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陝西省教育廳下發了「陝西省教育廳辦公室關於表彰全省建檔立卡家庭學生『精準資助助我出彩』優秀徵文的通報」,西安思源學院受助學生情真意切的三篇徵文全部獲獎,同時西安思源學院還榮獲了「優秀組織獎」。這是學校助力脫貧攻堅,傾情傾力開展教育扶貧工作的又一項育人成果。
近些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下,在省委高教工委、省教育廳、省扶貧辦的領導下,西安思源學院高度重視扶貧工作,以實際行動積極承擔社會責任,主動履行教育幫扶義務,充分發揮學校自身資源優勢,建立和完善結對幫扶工作機制,多措並舉,傾力幫扶,紮實開展幫扶工作,努力提升精準資助育人的實效性,取得了一定成績,社會反響強烈,為幫扶地的脫貧攻堅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學校領導高度重視脫貧攻堅工作。打贏脫貧攻堅戰,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重要標誌。學校董事會、黨政領導班子高度重視此項工作,成立了由董事長任組長,黨委書記、校長任常務副組長,副校級領導幹部為副組長,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扶貧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協調、領導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召開專題會議,認真學習貫徹中省扶貧政策及文件精神,部署落實幫扶舉措,把脫貧攻堅工作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抓緊抓好。成立扶貧辦公室專職從事扶貧工作,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予以支持。學校董事長、黨政班子成員定期深入扶貧一線指導調研扶貧工作,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幫扶方案,並將幫扶方案的落實納入到黨委年度工作要點,為幫扶舉措的實施提供了制度保障。
西安思源學院出資援建產業便民橋捐贈儀式
西安思源學院黨委書記馬勇帶隊赴平利縣八仙小學開展「圓夢微心願 攜手助脫貧」活動
西安思源學院校長安宇帶隊深入幫扶地調研
——全面落實建檔立卡家庭學生資助政策。每年開學季學校都開設新生報到綠色通道,確保建檔立卡家庭學生順利入學。定期召開建檔立卡家庭學生座談會,了解他們在校的生活、學習情況。近些年來,西安思源學院累計出資近4千萬元落實在校建檔立卡家庭學生資助政策,切實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讓他們在學校安心學習,快樂生活。
——堅持開展「精準資助基層行」活動。為深入了解經濟困難學生的家庭情況,進一步落實國家資助政策,鞏固「家校共育」效果,西安思源學院堅持每年利用暑假時間組織師生深入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家中,開展「精準資助基層行」活動。通過深入貧困學生家庭,充分了解家庭的實際情況,為他們送上了物質上的幫扶和精神上的鼓勵。通過實地走訪,對經濟困難學生的家庭情況有了更加詳細、真實的了解,為學校進一步落實精準資助政策提供了有力的依據,也讓經濟困難學生家庭充分感受到來自學校的關愛和幫扶,進一步促進了「家校共育」機制的完善。近些年來,西安思源學院累計組織近300名師生,深入到陝西省內200餘個縣區近700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家中走訪慰問,總行程近6萬公裡,受到學生、家長及當地政府的一致好評。
西安思源學院開展「精準資助基層行」活動
——堅持開展結對幫扶和就業幫扶活動。為了更好地貫徹落實國家的教育扶貧政策,西安思源學院成立了以黨員教職工幹部為導師的結對幫扶小組,對建檔立卡學生開展教育扶貧結對子活動。通過一對一結對子的形式,加強對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社會實踐活動、心理疏導、職業規劃、創新創業等方面的輔導,開展感恩教育,塑造自信自立自強品格,促進他們健康成長成才。通過大力開展就業幫扶政策宣講、分類精準指導就業、校企共建「就業訂單班」、建立助力脫貧攻堅農特產品直營店暨大學生自主創業農產品營銷實踐基地等途徑,積極構建精準扶貧新模式,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創業、就業,實現建檔立卡家庭學生100%就業。
西安思源學院護理學院師生深入仁溪溝村開展義診活動
——不斷加大對幫扶單位的幫扶力度。學校發揮人才、技術的優勢,注重智志雙扶,不斷增強貧困群眾脫貧信心。學校先後選派了52名優秀技術人員和知名專家到「雙百工程」幫扶單位榆林市米脂縣開展技術指導和培訓服務;建立產學研一體化示範基地,把米脂縣電子商務發展的成功經驗作為教學案例引入學生課堂,並與米脂縣一道組成科研團隊,共同開展電子商務的科學研究工作,其中有2項課題獲得省級科研立項。學校注重教育幫扶的推進,著重在教師教學能力提升上予以幫扶,先後開展教師培訓26期,累計培訓教師3000餘人次。學校先後選派了3名駐村第一書記,幫助「兩聯一包」幫扶村安康平利縣八仙鎮仁溪溝村開展脫貧攻堅任務;學校專門出資15萬元為幫扶地仁溪溝建造了一座便民橋,解決了當地村民多年來出行難的心病;學校積極組織開展「圓夢微心願•攜手助扶貧:關愛貧困山區兒童公益活動」、「愛心捐贈 衣暖人心」活動、「雙百工程」暖冬公益行動等16次,累計進行愛心捐贈38餘萬元。
西安思源學院「雙百工程」法制教育進校園
西安思源學院「雙百工程」米脂縣教師信息技術素養提升培訓班
西安思源學院結對幫扶米脂縣關愛貧困生公益行動——「傳遞愛心 點亮希望」思源夏令營
今後,學校將進一步建立健全「物質幫助、道德浸潤、能力拓展、精神激勵」的資助育人幫扶工作機制,繼續加大對幫扶單位人財物的投入力度,積極拓展幫扶途徑,不斷增強精準幫扶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一如既往地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努力履行教育幫扶義務,進一步推動助力脫貧攻堅事業的發展進步。(文/陳建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