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學始終堅持資助與育人相結合,堅守「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的承諾,牢固樹立「服務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為本,物質上幫助學生,精神上培育學生,能力上鍛鍊學生,情感上激勵學生」的資助工作理念,實施六大舉措,建立健全了以國家助學貸款、勤工助學為主,以獎學金、助學金、困難補助、學費減免、「綠色通道」為重點,以積極爭取社會資助為輔助,以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分類教育與指導、資助理論研究為特色的全方位資助育人體系。
一是不斷健全完善資助政策體系。聊城大學在國家資助政策內容、宣傳對象、宣傳時段、宣傳陣地、宣傳手段上「全覆蓋」,採用各種形式各種渠道向學生、家長和社會有效宣傳資助政策;在資金管理上,保證足額提取、應助盡助和資助工作的公平公正性;建章立制,制定並及時修訂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實施辦法等相關文件、制度、規定26項,確保各項資助管理工作規範、標準。
二是構建精準化資助管理體系。聊城大學按照層次分析法、實證識別法、數據分析法等,構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體系模式,進行精準認定;量化獎學金、勵志獎學金指標,制定實施辦法,進行精準推優、評優;建立規範、完整的學生資助工作檔案,記錄資助工作日誌,對資助信息進行精細化管理。
三是構建發展型人才培養體系。聊城大學融經濟資助、心理引導和能力扶助為一體,組織實施「百項工程建設」 「潤育夢想」成長計劃、就業創業訓練營計劃,通過開展科研訓練、素質拓展、校外遊學、社會實踐等,增強資助工作的親和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形成「資助與教育同行、助學與育人並舉、扶志與扶能共進」的工作格局。
四是構建人文化教育幫扶體系。聊城大學創新教育形式,採用實踐性教育方式、體驗式教育、儀式教育、榜樣示範教育等多種方式;搭建「愛心超市」「愛心銀行」「愛心單車」「愛心眼鏡」「愛心大禮包」「愛心保險」「愛心家庭」等關愛平臺;堅持從校領導、學院院長、書記到輔導員、班主任開展學生家訪活動,從思想上引導學生,激勵學生克服困難、自立自強、成長成才。
五是加強資助實踐創新和理論研究體系。聊城大學以創新高校學生資助模式為核心,以學生分類教育與指導為重點,以輔導員協同創新社區為平臺,將資助理論研究工作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不斷優化工作理念、更新教育內容、創新學生教育與指導方法,加強資助實踐創新和理論研究工作,進行資助育人工作的特色化、品牌化建設,不斷推進學生資助工作創新發展。
六是做好建檔立卡學生核查工作,助力脫貧攻堅。2020年是脫貧攻堅年,為做好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排查工作,學校在接到上級部門相關通知後,第一時間對學校2020年春季新增建檔立卡學生進行了核實,並通知學院進行信息採集,將學生上報信息與省資料庫進行比對,同時對2016-2020年新增建檔立卡學生進行了比對,最終確定資助的學生,並進行相應學年的學費減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