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勤工助學崗更好發揮幫困和育人的作用

2020-12-27 新華網客戶端

  教育部、財政部近日公布《高等學校勤工助學管理辦法(2018年修訂)》(下文簡稱《管理辦法》),提高了大學生參加校內勤工助學臨時崗位的時薪,從2007年的不低於8元/小時提高到原則上不低於12元/小時。即便如此,記者近日對北京部分高校面向本科生的勤工助學崗位進行的調查發現,多數學校只有50%至60%的崗位是由困難學生擔任的,勤工助學崗對困難學生來講供大於求。

  教育部和財政部在修訂勤工助學《管理辦法》時指出,要促進勤工助學活動健康、有序開展,保障學生合法權益,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學業,發揮勤工助學的育人功能,培養學生的自立自強、創新創業精神,增強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因此,為讓勤工助學更好地發揮幫困助學與育人作用,需要高校在推進勤工助學工作時提高工資待遇,提高崗位內涵,結合學校辦學實際設置勤工助學崗位。

  高校為學生設立勤工助學崗位,開展勤工助學活動,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幫困助學。勤工助學是幫困助學的重要措施之一。二是給學生鍛鍊的機會。勤工助學也是一種社會實踐,通過在課餘從事一定的工作,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和動手實踐能力。目前有的高校更重視開發多少勤工助學崗位,由於待遇不高,崗位工作缺乏挑戰性,有的勤工助學崗位缺乏對貧困學生的吸引力,貧困學生並不買帳,也難以帶給學生有價值的動手能力、社會實踐鍛鍊。

  與社會小時工相比,大學生勤工助學的工資是遠低於小時工的工資的,這還只是針對最低工資標準的比較,鑑於很多高校給大學生的勤工助學報酬就是按最低工資標準執行,高也只是高兩三元,而社會用人單位給小時工的待遇,基本上都超過最低工資標準,所以大學生勤工助學的報酬很難和在社會上做小時工相提並論。調查顯示,一對一家教服務網站、APP熱衷招募的對象,時薪最低50元起,名校大學生的時薪接近百元,清華、北大的學生更是在150元上下。也就是說,到校外機構去兼職,是在學校內從事勤工助學收入的至少5倍。

  毋庸置疑,高校開展勤工助學具有「兜底」責任,以滿足所有有需要的貧困學生的需要。為推進勤工助學工作,學校要求各校內單位給學生提供勤工助學崗位,在這一過程中,不排除有的勤工助學崗位是「因要求設崗」,給的待遇不高也就在情理之中,但這不利於勤工助學的健康發展。學校開展勤工助學確實有「兜底」的責任,但從某種程度上說,重視崗位數量而不重視崗位質量的勤工助學工作思路,既沒有很好地起到幫困兜底的作用,又沒有很好地起到鍛鍊學生的作用。高校應該以更高的待遇標準、更高的崗位職責要求,來開發勤工助學崗位。

  新修訂的《管理辦法》對於勤工助學報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則上不低於每小時12元只是底線。《管理辦法》規定,校內固定崗位按月計酬,以每月40個工時的酬金原則上不低於當地政府或有關部門制定的最低工資標準或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為計酬基準,可適當上下浮動。校內臨時崗位則按小時計酬,每小時酬金可參照學校當地政府或有關部門規定的最低小時工資標準合理確定。因此,高校不能執行每小時12元這一最低的標準,而應儘可能提高學生勤工助學的報酬。

  大學還可以把提高大學教育、管理水平和勤工助學結合起來,開發助教、助管和助研崗位。比如,讓本科二、三年級學生就擔任大一的助教,輔導大一學生學習,這既可以幫助大一學生適應大學學習,也能讓擔任助教的學生有榮譽感,更重要的是,這也體現了學校對教學的重視程度。《管理辦法》還指出,學校應積極開發校內資源,保證學生參與勤工助學的需要,校內勤工助學崗位設置應以校內教學助理、科研助理、行政管理助理和學校公共服務等為主。我國大學要提高整體的教育和管理水平,做到更精細化地辦學,是可以為大學生勤工助學提供廣闊的空間的,這會使勤工助學一舉多得。

相關焦點

  • 2000餘萬獎助學金、超1500萬勤工助學收入,在這讀書太幸福了
    華東理工大學勤工助學指導中心積極開闢校內外勤工助學工作崗位,在校內超市、報亭、咖啡屋、禮品屋、文印社、物流部、圖書館、食堂、學院設立了20餘種校內固定勤工助學崗位,每學期招聘學生2000多人。此外,中心與校外百餘家用人單位保持長期合作,為學生提供勤工助學工作崗位。每年,學生勤工助學近9000人次,勤工助學收入超過1500萬元。
  • 大學生勤工助學不如小時工
    據《北京青年報》對八所在京高校的調查,大部分高校的勤工助學臨時崗,時薪都在教育部要求的下限12元,僅有中國農業大學為18元。  過低的待遇,導致勤工助學崗位對困難學生吸引力不足,多數學校只有50%到60%的崗位由困難學生擔任。還有不少學生為就業考慮,寧可參加無償的社會實踐和實習,為將來的求職簡歷增加競爭力。
  • 華東理工大學為新生預支勤工助學工資—新聞—科學網
    經過簡單申請即可提前預支3000元的工資,是華東理工大學在暫緩繳納學費、提供應急幫困補助的基礎上,面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推出的「勤工助學工資預支計劃」。 「預支工資不但能減少家庭經濟困難新生入校後陷入不良校園貸的風險,更重要的是督促他們自立自強。」據華東理工大學副校長胡寶國介紹,這些預支的工資,學生可以用三年內的勤工助學工作進行抵扣。
  • 廣西大學勤工助學詳情
    「雙選會」以「公平公開、客觀公正、特困優先、一人一崗」為原則,以貧困生資料庫的同學為招聘對象,以能吃苦耐勞,認真工作為主要招聘要求,模擬就業應聘,實行師生見面,雙向選擇,擇優錄用。學校內的勤工助學一向是大學生最關心的一件事情,學長本人曾是勤工部的工作人員,因此對於這一部分,較為了解,以下就通過幾個方面來和大家詳細說說西大的勤工助學。學校為了進一步規範勤工助學活動的各項管理制度,更好地利用勤工助學資金開展勤工助學活動,每年都會舉行廣西大學勤工助學雙選會,通過雙向選擇的方式來確定校內勤工助學崗位的上崗學生。
  • 最低每小時12元 大學勤工助學為何成雞肋
    「浙大的勤工助學,主要有學生助理、新媒體運營以及一些特殊崗位,這些崗位由學院上報,學校審批,工資由學校統一發放。」這位負責人說。  錢報記者調查發現,省內其他的一些高校,提供給學生的勤工助學崗位都在1000個左右。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的貧困在校生約3000人,佔學生總人數的20%左右。每學期,學校提供的勤工助學崗位為1000個。
  • 勤工助學會第十二屆換屆大會圓滿成功
    金秋十月,丹桂飄香,隨著新一屆新生踏入華清校園,勤工助學會又度過了一個春秋,為了更好地應對未來的困難與挑戰,進一步促進社團內各個部門的工作,勤工助學會於2018年10月11日召開第十二屆換屆大會,參與此次大會的有勤工第十二屆幹部和委員,除此之外還邀請了資助管理中心主任白志萍老師,陳靜老師,綜合檔案室主任崔揚老師,校友會辦公室主任丁聯印老師及第十一屆幹部以及各社團代表。
  • 事業單位工勤技能崗轉崗專業技術崗好嗎?建議儘早轉崗
    一、專業技術崗和工勤技能崗的區別專業技術崗分高級、中級和初級三個層次,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正高級的崗位包括1至4級,副高級的崗位包括5至7級,中級崗位包括8至10級,初級崗位包括11至13級。工勤技能分高級技師、技師、高級工、中級工、初級工,依次分別對應1至5級工勤技能崗位。
  • 事業單位改革專業技術崗與工勤崗有大變?技術職稱與高級工哪個好
    事業單位專業技術職稱與工勤崗高級工有什麼區別?哪個更好?事業單位分為三類崗位,分別是管理崗、專業技術崗和工勤崗。專業技術職稱對應的是專業技術崗,事業單位改革後,專業技術崗採取的是評聘結合的辦法,即先要評上專業技術職稱,然後再聘到對應專業技術崗位上,才能享受相應專業技術等級的工資待遇。高級工是工勤崗的第三個等級,屬於崗位級別。嚴格意義上說,專業技術職稱與工勤崗高級工壓根沒法作比較,因為專業技術職稱與專業技術崗級別並不能完全劃等號,事業單位有高職稱卻只能聘為低級崗的情況也是存在的。
  • 申城每個貧困生可拿三千元勤工助學金 誰還理會"校園貸"?
    經過簡單申請,即可提前預支3000元勤工助學工資——這是華東理工大學在暫緩繳納學費、提供應急幫困補助的基礎上,面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推出的「勤工助學工資預支計劃」。  「預支工資不但能減少家庭經濟困難新生入校後陷入不良校園貸的風險,更重要的是督促他們自立自強。」副校長胡寶國向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介紹,這些預支工資,學生可以用3年內的勤工助學具體工作進行抵扣。
  • 江南大學推進勤工助學改革 努力踐行助學扶志育人宗旨
    為謀求更好的發展,破除傳統勤工助學工作的困境,學校確立了以勤工助學改革促進學校可持續發展的工作思路,並從育人理念、育人內容、育人手段以及育人成果等方面對學生勤工助學改革各項工作做了謀劃。學校勤工助學改革以資助育人為宗旨,以增強學生的母校情結和職員意識為重點,通過提供與學生密切相關且力所能及的工作崗位,引導學生主動關注並參與學校改革事業發展,在崗位鍛鍊中勤工助學、提高能力;在服務師生中尊重勞動、感恩回報;在職業體驗中實現學校的減員增效。此次新模式改變了以往經濟資助為主的模式,將以往「授人以魚」的助學模式轉變為搭建「授人以漁」的勤工助學平臺。
  • 勤工在行動,寒冬送溫暖
    楊奎副院長發表講話,他表示,今天開展的「冬季送溫暖」活動,是我院學生資助管理中心落實 「經濟上重資助,生活上給照顧,思想上強引導,學習上幫助」 的資助育人理念的重要舉措,他對同學們提出以下幾點希望:一是希望同學們要有良好健康的心態,樂觀堅強,擁有戰勝困難的自信和力量;二是要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努力學習,爭做品學兼優的現代學子;三是常懷感恩之心,永葆誠信品質,努力成長成才,書寫自己的精彩人生
  • 江蘇大學推出700個線上勤工助學崗位
    金山網訊 擔任輔導員助理、督查每日健康打卡、輔助教師開展線上教學……在新冠肺炎防疫時期,江蘇大學增設700個本科生線上勤工助學崗位,共發放報酬294000元,既滿足了貧困生在特殊時期的基本生活與經濟需求,又培養了他們的公共服務意識。
  • 2020年事業單位取消事業編,工勤崗還有前途嗎?看這3點就知道了
    其實改革中影響最大的還是工勤崗編制的人員,隨著工勤崗編制逐步減少,工勤崗終將成為「合同工」!這也就意味著工勤編制將實行動態管理、逐步縮減,目前部分地方政府已經要求對空編不再給予使用,人員只出不進,機構編制部門給予及時收編,並通過調整轉換為非在編聘用人員來完成工作,因此工勤人員只會越來越少,自然也是不會受到重視。
  • 敘永貧困大學生注:瀘州慈善·福彩幫困助學活動啟動啦!
    昨日,瀘州新聞網記者從瀘州市慈善總會了解到,由市民政局和市慈善總會主辦的瀘州市第十一屆「慈善·福彩幫困助學」活動正式啟動。圖片來源於網絡據了解,這次省、市「慈善·福彩幫困助學」活動的資助對象是:具有瀘州市戶籍,參加2016年四川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品學兼優,計劃招生範圍內,被本科以上院校錄取的城鄉低保、貧困家庭學生;2016
  • 教育部:高校勤工助學時薪標準從最低8元漲至12元
    教育部財務司、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負責人在答記者問時表示,《辦法》要求結合社會經濟發展和在校學生消費水平,適度提高勤工助學酬金標準,對按小時計酬的,由原《辦法》中原則上不低於8元調整為12元。對於薪金標準,上述負責人進一步解釋道:「校內崗位根據固定崗位和臨時崗位不同,採取不同的計酬標準。
  • 2020年事業編改革,工勤崗均成合同工?沒編制還有這2種晉升方式
    其實改革中影響最大的還是工勤崗編制的人員,隨著工勤崗編制逐步減少,工勤崗終將成為「合同工」,今天給大家分享:沒編制還有這2種晉升方式!工勤崗均成合同工?事業單位的改革主要是精簡單位及人員,職能相近的進行大範圍整合,省直、市直事業單位精簡比例達到50%,縣區級精簡比例達到90%,鄉鎮七站八所就剩下三個中心。
  • 藝美助學——2020,中國美術學院資助育人工程向您報告!
    助學是學校的本質,育人是學校的根本。回望2020,有很多溫暖的力量,永遠值得銘記。面對新冠疫情的考驗,我們迎難而上,立足於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塑造,積極打造 「藝美助學——資助育人工程」,努力做好資助育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