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學深化資助育人工作

2020-12-25 瀟湘晨報

>begin--> 南通大學堅持「以生為本,實現精準資助為目標,資助育人有機結合」的工作理念,不斷加強理論與實踐的探討,完善各類資助項目和教育引導的工作制度,創立滿足當代大學生發展需求的資助育人工作格局,實現「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夢想啟航提供保障。

推進「三不愁」,提升資助工作「溫度」。入學前不用愁,面向貧困地區、災區的學生進行宣傳,多維度解讀資助政策,確保做到關心新生到位、熱線電話到位、安全提醒到位、尊重隱私到位等「四個到位」。入學時不用愁,確保做到「綠色通道」暢通,簡化「綠色通道」審批流程,做到專項補助現場發放,資助政策現場解釋,助學貸款申請現場審核等,確保學生順利步入大學生活。入學後不用愁,學校建立和完善獎、貸、助、勤、補、減「六位一體」的資助體系,以獎助學金和國家助學貸款為主體,以勤工助學、困難補助和學費減免等為輔助,將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全部納入資助範圍,確保「一個對象也不能少」;將所有資助項目落實到位,確保「一個項目也不能少」;將資助資金及時足額發放,確保「一分錢也不能少」。

把好認定關,提升資助工作「準度」。學校成立由校領導任組長的資助貧困家庭學生工作領導小組,建立貧困生四級認定工作機制,開發設計了基於家庭情況量化測評指標的困難學生管理系統,採取貧困生在線申請認定,系統量化評分、輔導員(班主任)及學院負責人在線覆核和認定,學校主管部門在線審核批覆等一系列認定流程,實現貧困生系統化的動態管理,必要時採取信函、家訪等形式進行調查,規範工作流程,精準識別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夯實精準資助的工作基礎,確保資助工作更具規範性、針對性、實效性。

樹榜樣標杆,提升資助育人的「高度」。學校積極探索如何把「扶困」與「扶智」,「扶困」與「扶志」相結合,構建物質幫助、道德浸潤、能力拓展、精神激勵有效融合的發展型模式。積極開闢校內助教、助研、助管等勤工助學崗位,以「愛倍加」學生志願服務隊、伯藜學社為載體,為學生自助、互助、助人搭建有效平臺,幫助受助學生解除受助壓力。學校實踐「跟進式教育」理論,進一步走進學生群體、貼近學生需求,引導學生開展暑期支教活動、社會公益服務等活動,幫助樹立自強自立、感恩守信的良好品質,使得資助育人工作有載體、成體系、見成效。

【來源:南通大學】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長安大學著力打造成才型資助育人體系
    長安大學著力打造成才型資助育人體系 2019-10-14 來源:長安大學   長安大學圍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育人作為資助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創新工作思路,實施精準資助
  • 南京曉莊學院深入開展資助育人工作
    近年來,南京曉莊學院緊緊圍繞「應助盡助」「精準資助」的工作目標,獎優助困幫弱,進一步加強資助績效管理,不斷創新,深化資助與育人相結合,取得顯著成效。完善評優激勵機制,增強學生創先爭優意識。學校完善評優激勵機制,明確工作導向,完善評價體系,突出綜合素養、學習成績、社會實踐與創新創業等方面的考量。工作中,多部門合作,規範、細化對學生學術成果、學科競賽、創新創業、社會實踐、志願服務等成果的認定,激勵學生在專業學習上追求專、精、深,不斷提高綜合素質。搭建「四位一體」資助平臺,做暖學生資助工作。
  • 資助深化行動 | 暖心資助呵護,從自助走向助人
    資助深化行動啟動以來,輔導員與該生保持密切聯繫,深入了解她的學習、生活情況以及困難需求,做到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幫扶,將深化資助化作「及時雨」,將幫扶育人做到「暖人心」。學校對該生進行多方面的資助幫扶工作,除了獎助學金等經濟資助,還提供勤工儉學崗位、一對一幫扶等育人舉措。因為突如其來的疫情,同學們無法返校,需要在家上網課。
  • 四川大學資助育人工作開展情況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教育部副部長杜玉波在高校資助育人座談會上指出:在當前推進教育改革和國家脫貧攻堅戰略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下,學生資助工作的重點是精準資助和資助育人。  一、健全制度機制,築牢資助育人工作基礎   第一,創新工作理念,構建「8+1」資助育人體系。「8」指原有的「獎、貸、助、勤、補、保、免、償」八位一體的資助保障體系;「1」是指將育人理念滲透到八位一體資助保障體系各項資助措施中,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精神支持,將育人理念融合於各項具體資助措施,實現資助保障體系升級換代。
  • 資助育人,我們是認真的!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全面出擊,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服務國家脫貧攻堅融入育人工作,全面謀劃實施了「深化資助育人、助力脫貧攻堅」行動。,進一步深化、提升資助育人工作成效。一、強化組織領導,夯實育人基礎學校黨委高度重視資助育人工作,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學生資助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緊抓好,充分發揮學生資助在脫貧攻堅中的重要作用,不斷加強組織領導,注重統籌規劃和頂層設計,堅持以思想政治教育引領資助的工作思路,完善了「四位一體」的發展型資助體系、健全了黨委統一領導的聯動協同工作機制、規範了各項資助管理制度,
  • 強化精準資助 促進資助育人——運城中學2020年學生資助工作回顧
    【德育之窗】強化精準資助 促進資助育人 ——運城中學2020年學生資助工作回顧2020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決勝之年,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重要一年。
  • 聊城大學六大舉措搭建全方位資助育人體系
    聊城大學始終堅持資助與育人相結合,堅守「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的承諾,牢固樹立「服務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為本,物質上幫助學生,精神上培育學生,能力上鍛鍊學生,情感上激勵學生」的資助工作理念,實施六大舉措,建立健全了以國家助學貸款、勤工助學為主,以獎學金、助學金、困難補助、學費減免、「綠色通道」為重點,以積極爭取社會資助為輔助,以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分類教育與指導、資助理論研究為特色的全方位資助育人體系
  • 文治書院開展寒假資助育人工作
    寒假期間,文治書院開展資助育人工作,對家庭困難學生發放返鄉交通補助,並組織書院國家獎助學金獲得者擔任資助宣傳大使宣傳學校的資助育人政策。82支資助大使團隊共計438名國家獎助學金獲得者參與了此次活動。
  • 天理要聞 |2020年天津市高校資助育人工作專題培訓班在天津理工大學舉辦
    此次培訓歷時兩天,中國礦業大學(徐州)黃軍利、陝西師範大學蔣毓新、長安大學歐陽韜、東北師範大學連那、天津大學韓旭等高校資助育人工作專家、基層學院具體工作同志為學員講授了《基於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視域下的高校資助育人工作探析》、《資助育人理念、機制、模式的創新與實踐——以陝西師範大學「資助育人文化工程」為例》、《從傳統的「保障型」到新時代的「成才型」——高校資助育人體系的探索與實踐
  • 資助「添翼」 育人飛翔
    ,切實發揮學生資助育人功效,努力提升學生資助科學化水平。」陳寶生部長的一席話,為學生資助工作進一步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白城師範學院不斷加強學生資助工作頂層設計,優化資助模式,實現由保障性資助向發展性資助的轉變,逐漸完善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保障體系。
  • 陝西師範大學「五處發力」 全面提升資助育人效果
    近年來,陝西師範大學緊緊圍繞深化學校綜合改革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秉承「受助思源、獲獎思進、傳遞愛心、回報社會」的工作理念,堅持「資助與育人相結合」的工作思路,「五處發力」助推資助育人工作,面向社會發布《本科生資助發展報告》,切實提高資助工作的精準度,努力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
  • 開通人才評價「綠色通道」 激發創新創業活力 南通大學讓職稱制度...
    中國江蘇網訊 「真沒想到,我能成為南通大學第一位『90後』教授。」1990年10月出生的葛明政,2018年一進校工作就能享受校聘教授的待遇。在今年的職稱評審中,他更是直接被認定評審為教授,跨越了任職年限的「門檻」。不唯學歷、不唯資歷、不唯論文,看代表性成果和實際性貢獻。
  • 中國傳媒大學紮實做好學生資助工作
    中國傳媒大學堅持以育人為導向,創新工作思路,進一步完善資助制度,加強政策宣傳,規範日常管理,積極推進「精準化資助」和「融入式教育」,提升資助育人實效。  健全資助工作體系。
  • 青島理工大學這樣堅守資助育人...
    青島理工大學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始終堅守資助育人初心,持續提高政治站位,堅持以學促幹、以幹促進,把做好資助育人工作作為立德樹人的重要抓手,不斷深化「精準資助」工作模式,切實做到「四個到位」,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成長成才保駕護航。
  • 南通八旬老人設基金資助困難大學生 2019年度「祥春基金」助學金發放
    掌上南通客戶端記者 潘冬冬 田貴萍今天上午,「祥春基金」2019年助學金發放儀式在南通大學舉行,共計出資20萬元資助市區7所高校的80名困難大學生。據了解,此次資助對象是南通市區範圍內7所高校中在讀的家庭貧困大學生80名,分別為:南通大學35人、南通理工15人、南通職大6人、江蘇商貿6人、南通航院6人、南通科院6人、江蘇工院6人,資助標準為每人2500元。
  • 南通女孩被礦大錄取,擔心交不起學費,礦大人第一時間愛心大接力
    新聞播出後,電氣與動力工程學院副院長徐瑞東在南通校友群裡第一時間得知了這一消息。「我負責南通地區的招生宣傳工作,也是南通人,所以特別留意這些信息,我們在招生宣講時,也會介紹學校的資助政策。」礦大一直以來都有非常完備的家庭經濟困難新生的資助體系,確保新生不會因為經濟困難而無法入學,這也是學校對全社會的公開承諾。
  • 《中國婦女報》報導學院「百人百村訪百生」精準家訪讓資助育人...
    7月16日,《中國婦女報》以《福建高校打通家校溝通壁壘-精準家訪讓資助育人成為品牌》為題,報導學院「百人百村訪百生」精準家訪讓資助育人成為品牌。今年,福建省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發出《關於深化開展高校資助育人「三行」教育活動的通知》(閩教助中心〔2018〕24號),鼓勵各界加快組織開展高校資助育人工作。
  • 福建省多措並舉 搭建從「資助」到「育人」的彩虹橋
    這也標誌著福建省學生資助工作向數位化、智能化、精準化目標邁出了重要一步。近年來,我省將學生資助工作作為教育精準脫貧的重要內容,多措並舉,積極創新資助模式,通過科技創新、宣傳創新和協同創新,有效提高效率。
  • 長安大學榮獲全國學生資助工作獎 一次就是兩個
    1998年調任校學工部副部長,更堅定了將學生獎勵與資助視為專業的信念。  教育型資助體系的實踐成效,激發賀宏斌教授關注獎助育人的水平。在學工部副部長崗位上常常面對的是媒體與貧困生的資助難題。在組織的鼓勵下,開始了以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與制度為研究方向的教育實踐之旅。
  • 江南大學推進勤工助學改革 努力踐行助學扶志育人宗旨
    江南大學推進勤工助學改革 努力踐行助學扶志育人宗旨 2011-11-25 來源:江南大學   為培養在大學生主人翁意識、感恩意識與自立意識,同時拓展學校用工模式,實現減員增效,江南大學積極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