模式,全面推行夏季小學期 2012-06-25 來源: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交大今年全面推行夏季小學期,著力推動人才培養和教育教學改革新探索。
  • 上理工與上海交大醫學院合作探索醫工交叉創新之路
    26日,上海理工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強強聯手,共同發起建立的「醫工交叉創新研究院」和「醫工交叉研究生院」。 供圖 攝中新網上海9月26日電 (記者 許婧)工學如何攜手醫學?他說,交大醫學院以重視臨床為優良傳統,上理工以工程應用研究為辦學指引。雙方在醫工交叉這個點上找到了最佳的契合,必然會在臨床醫療科技領域形成一大批創新成果。兩校共建的研究院將提供平臺,舉辦論壇、沙龍等交流活動,同時在合作的組織形式、體制機制方面不斷創新,致力於打造全國高校醫工交叉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