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段時間以來,就北大招生組以「報考學生分數過低,恐不能適應北大學習要求」為理由,退檔河南兩名國家專項兩名考生一事,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北大在河南共有8個國家專項計劃,第六名考生考分為667分,但第7名考生考分為542分,第8名考生考分為536分。後兩名學生考分較低。
8月11日,北大招生辦回復,兩名被退檔學生符合招生規則,申請補錄,現這兩位學生已經被北大錄取。
正在大家認為這件事基本結束的時候,8月14日,北大「俠女」教授突然張海霞突然發聲,在其微信公眾號中發布文章,稱河南省考試院在招生考試中有「齷齪操作」和「小伎倆」,給北大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為此作為河南人向北大道歉。
張海霞何許人也?這位北大教授張海霞可以是一位敢說話、有風骨的科學家。在IEEE限制華為事件中,就曾率先因為率先發表公開信進行抗議。
對於張教授的這番言論,有人認為張海霞教授是仗義執言,敢於揭露黑幕,有人認為是張海霞教授藉機炒作。
8月19日下午,紅星新聞就此事聯繫了文章作者、北大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教授張海霞。她稱,記者不需要採訪她,應該採訪河南考試院和教委,「網上披露的事實非常清楚地指向了問題方。」對於有評論說其給河南人抹黑、想藉機炒作,張教授予以否認,稱「我依然愛河南為河南做事,說真話怎麼就成了大義滅親了?只有姑息養奸才算是愛河南嗎?只怕是更害河南!」她認為自己不需要回應這些誤讀:「抹黑河南人的不是我,而是那些不做正經事,還要給自己臉上貼金的人!」 而對於這封道歉聲明是否得到校方授意,張海霞回應稱:「我是一個學者,精神自由,不受任何限制也不會為任何組織寫文。」
其實,之前網民也曾質疑河南招生辦涉嫌洩露退檔流程圖一事,考生曾稱該圖「是違規弄出來的」。8月16日,河南省招辦回應稱,退檔流程圖從某縣級招生辦洩露。
那現在看,這件事就不是「考生按規則報考,考試院按規則投檔,北大不按規則錄取」這麼簡單了。
我們有這樣三點疑問:
1、在招錄過程中,考試院與高校之間的這種對話往來,按說外界是不可能知道的。學生稱「是違規弄出來的」,怎麼違規弄出來的?河南省招辦回應稱,退檔流程圖從某縣級招生辦洩露。是否只是洩露了這點信息?有無其他違規操作?
2、進而我們不得不疑惑,這兩位斷檔報考的學生在分數相差這麼大的情況下敢報考北大,且這麼精準錄取,是否有消息來源?
3、河南省考試院是否有提前洩露報考人數不足的消息給相關學生,這種違規操作是如果進行的?
可能有網友會說,這是國家專項考試,都是農村孩子,哪來的關係和渠道?但是,早前報導就曾爆出有些地方的人為了享受國家專項的優惠政策,想方設法把孩子戶口、學籍等進行改變,最終能夠符合國家專項學生的報考要求。
這樣說,不是就要說明這兩位考生就一定是違反規則獲得的國家專項錄取資格,只是想說明符合國家專項錄取資格的考生就沒有關係,倒真不一定。
北大在錄取時不符合招生規則,北大及時回應,做出了改正。那麼河南考試院做法是否符合規則呢,希望河南省考試院也能儘快澄清事實,給大家一個交代。
高考作為我國目前最公平、公正的全國性考試,整個社會關注度非常高,因為他涉及到每個家庭。人們要的無非就是「公平」二字,給每個人——無論出身高低、無論平窮貴賤一次公平競爭的機會。
北大之前退檔的操作引起這麼強烈的反響,無非是要「公平」,現在河南省考試院這種做法是否規範合理,人們也是尋求「公平」。
高考的公信力不容挑戰,高考公平公正的制度不容挑戰。希望能儘快查清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給大家一個真相,還大家一個公平!