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學推進勤工助學改革 努力踐行助學扶志育人宗旨

2020-12-17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江南大學推進勤工助學改革 努力踐行助學扶志育人宗旨

2011-11-25 來源:江南大學

  為培養在大學生主人翁意識、感恩意識與自立意識,同時拓展學校用工模式,實現減員增效,江南大學積極推進「學生勤工助學模式改革」試點項目。在借鑑國內外有效做法的基礎上,學校以後勤集團為先行試點單位,以公司化運作為模板,深化企業管理機制,通過公開招聘、現場面試、籤訂儀式、持證上崗等系列舉措推進勤工助學模式改革,積極探索資助育人新模式。

  ——明晰改革理念,探索育人新思路。為謀求更好的發展,破除傳統勤工助學工作的困境,學校確立了以勤工助學改革促進學校可持續發展的工作思路,並從育人理念、育人內容、育人手段以及育人成果等方面對學生勤工助學改革各項工作做了謀劃。學校勤工助學改革以資助育人為宗旨,以增強學生的母校情結和職員意識為重點,通過提供與學生密切相關且力所能及的工作崗位,引導學生主動關注並參與學校改革事業發展,在崗位鍛鍊中勤工助學、提高能力;在服務師生中尊重勞動、感恩回報;在職業體驗中實現學校的減員增效。此次新模式改變了以往經濟資助為主的模式,將以往「授人以魚」的助學模式轉變為搭建「授人以漁」的勤工助學平臺。招聘範圍上從全部招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擴大到「有志於通過勞動實現學業自助和能力鍛鍊的全體在校學生」。

  ——注重建章立制,規範育人新章程。 學校從制定和完善規章制度入手,做好勤工助學制度的廢、改、立工作,使改革工作規範、有序、可操作。管理主要分為對用工部門用工申請的管理和對勤助學生的管理,先後制定了《江南大學學生勤工助學管理實施辦法》、《江南大學校內勤工助學籤約協議》等制度文件。一系列制度文件對用工部門的用工申請、工作考核、報酬發放以及對學生崗位申請、紀律要求、報酬確定和報酬領取等事項做了具體而明確的規定,制定了嚴格的崗位管理流程:開闢與設立崗位——發布招聘公告——召開雙選會——正式錄用、籤訂上崗協議——崗位的盤點及信息調查——工作考核管理——工資發放。同時,學校大學生發展中心勤工助學處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制定了定期例會制度、崗前培訓制度、工作考核監督制度、獎懲評優制度等,不斷完善制度建設。使勤工助學活動做到有章可循,推動工作順利開展。

  ——推進後勤試點,開闢育人新陣地。學校以後勤集團為先行試點單位,開闢勤助育人新陣地。後勤集團現行下轄的接待中心、樓宇中心、宿舍管理中心、校園環境中心、飲食服務中心等既是學校改革發展的強大保障,也是與學生在校生活緊密聯繫的部門。後勤集團現聘用外來務工人員600餘人,分布於35個工種崗位上。此次改革結合在校學生的特點和崗位要求,選定其中10個工種的30個崗位先行試點,崗位涉及餐具保潔、物業管理、應急檢修、花卉管理等。在具體做法上,借鑑國外高校的有效做法,結合學校後勤用工模式與學生勤工助學的實際,提供與學生密切相關且力所能及的工作崗位。

  ——創新改革內容,實踐育人新舉措。 結合後勤用工模式與學生勤工助學的實際,學校堅持科學論證、精心設崗,改革勤工內容,採取了一系列創新舉措。根據各用人單位的實際用工申報,學校通過科學設置勤助崗位,公開發布招聘公告、舉辦勤助崗位雙選會,選拔面試應聘學生。此外,勤助學生還需與學生處、各用工單位共同籤訂三方協議,在接受崗前培訓、安全教育等系列活動後,佩帶上崗證正式開始上崗工作。通過籤訂協議、持證上崗等形式不斷強化學生勤助的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在此基礎上,學校對所有上崗學生進行定期考核和評比,並且要求上崗學生根據自身崗位寫出工作計劃、目標和承諾。與此同時,學校還對每位申請者的個人資料和上崗情況建立檔案,每學期對崗位申請者和所有崗位進行重新登記調查,及時掌握學生經濟情況的變化和工作情況,並根據變化的情況適時調整崗位。

  ——勤於總結歸納,收穫育人新成果。在不斷推進勤助改革的過程中,學校善於從工作中尋找和吸取經驗,勤助中心、用人單位、上崗學生等紛紛從各自層面回顧得失、分享勤工助學的碩果。為從學生的視角更客觀地剖析其對勤工助學模式改革的認識,更好地了解受聘學生的切身感受,學校特舉辦「應聘同學話勤工助學」等活動,透過同學們對勤工助學工作的感悟來領略勤工助學的魅力。勤助工作改革以來,學校在管理中不斷規範崗位申報、報名競聘、用工流程和管理考核,充分體現助學育人的宗旨,確保勤工助學活動的健康發展。

(責任編輯:傅佩佩)

相關焦點

  • 西南交通大學「三個課堂」全面提升勤工助學育人實效
    西南交通大學「三個課堂」全面提升勤工助學育人實效 2011-12-26 來源:西南交通大學   勤工助學是學生資助體系重要的組成部分為了更好地達到「濟困」和「育人」的雙重功效,近三年來,西南交通大學將勤工助學工作納入到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體系,著重辦好「三個課堂」,不斷提高勤工助學對學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也增強了「資助育人」的實效性和有效性。  --辦好「行為課堂」,打造團隊文化,強化行為引導。學校堅持「團隊薰陶」與「榜樣激勵」相結合,注重學生的思想教育和行為引導。
  • 讓勤工助學崗更好發揮幫困和育人的作用
    即便如此,記者近日對北京部分高校面向本科生的勤工助學崗位進行的調查發現,多數學校只有50%至60%的崗位是由困難學生擔任的,勤工助學崗對困難學生來講供大於求。  教育部和財政部在修訂勤工助學《管理辦法》時指出,要促進勤工助學活動健康、有序開展,保障學生合法權益,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學業,發揮勤工助學的育人功能,培養學生的自立自強、創新創業精神,增強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
  • 江南大學以「四個創優」深入推進思政課改革創新
    江南大學以「四個創優」深入推進思政課改革創新 2020-06-22來源:江南大學   江南大學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和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
  • 藝美助學——2020,中國美術學院資助育人工程向您報告!
    助學是學校的本質,育人是學校的根本。回望2020,有很多溫暖的力量,永遠值得銘記。面對新冠疫情的考驗,我們迎難而上,立足於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塑造,積極打造 「藝美助學——資助育人工程」,努力做好資助育人工作。
  • 福建工程學院:多方聯動同育人 扶貧扶智助成才
    福建工程學院高度重視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堅持經濟援助與思想引領、心理發展、素質提升並行的理念,推進資助工作從「輸血型」向「造血型」轉變,積極聯動各方力量、資源助力貧困家庭學生成長成才,確保貧困學生「經濟有保障、生活有尊嚴、努力有方向、發展有空間」。
  • 東華大學_院校信息庫_陽光高考
    東華大學幫困助學制度 學校高度重視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工作,認真落實教育部、上海市教委關於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的各項政策,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紮實做好幫困育人工作學校制定了較為完善的勤工助學管理辦法和崗位職責,著力推進勤工助學工作制度化、程序化和績效化。學校於1995年成立了經緯勤工助學服務中心,每年為困難學生提供了大量校內校外勤工助學崗位,既有效緩解了困難學生的經濟問題,又提高了學生實踐工作能力。
  • 西南大學:助學強能 以德樹人 為學生成長保駕護航
    西南大學以「在資助中堅持育人,在育人中創新資助」為主線,全面建立了「1+X」多元立體化資助體系。通過免費師範教育、助學貸款、獎學金、補償代償、學費減免等解決學生學費及住宿費難題;通過國家助學金、勤工助學、物價補貼等解決學生的生活費難題;通過綠色通道、應急性臨時補助解決學生突發困難;通過學校獎學金、節日慰問補助、少數民族專項補助等體現學校的人文關懷,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 獎學金單筆高達1.5萬,發放助學工資近600萬,安徽這所高校太"壕"了
    學校紮實做好勤工助學工作合肥工業大學以&34;為宗旨,堅持夯實基礎、強化管理、改革模式,紮實做好勤工助學工作,持續發揮勤工助學的育人功能,助力學生成長成才。實施勤工助學崗前培訓考核制度,學生參加勤工助學活動需經崗前培訓,考核合格後取得《勤工助學上崗證》方可上崗;報名家教招聘還需參加家教培訓,取得《勤工助學家教上崗證》。實施勤工助學&34;模式,以團隊形式開展勤工助學活動,發揮團隊平臺的育人優勢。目前學校共有17支勤工助學服務隊,近800餘個崗位。
  • 江南大學傳承學科文化,激活創新源泉,充分發揮高校博物館育人功能
    江南大學傳承學科文化,激活創新源泉,充分發揮高校博物館育人功能 2012-06-25 來源:江南大學   高校博物館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既傳承著學科文化的基因譜圖,也展示出辦學特色的生動圖景
  • 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勤工助學三條線 助力學生成長成才
    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高度重視勤工助學工作,圍繞濟困強能、資助育人;健全體制、完善機制;勤奮工作、多彩生活三條線,在保障經費充足的同時,積極拓展工作渠道,豐富業餘文化生活,為同學們的成長插上助力翅膀。圍繞一條主線:濟困強能、勵志育人學院立足濟困強能、資助育人這條主線,定位和策劃學院勤工助學工作,幫困助困、增長才幹、感恩育人被貫穿於學院勤工助學工作的各個環節。
  • 上海交通大學:創新勞動育人載體 踐行後勤育人使命
    上海交通大學:創新勞動育人載體 踐行後勤育人使命時間:2020/7/16 15:13:42 來源:上海市學校後勤協會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秦嘉瑩 勞動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
  • 南通大學深化資助育人工作
    >begin--> 南通大學堅持「以生為本,實現精準資助為目標,資助育人有機結合」的工作理念,不斷加強理論與實踐的探討,完善各類資助項目和教育引導的工作制度,創立滿足當代大學生發展需求的資助育人工作格局,實現「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夢想啟航提供保障
  • 萬源市法院積極探索小額速裁製度 努力踐行司法為民宗旨
    四川新聞網達州6月6日訊(任媛媛)為努力提升審判質效,踐行司法為民宗旨,2019年2月,萬源市人民法院速裁法庭正式成立,並與人民法庭共同組成了速裁審判團隊。小額速裁法庭成立至今共收案76件,結案68件,從立案到審結只需10天,凸顯了小額速裁案件快立、快審、快結的鮮明特點。推進繁簡分流,找準提質增效出發點。
  • 強化精準資助 促進資助育人——運城中學2020年學生資助工作回顧
    我校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五中全會以及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堅持和加強黨對學生資助工作的全面領導,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推進學生資助工作穩步開展,進一步強化精準資助,大力促進資助育人,全面助力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促進我校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2020年我校堅持育人導向,創新工作思路,通過構建「入戶走訪、搭建平臺、全員參與」機制,推進精準資助和資助育人。
  • 大學生勤工助學不如小時工
    據《北京青年報》對八所在京高校的調查,大部分高校的勤工助學臨時崗,時薪都在教育部要求的下限12元,僅有中國農業大學為18元。  勤工助學是國際通行的學生資助方式。美國的聯邦工讀計劃開始於1964年,為經濟困難學生提供校園內兼職和校外社區服務的工作機會,工資約75%由聯邦政府支付,其餘由用人單位支付,不得低於最低工資。英國、日本等國也都規定勤工助學不得低於最低工資。
  • 海南大學大力推進「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工作
    海南大學入選教育部第二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以來,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育人導向,堅持問題導向,以一體化、項目化、協同化、特色化、精品化「五化行動」為抓手,著力深化「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努力破解學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打通育人盲區和斷點,積極培養適應海南自貿區和自貿港建設需求的建設者
  • 華南農大「竹銘計劃」紀實:扶貧礪志 助學育人—新聞—科學網
    華南農業大學是廣東省和農業部共建的「211工程」全國重點大學。 【科學網 朱漢斌 蒙麗 方巧君報導】 「竹銘計劃」是華南農業大學貧困生勵志強能工程的簡稱。 2008年以來,該校面向全校貧困生開辦「竹銘計劃」培訓班,強調「資助」與「育人」的雙重功能宗旨,既要在經濟上幫助學生,更要在精神上培育學生,在能力上鍛鍊學生,最終讓貧困大學生自立自強、發奮圖強地完成學業。 育人> 資助 「竹銘」,本是華南農大首任院長丁穎教授的號。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推行「四大計劃」 紮實推進教育扶貧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推行「四大計劃」 紮實推進教育扶貧 2019-10-18 來源: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重要論述
  • 聊城大學六大舉措搭建全方位資助育人體系
    聊城大學始終堅持資助與育人相結合,堅守「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的承諾,牢固樹立「服務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為本,物質上幫助學生,精神上培育學生,能力上鍛鍊學生,情感上激勵學生」的資助工作理念,實施六大舉措,建立健全了以國家助學貸款、勤工助學為主,以獎學金、助學金、困難補助、學費減免、「綠色通道」為重點,以積極爭取社會資助為輔助,以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分類教育與指導、資助理論研究為特色的全方位資助育人體系
  • 通知丨2019年院勤工助學服務中心幹部任命通知
    溫馨提示 微信公眾號 Cunjin_qingong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勤工助學服務中心秉承「全心全意為困難學生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